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给对外经济贸易带来严峻挑战。国际上,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全球经济明显减速,外需明显萎缩;在国内,国家出口环节政策调整力度较大,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国内经济困难增加。面对诸多不利的形势,吉林省大力实施出口战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出口渠道。同时继续改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全省对外经济贸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通过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了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外向度,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
据海关统计,2008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133.41亿美元,在上年突破百亿美元大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41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实现47.72亿美元,增长23.7%;进口实现85.69亿美元,增长33.0%。进出口额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新的突破。
对外贸易的新特点:
(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较大,比重上升
2008年,由于全省继续实施科技兴省战略,高新产业进一步壮大,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全省机电产品出口11.41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8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3%和34.9%,机电产品占全省出口的比重为23.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较大的有汽车、摩托车,说明吉林省出口结构有所优化,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
(二)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增速加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竞争力有所萎缩
近几年,由于吉林省民营经济实施跨越式发展,在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私营、外商企业不断壮大,出口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私营企业成为全省出口的主力军,出口17.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占全省出口的份额达37.6%;外商投资企业由于产品适销对路,出口13.43亿美元,实现了29.9%的较高增速。国有企业份额有所下滑,出口15.85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33.2%,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出口出现萎缩,为0.41亿美元,同比下降11.6%,见图1。
(三)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出口增势强劲
2008年,全省出口前20名企业累计实现出口24.7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4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占全省总额的51.9%。
重点出口商品拉动作用较大。全省出口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重点商品共2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0.1%,见下表。
2008年出口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商品情况
商品名称 |
总值(万美元) |
同比增长(%) |
占全省的比重(%) |
出口贸易总值 |
477159 |
23.7 |
100.0 |
12种商品合计 |
253806 |
20.1 |
53.2 |
蔬菜 |
6199 |
37.9 |
1.3 |
粮食 |
21407 |
-40.9 |
4.5 |
食用油籽 |
11100 |
148.8 |
2.3 |
新的充气橡胶轮胎 |
6122 |
28.5 |
1.3 |
胶合板及类似多层板 |
28131 |
11.3 |
5.9 |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13603 |
18.8 |
2.9 |
服装及衣着附件 |
68375 |
24.4 |
14.3 |
铁合金 |
28587 |
122.6 |
6.0 |
钢材 |
21936 |
59.7 |
4.6 |
汽车(包括整套散件) |
30684 |
21.5 |
6.4 |
汽车零件 |
11513 |
0.5 |
2.4 |
家具及其零件 |
6149 |
-4.5 |
1.3 |
从总量看,吉林省出口的大宗商品有9种为工业产品,有3种为农业产品,出口份额较大的为轻工业品和重工业品。
(四)主要出口市场稳固,新兴市场开辟良好
吉林省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均保持较稳的份额。对美国、欧盟全年分别出口4.41亿美元和8.6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6%和37.5%,对俄罗斯出口达到6.75亿美元,但同比下降6.8%。亚洲新兴市场主要是朝鲜、伊朗和印度等国,全年对朝鲜出口5.35亿美元,增长1.7倍;对印度出口0.64亿美元,增长91.4%;对伊朗出口0.24亿美元,增长61.9%,说明亚洲市场出口的潜力非常大。
(五)各市、州发展不平衡
2008年,全省出口主要集中在长春、吉林和延边州,三个市州共完成出口39.54亿美元,占总额的82.9%,其他6个市只出口8.16亿美元,占总额的17.1%。其中,辽源市、四平市、松原市每个市的出口额不到1亿美元。说明吉林省出口规模小,主要是发展不均衡,有些市还没有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太弱,见图2。
(六)进口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近几年,吉林省外贸进出口一直为逆差,进口大于出口,且增长快。全年进口较大的商品,主要是汽车零件及原材料。全年进口汽车零件19.54亿美元,同比增长14.8%,汽车进口14.10亿美元,同比增长2.3倍。在投资快速增长的带动下,钢材进口2.06亿美元,同比增长74.3%,这对增强吉林省经济发展后劲十分有利。
二、利用外资情况
2008年,受国家宏观政策趋紧,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发展减慢的影响,新签项目减少。全年新签项目245个,同比下降28.4%;合同外资金额13.55亿美元,同比下降12.9%。但由于吉林省狠抓外资资金的落实,接续项目资金到位较好,全年实现利用外资额增速较快,全年完成30.08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完成9.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利用外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投资结构较优化
