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贵州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大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省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现金收入呈三增一降态势
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2009年前三季度贵州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93.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9.2元,增长8.9%。
(一)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比重上升。随着省内部分地区逐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乡村干部工资收入也有所增加。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37.7元,增长15.6%,占期内现金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36%上升到38%,提高2个百分点。
(二)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比重上升。前三季度,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59.3元,增长36.5%,占期内现金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上升到3%。其中,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及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150.6%和82.45%。
(三)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比重上升。随着良种补贴、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综合农资补贴和草地生态畜牧业补贴标准的提高,使今年农村居民转移性现金收入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35元,同比增长28.4%,占期内现金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9%上升到11%,提高2个百分点。
(四)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减少,比重下降。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1062元,下降0.2%,占期内现金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53%下降到48%,回落5个百分点。受价格下跌影响,期内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为767.1元,下降6.5%。其中,农产品价格下跌,尤其是牧业产品价格下跌幅度最大,农民饲养生猪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导致各地出现抛售现象。调查资料表明,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家庭经营中第二产业现金收入为42.2元,下降2.68%;第三产业现金收入为252.7元,增长26.4%。
二、现金支出呈现四增一降态势
前三季度贵州农民人均现金支出达到2168.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9元,增长14.8%。
(一)农民人均生产费用现金支出为567.5元,比上年同期降低0.5%。其中,人均家庭经营费用现金支出为431元,下降7.2%。农民生产投入除农业、渔业扩大外,林业及牧业均降低。其中农业、渔业支出为205.6元和1.36元,分别增长12.3%和155%,林业和牧业支出为1.5元和177元,分别下降4.2%和23.9%。
(二)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增加,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达到1337.5元,名义增长20%。在生活消费支出结构上,所有消费项均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三)农民人均财产性支出为4.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7.8%。
(四)农民人均转移性支出为257.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4%。
(五)农民人均税费支出为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
三、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
(一)农民外出务工情况严峻,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外出务工是农民近年增收的主要亮点,然而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农民外出从业工作岗位不好找,外出务工情况严峻。农民外出从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外出到东部地区的人员减少,到中、西部的人员增加;二是外出到县外省内的人员增加,到省外的人员减少;三是虽然外出从业人员逐步增加,但工资待遇普遍下降,且从业时间相应减少。
(二)生猪价格下跌幅度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当前生猪、仔猪等畜牧业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农民出售牧业产品现金收入出现负增长,农民饲养积极性下降,生产投入减少。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贵州农村人口比重较大,要保持农村居民增收的良好局面,重点是要加快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加大支农力度。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投入的力度,不断完善对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使政府的支持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二)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应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道路、水利、农田、电力、通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多渠道、多领域地引导和组织各类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三)稳定粮油产量和农产品价格,确保农民增收。要认真落实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最大程度使农民增产增收,同时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增值、现代农业建设等,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继续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管理。在加大农资打假力度的同时,更要加大对农资价格的监管力度。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