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2008年浙江对外贸易在挑战中稳步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9年3月11日   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2008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经济明显放缓,浙江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但在浙江省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对外贸易仍保持稳步发展。

   

    一、对外贸易运行情况

   

  1.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浙江省进出口额211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出口1542.9亿美元,增长20.3%,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进口568.6亿美元,增长17%。

   

  进出口增幅、出口增幅为加入WTO以来最低点,分别比2001―2007年年均增速低10.8和10.6个百分点。全年走势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其中11月份出口110.7亿美元,同比下降2.5%,这是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第一次出现非春节月份的出口单月同比下降;当月进口32.9亿美元,同比下降25.6%。

   

  2.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提高,加工贸易出口平稳增长。全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1218.7亿美元,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一般贸易出口破千亿美元的省份,比上年增长22.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308.6亿美元,增长13%。

   

  3.民营企业出口增长继续领先于其他企业。2008年,民营企业出口797.8亿美元,增长28.9%,高于浙江省平均增幅8.6个百分点,分别快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增幅14.1和23.8个百分点,占浙江省出口比重达51.7%。其中私营企业出口674亿美元,仅次于广东省居第2位,比上年增长34.6%。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平稳增长,浙江省出口542.7亿美元,增长14.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出口持续低迷,全年出口199.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仅12.9%,比上年降低1.9个百分点。

   

  4.对新兴市场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浙江省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继续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23.3%、41.8%、23.7%、22.5%和36.2%。目前,浙江省对以上五大新兴市场的出口占比已超过30%。特别是俄罗斯已挤入浙江省出口前十位国别(地区),居第九位。对浙江省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出口依然强劲,全年出口42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对美国出口持续低迷,仅增长7.7%,增幅比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略有回升,增长13.9%,增幅比上年回升5.4个百分点。

   

  5.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品等各大类商品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浙江省机电产品、农产品(包括水产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增幅分别为22.5%、14.5%和2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继续在低位徘徊,增幅为4.7%。主要出口商品中,船舶出口增长迅猛,成为继纺织品服装、家具、鞋类之后的浙江省出口第5大商品,全年出口32.5亿美元,增长85.4%。紧固件、医药品、晶体管、医疗器械等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出口增长较快。

   

  6.部分商品进口额急剧萎缩。随着国际原材料、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落,以乙二醇、对苯二甲酸、苯乙烯等为代表的浙江需求量较大的化工原料和铜、植物油、橡胶等工业原料进口额呈逐月回落的态势,其中乙二醇、苯乙烯、对苯二甲酸全年进口分别比上年增长9.7%、3.8%和下降9.6%。原材料进口额的逐月回落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回落密切相关。据海关统计,2008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继续双双回落,其中,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连续第四个月大幅回落,较11月份回落11.9个百分点到90(费氏指数,同比),为2002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从浙江省来看,12月份初级塑料进口比上年同月下降11.7%,但进口数量增长47.2%。价格指数为0.6。进入第四季度,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势头加剧,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萎缩迹象越来越明显,企业对未来经营状况信心不足,浙江一直以来进口量较大的纺织机械、橡胶机械、金属加工机床等资本类商品的进口也出现了大幅下滑。1-12月浙江省纺织机械及零件全进口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9.2%、其中12月份下降74.5%。

   

2008年浙江省主要进口商品分月增幅(%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初级形状的塑料

23.09

19.1

25.24

17.35

19.49

37.97

-38.03

-11.7

17.01

乙二醇

50.86

32.9

59.26

8.97

4.83

-7.32

-45.98

-72.84

9.71

对苯二甲酸

-20.52

-1.85

30.44

28.68

7.51

-13.76

-38.6

-8.2

-10.91

废铜

10.65

20.36

44.09

15.61

-31.75

-51.46

-70.67

-57.14

-9.59

铜及铜材

83.37

-5.75

21.54

23.45

-12.39

4.4

-33.26

1.66

17.48

原油

-78.21

-88

32

359.45

-32.77

-31.5

 

10.48

20.06

苯乙烯

58.76

82.45

80.62

-35.43

-44.92

-16.07

-67.92

-59.14

3.85

原木

-2.53

-25.44

52.98

-23.33

-27.29

33.66

-1.53

-1.79

-2.6

液化石油气及其他烃类

-41.15

42.44

93.05

-20.8

-75.32

-71.94

 

-42.17

-20.62

机电产品(包括表中其他商品)

49.13

35.84

26.36

17.24

2.58

-6.22

-21.36

-29.38

8.96

高新技术产品(包括表中其他商品)

19.9

54.11

8.03

49.4

1.17

-14.7

-21.49

-11.46

5.08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

-6.92

23.84

-11.48

6.63

-3.21

-34.21

-36.61

-31.75

-14.81

纺织机械零件

13.67

11.83

-31.41

-50.07

-65.88

-65.73

-58.82

-74.5

-29.24

金属加工机床

61.81

0.39

84.54

-33.39

-14.05

-9.86

19.01

-19.44

10.22

   

    二、浙江省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扩散,国际经济环境急剧恶化,外需萎缩导致的出口额下滑、对外贸易风险加大、利用外资受阻以及商品结构尚待优化等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暴露,

