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种植加工用番茄,生产能力占到全国近90%,新疆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都发挥了应有的效应。新疆番茄产业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格局。目前,番茄产业发展虽然迅速,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基础性制约因素,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因此,要在加强基础建设上下工夫,充分发挥基地建设的重要作用,提高番茄出口产品质量。
一、新疆番茄的种植现状
2001―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
从图中看出,新疆番茄的单产、播种面积、总产量近6年来整体上呈递增趋势。新疆番茄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2001年―2004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由22.
2001―2007年番茄和蔬菜的面积、产量比较
2001―2007年番茄和蔬菜单产情况
新疆番茄的播种面积占蔬菜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在2001―2002年变化比较小,基本维持在20%左右,而2003―2004年间,比重明显上升,由2003年的32.4%增加到2004年的38.0%,2005年―2007年增长平缓,保持在29%左右。总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比重在2001年―2004年期间增速较快,年增速基本在10%左右,2005年有大的滑坡,2006年增速逐渐放缓。可以看出,总产量占蔬菜比重的增速明显快于播种面积,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单产水平的提高。
二、新疆加工番茄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1、新疆加工番茄基地分布概况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适合多种作物的栽培。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番茄具有较高的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而降雨量少、空气干燥以及灌溉农业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及烂果,并能进行无支架栽培,在准葛尔盆地南缘和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大片内陆地区,是世界上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目前,新疆种植番茄主产区基本分布在以下三个区域:
(1)气候冷凉的天山北麓前山温和半旱区。该区域无霜期最长可达150天左右,光热资源不充足,但种植番茄病虫害轻,有利于满足后期原料供应。主要包括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51团、农十二师、军户农场、沙湾县东湾乡等地区。
(2)准噶尔盆地中南部温暖干旱区。这一区域无霜期在170-180天左右,光热资源充分,可满足早、中晚期原料的需求。包括昌吉、奎屯、兵团农六师、农七师及农八师大部分团场。
(3)博斯腾湖温暖湿润区。无霜期最长可达180天左右,气候相对温和,病虫害轻,利于生产无公害原料,主要有博湖县、焉耆县、和硕县等地区。
2、新疆加工番茄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
(1)“车间型”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由番茄加工企业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基地的生产布局、品种结构、质量标准等都有加工企业负责,加工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产品由加工企业统一收购和加工上市,基地仅作为加工企业原材料的生产车间,负责生产环节。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公司+基地”一体化,它解决了传统的“公司+农户”利益合作机制不稳定、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全程质量控制困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等问题,因而,这种模式代表了新疆番茄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
(2)“订单型”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一般由番茄加工企业或流通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的形式,建立生产基地。企业为生产基地提供市场价格和品种等信息,引导基地生产符合企业与市场需要的农产品。“订单型”生产基地一般本身具有良好的区域生产优势,实行订单种植以后,企业可获得稳定优质的农产品,将生产、加工、销售融为一体,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有了销路,价格有了保障,与企业共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种模式已成为新疆番茄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
(3)“协会型”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由生产地的一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济人、技术能手、专业协会等建立生产经营基地,基地生产的产品一般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或经济人帮助销售。由于一些协会组织采取二次或三次利润分配,农民收益比较稳定,农民参与的程度较高,因此,基地生产与经营一直比较稳定,容易形成地方特色与知名品牌。
三、加工番茄基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区域布局问题
番茄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区域规划方面,由于番茄基地建设存在以行政区划为依托的现象,地区分割严重,物资和信息等呈单一流向,经济辐射作用较弱;同时,一些地方的基地建设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建设,容易产生产业同构的现象。总之,加工企业布局的不合理,造成番茄种植区域盲目发展,没有充分发挥出自然资源的优势。
(二)投资渠道单一,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问题
由于投资渠道单一,投资数额有限,新疆加工番茄基地建设中用于科技改良、引进和培训的费用则更少,致使改善生产条件有困难,基地设施更新有难度、有效的生产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再者,由于缺乏投资热情,自我发展能力受到制约,增长后劲严重不足;加工番茄基地建设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配套性弱的现象,多数生产基地仍然停留在小农户经营和品种单一的产品生产上,生产能力与产品加工难以衔接,信息传递受阻,农业利益有一定的流失。
(三)加工番茄规模与生产番茄规模合理配套问题
目前,加工番茄规模与生产番茄规模不配套现象日益突出,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种植区域的盲目发展,二是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三是利益联结机制(中介机构)不健全,合同制生产规模中合同关系极不稳定。
新疆天业加工番茄基地生产番茄规模与加工番茄规模
年限 |
加工番茄规模 |
生产番茄规模 |
2002年 |
13.0 |
11.0 |
2003年 |
11.7 |
9.0 |
2004年 |
17.1 |
11.32 |
(四)产品均衡供应问题
由于新疆加工番茄技术保障支撑体系尚未形成,在原料生产过程中造成许多问题,突出问题表现在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加工番茄原料成熟期只有60―80天,饱和供应期只有40―50天,均衡供应难以实现。
(五)采用新技术、规范栽培模式问题
新疆的地貌可用“三山夹两盆地”几个字来概括,不同种植区的环境条件差异很大、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制定栽培计划、改进栽培技术十分重要。目前,新疆各地种植区域几乎没有专业结构进行加工番茄栽培技术系统研究工作,品种区域适应性、早中晚熟性搭配品种体系、早中晚熟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灌溉条件下加工番茄需水需肥规律及丰产栽培技术、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等生产技术滞后,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细化、争取早日为农户提供一整套规范的栽培技术模式。
(六)产品品质、农药残留问题
近年来,根据新疆出入境检查检疫局报告,新疆出口到菲律宾、韩国、沙特、斯里兰卡等国的加工番茄酱均被要求出具非转基因证书。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加工番茄酱被检出亚硝酸盐含量高,而停止了购买合同。出口到德国的加工番茄酱要求检验杀灭聚酯、百菌清、功夫聚酯等项目和出具符合欧盟标准农药残留标准的证明,并且杀灭聚酯检出量不得超过0.05mg/kg、百菌清不超过2.0 mg/kg,从2001年起的产品不得使用甲霜灵农药。出口到英国的加工番茄酱要求检测厌氧菌、平酸菌。出口到沙特的加工番茄酱要求出具不含有机磷和有机氯残留、人工色素等防腐剂、稳定剂以及化学毒物等的证书。
四、新疆加工番茄基地建设的主要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与带动作用
