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促进市场繁荣,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的定义及标准是由各国对中小企业不同发展情况而决定的,是一个相对概念,不但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不同,就是在同一国家内部,不同行业、地区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对中小企业所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是一个规模的概念,它是指相对于大企业,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2003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订大中小型企业的统计分类。该标准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
按照我国现行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扬州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相当一部分个体工商户也属于中小企业的范围。就所有制形式来看,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个人成为重要的投资主体,以混合所有为特点的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形式,现有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属于非公有制企业。
二、中小企业发展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十五”时期,国家明确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放宽了市场准入,加大了政策支持,完善了社会服务,改进了监督管理。地方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和配套办法,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的共同作用下,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素质不断提高,活力明显增强,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扬州有近4万家中小企业,占扬州企业总数的99%以上,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80%以上,经济总量占扬州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中小企业在全市经济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促进市场经济在扬州不断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扬州、和谐扬州的重要力量。
1、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提升。2001—2005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从全国来看,中小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相当于各类企业营业收入的60%左右,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上缴税收占全部工业企业税收总额的50%左右。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扬州近40000家中小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300多家,亿元以上企业280家。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多数,成为中小企业的主体,增强了中小企业的整体活力。
2、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方式灵活,为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大多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大部分进城农民也在中小企业务工。中小企业开始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截至10月底,扬州期末就业总量124.53万人,其中中小企业就业104万人,占就业总量的87.5%。1-9月,扬州中小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3.34万人,占用人单位提供岗位总量的99.7%。由于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稳定了中小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从而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物质保障。
3、中小企业是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生力军。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倡导自主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目前,我国有60%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无论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还是在信息咨询、创意设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里,中小企业的创新都十分活跃。一批中小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已迅速成长为大企业。今年扬州中小企业技改项目达2700多项,技改资金总投入近400亿元,同比增长46%;开发新产品1000个,新产品销售100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4%提高至20%。
4、中小企业集聚发展趋势明显。在大企业强有力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下,扬州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集聚区域,形成了邗江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集群、扬州杭集牙刷产业集群、扬州光伏产业集群、江都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和扬州玩具产业集群等一系列产业集群。乡镇工业集中区的集聚效应明显增强,直接拉动了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迅速成长。预计今年扬州37个市级示范乡镇工业集中区可实现产值842亿元、增加值175亿元、利税52亿元、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均在40%以上。
三、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扬州市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决定的“低、小、散”问题仍比较突出,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分布相对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传统产业,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来维持,既缺乏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也缺少具有知名度高、影响力大,上规模的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在个别行业和产业还存在低水平、不合理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现象。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资源型、初加工型的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部分项目建设起点低、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受市场波动因素的影响较大。
2、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很少能够采用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募集资金,能够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的企业也为数不多。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总量中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50%以上。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发展前景不明朗,本身的资信水平不高,加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时的交易成本与风险。商业银行因为这类贷款数额小、笔数多、风险大和成本高的考虑,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另外,现行的金融政策,贷款难,手续繁,归还期短,贷款品种和金融服务的不适应,致使中小企业贷款难愈加彰显,对扬州市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对正在成长中的信用等级不高的企业影响较大。今年全市中小企业融资景气指数分别为77.01、79.78、78.78和89.77,均处于不景气区间;而同期大企业融资景气指数分别为107.49、106.84、117.41和121,融资状况较中小企业有明显优势。
3、企业自主发展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和经营理念。许多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没有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规划,在资本投资倾向上更愿意投向的资金回报率高、周期短的行业,持续发展的内源动力不足;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受制于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一般产品技术及工艺技术,产品开发能力不强,作为产业、行业主流技术的研发创新则严重不足;管理理念落后,人才短缺,经营盲目性大,导致企业发展起伏较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提高。
4、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市场准入还存在诸多限制。对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问题,明文规定的政策限制已越来越小,国家进一步消除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放宽了投资领域,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推进和完善了垄断行业改革。但受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式的影响,许多制度层面已取消的限制,在具体实施中仍有不少障碍。许多行业市场准入仍然禁区多、门槛高。二是政策待遇不公平。很多优惠政策只针对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在税收、土地征用、人才引进、信息获取等方面仍存在不公平待遇。三是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政府在完善中小企业法律环境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仍然还不是很完善,缺乏系统性的法律体系。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许多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具活力,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应该看到,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融资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各级政府采取多项切实有效地措施,加强政策支持,构建融资平台,创新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但从整体来看,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整体处于弱势地位的特征还未得到根本的改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1、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提升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构建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完善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大型企业加强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支持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服务业和软件开发、网络动漫等新兴产业发展。
2、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发挥专项资金引导示范作用。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额度,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发展基金,用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壮大。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同时,清理和禁止不合理收费,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
3、构建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融资困难。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银企合作力度,向金融机构推荐信誉良好、产品适销对路、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努力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矛盾。加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力度,规范和加快担保机构发展。鼓励和支持担保机构拓展担保领域,提高放大倍数,提升担保质量。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引导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激励和风险补偿办法,发挥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风险补偿的贷款业务范围。
4、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借鉴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托地方产业特色,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为抓手,推动全中小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支撑的发展格局,促使功能完善的各类产业集聚区成为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的良好载体。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