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撬动安徽经济加速崛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9年5月5日   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金融业快速发展,为支持全省经济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安徽省经济发展与金融业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两者之间还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当前,实现安徽省经济加速崛起,迫切需要金融业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金融业发展的特点

   

  1、金融资产快速增加,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省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资产结构由单一的银行资产向市场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业为主体,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化金融体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以及合作金融机构等并存的多层次的银行体系,积极吸收存款,不断拓宽信贷业务,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元,达10303.3亿元,是1978年的305倍。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019.7亿元,是1978年的347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47.5亿元,是1978年的1444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6948.7亿元(剔除农行剥离不良贷款311亿元等因素),是1978年的127倍。

   

  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安徽省证券业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证券市场体系,直接融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截至2008年末,全省共有上市公司55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781亿元。2008年,省内证券经营机构证券交易量8500亿元,期货经营机构代理交易量14900亿元,全省直接融资278亿元。其中,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76.5亿元,发行短期融资券77.5亿元,发行企业债券24亿元。

   

  改革开放后,保险业的重新恢复、保险市场的开放和分业经营,使安徽省保险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保险保障功能得到充分发挥。2008年,全省实现保费收入296.5亿元,赔款和给付87.8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64亿元、赔款支出41.7亿元,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232.5亿元、赔款和给付支出46.1亿元。

   

  2、占全省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金融业在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08年,金融业从业人员达13.2万人,是1978年的5.3 倍。总体来看,金融业从业人员占全省比重呈缓慢上升态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1%提升到2008年的0.3%;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则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1.7%小幅提升到1980年和1981年的2%后,缓慢下降至2008年的1 %(见图1)。这表明相对于全社会来说,金融业的就业功能得到了加强,但相对于第三产业来说,其就业功能呈弱化趋势。

   

 

   

  3、实现增加值不断扩大,年均增幅超过GDP和第三产业。2008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3.2亿元,是1978年的96.4倍。按可比价格计算,1979年~2008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比同期GDP快1.1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慢2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金融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见图2):第一阶段,1979年~1984年。以农村改革为先导,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二级专业银行开始创立,但贷款和现金发放受计划制约,市场成分较少,金融业增加值增幅在-8.7%~77.6%之间剧烈波动。1984年,GDP增幅创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最高水平,达20.1%,金融业增加值增幅也达77.6%的峰值。第二阶段,1985年~1991年。因改革经验不足,这一阶段经济增长出现较大波动,金融形势一度出现混乱。针对物价过快上涨,1989年~1991年中央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投放,压缩投资,经济大幅下滑,金融业增加值增幅在-7.4%~19.8%之间上下波动,1990年下降到-7.4%,为这一阶段的最低点。第三阶段,1992年~1997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财税、金融、住房等各项改革整体推进,经济运行驶入“快车道”。但是这一阶段后期,全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突出表现为通货膨胀严重。针对经济过热,中央加强宏观调控,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这一阶段,GDP增幅和金融业增加值增幅呈倒“V”字形。1997年,金融业增加值增幅创改革开放以来最低值,为-12.8%。第四阶段,1998年至今。受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及2000年严重旱灾影响,“九五”末期至“十五”初期安徽省GDP增幅在9%左右徘徊,之后,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安徽省“861”行动计划的实施,全省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GDP连续五年保持11%以上的增幅,金融业增加值增幅呈总体上升态势。

   

 

   

  4、相当于GDP的份额上升,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份额下降。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波动较平稳,波幅为1.2%~5.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相对较大,波幅为4.8%~17.3%(见图3)。从变化曲线上看,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1年,占GDP比重由1.7%下降到1.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9.6%迅速下降到6.7%;1982年~1995年,占GDP比重由1.9%提升到5.4%的峰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9.4%提升到17.3%的峰值;1996年~2004年,占GDP比重由4.7%下降到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4.4%迅速下降到4.8%;2005年~2008年,处于平稳状态,占GDP比重为2.1%,占第三产业比重大致在5%左右。总体来看,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略有上升,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小幅下降。

   

 

   

  5、对GDP的贡献率趋于稳定,平均贡献率在第三产业中位次居后。金融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不仅体现为自身所直接创造的增加值,更重要的是它对其他产业的促进作用。从直接贡献看,改革开放前二十年,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率在-10.4%~12.3%之间升降交替、大幅波动,2000年以后趋于平稳,保持在1.1%~3.2%之间(见图4)。横向比较, 1979年~2008年,金融业对GDP平均贡献率为2.7%,低于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8.5%)、批零住餐业(7.7%)和房地产业(3.6%)。总体来看,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率与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相当。

   

