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宁波民营工业经济凸现重要地位 产业层次初具高度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2月23日   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民营经济的界定存在着多种分类,但形成主流的是以民营资本控制力角度定义民营经济分类,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民营经济。

 

  广义的民营经济是指区域总体经济总量中扣除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份额后的经济总额,在此经济总额中既包括本土(内资)的民营经济,同时还包括来自港澳台和外资的经济成份;狭义的民营经济仅仅指本土(内资)的民营经济。本文讨论的重点主要指狭义(内资)民营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民营规模以上工业经济。

 

  2009年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影响宁波市经济发展的一年。在2009年初,我们曾对宁波工业在危机中可能会表现出的一些运行特征作了如下预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宁波工业,其发展一方面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更多的表现出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灵敏性、迅速性和实效性。同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宁波工业也许对正在蔓延的金融危机影响反应比较淋漓尽致,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市场回暖,宁波工业的腾飞同样也会表现得更为迅速。现在一年过去了,宁波民营工业经济在危机中表现如何,又怎样变危为机,进而迸发出生机,本文根据初步统计结果对此作一分析和解读。

 

  一、民营工业经济概况

 

  2009年底,广义的民营工业经济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以及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17022家、277.4万人和9692.6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经济的99.5%、98.8%和94.0%。包括港澳台、外商在内的广义的民营工业经济几乎涵盖宁波市既有的工业经济全部行业大类,全面代表着宁波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狭义的民营工业经济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以及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13327家、206.0万人和6210.5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经济96.3%、73.4%和60.2%。内资民营工业经济主导着宁波市工业经济发展主要趋势,是宁波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中流砥柱。

 

  进一步对两种基础(内资与外资)的民营工业经济进行比对,狭义的民营工业经济与港澳台、外商的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以及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之比分别为30.7:1、2.9:1、1.8:1,从全部工业经济(包括规下单位和个休工业)意义上反映,无论是规模水平,还是产出效率,内资的民营工业与外资的民营工业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2009年底,广义的民营工业经济涉及到34个工业行业大类,在工业领域中其行业复盖率达85.0%。按照工业行业产出占比排序:权重在10%以上的行业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11.7%、“通用设备制造业”占10.1%;权重在5%到10%之间的行业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8.9%、“纺织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都占7.3%、“塑料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分别都占5.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5.4%。

 

  狭义的民营工业经济涉及到33个工业行业大类,在工业领域中其行业复盖率达82.5%。按照工业行业产出占比排序:权重在10%以上的行业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12.8%、“通用设备制造业”占12.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11.3%;权重在5%到10%之间的行业有“纺织业”占7.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7.0%、“塑料制品业”占6.6%、“金属制品业”占5.9%。

 

  上述行业结构显示:当前宁波市民营工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产出约占整体民营工业近一半,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的轻纺工业也占据一定比重。这种行业结构表明,宁波市民营工业在产业层次中已经初具一定高度,为宁波市整体工业经济实现高度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详见附件)。

 

  二、规上工业民营经济的地位及作用

 

  不言而喻,民营工业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越来越凸现出重要地位。民营工业经济包含着规上和规下两个层面。从广义的规上民营工业经济看,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以及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1701家、162.5万人和7551.4亿元,分别占广义民营工业经济10.0%、58.6%和77.9%;从狭义的规上民营工业经济观察,规上工业的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以及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8640家、93.0万人和4103.3亿元,分别占狭义民营工业经济7.6%、45.2%和66.1%。

 

  由此可见,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观察,尽管规上民营工业的单位数占全部民营工业经济不到(或接近)一成,但其承载着劳动力却达50%左右,工业产出贡献率突破三分之二。因此,对宁波市民营工业经济分析重点在于规上层面,对于规上民营经济进行分析重点在于狭义(内资)的民营工业经济(简称“民营工业”,下同)。

 

  现阶段,民营工业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主导作用。相对于非民营工业来说,由于民营工业运行机制最接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则在民营工业中体现得最充分,因而民营工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相对较为敏感,集中表现为一方面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强,另一方面,对市场经济各种要素的变化所作出反应同样也表现得较为迅速。与此同时,由于民营工业规模相对较大,它的发展在有利于企业产权多元化和产权明晰的同时,对非民营工业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三、民营工业生产运行轨迹

 

  2009年初,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影响加剧,宁波市工业经济承接着2008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行的态势,去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为1485.8亿元、从业人员人数为157.5万人,同比分别下降21.3%和5.7%。其中民营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为737.9亿元、从业人数为88.8万人,同比分别下降23.0%和6.4%,分别低于宁波市平均水平1.7个和0.7个百分点,下降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创本世纪以来历史新低。民营工业在压产自保的同时,对于资本运作也采取了相对保守态度。去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宁波市规上工业银行贷款余额为1840.0亿元,同比增长9.0%,而同期的民营工业为810.5亿元,同比增长8.2%,增幅比宁波市平均水平低了0.8个百分点。从上述产出与信贷两组数据看,民营工业产出占规上工业近一半(49.7%),而银行贷款余额仅占到规上工业的44.0%。进一步比较其信贷与收入,去年一季度末,规上工业银行贷款余额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为1.3:1,而民营工业为1.1:1,所有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民营工业面临不断恶化的市场环境,在资金运作方面表现出相当的谨慎。

 

  2009年第二季度末,危机影响初步得到缓解,并与政策效应出现的积极因素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至少在工业经济中的产出加剧下滑局面得到初步控制。数据显示,2009年的4、5、6三个月的规上工业产值当月同比增长分别为-16.4%、-15.3%和-8.7%,三个月回升了7.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民营工业三个月回升了7.1个百分点。虽然,民营工业生产增长的回升幅度仍低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去年一季度民营工业严重脱离规上工业大盘而急剧下滑的局面,两者的回升逐渐趋于同步。这种态势在进入去年三季度后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危机影响逐步弱化,政策刺激产生的市场利好逐渐占据主动,此时,整体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回暖迹象显露,民营工业生产在2009年的7、8、9三个月中出现了持续回升态势,当月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13.6%、-9.7%和-1.2%,回升了12.4个百分点,而同期规上工业回升了12.1个百分点,民营工业的生产增长回升幅度超越了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随着政策利好效应进一步强化,国内市场持续向好,周边及欧美市场也出现企稳迹象。进入2009年的第四季度,民营工业灵敏地捕捉初显的市场转机,其迅速性和实效性再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去年11月、12月当月生产同比增长28.1%和32.3%,分别高于同期规上工业0.1个和1.3个百分点,正像我们在2009年初预期的那样,民营工业完成一次如期的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