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黔南州:民间投资意愿增强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9年11月26日   来源:贵州省统计局

  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和经济状况向好的形势带动下,黔南州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好的运行态势,投资增幅保持高速增长,投资继续担当经济增长主推力的角色。

   

    一、基本情况

   

  今年1-10月份,全州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长185.18亿元,同比增长68.86%,增幅较上月回落10.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4.1亿元,增长55.1%,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1亿元,增长15.3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8亿元,增长4.0%。

   

  1、一、二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城镇投资按产业划分看: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8亿元,增长83.2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9.7亿元,增长39.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35亿元,增长37.76%,呈稳定增长态势。其中,制造业投入28.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77%;从制造业投资的类别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83.4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13%,医药制造业增长8.8%。

   

  2、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较高。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投资的热点领域,在大型输变电、高速铁路、铁路、高速公路、公路等建设的带动下,1-10月实现投资量84.73亿元,同比增长141.7%。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1.96%上升到45.75%,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成为全州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交通运输建设投资88.57亿元,增长116.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投资5.92亿元,增长36.62%。

   

  3、非国有投资增长加快,国有投资仍占主体。1-10月份,全州城镇国有单位完成投资3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9%,仍占主要地位,投资比重由上年的64.8%下降到60.1%。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6.4亿元,增长59.0%,高出国有经济投资增幅29.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39.9%。

   

  4、资金到位情况较好。受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投融资环境总体宽松等因素影响,全州投资资金来源保障度提高,投资支撑基础稳固。1-10月份,全州累计城镇投资中到位资金110.9亿元,同比增长50.3%,为投资建设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保证。从资金来源三大主渠道看,自筹资金仍是资金来源的绝对主体,1-10月自筹资金45.88亿元,增长18.9%,占资金来源总量的41.37%;国内贷款到位41.9亿元,增长61.1%,占资金来源总量的37.78%;国家预算内资金15.38亿元,增长246.4%,占资金来源总量的13.87%;其他资金到位量2.87亿元,增长31.0%,占资金来源比重为2.5%。

   

  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回落。1-10月份,全州房地产开发投资12.75亿元,同比增长3.97%,截至10月末,全州商品房施工面积24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3%,其中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0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房屋竣工面积2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2%,商品房销售面积70.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3.7%,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30.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7.6%,期房销售面积39.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4%。

   

1—10月房地产完成投资情况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完成投资

10163

25896

37698

51131

64490

79222

90226

105636

127512

增长%

17.06

91.54

49.74

37.71

21.46

19.18

14.59

-2.40

3.97

   

    二、几点建议

   

  由于上年底新开工项目较多,因此今年上半年投资仍保持了较快增长,但本年新开工项目减少,随着续建项目的逐步完工,下半年的投资增幅会有所回落。明年的投资增长更难以保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继续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在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要加强对已经落地项目的跟踪服务和管理,积极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使项目早日投产,努力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效率。有关部门应该加强联动机制,加强跟踪服务,加快项目推进。

   

  2、继续推进投资结构调整。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更加关注投资效率的提高,将经济发展的引擎由投入量的扩大转变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当前工业转型提升的新阶段,黔南州投资的重点工作应该是进一步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对高能耗、高物耗、污染重的传统产业进行提升改造,实现由同质化、低价格竞争向差异化、高价格竞争的转变,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在承接经济发达地市的产业转移的同时也要有所选择,对环境的破坏要减少到最低限度,形成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