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领域,分别投资1.03亿美元、1.05亿美元、0.95亿美元,占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0.4%、10.6%和9.5%。增幅较大的行业还有房地产业,投资0.90亿美元,同比增长54.2%,比重达9.0%。
(二)大项目投资到位多,新签大项目增多
全年到位外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共有54个,到位外资7.84亿美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78.9%,大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农副产品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房地产业及风力发电等行业。新签大项目增多,全年新签项目中超过3000万美元的有16个,集中在食品制造业、房地产业、清洁能源业,说明外商在吉林省投资的信心增强。
(三)外资主要来源比较分散
2008年,吉林省外商直接投资共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直接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地区)只有2个,分别是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分别投资3.81亿美元和2.08亿美元。
三、对外贸易、经济面临的问题
尽管2008年全省对外贸易、经济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外贸进出口规模依然偏小
2008年虽然吉林省进出口总额增幅达到29.5%,超过全国17.8%的平均水平,但仅占全国的0.52%,在全国的位次靠后,为19位,比上年后移1位。2008年,吉林省外贸依存度仅为14.2%,比全国的58.2%低44.0个百分点(人民币外汇牌价按2008年年末时点价格计算)。说明吉林省对外开放的程度还较低。特别是出口额仅占全国的0.33%,在全国省、市中排在24位。比邻省的辽宁省少372.83亿美元(辽宁排在全国8位),比黑龙江省少118.02亿美元(黑龙江排在全国12位)。说明吉林省出口规模比邻省的差距还很大,国际的竞争力还不强。
(二)利用外资后劲不足
今年以来,吉林省新批项目和合同外资额双双出现下降,表明后续引资乏力。全省有7个市州新批项目出现下降,有4个市下降幅度超过50%;有6个市州合同外资额出现下降,有3个市下降幅度超过50%。新批项目和合同外资额的下降,不利于吉林省利用外资的进一步稳固和扩大。
四、对今年全省对外经贸工作的建议
2009年,全省对外经贸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从国际环境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外部需求进一步减少,不利影响在对外贸易上会逐渐显现。同时,也应该看到,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加速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形势,我国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上调出口退税、放松信贷、取消或降低关税等措施,特别是连续四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以扶持外贸企业,稳定外部需求。吉林省要充分发挥好自身优势,更需要抓住危机中蕴藏的机遇。
今年应重点抓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住机遇,进一步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目前,从吉林省出口商品结构看,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的初级制品、高劳动密集型的材料与金属制品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外需急剧萎缩的情况下,这种商品结构抗风险能力较弱,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出口面临重重困难的严峻形势下,也恰恰是促进出口企业升级换代、加速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一个动力。各级政府要引导出口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研发设计、节能减排、创新品牌,有计划地引导不同地域形成优势产业群,打造出口基地,如对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医药、木制品及家具、纺织等出口企业制定扶持政策,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省的拳头产品,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二)扩大边境贸易,拓展新兴市场
吉林省发展边境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重点是延边州。延边州有5个边境县、市,有11个外贸通道。近几年吉林省对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等的周边市场发展较快。要加大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适应国际联运业务需要的新机制,提升口岸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边境贸易快速发展。
(三) 各级政府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渡过难关
目前,出口企业特别是民营出口企业面临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造成的诸如订单减少、资金短缺、劳动成本上升等困难。各级政府要积极扶持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提供技术、信贷支持,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提供更多渠道。进一步密切与信保机构合作,广泛开展保单融资业务,有效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对于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打造自主品牌的企业给予鼓励,并给予减免税扶持。
(四)重点抓好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整体竞争力
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契机,充分发挥“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这个大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的主导力量,吉林省要优化投资软环境,积极吸引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吉林省投资建设,鼓励省内出口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进行联盟合作合资,借助其资本、技术管理和营销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形成规模经营,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