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凭借传统产业基础优势,迅猛发展,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在西安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掌握2008年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根据西安装备制造业统计监测方案,我们对全市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在外部环境趋紧、不利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西安市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西安市装备制造业企业4310家,占全部工业企业的41.8%;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32.15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的49.3%;完成工业增加值354.76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47.8%;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57.85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55.7%。
一、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1、实力逐渐增强,发展速度加快。2008年,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压力和挑战,克服重重困难,工业生产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已拥有工业企业46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5.3%,其中大中型企业已达7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7%;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2.5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1.9%,比上年增长21.9%,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54.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1.1个百分点。拥有资产总计1506.8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3.7%,比上年增长26.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3.8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9.8%,比上年增长24.9%。
表1:2008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主要指标情况
企业单位数(个) |
工业增加值(亿元) |
增长% |
资产总计(亿元) |
增长% |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
增长% |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合计 |
467 |
312.51 |
21.9 |
1506.88 |
26.4 |
1133.88 |
24.9 |
金属制品业 |
55 |
7.98 |
51.3 |
16.93 |
11.8 |
15.6 |
26.7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03 |
35.8 |
30.3 |
156.56 |
26.5 |
99.42 |
39.5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01 |
30.74 |
7.1 |
214.6 |
12.1 |
122.33 |
10.4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53 |
145.27 |
19.4 |
725.01 |
26.8 |
619.7 |
24.9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11 |
78.48 |
28.2 |
299.35 |
35 |
219.09 |
25.1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44 |
14.24 |
20.1 |
94.43 |
39 |
57.74 |
35.8 |
从行业看,工业增加值所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较大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6.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5.1%)、通用设备制造业(11.5%)。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的是金属制品业(51.3%)、通用设备制造业(30.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8.2%)。
分企业看,2008年工业总产值过百亿的有两家,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产值前十名的企业有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西安车辆厂、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共实现产值774.16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60.9%。
从利润总额和利税完成情况看,2008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61.59亿元,同比增长15.8%,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73.8%。完成利税总额103.51亿元,同比增长23.5%,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62.6%。
2、经济类型呈现多样化格局。2008年,西安市467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中,国有企业55家,占11.8%;集体企业43家,占9.2%;私营企业127家,占27.2%;有限责任公司158家,占33.8%;股份有限公司24家,占5.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家,占1.7%;外商投资企业47家,占10.1%;联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共5家,占1.1%。
3、装备制造业投资增势迅猛。2008年以来,西安市稳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装备制造业的投资。2008年,全市装备制造业投资169.87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47.7%,同比增长31.9%。其中,增幅最高的两个行业是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63.9亿元,同比增长1.9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34.4亿元,同比增长59.4%。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113.97亿元,占67.1%;国内贷款17.67亿元,占10.4%;国家预算内投资3.49亿元,占2.1%;利用外资1.86亿元,占1.1%。
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进一步提高。2008年,西安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9.45%,比上年同期提高14.17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8.45%,和去年同期持平;资本保值增值率134.99%,比去年同期提高7.1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2.24%,比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19次,比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76%,比去年同期下降0.4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61394元/人,比去年同期提高18.37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5.99%,比去年同期下降0.64个百分点。
5、促进大量社会人员就业。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中,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22.72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7.1%,同比增长8.2%。
