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扩内需、保增长”,增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下,工业品价格也有所回升,投资拉动效应得以初步显现。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全省2500多家工业企业重点调查显示:受基期价格过高影响,上半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继续走低,同比下降8.3%,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同时,在有色、成品油等产品价格上涨拉动下,4月份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1%,为2008年9月份以来8个月环比价格指数首次上涨。
一、全省工业品价格指数运行主要特征
1.同比指数持续下跌,并创下历史低点。 2008年,安徽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全国一样,经历了持续上涨到快速回落的急剧变化,前三季度,各月价格持续上涨,从四季度开始突然大幅回落。今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仍延续着上年末的回落走势。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为94.7、93.3、91.6、91.2、89.9、89.6,累计指数为91.7,继续回落。无论从季度数据还是从月度数据看,今年上半年此项指数均创下了(92年编制此项指数以来的)历史新低。
2.环比指数降幅减小,绝对价格在较低水平上企稳。从月度间价格环比变动看,安徽工业品出厂价格自2008年9月份以后大幅回落,当年10-12月全省价格环比指数分别为96.8、95.3、96.4,月度间分别下降3.8、4.7、3.7个百分点。环比价格持续数月如此大幅度下降,致使同比指数从当年9月份的两位上涨突变至12月份的下降,这是近十几年来少见的现象。但到今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月度间变化大为减缓,1-6月份各月环比数据分别为98.8、99.0、100、101、99.8、100.6,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已由缓跌变为止跌企稳,价格在低水平上获得支撑。
3.工业行业降价面高达70%,与钢、铜生产关联的行业价格大跌是导致价格回落的主因。今年上半年,37个主要行业中,价格上涨的仅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11个行业,另外25个行业的产品价格下降,工业行业降价面高达70%。
在价格下降的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四大行业降幅最为明显,其同比价格指数分别为66.1、66.9、65.9、75.5,价格降幅分居前四位,是安徽工业品价格指数回落的主要原因。
4.安徽工业品价格指数在全国居第21位,在中部六省居第5位。1-5月,全国价格指数为94.5,比安徽高2.1个百分点。在全国编制价格指数的31个省市中,山西省因煤炭工业比重大价格坚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各省之首(98.9),新疆因石油跌幅深而位居各省之末(76.6),安徽位居全国第21位。
在中部六省中,安徽价格回落也属较快的省份。1-5月份中部各省的指数分别为:山西 98.9、河南 96.2、湖北96、湖南93.6、安徽92.1.3 、江西87.6。安徽指数高于江西,位居第五。另外,从近年的趋势看,因经济结构类似等原因,安徽与江西、湖南等省的价格变动起伏最大,近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涨跌幅均高于全国水平。
二、主要工业行业产品价格变动情况
1.煤炭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价格涨幅快速回落。上半年,全省煤炭价格累计较上年同期上涨2.5%,但其各月同比涨幅呈快速回落的态势,1-6月份煤炭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为115.8、108、104.9、96.3、93.6、96。
造成全省煤炭价格同比涨幅快速回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去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从三季度后期开始,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电力、钢铁、水泥等下游产业的需求减弱,煤炭业将面临库存压力;2、前期煤炭行业投资巨大,煤炭产量逐年增加,市场供给充足;3、去年同期煤炭价格水平一路走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同比指数的回落。
2.钢铁行业需求不足,钢材价格低迷。钢材行业是我省受此次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由于去年基期价格的一路走高,今年上半年全省钢材价格同比指数在去年下半年已经较低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回落,同比指数仅为累计75.5。其中市场销售额较大的几种钢材价格均有较大幅度回落,如建筑用螺纹钢、碳素结构钢去年6月份的单价分别为4492元/吨、4847元/吨,今年6月份价格仅为2896元/吨、2956元/吨。
从环比看,钢材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运行,部分月份仍在回落。导致目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下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主要原因是国内钢材市场仍然供过于求,产能过剩是钢材价格上涨的巨大阻力;其次,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回落,进一步降低了钢材生产成本,也是钢材价格回落的一个原因。
3.有色金属行业同比指数大幅回落,环比指数大幅上涨。今年以来,全省有色金属(铜)价格走势出现新的变化,虽然目前全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工业同比指数仅为66.1,但1-6月份全省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价格累计上涨31.4%。从具体产品看,电解铜价格在去年6月份、今年1月份、6月份的单价分别为52620元/吨、24210元/吨、32017元/吨。
今年电解铜价格的上涨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国内市场对于铜需求量的增加,据国家海关统计数据,1-4月份国内进口铜及初级铜制品同比增加40.5%,另外,由于主流货币贬值预期,市场对通胀的防范导致对铜出现一部分投资需求,促使了铜价的上涨。
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价格小幅回升。今年以来,在国家投资汽车工业,取消二级公路收费,降低小排量汽车消费税等政策刺激下,我国汽车市场被有效激活,我省交通运输业产销量均有明显提升,今年4、5、6月份环比指数分别为100.1、100.1、100.3。
5.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产品价格总体运行平稳。今年上半年,全省主要公用事业产品(除工业用天然气外)出厂价格保持着平稳的态势,总体上没有出现大幅调价的情况。其中,全省水生产和供应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5%,民用天然气出厂价格与上年持平,工业用天然气价格同比上涨5.6%,由于商业用电价格下调,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出厂价格下降0.4%。
三、需关注的两个问题
1、工业品价格上涨基础还不牢固。虽然4、6月份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0%、0.6%,其主要原因是受有色金属、成品油价格上涨拉动影响,但目前推动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动力单一,就当前的经济状况而言,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平稳上涨的动力依然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部分大类行业产品价格指数仍呈下行之势,如金属制品行业、农副食品行业、化学原料制造业等行业价格环比指数分别为95.5、99.9、97.2,这些行业仍未出现止跌现象。其次,社会库存的增减对工业品价格影响较大。但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中间商可能会借机囤货,新一轮的库存增加将抑制刚刚抬头的工业品价格。
2、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指数持续下行需引起重视。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去年基期价格较高影响,全省原材料购进价格自2008年9月开始连续7个月下滑,至今年4月份有所回升,环比上涨0.4%。从同比指数看,今年全省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指数逐月走低,1-5月份同比分别下降0.1%、1.6%、3.7%、4.6%、6.7%、7.1%。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较出厂价格指数有一定的先行性,其指数持续下降,说明目前工业企业仍然面临着市场需求萎缩的局面,生产动力不足。
四、后期工业品价格走势判断
2009年后期全省工业品价格的运行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并没有彻底扭转,主要经济指标也没有全面复苏的迹象,世界经济仍有减速的趋势,基础性原材料市场仍然供大于求,主要工业品消费市场仍较为低迷,这都构成了我国工业品价格上涨的阻力因素。
但另一方面,推动物价上行的力量不容忽视,如前期美元的贬值,已经刺激国际市场原油以及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引发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国内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额投资将会强力拉动内需并影响众多工业部门,对促进工业品生产消费将有积极拉动作用,并促使价格总水平上升。
通过测算,假定后期价格保持当前水平的话,我省工业品价格指数将在12月份由跌转涨。如综合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炭等行业价格在后期受投资拉动影响而带动价格上涨的因素,预计在今年10月份左右全省工业品价格总水平将可能由跌转升。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