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工业产品特别是化工、黑色金属等重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全面复苏,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大幅上升,经济效益指数到达高位区间。
一、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突破200点
随着市场需求和工业生产逐步恢复,经济效益水平逐渐走出低谷。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5.0,同比提高47.2个百分点,为历年同期最好水平。从七项构成指标看,总资产贡献率11.9%,提高4.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9.3%,提高3.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1次,加快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8%,提高3.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63701元/人,提高34.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7.3%,下降0.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0.5(逆指标)与上年持平。
2008年以来经效指数变化趋势
单位:%
二、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6.93亿元,同比增长44.7%。在所有经济类型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最多,为696.41亿元,增长41.4%,占全市的66.5%,拉动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8.2%,贡献率为63.0%,其次为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3.03亿元,增长63.2%。
三、多个因素支撑利润大幅增长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倍,其中,轻工业16.55亿元,增长61.0%,重工业39.92亿元,增长3.7倍。利润涨幅如此之大,一方面是由于上年同期受金融危机影响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得益于以下几方共同发力:
(一)重点行业利润猛增形成有力支撑
在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利润总额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重庆的支柱产业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和化学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为最大亮点。上年同期,黑色金属冶炼和化学工业的利润总额分别下降98.4%和91.5%,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则为亏损,影响重庆工业利润下降22.1个百分点。今年1-2月,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3.48亿元,同比增长5.4倍;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3.89亿元,增幅达89.1%;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3.13亿元,增幅为1.3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3.03亿元,增幅达58.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56亿元,增速猛增至4.9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1.48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0.99亿元,增速高达64.1倍,以上行业利润总额合计占全市的68.3%,其增长有力支撑了重庆市利润的大幅上升。
(二)盈利大户“中流砥柱”作用彰显
前2个月,规上工业企业中利润高于上年同期的企业数达4607家,占全市总计的67.9%,盈利1000万以上的企业有88家。其中实现利润1亿元以上的有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新涪食品有限公司、重庆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潍柴发动机厂等7家企业,共实现利润18.93亿元,同比增长4.4倍,拉动全市利润增长77.6%,贡献率为39.8%,支撑起了重庆市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半边天”。
(三)企业运营成本一定程度降低是重要因素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息净支出10.71亿元,同比下降7.9%,而去年同期增幅则高达20.1%,今年资金成本压力明显处于低位。同时,今年前2个月,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95.0%降至今年的92.7%,下降2.3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成本费用比重降低,直接促使了企业利润回升。
四、亏损呈现面、量双降局面
1-2月全市678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个数为1055户,同比减少26.4%,亏损面为15.6%,下降7.3个百分点。同时,1-2月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9.23亿元,同比下降34.4%,其中亏损额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有15户,共亏损3.18亿元,占全市亏损额的34.5%。
五、应注意的问题
(一)工业品价格重新出现“剪刀差”
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累计同比上涨1.7%,低于同期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3.5个百分点,工业价格出现新一轮“高进低出”局面。工业品出厂价格低于原材料购进价格,从长期来说将极大影响企业盈利与发展。
(二)“两金占比”居高不下,影响工业企业持续发展
2月末,重庆市工业生产和效益保持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但也出现了“两金”占用较高的现象,这对工业的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649.86亿元,同比增长28.9%,产成品资金占用291.59亿元,增长14.4%,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31.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89.9%,企业资金流动性较差。
从企业看,1-2月份,应收账款增长较快的主要是烟草(增长3.5倍)、小康汽车(增长1.6倍)、潍柴(增长81.9%)、齿轮箱(增长77.6%)和力帆实业(增长16.0%)等企业,这五户企业的应收账款净额达52.01亿元,占全市的8.0%。产成品存货增长较快的主要有:重钢(增长1.4倍)、上汽依维柯(增长1.1倍)、格力电器(增长97.7%)、长安汽车股份(增长60.0%)和长安福特(增长27.3%)等企业,这五户企业的产成品存货资金占用额达39.23亿元,占全市的13.5%。值得关注的是,“两金”占用较高的部分企业恰恰是拉动当前重庆市工业快速增长的龙头,如果这些龙头企业出现较明显的财务现金结算不畅,导致发展速度放缓,将影响到全市工业的平稳运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