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积极构建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采取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不断地推动能源与环保的协调发展。
一、广东能源发展成就
(一)能源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
能源工业大幅度发展,生产能力提高、产量增加。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工业迅速发展。2007年,广东电力装机容量达5885.86万千瓦,是1978年的23倍;原油加工能力2007年达3150万吨,比1978年增长2.7倍。
能源产量迅速增加。2007年广东一次能源生产量为3923.53万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3.6倍。1978年,广东原煤和原油产量分别为1046.96万吨和10.22万吨。由于广东原煤热值较低和安全因素,2005年后广东煤炭开采业全行业退出。原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2007年原油产量达1261.13万吨,比1978年增长122.4倍。天然气产量从无到有,2007年达52.48亿立方米;发电量由1978年的92.32亿千瓦时上升到2007年的2695.44亿千瓦时,增长28.2倍。其中水电由1978年的43.26亿千瓦时上升到2007年的232.49亿千瓦时,增长4.4倍。核电和风电从无到有,2007年发电量分别达到301.82亿千瓦时和3.87亿千瓦时。能源产量的迅速增长,使广东能源供需矛盾总体上趋于缓和。
西电东送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状况。“西电东送”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标志性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该项工程把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获得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启动资金,同时也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电力,解决当时日趋紧张的电力供求矛盾,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1998年,在国家计委的支持下,原能源部、原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广东、广西、贵州省(区)政府一起签订《关于合资建设天生桥水电站的协议》,开始开发红水河流域,拉开了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序幕。
2007年广东外购电量达824.88亿千瓦时,其中,购西电东送电量达到784.53亿千瓦时,西电占广东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由2002年的9.5%增长到2007年的23.1%,已经成为广东电力供应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东解决能源约束问题、调整电源结构、平抑电价、保护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增加进口量。煤炭、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是广东进口能源量最大的品种。为了满足省内市场需求,广东扩大了其进口量。 目前,广东煤炭资源全部需要由省外调入或进口,煤炭资源需求增长加大。在国家取消煤炭进口政策限制后,进口煤炭数量大增。据海关统计,1978年,广东没有进口煤,而2007年煤炭进口量已达1493.84万吨,占煤炭消费量的11.9%。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澳大利亚是广东省煤进口的三大来源地。
广东LNG项目是中国首个引进LNG的试点项目。为缓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能源短缺的现状,1998年国务院批准进口LNG在广东先行试点, 确定了广东LNG项目为我国首个引进LNG试点项目。1999年底,项目正式立项。2003年,广东LNG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准。
作为项目供气商的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按照25年的长期合同,从2006年起向广东供应LNG,达产期2010年起每年向广东供应370万吨LNG。这是中国的第一份LNG进口合同。广东LNG试点工程总体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其中,接收站及输气干线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超过76.2亿元人民币。接收站位于广东深圳大鹏湾畔的下沙秤头角,占地约
(二)能源结构发生可喜的变化
能源消费品种增加,能源结构多元化。改革开放前,广东能源消费品种主要是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改革开放后,核电、风电、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从无到有进入消费领域。2007年,广东水电、核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1011.47万千瓦、378万千瓦和24.91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
广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广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起步发展较早,积极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广东在新能源的代替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以风力发电为例,南澳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风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到去年为止,已有国内外的6家公司参与了南澳风电场的开发建设,共安装风力机132台,总装机容量为5.4万千瓦,年发电1.4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二位。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良好。广东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重视水电、风电、农村沼气等开发技术较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品种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利用等试点,关注海浪能发电研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呈现良好发展局面。2007年水电装机容量达1023万千瓦(含抽水蓄能电站240万千瓦),全年发电量约233.77亿千瓦时;风电已建成风电场7个,风机数量455台,总装机容量约27.8万千瓦,在建及筹建风电项目6个,装机容量约23.5万千瓦。全省已建成沼气池27.1万个,年产沼气1.22亿立方米,其中,2007年新增沼气池4万个;太阳能利用方面,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600千瓦,以广州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为代表,省内多个地级以上市都正在大力推进太阳能利用;另外,海浪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燃料乙醇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试验研究正在积极推进。
煤炭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下降,优质能源在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终端消费量的比重由1985年的33.4%降为2007年的12.2%;油品、电力等的比重逐步提高,分别由1978年的21.7%和28.4%上升为2007年的22.5%和48.6%。
(三)节能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
能源单耗水平处于全国最好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能源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9年到2007年广东能源消费年均增长9.9%,而同期GDP年均增长达到13.8%,单位GDP能耗比1978年下降64.5%,实现了以较少的能源消费支撑了较快的经济增长,这充分说明广东节能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节能工作成绩显著。
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吨钢综合能耗由1988年的
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广东坚持节能优先、效率为本,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已初见成效。2007年能源效率为62.28%,比上世纪八十年代提高了近一倍。
发电效率明显提高。火电发电标准煤耗从1978年的
