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安徽(2009年2季度)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2/2010 00:30:04   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司

2009年上半年安徽省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下降4.8%

   

  据对安徽省31个县1048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户调查表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供需变化影响,今年以来安徽农产品生产价格延续了去年的回落态势,上半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下降4.8%,价格涨幅同比回落26.3个百分点。上半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变动情况以及下半年走势预测分析如下:

   

    一、农产品生产价格变动特点

   

  

   

  1、农产品生产价格延续去年回落态势继续走低。安徽农产品生产价格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2007年后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速度加快,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外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影响,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明显回落。今年上半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延续了去年的回落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4.8%,价格涨幅同比回落26.3个百分点。

   

  2、农林牧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呈“一升三降”的态势。四大类农产品中除渔业产品生产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5.2%外,其余农产品生产价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下降0.5%,林业产品生产价格下降4.9%,牧业产品生产价格下降13.5%。

   

  3、牧业产品生产价格跌幅较大成为拉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重要因素。由于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带动牧业产品生产价格下降,牧业产品生产价格的下降,拉动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下降4.6个百分点。

   

  4、农产品生产价格跌幅呈逐季缩小态势。今年以来农产品生产价格虽然持续走低,但分季度看,跌幅呈缩小态势。二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下跌4.7%,跌幅与一季度相比低0.3个百分点。

   

    二、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变化趋势及原因

   

  1、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小幅下降。上半年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下降0.5%。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2.4%,二季度上涨1.8%。主要种植业产品中粮食、蔬菜、茶叶价格上涨,油料、豆类、棉花价格下跌。

   

  粮食生产价格上涨7.7%。分季度看,一季度上涨5.9%,二季度上涨10.5%,分品种看,小麦上涨12.9%;稻谷上涨6.9%;玉米下降10.0%。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政策因素的影响。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国家较大幅度的提高了2009年小麦及稻谷最低收购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按不同小麦品种,上调幅度在13%至15.3%之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按不同稻谷品种,上调幅度在15.9%至16.9%之间,稻谷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是2004年我国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以来最大的一次。受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拉动,今年以来粮食市场价格稳定走高。二是严重的旱情加重了农户存粮观望的心理。去冬今春安徽遭受旱灾,由于人们预期严重的旱情将会造成小麦减产,农户普遍存在存粮观望的心理,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价格的上涨。主要粮食品种中玉米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下滑。受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影响,玉米深加工企业步入寒冬,终端产品销售不旺导致原料采购出现萎缩现象,此外,养殖业不景气,玉米饲料需求大幅下降。

   

  豆类生产价格下降29.1%。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27.3%,二季度下降31.8%,豆类中大豆生产价格下降29.1%。大豆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大豆丰收增产,市场供给充裕。二是豆油、豆粕价格下跌,加工收益下降,油厂收购大豆积极性受挫。三是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下跌的影响。

   

  油料生产价格下降29.8%。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29.7%,二季度下降30.4%,分品种看,油菜籽下降32.2%;花生下降27.0%;芝麻下降3.0%。油料价格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全国油菜籽收获面积扩大,总产量增加,产需矛盾进一步缓和;二是国内菜籽油供应十分充裕,需求不旺,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三是国际油菜籽价格较低,国内进口剧增,制约国内油菜籽价格走强。

   

  棉花生产价格下降20.6%。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23.1%,二季度下降8.9%。棉花生产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纺织行业不景气,企业减产、停产,导致棉花收购部门库存大量积压,外调受阻,棉花价格持续走低。

   

  蔬菜生产价格上涨4.9%。分季度看,一季度上涨6.7%,二季度上涨3.9%。分品种看,叶菜类上涨4.9%;块根茎菜类上涨12.4%;茄果菜类上涨9.3%;菜用豆类上涨6.8%。蔬菜生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刚刚遭遇秋冬连旱的安徽又出现了长时间持续连阴雨天气,蔬菜大量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导致价格上扬。二是与外出务工相比,农民种菜比较效益下降,导致农民自给性菜地减少。农村和城镇蔬菜需求量同步增加,出现城市批发市场蔬菜向农村倒流现象,由此也加剧了菜价上涨势头。

   

  茶叶生产价格上涨10.3%,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3.4%,二季度上涨10.4%,分品种看,红毛茶上涨9.5%,绿毛茶上涨10.5%。近两年来随着名优茶比重的提升和销售渠道的拓宽,茶叶价格呈逐年上升趋势。

   

  2、林业产品生产价格下降。上半年林业产品生产价格下降4.9%。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6.5%,二季度下降2.6%,分品种看,木材下降5.0%;竹材下降4.1%。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林产品市场购买力下降,国内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木材消费市场萎缩,需求骤减导致林业产品生产价格下降。

   