   

  一是外需萎缩导致出口跌势不减。继11月份出口第一次出现非春节月份的出口单月同比下降之后,2009年1月份浙江省出口117.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7%,预计2月份降幅将进一步扩大,出口前景堪忧。

   

  二是对外贸易风险加大。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境外进口商资金链断裂,恶意拖欠、拒付货款、违约毁单、申请破产等情况增多。此外,2008年下半年以来,虽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呈现较稳定的窄幅波动态势,但对欧元、日元、英镑等币种波动性加大,如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1月5日为9.53:1,3月3日升至8.59:1,波动幅度高达10%,对日元、英镑等汇率近2个月的上下波动幅度也在10%左右,这给外贸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带来很大风险。

   

  三是利用外资出现近十年来首次下降,对外贸易后劲堪忧。2008年浙江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858家,合同外资178.2亿美元,实际外资100.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减少36.3%、12.6%和2.8%。浙江利用外资下行的拐点开始显现,有可能在2009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在支撑浙江对外贸易的三大主体(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是浙江省进口第一大主体、出口第二大主体,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比重分别达到51.6%和35.2%,也就是说,浙江一半以上的进口、三分之一强的出口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利用外资的下滑将对浙江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品单一、市场单一、主体单一等问题进一步暴露。目前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集中体现在对国外电子制造商产业转移的承接,且多位于产业链中低端环节,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依赖几家大型外商投资企业,缺少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主要生产液晶板的宁波奇美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手机的杭州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主要生产笔记本的东芝信息电器(杭州)有限公司等,这三家企业有几个共同特点:产品均为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均为加工贸易型企业、均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市场均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2008年这三家企业的出口额占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比重高达4成以上。由于国内外下游整机市场和部分消费电子市场趋于饱和,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加深,欧美市场对电子部件的需求快步缩减,这几个企业的出口受阻,其中杭州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东芝信息电器(杭州)有限公司2008年出口分别比上年下降52.5%和14%,引发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下滑,全年出口106.5亿美元,比上年仅增长4.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6.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29.1%;2008年上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1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8%,高于出口总额的增幅,所占比重高达42.1%。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产品单一、市场单一、主体单一等结构不合理问题亟待解决。

   

    三、2009年对外贸易发展前景展望

   

  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异常严峻。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占我国出口市场比重60%的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陷入经济衰退,失业率不断攀升,居民消费持续下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这场危机中亦不能幸免。一些大的资源输出国受到初级产品价格暴跌的重创,经济开始显现衰退迹象。对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经济运行都面临巨大困难。国际货币基金已于1月下旬再次下调了对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根据其最新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降至0.5%,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低增速。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下降2%,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增长3%。联合国贸发会议2008年12月份发表的报告认为,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能从2008年的2.5%降至1.0%。

   

  世界贸易的受损程度将比经济更为严重。由于信心遭受严重打击,需求萎缩,汇率动荡,国际货物贸易量正在迅速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和行为在一些地区又蠢蠢欲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突破的难度增加。世界银行12月发表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量将下降2.1%,这将是198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尽管各主要经济体政府为稳定金融环境迅速做出了反应,并纷纷采取措施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回升,但是这种努力目前还不足以真正稳定人们的信心。正如国际货币基金在公布经济预测时所指出的,“在金融市场机能得到恢复、信贷市场障碍被扫清之前,持续的经济复苏是不可能实现的。”美、欧房地产市场现在还没有见底,金融机构问题还在进一步暴露过程中。有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美国还有可能出现类似“次贷”的“次级债”以及更多银行倒闭问题。现在还不能排除美、欧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蔓延,经济衰退时间拉长,甚至拖累全球经济走向更大范围衰退的可能性 [1]。

   

  海关总署年初发布的分析报告认为,外需萎缩已对我国出口形成强约束。2009年,进出口下滑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按目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估计,全年进出口增速可能放缓至5%以下,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将比2008年下降20%左右。

   

  面对危机,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及时出台了多种应对措施。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缓解出口企业困难,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7项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善进出口金融服务,扩大国内有需求的产品进口,促进投资和贸易互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和改善多双边经贸关系等。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清醒认识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的大势,既要充分估计国际金融危机扩散的严峻形势,又要敏锐洞察危机中蕴藏的重大机遇,千方百计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可以预计,随着政策“组合拳”的加快落实,中国外贸发展的内部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外贸发展方式将得到进一步转变,出口企业将得到更多政策实惠进而增强应对危机的实力。

   

  日益改善的经贸关系也为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日趋扩大,国际贸易地位显著提高,多双边贸易关系得到根本改善,这是保证中国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和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到目前为止,7个自贸协定的签署,为我们下一步应对危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此外,近年来浙江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取得一定成效,产品结构优化,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实力和应变能力得以大幅提升。人民币汇率升值放缓、资源价格大幅回落、出口商品价格稳中有扬等等,也将促进浙江省对外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预计2009年浙江省对外贸易总额将保持9%左右的增长速度,其中出口增长9%,而且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主体结构、贸易方式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1]李健,《以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对2009年我国外贸形势的几点观察》,《国际贸易论坛,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