(四)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广东坚持全面发展,做大做强能源产业,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成品油生产规模扩大。经过不断的扩建,广东三大炼油企业(全国第二大炼油厂――茂名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1350万吨、广州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1300万吨、湛江东兴炼油厂原油年加工能力500万吨)原油年加工能力已达到3150万吨,比1978年提高2.7倍。目前,新建、改(扩)建的项目仍在不断筹建和投产。到2011年前后,广东原油年加工能力有望超6000万吨,(按100吨原油加工约47吨成品油计)成品油生产量将超2800万吨。
节能产品生产规模扩大。节能灯具的生产在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加快发展风电的同时,广东还积极培育广东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007年8月,广东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台风型1.5兆瓦变浆变速风力发电机组在中山明阳成功下线。
随着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风电、核电等设备技术水平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台山电厂等一批大型火电机组投入运行,其技术水平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改革开放30年来,为加快解决能源的瓶颈问题,广东加大能源投入,能源基本建设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由1985年的7.3%提高到2007年的13.4%。在巨大投入的作用下,广东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
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全省网络化。珠三角成品油管网
广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规划国内第一个进口LNG项目,2006年分别建成投产了深圳大鹏和南海LNG项目。其中,大鹏项目是国家试点工程,项目设计年处理LNG能力370万吨,一期工程输气管线的总长度为380多公里,其中主干线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能源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能源供应持续偏紧。随着广东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能源需求特别是电力需求急剧上升,由于资源和运输紧张、电力建设相对滞后等原因,全省能源供应出现了阶段性持续偏紧的局面。主要表现为电力缺口较大,电力供应经常出现拉闸限电现象。近年来,国际、国内油价不断攀升,对广东的石油市场供应造成很大影响,曾一度出现油品脱销的情况。
二是对外依存度高,供应风险大。广东原油、成品油、煤炭和电力等主要能源大部分来自省外或进口。由于能源供应保障体系、贸易体系和储备体系尚未完善,外来能源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
三是能源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广东能源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能源消费结构和电源结构两个方面。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高,油、气等优质能源和清洁能源比例偏低。
四是能源单耗水平有待进一步降低。广东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体现在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与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广东单位GDP能耗虽为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但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单位发电煤耗和吨钢、吨水泥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的降低空间。
五是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广东有一半以上城市出现酸雨,珠三角多个城市为酸雨污染严重区。能源利用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仍然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增长,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三、广东能源发展未来展望
“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广东能源生产和供应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能源供应安全得到有效保证,能源结构得到调整优化,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源使用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明显改善,形成比较完整的能源产业链,基本建立安全、经济、清洁、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一)电力供应结构进一步优化
到2010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约9500万千瓦(含西电东送2238万千瓦),其中清洁电源所占比重比2005年提高13个百分点;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机组占省内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66%。到2020年,全省清洁电源占总装机一半以上,煤电、油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70%调整到50%以下。
优先发展核电。核电建设的定位从“十一五”规划中的“加快核电建设”变为“跨越式发展核电”。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广东核电建设也在提速。目前广东在建岭澳核电二期216万千瓦机组工程进展顺利,可以按期在2010年左右建成投产;阳江、台山、汕尾陆丰(田尾)核电等一批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加速推进;阳江核电1、2号机组争取今年底前开工建设;台山腰古核电项目主体工程争取2009年开工建设。根据广东核电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20年,广东核电装机容量将达2400万千瓦,在建规模将达1000万千瓦。
(二)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省内电网和西电东送电网的建设,形成便于接受外区送电和省内电力交换,满足用电需要的安全稳定、结构合理的广东电网。建设液化天然气站线工程、南海天然气上岸工程,形成贯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多气源U型管网。开展粤东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输气管网的选址等前期工作。
目前广东省内规划并正进行前期准备的LNG项目还有珠海高栏岛LNG项目,该项目与西气东输二线以及川气赴粤均已列入国家LNG发展规划,大鹏LNG扩建项目也在进行前期准备,“十一五”末期到“十二五”,广东省将形成五个天然气资源供应点。
液化天然气在清洁能源阵营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继全国第一个上下游一体化的LNG引进项目――广东LNG项目一期工程2006年在深圳投产后,目前广东第二个LNG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开始在珠海筹备,预计在2010年珠三角地区将建成年供气能力1000万吨的天然气管网。
根据规划,2015年广东将形成送达全省地级市主要片区的天然气供气网络,建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两翼和北部延伸的输气管道网络。从现阶段到2015年,是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网、城市管网和燃气电厂建设的重要时期。
(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
广东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广东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为了推动太阳能的利用,广东省已经启动广东户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广州市也将于2010年前完成1万个“太阳能屋顶”建设计划。开发光伏发电,提高光伏电池组件和光伏电池单片生产能力。
广东还明显加快风电项目的建设,现在广东同时开工建设的风电机组达26万千瓦,另有36万千瓦已列入建设规划。
(四)推进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化
当前,广东具有能源建设规模较大的市场,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尽快提高能源技术装备水平,摆脱关键技术、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在广东能源发展进程中已经显得日益重要。广东将促进能源与装备制造互动发展,提升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核电、风电、输变电、脱硫等能源装备制造,形成大能源产业链。建立更能吸引和激励能源专门人才的机制,培养广东急需的能源专业人才。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