  感应度系数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根据2005年安徽省投入产出模型计算结果,金融业感应度系数为1.1193,超过了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说明经济发展对金融业发展的需求较大,金融业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注:本图剔除了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1980年和1991年异常年份的数据。

   

    二、安徽省经济发展与金融业发展相关性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金融业发展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以下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安徽省经济发展与金融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1、建模变量选取

   

  金融资产能够反映一个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由于现阶段安徽省金融资产主要是银行资产,而银行资产又主要是存贷款,所以本文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作为衡量金融业发展的指标,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发展状况。根据指标口径一致性和资料的可获得性原则,以1990年~2008年为样本(见表1),以GDP为被解释变量Y,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X1)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X2)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数据分析使用软件Eviews3.1。

   

1 1990-2008年安徽省经济发展

和金融业发展(人民币口径)指标

  单位:亿元

年份

GDP

存款余额

贷款余额

1990

658

293.4

446

1991

663.6

397

560.8

1992

801.2

482.5

681.3

1993

1037.1

613

828

1994

1320.5

832.6

1036.7

1995

1810.6

1111.7

1279.3

1996

2093.3

1422.6

1535.8

1997

2347.4

1704

1906.2

1998

2542.9

2004.3

2152.5

1999

2712.3

2186.5

2180.9

2000

2902.2

2485.5

2384.9

2001

3246.7

2907.3

2605.4

2002

3519.8

3449.2

2941.6

2003

3923.1

4190.2

3374.6

2004

4759.4

5045.3

3900.6

2005

5375.1

5993.8

4313.6

2006

6131.1

7100.4

5132

2007

7364.2

8406.6

6042.5

2008

8874.2

10303.3

6948.7

   

  2、变量相关分析

   

  根据表2相关分析结果发现,GDP(Y)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X1)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996,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X2)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998。这表明GDP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可以由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来解释。

   

2  1990-2008年安徽省经济发展与金融业发展相关系数

   

 

y

x1

x2

y

1.000

0.996

0.998

x1

0.996

1.000

0.995

x2

0.998

0.995

1.000

   

  3、建立回归模型及参数估计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如下模型:

   

  Y=a+blX1+b2X2

   

  其中,a为常数,b1表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对GDP的影响系数,b2表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对GDP的影响系数。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3  1990-2008年安徽省经济发展与金融业发展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

系数

标准差

t统计量

a

183.45

109.32

1.68*

X1

0.19

0.11

1.72*

X2

0.94

0.17

5.49***

   

  注:表中 *和*** 分别表示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10%和1%。R2 =0.9971,经过修正的R2为0.9967,F检验值为2727.6。

   

  根据表3结果,可得到如下的估计方程,

   

  Y= 183.45 + 0.19X1 + 0.94 X2

   

  可决系数R2和经过修正的R2接近于1,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F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反映变量间呈高度线性,回归方程高度显著;D.W=1.226,对于n=19,p=2时,查表得D.W检验的1%临界值为dL=0.928和dU=1.132,根据判定法则,dU< D.W < 4- dU,说明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X1)和贷款余额(X2)能够很好地解释全省经济增长情况。

   

  b1=0.19,b2=0.94说明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对GDP的贡献大于存款余额。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100亿元的存款,GDP将增加19亿元;每增加100亿元的贷款,GDP将增加94亿元。这就是说,提高金融业发展水平,尤其是增加信贷投放额度,将有利于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三、安徽省金融业与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融和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健康高效的金融体系能够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充分发挥金融的“造血”功能,构建安徽省金融业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经济金融化程度较低,金融业发展水平不高。金融相关比率(FIR)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最常用的指标,它是指“某一时点上现有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其简化公式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纵向比较,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安徽省金融相关比率(人民币口径)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12.4%稳步提高到2008年的194.4%,表明金融业取得了较快发展(见图5)。横向比较,2008年,安徽省金融相关比率远低于全国256%的水平,与北京(590%)、上海(397%)和浙江(298%)等发达地区相比,更是差距甚远。这一比较结果则表明,安徽省金融业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水平,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

   

 

   