二、近六年西安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2003年以来,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逐步平稳加快。2003年--2008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5%,比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高3.2个百分点。2008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2.51亿元,是2003年的3.4倍,同比增长21.9%;资产总计达到1506.88亿元,是2003年的2.4倍。
尤其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2006年起迅猛发展,2006年工业增加值增长45.4%,2007年增长32.8%,2008年增长19.4%,2008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19.7亿元,是2003年的3.8倍,占装备制造业的54.7%;实现利税总额48.45亿元,是2003年的3.6倍,占装备制造业的46.8%,为我市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
表2:西安2003年-2008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行业名称 |
2003年增长(%) |
2004年增长(%) |
2005年增长(%) |
2006年增长(%) |
2007年增长(%) |
2008年增长(%) |
2003年-2008年年均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9 |
25.4 |
23.5 |
16.2 |
19.3 |
19.5 |
24.3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 |
33.3 |
30.2 |
23.4 |
31.7 |
26.7 |
21.9 |
27.5 |
金属制品业 |
-16.2 |
99.6 |
34.8 |
21.8 |
19.7 |
51.3 |
45.8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4.3 |
31.1 |
13 |
10.8 |
19.8 |
30.3 |
24.1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56.7 |
15 |
55.9 |
9 |
18.9 |
7.1 |
14.5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39.2 |
27.6 |
5.4 |
45.4 |
32.8 |
19.4 |
27.3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30.6 |
27 |
51 |
25.1 |
27.9 |
28.2 |
35.3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
-35.1 |
133.3 |
16 |
88.1 |
12 |
20.1 |
36.5 |
三、西安装备制造业存在不足
1、装备制造业规模偏小。虽然从2003年—2008年发展加快,但总量规模太小,缺乏品牌优势,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规上企业少,只占全市装备制造业的10.8%;大中型企业少,只占全市装备制造业的1.7%,过百亿的企业少,只有2家。
2、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创新企业少。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系统复杂,对产品精度、质量和可靠性要求高。但我市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2008年创新企业只有62家,占装备制造业企业个数的13.3%,实现新产品产值288.35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26.2%。
3、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较低。2008年底,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企业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占企业全部职工的比例为12.2%,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科技人员占企业全部职工的比例仅为3.3%;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占企业全部职工的比例为24%,其中,技师以上技术工人占企业全部职工的比例仅为3.5%。
4、装备制造企业负债过重。资产负债率过大或过小都属于不正常,一般保持在40-60%之间比较合适,资产负债率如果超过60%,说明企业负债过重。2008年我市装备制造业负债合计938.3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2.24%,高于标准值上限2.24个百分点,但负债在逐步减轻,比去年同期降低2.4个百分点。
5、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任务艰巨。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9.45,基本与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持平。据2008年全国40个主要城市数据显示,西安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9.5,在全国40个主要城市排第31位,40个主要城市平均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2.88;总指数在300以上的城市有2个,平均综合指数为322.73;总指数在200以上的城市有23个,平均综合指数为245.83;总指数在200以下的城市有15个,平均综合指数为174.37;同为西部城市的成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8.7,排在第14位,西安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9.5,比成都落后17位。由此可见西安装备制造业综合经济效益在全国处中下流水平。因此,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表3: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单位:%)
城市名称 |
2008年 |
排名 |
城市名称 |
2008年 |
排名 |
呼和浩特 |
331.94 |
1 |
上海 |
223.1 |
21 |
烟台 |
313.52 |
2 |
南京 |
222.34 |
22 |
长沙 |
296.8 |
3 |
青岛 |
222.2 |
23 |
天津 |
294.93 |
4 |
银川 |
213.1 |
24 |
湛江 |
288.45 |
5 |
温州 |
201.5 |
25 |
舟山 |
284.52 |
6 |
宁波 |
197.85 |
26 |
济南 |
278.16 |
7 |
重庆 |
195.2 |
27 |
合肥 |
261.89 |
8 |
太原 |
194.56 |
28 |
杭州 |
260.05 |
9 |
苏州 |
192.22 |
29 |
南通 |
255.25 |
10 |
秦皇岛 |
191.89 |
30 |
沈阳 |
245.86 |
11 |
西安 |
189.5 |
31 |
长春 |
241.1 |
12 |
贵阳 |
189.16 |
32 |
昆明 |
239.14 |
13 |
深圳 |
188.3 |
33 |
成都 |
238.7 |
14 |
福州 |
183.5 |
34 |
广州 |
234.22 |
15 |
汕头 |
172.66 |
35 |
威海 |
232.36 |
16 |
乌鲁木齐 |
170.66 |
36 |
南昌 |
232.23 |
17 |
厦门 |
165.09 |
37 |
连云港 |
231.5 |
18 |
珠海 |
155.7 |
38 |
南宁 |
229.76 |
19 |
兰州 |
145.1 |
39 |
无锡 |
227 |
20 |
西宁 |
84.16 |
40 |
四、对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1、培育集团,争创名牌。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采取多种形式,将一批主业突出、在行业内有一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建成“航母型"企业,成为我市装备制造业的支柱和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骨干,同时影响和带动相关配套协作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企业集群。
2、加强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宏观上尽快扭转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倾向,树立高级技能人才也同样是人才的观念;大力发展中专、中技、职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发动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使我市技师以上技术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由目前的3.5%提高到20%以上,同时建立高级技能人才库,延长高级技师的退休年限。
3、充分发挥我市的科技实力,根据市场需求,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新的需求。同时进一步转变营销管理模式,制定有竞争力的商务政策,通过引导消费市场、增加政策灵活性、紧盯竞争对手等方式,密切监控市场变化,突出企业主流产品,使企业销售有一个大的提升。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