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和反映“家电下乡”政策在山东取得的实际效果,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在利津、文登、齐河、阳谷、曹县等地,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对50户农民家庭和10个下乡家电经销单位开展了“家电下乡”情况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山东执行“家电下乡”政策取得积极效果,真正实现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增长的目的。而“家电下乡”政策给扩大农村消费带来很多思考和启示,值得认真分析和研究。
启示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必须扩大农村消费
下乡家电销售势头不错。自“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山东“家电下乡”产品一直持续旺销。截至2009年4月底,全省已累计销售下乡家电产品192.16万台,其中冰箱107.54万台,彩电61.81万台,洗衣机17.8万台,手机4.62万部,电脑2645台,热水器1328台,分别占55.96%、32.17%、9.26%、2.40%、0.14%、0.07%。实现销售收入28.09亿元,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25.16%和24.75%。销售量大的潍坊市已销售22.4万台,烟台、临沂、菏泽三市销售量也均在15万台以上,以上四市销售量占全省销售总量的38.2%。
“家电下乡”政策成效明显。“家电下乡”拉动了农村消费需求增长。72%的调查户认为“家电下乡”对拉动农村消费作用很大。按照2008年底山东有2091.44万户农民家庭计算,目前山东平均每户农民家庭已经购买“家电下乡”产品0.1台,户均支出34.3元,预计2009年全年仅下乡家电就能拉动200多亿的农村消费需求,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4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
“家电下乡”在帮助家电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克服经营困难,保证利税稳定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海尔、海信、澳柯玛、小鸭等山东重点家电企业订单充足。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二季度的订单计划达300多万台,下半年将达到560多万台;海信集团家电下乡产品二季度订单突破100万台,下半年将达到240万台。
“家电下乡”使农民得到补贴实惠,提高了生活质量。截至5月10日,山东农民共获得下乡家电补贴2.79亿元;72%的被调查户认为购买下乡家电提高了生活水平。
扩大农村消费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基础。从下乡家电的销售和成效看,扩大农村消费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大有可为。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山东经济发展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扩大农村消费将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基点,对完成“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山东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在60%以上,而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却不足全省总额的40%,市场潜力很大。只要紧紧抓住扩大农村消费不放松,适时推出像“家电下乡”这样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措施,那么农村消费全面启动将大有希望,整个社会消费实现跨越式增长将指日可待。
启示二:扩大农村消费必须找准农村消费热点
“家电下乡”找准了农村消费热点。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山东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虽在不断增加,但与城镇居民相比,结构和档次依然偏低,仅相当于城镇居民8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2008年,山东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241元,不到城镇居民的30%。截至2008年末,山东农村居民百户拥有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热水器、家用电脑分别比城镇居民少28.05台、52.18台、82.04台、56.5台、59.04台。农村市场的家电消费潜力很大,农民的消费结构亟待升级,家庭耐用消费品必然成为农民消费热点。据调查,95%的被调查户认为购买下乡家电是更新换代或满足生活的需要。排在农户需求前三位的“家电下乡”产品分别为冰箱、彩电和洗衣机,需求比重分别为37%、32%和15%。在购买下乡家电农户中,52%购买了彩电;34%购买了冰箱;14%购买了洗衣机。“家电下乡”政策正是瞄准了这个农村消费热点,才取得了扩内需、保增长的积极效果。
找准消费热点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从下乡家电的热销可以看出,扩大农村消费必须找准农村消费热点。只有找准了农村的消费热点,农民的消费潜力才能迸发,扩大农村消费的目标才能实现。如果找不到或找不准农村消费热点,扩大农村消费的政策措施即使再完备、再到位、再实惠,对推动农村消费的作用也将微乎其微,甚至会造成负面影响。当前,除了家庭耐用消费品是农村消费热点外,农村居民文化娱乐和住房建设也将成为农村消费热点。只要在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注重培育和挖掘这两个消费热点,农村消费的规模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大,层次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启示三:扩大农村消费必须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了下乡家电的热销。山东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家电企业和商家为下乡家电销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消费能力。近几年来,在农业补贴力度逐年加大等各种政策措施推动下,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自2004年以来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1.4%,近10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9.3%,被调查的28户购买下乡家电的农民家庭中,71%的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二是保障财政支持,及时发放补贴。从总体上看,山东家电下乡补贴发放进度良好,总体达到86%以上。截至5月10日,济南、威海、枣庄等市的兑付率达到92%以上。三是采取积极措施,规范市场秩序。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监督检查等有效措施,确保农民买得放心,用得舒心。很多调查户对政府在“家电下乡”中的重要作用表示满意和认可,仅6%的调查户在购买下乡家电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四是企业注重产品质量,努力搞好售后服务。目前,山东下乡家电中的冰箱、冷柜、彩电比市场同类产品节电20%以上,洗衣机能效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出2-3个等级。76%的被调查户认为下乡家电的售后服务态度很好或好。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保障。从农民对“家电下乡”政策的反映可以看出,扩大农村消费必须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只有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才能使农民甘心消费、敢于消费、无忧消费;才能使扩大农村消费有潜力,有动力,有后劲。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应该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一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础。三要加大农村市场建设力度,构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特别是加快农村商品销售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四要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五要加强对农民的消费教育,引导农民科学消费。
启示四:扩大农村消费必须解决好农民反映的问题
“家电下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网点分布和品种构成不够合理。很多调查户反映,经销下乡家电的商场大部分在县城,给农民购买带来许多不便。64%的被调查户认为下乡家电应该进村销售或在农村设置销售网点。21%的被调查户认为下乡家电的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二是补贴程序过于繁琐,补贴兑付慢。26%的调查户认为购买下乡家电手续繁琐,在“需要改进问题”中排在第一位;50%的调查户认为政府应首先简化补贴程序,加快兑付进度,在“希望政府下一步要做工作”中排在第一位。三是农民对补贴政策、程序缺乏了解。42%的调查户不清楚“家电下乡”产品购买和补贴申购程序。四是彩电最高限价过低。不少调查户反映,在2000元的最高限价范围内的彩电,大多属于屏幕小、款式老、功能少、样式旧的产品,不适合农村家庭特别是农村青年家庭的需要。五是存在“家电转城”现象。不少调查户反映,很多城镇居民家庭利用在农村的亲戚购买下乡家电产品。
解决好“家电下乡”工作中农民反映的问题是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条件。“家电下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农民是农村消费的主力军。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就会使“家电下乡”的政策失去民心,使“家电下乡”扩大消费的作用打折扣,使“家电下乡”逐步流于形式。对此,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家电下乡”政策深入人心,落到实处。二要切实简化补贴兑现流程,让农民购买下乡家电更为便利,补贴兑付更为及时。三要扩大补贴范围,增加“家电下乡”产品的种类和型号,实施多元化的产品促销策略。四要做好“家电下乡”政策的评估,加强补贴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工作。五要扩大“家电下乡”的外延,将补贴政策延伸到城镇家庭特别是城镇低收入家庭。
“家电下乡”政策的出台,表明党和政府对农村消费的高度重视,对农民生活的亲切关怀,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决心。“家电下乡”政策取得积极效果,说明农村消费潜力的巨大,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迫切,农村市场对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认真总结和分析“家电下乡”政策对扩大农村消费的启示,积极作为,奋发进取,山东扩大农村消费的举措将会对山东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增长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