  2、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不够。改革开放初期,安徽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小于贷款余额,1978年存贷差(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差)为-20.8亿元,银行严重 “超贷”。自1999年起发生逆转,存款开始超过贷款,存贷差为5.6亿元,之后差距逐年扩大,至2008年存贷差已达3354.6亿元。巨额的存贷差,一方面反映了随着近年来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存款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银行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信贷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功能仍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3、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获金融支持不足。非公有制经济是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奋力崛起的战略支点。初步核算,2008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共实现增加值4995.8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6.3%。但是,由于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信用不高,银行为降低风险和经营成本,对其普遍存在“惜贷”和“ 惧贷” 心理。此外,由于很难满足现行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条件,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也很难通过债权和股权进行直接融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自筹资金。从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来看,2008年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仅占1.9%,远低于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来看,2007年个体和私营企业国内贷款仅占其资金总额的4.8%,自筹资金比重则高达89.8%。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4、县域金融发展滞后,对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大。安徽省61个县(市)人口占全省七成以上,土地面积占全省八成以上,创造生产总值占全省近五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奋力崛起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但是,随着近年来银行贷款权限的上收,大量低效网点的撤并,同时,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其他金融机构没有相应建立,直接融资市场在县域经济又几乎是空白,造成了目前县域金融机构收缩、金融产品单一、金融业务萎缩、金融服务落后的局面。2008年末,全省县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5150.2亿元,占全省比重由2004年的30.6%下降到29.9%。其中,贷款余额1523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6.1%持续下降到21.9%(见表4)。县域金融发展严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

   

4 2004-2008年县域金融资产

(人民币口径)和信贷投放占全省的比重

   

年份

存贷款余额

贷款余额

绝对量(亿元)

占全省比重(%)

绝对量(亿元)

占全省比重(%)

2004

2739.5

30.6

1016.3

26.1

2005

3107.2

30.1

1044.5

24.2

2006

3721.8

30.4

1232.6

24

2007

4352.5

30.1

1411.6

23.4

2008

5150.2

29.9

1523

21.9

   

  5、资产向发达地区集中,金融支持皖北地区发展力度弱化。由于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等多重因素,皖北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步伐相对缓慢,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短板”。近年来,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坚持“抓大放小、择强舍弱”的市场原则,不断增加对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的资金投入,金融资产和信贷投放向“一线”城市集中趋势明显,导致皖北地区资金外流形成“回波效应”。从银行资产方面来看,2008年,合肥和芜湖两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达6725.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4年的35.3%提高到38.6%;皖北6市(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共4488.4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7.2%下降到25.8%。从信贷投放方面来看,合肥和芜湖两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达3242.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46.1%;皖北6市共1516.8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4年的24.4%下降到21.6%(见表5)。皖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近三成,人口占全省四成以上。不论是存贷款业务量还是信贷投放量,都与人口比重不相匹配。没有皖北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腾飞。

   

5 2004-2008年金融资产

(本外币口径)和信贷投放地区对比

  单位:%

年份

存贷款余额占全省比重比重

贷款余额占全省比重

合肥和芜湖

皖北六市

合肥和芜湖

皖北六市

2004

35.3

27.2

38.8

24.4

2005

35.7

27.2

40.8

23.5

2006

36

27.1

40.9

23.6

2007

37.4

26.4

42.6

23.3

2008

38.6

25.8

46.1

21.6

   

    四、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实现经济金融互动发展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血液”,它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和各类经济主体。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 没有高质量的金融发展,就没有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实现全省经济金融互动发展,要把加快金融业发展放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突出位置来抓。

   

  1、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金融功能的发挥。信用是现代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加强诚信建设,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在全社会加强诚信教育和宣传,提高企业和居民诚信意识。加快整合工商、税务、海关、质监等部门的信用资源,构建全社会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方便金融系统全面掌握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法治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完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金融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通过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高效执法,维护金融法制环境。

   

  2、加大金融业开放力度,支持各种金融业共同发展。为满足市场主体的多层次需求,要积极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安徽省开设分支机构。鼓励发展典当业,提高其资金利用率,发挥其在融资系统中的“拾遗补缺”作用;鼓励大型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金融体制改革,真正实现各种所有制金融共同发展。同时,要加强对各种金融机构竞争的规范和引导,在全省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氛围,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大局。

   

  3、鼓励金融创新,拓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难题,一方面要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融资主渠道作用,根据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户数多、金额少,风险高、信用低,成本高、效益低”的特点,建立一套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尽量简化手续,采取灵活的抵押和担保条件,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业,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采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成立各种所有制类型的担保公司,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设立的商业性或互助性的信用担保组织。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探索建立风险防范、控制、化解与转移机制,加强对担保机构的引导。

   

  4、加快县域金融业改革,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现阶段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抓紧构建由政策性银行为引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金融为补充的县域金融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性支农功能,拓宽业务范围,积极探索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国有商业银行应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创新产品和服务,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差别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邮政储蓄银行要充分发挥网点优势,开发适合县域经济的贷款方式,将吸收的资金反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要支持和推广“村镇银行”和“微小银行”等新形式、方便快捷、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填补信贷市场空白。此外,还要鼓励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开设县级分支机构,实现农村资金保值增值,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