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鄂州市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鄂州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已成为当前鄂州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是鄂州市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鄂州要以继续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动力,以“农民非农化转移、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为内容,以区域协调机制为手段,分区域、分阶段、分重点,稳步强化区域互动、缩小城乡差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一、鄂州城乡差距
1、城乡在人口方面的差距
表1 1978-2008年鄂州市城乡人口情况表
单位:万人
年份 |
总人口 |
城镇人口 |
乡村人口 |
1978 |
73.21 |
16.76 |
56.45 |
1980 |
75.05 |
19.06 |
55.99 |
1985 |
82.86 |
24.74 |
58.12 |
1989 |
89.50 |
29.79 |
59.70 |
1990 |
91.61 |
31.80 |
59.81 |
1991 |
93.07 |
32.82 |
60.25 |
1992 |
94.99 |
34.62 |
60.37 |
1993 |
97.01 |
36.11 |
60.90 |
1994 |
98.29 |
37.50 |
60.79 |
1995 |
99.92 |
39.83 |
60.09 |
1996 |
100.66 |
40.30 |
60.37 |
1997 |
101.31 |
41.41 |
59.90 |
1998 |
102.79 |
42.34 |
60.45 |
1999 |
103.86 |
43.79 |
60.07 |
2000 |
102.40 |
44.57 |
57.82 |
2001 |
103.33 |
46.33 |
57.00 |
2002 |
103.72 |
47.87 |
55.85 |
2003 |
104.64 |
49.66 |
54.98 |
2004 |
105.32 |
51.36 |
53.96 |
2005 |
106.01 |
53.09 |
52.92 |
2006 |
106.44 |
54.92 |
51.52 |
2007 |
106.95 |
57.86 |
49.09 |
2008 |
107.24 |
63.38 |
43.86 |
由表1可以看出,自1978年到2008年,鄂州市总人口逐年增加,1978—1998年,除1997年较1996年略有减少外,乡村人口呈逐年递增趋势,随后1999-2008年,鄂州乡村人口逐年减少。而城镇人口三十年间一直都呈逐年递增态势。1998年到2008年,乡村人口开始逐步向城镇转移,导致10年间乡村人口的减少和城镇人口的增加。鄂州乡村人口、城镇人口的变动体现了鄂州的城乡一体进程。
2、城乡在居民收入方面的差距
表2 1978-2008年鄂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及恩格尔系数表
年份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
城乡居民收入比例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1978 |
|
113 |
|
|
68.43 |
1980 |
|
191 |
|
|
56.32 |
1985 |
|
456 |
|
|
50.97 |
1989 |
1126.15 |
658 |
1.71:1 |
56.76 |
47.25 |
1990 |
1285.2 |
749 |
1.72:1 |
56.64 |
55.61 |
1991 |
1418.04 |
823 |
1.72:1 |
55.17 |
57.76 |
1992 |
1607.28 |
877 |
1.83:1 |
51.29 |
57.92 |
1993 |
2069.52 |
1046 |
1.98:1 |
46 |
51.33 |
1994 |
3206.4 |
1532 |
2.09:1 |
45.61 |
47.03 |
1995 |
3510.36 |
1624 |
2.16:1 |
51.73 |
49.70 |
1996 |
4035.59 |
1977 |
2.04:1 |
50 |
55.70 |
1997 |
4313.04 |
2277 |
1.89:1 |
46 |
50.92 |
1998 |
5232.84 |
2337 |
2.24:1 |
44.43 |
49.40 |
1999 |
5329.68 |
2429 |
2.19:1 |
39.05 |
49.19 |
2000 |
5542.44 |
2490 |
2.23:1 |
37.46 |
40.06 |
2001 |
5888.86 |
2591 |
2.27:1 |
33.72 |
49.78 |
2002 |
6403.68 |
2693 |
2.38:1 |
37.93 |
46.74 |
2003 |
6910.24 |
2832.6 |
2.44:1 |
38.79 |
49.31 |
2004 |
7489.65 |
3234.3 |
2.32:1 |
38.98 |
49.90 |
2005 |
8187 |
3495.3 |
2.34:1 |
38.48 |
45.17 |
2006 |
9012.9 |
3799.6 |
2.37:1 |
39.14 |
44.83 |
2007 |
10826.56 |
4392.9 |
2.46:1 |
39.61 |
48.52 |
2008 |
12243.75 |
5096.39 |
2.10:1 |
39.31 |
50.43 |
注:城市居民调查统计制度从1986年起开始建立。
如表2所示,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的变动,可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比值变大,表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比值减少,表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可以看出1998-2008年十年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都在2以上,城市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两倍多,鄂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1989—199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逐渐增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1995-1997年,该比值有所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变动不大,但城镇居民人口可支配收入增加了920元,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幅拉大,199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较上年增加35%;1999-2003年,除1999年比值较上年略有下降外,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3-2007年,除2004年比值较上年下降了12%外,该比值基本上处于逐年递增的状态,一直到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才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较2007年降幅达36%,说明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了明显缩小,这与2008年鄂州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密切相关。
3、城乡在居民生活方面的差距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或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地区经济越富裕,生活水平越高。反之,如果这个家庭或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地区的经济越困难,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常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鄂州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动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及其变化。如表2所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8.43%降到2008年的50.4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9年的56.76%降到2008年的39.31%,从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三十年,鄂州市城乡居民的生活在逐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均有显著提高,但农村居民生活的提高不如城市居民提高的显著,城乡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仍然较大。
