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正在复苏 景气指数稳步回升
——2009年第4季度安徽企业景气状况分析
进入第四季度,随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消费”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落实,安徽省宏观经济呈现出继续企稳回升的态势。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全省1110家不同类型企业跟踪监测结果显示,四季度安徽省企业景气指数继续运行在上升通道中,已经进入到平稳发展的正常区间,宏观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
一、企业景气指数运行在比较景气区间
今年以来,安徽省企业景气指数逐季攀升,一季度为115.9,二、三季度分别上升到125.7、138.9,四季度进一步上升到140.9,处于较高景气区间,比上季度上升2点,比去年同期上升34点。全省有47.5%的企业反映本季度生产经营状况良好,46%认为一般,只有6.5%认为下降,认为“下降”的企业比例比上个季度减少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减少18.2个百分点。近五年安徽企业景气指数变化情况见图1。
图1 2005年以来安徽企业景气指数分季度走势变化图
从图1看出,安徽企业景气指数去年第四季度跌入谷底,随后触底反弹,当前安徽企业景气指数继续处于上升通道中,已经运行到了合理的区间,总体形势良好。从企业景气指数方面看,当前的企业生产经营状态已经相当于2006年的水平了,但仍然低于2007、2008年的水平,说明金融危机造成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除。
按照企业规模分,第四季度安徽省大、中、小型企业全部运行在景气区间,其中大型企业生产形势最乐观,中小型企业略显滞后。被调查的134家大型企业的综合景气指数达到168.6,处于较强景气区间,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为136.5,处于比较景气区间,比大型企业低32点。其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更低,只有133.6,不过仍然处于中度景气区间,比临界值高33.6点。
二、企业家信心指数创去年二季度以来最高值
企业家信心指数又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趋势的重要先行指标。据对1110户企业的企业家统计监测,安徽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去年4季度跌入谷底,只有90.8,处于不景气区间,今年以来逐季回升,一季度为109.9,脱离不景气区间,进入弱景气区间,二、三季度分别达到121.6、130.3,四季度指数达到136.4,进入比较景气区间,创去年第二季度以来新高(具体见图1)。四季度有43.9%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形势比上季偏好,48.6%认为持平,只有7.5%认为偏差,认为偏差的企业家比去年同期下降26.6点。
不仅如此,企业家对未来充满信心,预期下个季度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5.3,继续处于比较景气区间。
同样,按不同产业规模分组,大、中、小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逐级下滑,但都运行在比较景气区间。其中:大型企业为154.8,处于较强景气区间,中型企业为135.5,小型企业最低,为134.4。
三、八大行业都运行在景气区间
调查资料显示,四季度全省按照国民经济标准分类的八大行业全部运行在景气区间,景气度主要分布在115—185之间,最高的仍然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81.1,处于非常高度景气状态。该行业的30户被调查企业中有24户认为生产经营状况比上季度更好,6户持平,没有企业认为下降。该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受惠于国家和社会大力扶持倡导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企业生产经营如日中天,企业高度景气合情合理。景气指数处于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批发零售和社会服务业,分别为156.8、150,处于较强景气区间,主要是因为四季度进入消费品销售旺季,在扩大内需政策刺激下,居民消费热情高涨,导致这两个行业景气度高;第四、第五位是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分别为145.8、145.1,处于比较景气区间,说明这两个行业形势继续乐观;第六位是工业,为135.7,处于比较景气状态,与上季持平,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上升43.7点。第七位是住宿和餐饮业,为131.3;第八位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为116.3,处于相对景气状态,但在八大行业中最低。八大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对比情况见图2:
图2:四季度八大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对比图
与上年四季度相比,八大行业中增幅最快的是房地产业,增长了53.4点,其次是工业,增长43.7点。说明这两个行业去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大,今年恢复的快,已经驶离金融危机的泥潭,进入四季度企业的日子好过多了。
四、主要分类企业景气指数运行良好
分类景气指数主要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景气状态,包括生产总量、产品订货、盈亏变化、劳动力需求、流动资金、企业融资等方面的景气状况,分类景气指数能多角度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据对1100户企业抽样调查,今年四季度全省各项分类企业景气指数全面上升,表明企业生产形势全方位好转。
生产总量景气指数为123.1,运行在比较高景气区间,比去年同期增加34.6点,但比上季度下降9点。其中,工业企业生产总量景气指数为125.2,比去年同期增加51.6点,工业企业中的采矿业生产总量景气指数更高,达到158.5,进入较强景气区间,有60%的采矿业感觉生产总量增加了,这些充分说明今年四季度工业企业的生产形势发生了质的转变,大部分企业生产已经走出泥潭。
产品订货景气指数为121.2,处于比较景气区间,比上季度上升1点,与去年同期持平。有35.8%的企业产品订货量大于上季,一半持平,14.2%订货量下降。特别是大型企业,产品订货景气指数达到155.3,比平均水平高34点,企业销售一路看好。产品订货情况直接反映出企业维持再生产的能力,产品订货处于比较景气区间说明企业产品供销两旺,当前生产经营秩序良好。
盈亏变化景气指数为123.6,也处于比较景气区间,与上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增加37.2点。全省有43%的企业赢利状况好于上季度,38%与上季持平,19%赢利水平下降。占主导产业的工业企业盈亏变化景气指数已经达到129.8,比平均水平高6.2点。这说明安徽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正在逐步向好,企业赢利能力不断提高,亏损面逐步下降。
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为111.4,处于相对景气区间,与上季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25.2点。有25.2%的企业用工数量增加,61%持平,仅13.8%用工下降,显示企业劳动力需求稳中有升。特别是大型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达到132,企业用工数量明显增加。
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103.5,进入弱景气区间,与上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增加14.7点。大型企业的流动资金景气指数达到133.3,达到较高的景气状态。这主要是受银行放贷款量增加的影响,今年以来企业流动资金总体情况好于以前,优质企业基本上不缺流动资金,全省有26%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充足,52%反映问题不大,只有22%的企业反映紧张。
但小型企业的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仍然不高,只有95.8,处于不景气状态。全省23.7%的小型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紧张,56.9%持平,只有19.5%认为流动资金充裕。
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95.4,继续处于弱不景气状态,与上季持平,但比去年同期上升10.6点。四季度有16.4%的企业反映当前形势下融资“很容易”,62.6%反映融资水平“一般”,21%反映“融资难”。特别是小型企业,融资景气指数只有85.8,处于相对不景气状态,有26%反映融资难。
虽然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但纵向来看这几年企业融资难问题逐步缓解,主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企业融资问题,加大对企业的资金倾斜,使一大批优质企业脱离了融资难问题。图3是近五年安徽省企业融资景气指数变化趋势,从图中看出,安徽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趋于好转。
图3 2005年以来安徽企业融资景气指数分季度变动情况图
五、安徽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以上企业景气指数变化情况分析,目前安徽省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已经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目前正运行在复苏、上升通道中。仔细分析,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调查资料显示,全省还有15%的中小型企业反映融资困难,23%的中小型企业反映生产经营流动资金不足,需要政府及金融系统帮助解决。
二是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今年以来企业总体效益逐步好转,但效益不佳问题在部分企业依然存在,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企业效益普遍欠佳。四季度有19%的企业反映效益继续下滑,38%持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