在新疆加工番茄产业化体系中,基地是产业的基础,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居于产业的主导地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决定了对基地的带动力和服务能力,对基地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龙头企业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地方农业产业化水平,没有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农业产业化。近几年来,新疆通过大力发展加工番茄产业,加大技改投入,提供政策扶持等措施,使龙头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有些地区仍然存在“龙头没有基地、基地没有规模、龙头带动作用减弱、效益得不到提高”的问题。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在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基地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地的龙头导向和联系市场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扩大和深化与基地的产业关联,增强其对基地的服务和带动功能,为促进加工番茄产业化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1、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即指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利益分配机制是否科学、合理,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的政策、加工流通环节利润的分享以及对农产品基地的扶持三个环节上。从一般意义上讲,这三个环节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分配关系和农民的地位。完善新疆番茄产业利益分配机制的基本措施包括:(1)培育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民的中介机构。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的基地规模扩大,农户增多,龙头企业直接与单个农户对接,管理成本过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这种组织缺陷,导致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缺少一个中介组织,农企间利益关系很难协调,有了好的利益分配机制也难以实施兑现。实践表明,随着新疆番茄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实施利益分配机制,迫切需要一个中介组织参与,协调农企间利益关系。当前,应大力培育中介组织,使之成为利益分配机制运作的载体。(2)用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对利益分配机制的选择。处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关键在于龙头企业居主导地位。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应依靠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加以引导。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建设水平,规范龙头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利益分配机制,真正让农民得利。
2、利用标准化手段,实行统一模式管理
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它要求农业生产遵从统一的生产环境标准,统一的生产技术规范,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并通过统一的手段实施检测。具体包括:农业基础标准、种子种苗标准、产品标准、生产资料标准、生产与管理技术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等,是完善的系统的综合技术体系。同时,充分利用标准化手段,实行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机械化作业等,也是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
(三)依托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实行规模化经营
1、做好种植面积规划。在北疆地区,解决好粮食、棉花与加工番茄种植的用地、用水矛盾和协调发展问题,保证加工番茄原料种植面积。在南疆地区,由于光热条件充足,在基地建设中,应加大推广加工番茄套种技术,以扩大复种面积为突破口,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番茄生产一年两熟制。
2、结合不同的农业气候资源与生态条件,利用作物成熟期的自然差别,建立早熟、中熟、晚熟生产基地。同时,基地建设具有规模经济的显著特点,基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与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规模化、集约化的基地发展,才能为加工番茄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首先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地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通过引导、扶持,使基地生产逐步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其次要通过引导、扶持,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基地生产逐步向专业化转变,扶持一批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乡,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形成规模效益。
(四)依靠科技提高基地建设的整体科技水平,为加工番茄生产技术创造新战略
目前,必须重点研究和推广加工番茄产出水平、提高和降低要素投入成本的三类关键技术:一是加工番茄高产、高效技术。包括良种、育种技术;推广高产、高效的加工番茄新品种。二是节约要素投入型技术,包括节地型技术、节水型技术、节肥型技术等。三是提高加工番茄品质的技术。只有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提高新疆加工番茄的单产与总产水平,即节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品质,提高比较优势。
(五)加强番茄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从科研投入看,有政府公共投入和私人投入两种。科技成果是一种特殊产品,许多人都能从中受益。如果依靠非政府部分,不可能为番茄育种或栽培等领域提供充足的科技投资,因而,政府必须负担起部分科技发展的责任和义务。私人投资也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重要来源,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投资的原因在于高回报率,因此,他们的投资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1、知识产权上要有保障;2、投资方向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局限性;3、私人投资方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4、政府投资基础研究并取得成果;在这些条件下,私人投资才可能进入并取得迅速发展。
(六)改善番茄酱品质,提高番茄加工企业收购效率
改善番茄酱品质措施之一是精选番茄加工原料,将采用热破碎和冷破碎工艺的番茄原料严格区分,以保证番茄酱后续加工产品的优良品质,并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之二是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番茄加工企业收购产品效率,保证番茄原料的及时入库,减少营养损失和质量损失。
(七)走品牌化、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必须高度重视品牌经营的重要性,不断培植一批又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驰名品牌,带动番茄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加快基地建设,以培植品牌;不断提高质量,以树立品牌;抓好对外宣传,以拓展品牌;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以带动品牌;抓好科技投入,以创新品牌;抓好商标管理,以保护品牌。
加工番茄产业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出口外向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今后加工番茄在新疆的发展必须努力挖掘内涵(依靠科技提高原料生产水平),而不是依靠扩大外延(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原料生产水平。加工番茄生产技术创新必须从杂交新品种研发与应用、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绿色、无公害(包括有机加工番茄)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配套生产机械的研发与应用等方面来提升加工番茄产业核心竞争力,改变目前产业单纯依靠低成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局面,转而依靠科技进步作为产业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