  3、畜产品生产价格降幅较大。上半年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13.5%。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11.7%,二季度下降16.7%,分品种看,活猪下降25.9%;活牛下降11.3%;活羊下降1.2%;家禽上涨2.3%,其中,肉禽上涨1.1%,禽蛋上涨4.0%。活猪价格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供给过剩。由于前两年生猪价格在高价位运行,养殖效益可观,加上扶持政策推动,广大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高涨,出现能繁母猪数量增多,生猪存栏量大幅增加。今年以来随着生猪大量集中出栏,供给过剩压力开始体现出来。二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爆发,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

   

  4、渔业产品生产价格攀升。上半年渔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5.2%。分季度看,一季度上涨8.3%,二季度下降0.2%,分品种看,淡水鱼类产品上涨5.7%,其中,青鱼、草鱼、鲤鱼分别上涨11.2%、5.0%、13.8%,鲢鱼和鲫鱼上涨2.0%和0.7%。淡水虾蟹类产品上涨1.8%。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转变,水产品消费量一直持续增长,拉动水产品价格上扬。分季度看,二季度水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低,相应拉低了鱼虾价格。

   

  总体来看,影响上半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二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四是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变动影响。

   

    三、农产品价格下跌加大农民增收压力

   

  近两年农民收入之所以稳定增长,除了外出务工收入增加和农业持续增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在不断上涨。然而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供需变化影响,国内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下跌的趋势,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农产品,如棉花、油料、玉米、大豆、生猪等,都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些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据贵池区调查队反映,今年该区油菜籽喜获丰收,但农民增产难以增收。该区油菜籽开称价格为3.2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36.1%。后期受国家托市价格影响,油菜籽价格有所上升,二季度农户实际出售给中间商贩平均价格也只有3.3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每公斤减少1.67元,下降33.3%。按照农业部门统计的平均单产142公斤计算,农户种植一亩油菜籽比去年减少收入237.14元,将对农民上半年增收产生较大影响。

   

    四、下半年农产品价格走势预测

   

  进入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供需变化影响,安徽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从目前来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农产品价格已基本稳定。预计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农产品价格将有所回升,但涨幅不大。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预测分析如下:

   

  1、粮食价格稳中有升。受国家提高小麦、稻谷等粮食最低收购价以及各项惠农政策逐步落实影响,下半年粮食价格将有一定幅度上涨,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其原因是近几年来粮食连年丰收,国内粮食供需形势进一步好转,奠定了粮食价格基本稳定的基础。

   

  2、棉花价格回升。去年新棉上市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纺织出口下滑,棉花需求减弱,市场棉价下跌,为此,国家及时采取收储部分储备棉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市场阶段性供大于求的问题,促进了市场棉价的稳步回升。预计下半年在中央经济调控手段的作用下,随着纺织业出口回暖,对棉花需求将趋于旺盛,国内棉价将继续呈上升趋势。

   

  3、油料价格企稳回升。受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影响,油菜籽价格已出现反弹,但反弹幅度不大,预计下半年随着经济的好转以及市场需求的恢复,油料价格将在目前水平上有所上涨。

   

  4、生猪价格止跌回暖。由于国内生猪价格连续低于6∶1的生产盈亏平衡点,国家相关部委于6月13日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目前安徽生猪价格在政府收储举措下逐步止跌企稳,有明显回暖迹象。下半年,由于政府调控政策的完善实施、受上半年收购价格低迷供给缩减以及受H1N1流感疫情影响消退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半年生猪收购价格将进一步回暖。

   

2009年上半年安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

 

 

一季度

二季度

上半年

生产价格总指数

95.03

95.33

95.24

一、农业产品

97.55

101.79

99.45

谷物(原粮)

105.88

110.45

107.71

小麦

110.72

113.58

112.87

稻谷

106.65

107.95

106.91

玉米

87.02

90.02

89.99

薯类

99.81

98.96

99.50

油料

70.31

69.57

70.22

豆类

72.66

68.23

70.93

棉花(籽棉)

76.90

91.08

79.38

蔬菜

106.65

103.85

104.91

96.57

110.37

110.32

绿毛茶

96.57

110.47

110.45

二、林业产品

93.51

97.35

95.11

木材采运

92.93

96.95

94.98

原木

94.26

94.80

94.30

竹材采运

95.85

89.38

95.85

三、牧业(畜产品)

88.29

83.26

86.50

牲畜的饲养

88.65

89.91

89.72

猪的饲养

80.75

66.21

75.67

家禽

102.74

101.78

102.28

  肉禽(毛重)

100.69

102.60

101.11

禽蛋

106.97

100.89

103.98

四、渔业

108.30

99.83

105.15

 内陆水域水产品

108.30

99.83

105.15

 淡水鱼类

108.77

99.71

105.69

 淡水虾蟹类

105.57

100.43

1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