4、城乡在教育方面的差距
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鄂州调查队抽中的100户城镇住户及农村住户报表反馈:100户城镇住户,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1161.76元,其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121.29元,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96.93元,人均教育支出743.54元,其中,购买教材支出9.36元,教育费用支出662.98元;100户农村住户,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67.74元,其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70.86元,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9.13元,人均教育支出147.75元。即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743.54元,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147.75元;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96.93元,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9.13元,差距明显。
5、城乡在卫生方面的差距
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鄂州调查队抽中的100户城镇住户及农村住户报表反馈的城市农村住户住房卫生设备使用情况:100户城镇住户,均使用冲水式厕所,94家有厕所浴室,3家有厕所无浴室,2家使用公用的卫生设备,1家无卫生设备;100户农村住户,8户使用水冲式厕所,92户使用旱厕,浴室情况未确切统计,大多以厕所代替。鄂州城乡卫生差距很大。
6、城乡在饮水方面的差距
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鄂州调查队抽中的100户城镇住户及农村住户报表反馈:100户城镇住户,均饮用自来水,用水也都是独用自来水;100户农村住户,72户饮用自来水,18户饮用深井水,10户饮用江河湖泊水。鄂州城乡居民饮水差距最近几年在缩小,但是仍有一定差距。
7、城乡在生活条件方面的差距
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鄂州调查队抽中的100户城镇住户及农村住户报表反馈:在炊事使用能源上,100户城市住户,90户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8户使用管道天然气,2户使用管道液化石油气;100户农村住户,57户使用柴草,32户使用除沼气外的其他燃气,6户使用煤炭,4户使用燃油,1户使用沼气。可以看出,鄂州城乡居民在日常生活所使用能源上的差距比较大。
8、城乡在电子信息化方面的差距
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鄂州调查队抽中的100户城镇住户及农村住户报表反馈:100户城镇住户,94户电视机接入有线电视网络,33户计算机接入互联网;100户农村住户,100户电视机均接入有线电视网络,20户有家用计算机,其中6户接入互联网。鄂州城乡在电子信息方面虽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在减少。
9、城乡在医疗方面的差距
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鄂州调查队抽中的100户城镇住户及农村住户报表反馈:100户城镇住户,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374.4元,人均医疗费支出120.25元;100户农村住户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11.58元,人均医疗费支出105.39元。可以看出,即使鄂州城乡居民在收入上的差别较大(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43.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096.3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0:1),但基本医疗需求相差不大(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费支出为120.25元,农村居民人均医疗费支出105.39元),因为医疗费支出是必需品,居民无论城乡都有需求,医疗的消费需求弹性较小;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一定程度上属于奢侈品,收入高支出就相对多,收入较低支出就相对少,消费需求弹性大。可以得出结论,鄂州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相当,但由于收入的差别导致其在医疗方面的支出仍然有差距,亟待进一步缩小。
二、鄂州城乡一体化思想的提出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通过制度安排、政策引导、财政扶持来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使农民收入的增长跟上城市化、工业化的步伐。2007年,鄂州市委市政府结合鄂州实际情况出台了加快城镇化推进鄂州城乡一体化的决定。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鄂州市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城市。鄂州市提出了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六个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
三、鄂州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的成效
1、加快了城乡经济发展。
鄂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实现了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52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48.09亿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80.18亿元,增长10.6%。地方财政收入25.31亿元,增长2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0亿元,增长4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9亿元,增长24.0%。外贸进出口总值17385万美元,增长9.1%。
2、改变了城乡面貌。
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乡面貌的大变化,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08年鄂州市新增绿地
3、提高了城乡生活水平。
一是群众收入增加较快。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43.75元,增长13.09%;农民人均纯收入5096.39元,增长16.01%,创12年来新高。二是困难群体生活得到改善。2008年鄂州按照月人均实际享受额15元的标准提高城市最低保障标准,按照月人均实际享受额提高10元的要求提高农村最低保障标准。并且从2009年2月起,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等5万余社会救助对象的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每人每月平均增加补助30多元。另外鄂州市政府还拨出5600余万元专款补贴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使30万农民直接受益。三是居民生活质量提高。2008年,鄂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2.46:1缩小为2.10:1。城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四、对推进鄂州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
1、逐步完善法制法规,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用制度的形式指导城乡一体化的工作,让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2、转变发展观念,树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理念。要勇于打破城乡分割、城乡分立的发展局面,使城市与农村有机融合,把城市与农村作为鄂州区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分主次。从鄂州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使城市和农村在规划上实现“无缝对接”。
