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吉林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部署,落实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困难,使全省经济始终保持了稳定健康的发展格局。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大环境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紧紧抓住“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完成年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主导产品七成左右在省内销售的地缘便利,在吉林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影响,积极生产,苦练内功,合理经营,开拓市场,经济运行呈稳定增长态势。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下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16.46亿元,同比(现价)增长7.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20.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
一、规模以下工业运行情况及主要特点
1、整体发展情况看好,生产经营呈稳定上升态势
今年以来,吉林省规模以下工业虽然面临金融危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生产旺季的到来和规模以下工业外部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大环境下,生产经营呈稳定上升态势。据调查资料推算,第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154.96亿元,是前两季度平均产值的1.19倍。其中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5.72亿元,是前两季度平均产值的1.16倍;个体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9.25亿元,是前两季度平均营业收入的1.32倍。
2、停产企业焕发活力,工业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
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及市场因素影响,造成吉林省部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停工停产。进入三季度,上半年一直停产的四平市鑫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通化北方电器有限公司等8户样本企业相继恢复生产,为吉林省规模以下工业经济发展重新注入了活力。从推算数据看,8月末与5月末比,吉林省调查期内恢复生产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可达31家。
3、从业人员大幅增加,吸纳劳动力能力逐步增强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用工成本低,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高,在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季度是吉林省规模以下工业的生产旺季,期末从业人数大幅增加。据调查结果显示,截止9月底,全省规模以下工业从业人数为42.92万人,比6月末增加20951人,增幅达5.13%。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将继续成为吸纳城乡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保持社会稳定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4、户均规模不断扩大
调查结果显示,截止9月底,吉林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户均产值318.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24万元,平均规模扩大2.65%;个体工业户均营业收入17.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5万元,平均规模扩大22.14%。
5、企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抽样调查显示:截止9月底,吉林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平均每个劳动力创造产值11.6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71万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5%。
二、促进规模以下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1、外部政策环境积极引导
吉林省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时期,工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逐步走上了具有吉林省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与中小企业、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并狠抓贯彻落实,成效逐步显现。这些因素都为规模以下工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国民经济全面发展拉动作用明显
据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全省GDP预计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39.8%。围绕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带动了一大批为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产品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为规模以下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大的活力,成为其不断发展的坚实后盾。
3、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吉林省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吉林省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由此带动了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及产业链中提供相关服务的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
4、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带动作用明显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省级高等级公路建设、县乡级公路建设、小城镇改造以及小城镇房地产开发的不断兴起,为全省规模以下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带动了规模以下工业稳步增长。
三、规模以下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三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下工业生产虽然呈现稳定上升势头,但是,从整体上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多。
1、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吉林省小工业企业发展的难题。一方面企业急需贷款融资,却苦于无门。虽然省委省政府不断宣传和加大对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企业融资、税收优惠、土地使用、简化办事程序、进行创业帮扶等扶持政策,鼓励银行对小企业的放贷,但真正落实的很少,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能享受到政策扶助的受众面不高,效果还不明显。
2、产业层次不高转型难度大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是初加工、低附加值的低端产业。由于小企业没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整体竞争力较弱,在全球经济低迷环境下,更多的小企业只能求生存,还没有足够实力进行转型和升级。
3、价格波动的困扰仍然较大
金融危机使原材料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呈现巨幅波动态势。资料显示,从2008年初开始,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同比持续上涨,7月份涨幅达到2008年以来最高点,8月份开始下滑,到年底出现负增长。进入2009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同比降幅又呈逐月扩大态势。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的巨幅波动,使得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规模以下工业生产经营难以适应。
4、管理依然落后
规模以下工业大多数是从个体工业户发展而来,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相对较低,加之传统的“作坊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导致了许多企业疏于成本、营销和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忽略企业的科技投入和市场开拓,做大做强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四、促进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1、不断优化外部环境,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目前,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虽然很好,但由于申报程序复杂、执行兑现到位较难,因此,需尽快将各种优惠措施落实到实处。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创新创业平台、科技成果转移平台建设力度,为规模以下工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政府要引导企业恢复信心,优化管理,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产品竞争力,促使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2、深挖潜力,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吉林省规模以下工业的支柱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既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吉林省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的潜力所在。吉林省有较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培育和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民工程来抓,有关部门对农副产品加工业在用地、用水、用电方面要给予政策优惠,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吉林省农副产品加工业由产品初(粗)加工、简单加工向深加工、精(细)加工发展,以满足市场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3、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规模以下工业融资难的问题
融资困难是制约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灵活多样的贷款制度,积极发挥财税政策的扶持作用,加大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一是银行要在风险可控制前提下尽量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最大限度地下放审批权限;二是企业要加强自身实力,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质)押物,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担保体系,改变不良贷款环境。国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信贷部的作用,完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使更多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达到银行贷款要求,切实解决规模以下工业融资难的问题。
4、主动参与竞争,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者须尽快走出家族式管理框框,更新观念,主动接受先进管理理念,不惜代价引进人才,要把传统的经验管理与现代的科学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管理效益,进一步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企业在定位中要着眼长远,加大科技投入,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及消费者认可度。同时,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减少内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培育成熟稳定的市场和消费群体,不断开拓新市场。政府应尽力帮助企业搜集各类市场信息,在政策上不断引导企业正确的投资方向,提升为企业服务的质量。
5、推进企业人才培训,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在企业用工需求下降,社会闲置劳动力普遍增多的同时,部分小企业却存在技术人才、营销管理人才紧缺的劳动力结构性失调情况。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培训机构建设或委托劳动中介机构培训和企业直接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人才培训,为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做好准备,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