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产业部门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反映到就业结构的变动上来。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技术进步、分工深化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从而导致就业结构的同向变化。产业升级是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必要保证,而就业结构优化则是促进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必要前提。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趋势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持续增强。1985年到200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由151.96亿元增加到5096.66亿元,扩大了33.5倍,按可比价计算的平均增速达到10.5%。同期,全市产业结构由35.4:42.1:22.5调整到11.3:47.7:41.0,顺利完成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产业升级。
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背景下,重庆市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实现了良性互动。2008年全市就业人员达到1646.44万人,比1985年增加214.41万人,增长15.0%。全市就业结构由1985年的72.8:15.6:11.6调整为2008年的45.4:20.6:34.0,表现出“一减、二平、三增”的调整特点。
下图显示,重庆市就业结构呈现出与产业结构同向变化的趋势特征,即从1985年到2008年的23年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均出现第一产业持续降低、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从变动幅度看,2008年与1985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降低24.1个百分点,就业比重降低27.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5.6个百分点,就业比重提高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8.5个百分点,就业比重提高22.4个百分点,二者变动幅度大体相当。
1985-2008年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单位:%)
在全市工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第二产业逐步超过第一产业成为重庆市的支柱产业,到2008年其增加值比重已接近50%,但由于技术和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近年来在该产业尤其显著,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变得有限。因此,我们看到的现象是:1985年以来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在纵向趋势上均呈稳步增长的同向变化,但三次产业横向比较则显示出目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最高,而就业比重最低的状况(见下表)。第一产业较低的劳动生产率使其恰好呈现出与第二产业相反的特征。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大力发展,增加值比重逐步超过第一产业并持续上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反应在就业结构上显示出了二者纵向和横向的双重同向变动趋势,即纵向上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快速增长,横向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目前在三次产业比重中均于中间位置。随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政策的实施,第三产业不断吸纳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成为提供就业的主力。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及特征比较
|
1949年 |
1985年 |
2008年 |
产业结构 |
70.1:19.5:10.4 |
35.4:42.1:22.5 |
11.3:47.7:41.0 |
特征 |
一、二、三 |
二、一、三 |
二、三、一 |
就业结构 |
—— |
72.8:15.6:11.6 |
45.4:20.6:34.0 |
特征 |
—— |
一、二、三 |
一、三、二 |
从上表可以看到,相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重庆市就业结构的优化显得相对滞后。1985年,当全市产业结构已调整为“二、一、三”时,就业结构还仍呈现与1949年产业结构同样的“一、二、三”的特征。虽然第一产业庞大的就业群体经过多年的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可到2008年为止其比重仍是三次产业中最大的,就业结构的调整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总体来看,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带动了全市就业结构向现代化转型,对于就业结构的日趋优化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偏离度是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均衡的重要测度方法。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其他部门转移,并导致该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是指某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之差。当结构偏离度为0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当结构偏离度大于0时(正偏离),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且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当结构偏离度小于0(负偏离),则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
(一)比较劳动生产率
2008年,重庆市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2490、2.3182、1.2047。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第二产业最高,第三产业居于中间水平。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及由此导致的收入差异,会促使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向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
由于重庆市农业人口基数较大,虽然多年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不断下降,但从绝对量上看,其就业规模仍大于二、三产业。相对于较低的产出水平而言,第一产业过剩的就业人员严重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和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的现象表明,虽然重庆市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过多而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在近年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措施下已有明显改善,但全市劳动力配置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只要劳动力市场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产业进入和退出不存在行政壁垒,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会有趋同的趋势。不过,从重庆市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历年的变动趋势看,趋同的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产业结构偏离度
1985年到2008年,全市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在波动中稳步缩小,由74.8%下降到68.2%,降低了6.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2008年为34.1%,比1985年下降3.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偏离度小于0,2008年分别为-27.1%、-7.0%,与1985年相比,第二产业偏离度增加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降低3.9个百分点。从变化趋势看,除第二产业外,一、三产业及总体的结构偏离度均在向0靠拢,说明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偏离现象正逐步好转,并朝着不断缓解的方向发展。
第一产业长期的正偏离状况显示出该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存在一定的隐性失业,虽然重庆市近几年不断加强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力度,效果也较为显著,但转移压力仍然存在。第二、三产业的负偏离状况表明该产业存在劳动力迁入的可能,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使产业的发展与其吸纳的劳动力能力保持一致。第二产业的负偏离程度大于第三产业,说明其劳动生产率最高,使得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小,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下降。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近几年随着该产业的稳步发展呈现缓慢扩大的趋势,但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第二产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第三产业的偏离度是三次产业中最小的。目前重庆市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技术含量偏低,产业附加值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但同时也显示出了吸纳劳动力的巨大潜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部门。
总体上看,虽然重庆市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还较高,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相信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就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全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将更加趋于合理化。
三、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就要保证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这就需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进、提高政府促进就业的方式与效率。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努力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发挥中小型企业与微小型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注重就业促进策略的层次性与短中长期的有效结合,多渠道保证就业公共支出资金的筹措,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 保持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势头
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根本的途径。直辖以来,重庆经济迅猛发展,为全市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庆的发展面临挑战,同时也有众多机遇,这就需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实现平稳保增长。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紧紧抓住国务院3号文件给重庆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建更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保持一个可行又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为扩大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
(二)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
在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需要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首先,需要加大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内部吸收能力,发展非农产业,拉长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价值链,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容量。其次,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注意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一批影响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带动全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并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以增加就业岗位。第三,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尽快改变目前重庆市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 支持和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工业化、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重庆市的人口优势能真正发挥出来,是遵循比较优势的要求,这将有利于促进就业规模扩大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利于改善重庆市重化工业结构,同时也是缓解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重庆市可以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矿产、化工等优势产业基础上,支持纺织、服装、食品、农副产品、商贸、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作用。要从调整商业业态和结构入手,重点发展连锁商业和餐饮服务业,实施品牌战略,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高的就业弹性促进就业增长。同时还可以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找到可以用劳动密集替代的区段、工序,这样既可以实现技术进步又能解决就业。
(四) 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依靠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是最活跃、最普遍的经济实体,其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就业制度灵活,分布范围广泛,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融资工具,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资金,这对于重庆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 制定积极、合理的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的恰当与否对于全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目前统筹城乡的要求下,需要扩大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使其覆盖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在内的各类群体。同时保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并将近年来全市出台的再就业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鼓励和扶持创业、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低保与就业联动等政策合并于一套政策体系,延长政策的作用时效。
(六) 多渠道筹集就业投入资金
重庆市财力比较薄弱,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公共支出,政府需要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争取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鼓励和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助,对企业的捐助免征所得税,对个人捐助可抵扣个人所得税。同时利用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政策,把促进库区就业纳入对口支援项目,争取对口省市在资金和劳务输出方面的支持与合作。还可积极争取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和友好援助,合作开发人力资源或开展促进就业援助,最大限度保障就业资金来源稳定,为全市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就业规模的稳步扩大、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提供坚实的后盾。
注:由于受历史数据限制,全文就业数据时间点均从1985年开始。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