3、加大政府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除了政府要在公共财政上加大投入外,还要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的支持,积极探索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筹资、企业赞助、个人捐款提供建设资金,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浓厚氛围。
4、要注重发挥政府的支持和服务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及城乡居民的主体和参与作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任何一个部门的力量都难以实施,只有统一领导、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才能有效推进。城乡统筹不是政府唱独角,而是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多种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的新农村建设,要寻找政府、企业、农民三者在统筹城乡建设中的结合点。
5、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推进鄂州的工业化进程。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区域竞争力,为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传统生产、消费习惯的改变,推进环境的优化、美化;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更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6、要稳步推进鄂州的城市化。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粮食和许多大宗农产品,如棉花等生产费用高,纯收益率太低。要增加鄂州农民的收入就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改变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特别需要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另外,要坚持以城带乡,做强中心城区,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要想方设法做深、做优宜居宜业城市文章,要切实加快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提升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能力。
7、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要注重保持乡村特点、地域特征,保护秀美的田园风光和优秀的乡土文化,努力把现代文明引向农村,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
8、多途径促使农民增收。一是鼓励和支持企业进入农业。各类龙头企业依托成熟产业,把分散农户联合起来,统一生产销售,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鼓励和支持企业进入农业的产前、产后领域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二是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强农业科技研究,通过引进良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丰收,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四是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支持农民获得土地、住房等财产性收入。五是实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依靠中小企业转移和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和非农业领域就业,保证农民增收和农业向规模经营转型。
9、千方百计为农民减负,间接为农民增收。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制约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要精简乡镇政府机构,缩减政府办事员数量,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减轻农民负担。二是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要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把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投入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由公共财政承担。
10、制度上保证城乡居民权利机会均等。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要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取消现存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二是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努力缓解农村学校师资紧缺问题,积极引导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实施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学校“结对子”工程。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文明一体化。一方面,做优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设施,降低门槛,让更多农村居民共享城市文明;另一方面,要强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继续重视农村的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使农村居民享受更多的文化服务设施。四是在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探索农村医疗和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创造条件。
11、为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服务。一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努力改进对农村的金融服务。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直是制约鄂州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境外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再次,降低创业基金门槛,支持农民创业。在鼓励农民兴办农家乐餐饮服务、文化休闲等产业中,政府可提供低息的小额贷款。支持城市近郊农民兴办集体经济或观光农业、餐饮服务、文化休闲事业,利用地方山水特色,打造特色旅游。二要全面完善农民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实施就业培训,努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对农民就业管理与培训纳入劳动培训体系中,使农民获得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城乡就业信息服务和职业推介工作。三要整合智力资源,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建立健全全方位吸纳优秀人才的引进机制,千方百计地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急需人才;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培养机制和分配机制,健全为优秀人才服务的配套保障机制,引导和鼓励城市科技人才到农村兼职兼薪。四要正确引导城乡资源合理配置。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统筹安排城乡土地、资金、劳动力和科技等资源,正确引导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导产业向城市集聚,把大量“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转变为“离土又离乡”的现代产业工人,使“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成为“进厂又进城”的现代文明市民,实现农民增收。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