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湖南:用能结构优化 节能成效显现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9年4月1日   来源:湖南省统计局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和保障,人类文明的一切都离不开能源。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将节能降耗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到修订《节约能源法》将节约资源定为基本国策,国务院对是否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充分显示了中央推动节能降耗的坚强决心。"十一五"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先后制定了《湖南省"十一五"节能规划》、《湖南省"十一五"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湖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湖南省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见》等政策措施,节能降耗取得了积极成效。经国家统计局初步审核认定,2008年湖南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7年下降11.84%。

   

    一、工业节能成效显现

   

  (一)能源消费增幅快速回落。随着节能降耗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湖南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局面得到有效抑制。2008年,湖南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006.05万吨标煤,同比增长4.4%,增幅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是"十一五"以来增幅回落最快的一年。

   

  (二)加工转换效率稳步提高。加工转换是生产二次能源的主要途径,设备技术更新在生产二次能源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意义重大。2008年,湖南省规模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64.8%,比2007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严格执行上大压小政策,加工转换效率为34.5%,提高0.5个百分点;供热加工转换效率为62.8%,提高3.4百分点;热电联产加工转换效率为38.4%,提高1.9个百分点;炼油加工转换效率为91.7%,提高3.5个百分点。

   

  (三)循环利用水平提升。目前,湖南省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废弃资源减低生产成本的认知度提高。2008年,湖南规模工业企业消费生物质能11.2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6.1%;利用垃圾发电,消费城市固体垃圾2.3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8倍。

   

   

  (四)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为提升竞争力,企业加强了能源的综合利用,钢铁企业对余热、余气进行回收利用;热电联产企业改进锅炉设备,提高热电转换效率;一般耗能企业则通过对车间照明、线路改造减少电耗,特别是湖南产能最大的水泥制造企业湖南印山实业集团印山台水泥有限公司开创湖南省水泥企业余热发电之先河,其10MW纯低温余热电站投运发电,减少外购电量三成以上。2008年,湖南规模工业回收利用各类能源303.6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5.9%,回收利用能源占全部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由上年的1.8%提升到2008年的5.1%。

   

    二、结构调整促进节能降耗

   

  2008年,湖南省虽然遇到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调结构、促发展,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

   

  (一)低耗能行业占全省工业经济的比重逐步提高。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我国实体经济已经受到一定影响,部分企业产品销售下降,库存积压,特别是出口企业遭受严重打击。面对这一局面,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南车集团等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代表的低耗能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刺激内需政策,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其主导产品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38.1%、41.5%和9.2%,拉动低耗能行业生产快速增长。2008年,湖南规模工业中低耗能行业(除6大高耗能行业外的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179.16万吨标煤,仅占全部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19.6%,实现增加值2144.39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0.1%,与2006年比较年均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年均分别提高0.97、0.2、0.23、0.14个百分点。详见表一:

   

  (二)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明显回落。2008年,湖南规模工业能源消耗居前六位行业企业有5840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829.89万吨标煤,占全省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达到80.4%,同比增长3.6%,增幅比上年回落9.8个百分点。详见表二:

   

   

  (三)企业单位产品能耗下降。随着规模工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投入进一步加快,企业单位产品能耗下降明显。2008年,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上报的65种产品单耗中,有54种产品单耗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占上报产品单耗总数的83.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硅锰合金单位电耗下降13.5%、洗煤电力单耗下降12.9%、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电下降10.2%、吨钢耗新水下降10.1%、转炉炼钢综合工序单位能耗下降8.4%、炼焦工序单位能耗下降7.9%、原油加工单位耗电下降6.3%、单位精锌(电锌)综合能耗下降5.7%、单位合成氨耗电下降5.2%、吨原煤生产耗电下降4.8%、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3.7%。

   

    三、当前用能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消费依赖程度大。煤炭是湖南省当前的主要能源,存在利用效率低、污染重的特点,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有不可逆的破坏。2008年,湖南省规模工业中,煤炭消费合计达到5462.94万吨标煤,占全省工业生产消费量的59.6%,仅比2007年减低0.1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对煤炭的依存度仍然较大。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这四个行业煤炭消费合计达3731.92万吨标煤,是规模工业煤炭消费总量的68.3%。

   

  (二)行业间节能效率不均衡。2008年,湖南省规模工业38个行业中,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有其他采矿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下降54.5%、40.1%、33.4%、32.4%和28.5%,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增加值能耗则分别上升1.8%、5.4%、7.3%和11.8%。

   

  (三)各市州节能降耗工作进展不一。全省14个市州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真抓实干,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受产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以及经济地理格局等因素影响,加上采取措施的力度大小不一等原因,市州间的工业节能降耗工作进展程度存在着不均衡现象。2008年,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幅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湘潭、长沙、娄底、湘西自治州、永州和株洲,比2007年分别下降14.1308%、13.8803%、12.9213%、12.7895%、12.2024%和11.8941%;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幅度相对靠后的市有衡阳(下降9.8163%)、怀化(下降9.4344%)和郴州(下降7.3438%)。

   

    四、对策建议

   

  (一)开发利用优质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前湖南规模工业生产用能59.6%为煤炭,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优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比重都过低,尤其风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还处在初始萌芽阶段。为了提高能源消费的利用效率,一要控制煤炭消费量,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推广各种经济有效的煤炭洁净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二要提高优质能源使用比例,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以促使湖南省能源产品换代升级;三要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全省较丰富的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核能建设,从而使能源消费结构有一个大的改变。

   

  (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明确工作责任,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落实电力、钢铁、水泥、煤炭、造纸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计划,对列入淘汰落后产能名单而不按期淘汰的企业,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关停。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地方性行政法规和政策体系,建立有效的淘汰落后激励和约束机制、工作联动机制和管理长效机制,对淘汰落后产能给予激励和奖惩,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此来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三)优化产业结构,严把高能耗行业准入关。目前,湖南省部分高耗能行业增长依然较快。2008年,全省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中,钢铁投资增长27.6%,水泥投资增长84.8%。为有效遏制这些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一要坚决实施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度,切实提高高耗能产业市场准入条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严格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通过控制投资规模与调整投资结构,注重新增产能的能效水平,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同时"。二要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制定系统的产业布局规划。引导各地区大力发展技术先进、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损害小、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对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优化高耗能项目的产业布局,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努力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四)扩大能源综合利用规模,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一是要扩大能源综合利用规模。2008年,湖南省规模工业回收利用各类能源303.69万吨标准煤,仅占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总量的5.1%,还大有潜力可挖。二是要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2008年,规模工业能源加工转换的能源损耗高达988.95万吨标准煤,相当于规模工业综合能耗总量的16.5%。作为湖南省规模工业的主要能源消费品种原煤,2008年消费量达4772.02万吨标煤,其中55.2%直接用于发电、供热、煤炭洗选、炼焦和制气,还有44.8%用于终端消费,煤炭的深加工和精加工程度还很低,煤焦化、煤化工、煤气化的洁净煤技术开发起步缓慢,要支持企业研究开发相关技术,对从事能源深加工的骨干企业,增加研发费用,对节能设备引进全部免税。企业内部要大力推行洁净能源的开发,做到低消耗、低排放、少污染,能循环、可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