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格局初步形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11月26日   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发正,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战略方针,从此展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三十年来,黑龙江工业领域经过改革、开放、调整、恢复,艰苦的蜕变过程,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折,完成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融合、生产力布局的适应性调整。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在为国家继续做出积极贡献和重大牺牲的同时,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格局初步形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有益的发展启示。

   

    一、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工业经济转型期(1979―1991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南到北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当时黑龙江工业领域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首先面临的是遍地开花的“五小”企业,畸重的生产结构和资金、运输、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1982年开始,全省先后对300多户争资源、扰市场的小化肥、小钢铁、小造纸、小水泥、小五金等重工业企业进行了关停并转,实施对轻工业发展的“六优先”政策,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业生产总量的增加,先后发展了一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企业。1985―1988年,以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为主形成的消费“饥渴”和抢购风,黑龙江省也先后引进了新“三大件”产品生产线,使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86年,在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政策作用下,黑龙江省在工业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横向经济联合,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工业总产值四年实现了一个翻番。在当时居民消费空前活跃,买方市场初步形成,重要原材料价格实行“双轨制”条件下,黑龙江省工业围绕着“取长、补短”工作,速度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各项指标出现一个高点。1989年,煤炭产量7617万吨、原油5555万吨、木材1861万立方米,轻工业产值228.3亿元,工业企业利税76.8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1倍、10.3%、19.2%、2.7倍、18.3%。

   

  1989年开始,由于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市场物价高企,企业争嘴、铺摊子,使工业领域出现了盲目发展的混乱局面,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从此,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又出现了连续三年的调整压缩。到1991年,工业经济三年徘徊,速度和效益低迷,煤炭全行业亏损,森工企业“两危”,国有大中型企业出现了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的“东北现象”。

   

  这一时期,由于黑龙江省指令性计划比重高,市场物价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和信贷支持力度低,特别是体制机制在“转轨”时期的挚肘现象,使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处于不平等竞争的尴尬境地。

   

  (二)工业经济调整期(1992―2001年)

   

  199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小平同志南巡发表了重要讲话,黑龙江省改革开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首先是以哈药集团为代表的企业上市融资,股权多元化开始启动,为国有企业松绑、放权。把落实14项企业自主权作为关键环节,狠抓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积极推进股份制、利税分流、投入产出总承包试点,组建企业集团、招商引资、“嫁接”改造、推进科技进步。这一时期,先后有光明集团、北满特殊钢、佳纸集团、牡石化、恒丰纸业、大庆联谊、哈飞股份、阿城继电器、哈空调、哈慈等10多户企业打捆、择优上市。另一方面,对大面积国有中小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优化资产结构,压缩国有经济战线。对长期资不抵债、经营不善的国有小企业进行整合。到1999年,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6%,2000多户中小型国有工业企业退出市场。与此同时,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总体布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化解债务链,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为企业卸包袱,增后劲。在工业主要行业中,森林工业推行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石油开采和煤炭开采业实行主辅分离,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并针对性地建立起资源递减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较好地缓解了经济发展压力。从1992―2001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比1979―1991年平均提高2.1个百分点。在主要原材料、运输、进出口、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产销平衡的同时,地方工业通过放开搞活,鼓励发展,生产和效益出现了可喜局面。2001年底,地方工业实现了整体上的扭亏为盈,由1992年亏损2.6亿元改变为2001年实现利润6.9亿元。

   

  (三)工业经济振兴期(2003―2008年)

   

  2003年,中央实施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黑龙江省工业经济逐步进入了恢复性增长的健康轨道。这期间,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基本完成,大多数国有企业建立起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加之市场环境、产业结构和资源型产品价格对黑龙江省相对有利,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总量、效益明显改观。2007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比2002年增长81.2%,年均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均递增15%,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资产规模由4000亿登上6000亿元台阶,利润由500亿登上1000亿元台阶,利税由700亿元扩大到17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由2500亿元扩大到6500亿元,实现利润、利税和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总量五年翻一番。

   

    二、工业领域改革开放的重要成就

   

  (一)经济规模扩大,竞争实力增强

   

  2007年,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3227亿元,是1978年的33.1倍,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7.1%,撑起了半壁江山。资产总额8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为6580亿元),居全国第19位,占1.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77亿元,居全国第7位,比1998年增长14.5倍,年均增长35.6%;实现利税1776亿元,居全国第8位,比1998年增长6.2倍,年均增长24.6%。居于全国前列,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有:石油开采及加工业、煤炭洗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农副食品(饮品)加工业等。比较知名的产品有:天然原油、原煤、汽油、柴油、焦炭、热壁加氢反应器、矿用23立米电铲、大型连铸连轧设备、重型数控机床、大型电站成套机组、核电(岛)设备、铁路货车车辆、微型汽车与发动机、多用途飞机和直升机、自动化综合采煤机、大型铸锻件、大型型钢、成品糖、精制食用植物油、乳制品、饮料酒、液化石油气、金属切削工具、工业锅炉、火电等。

   

  (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构成日益多元化

   

  经过“六五”以来大规模技术改造,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末两次大的国有经济重组,2000多户国有中小企业大面积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占全部工业的74.1%,私营企业占8.5%,外商投资企业占9.6%。全省3000多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由1998年的934户增加到2007年的2295户,所占比重上升了50个百分点。其中: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由1998年的191户增加到255户,所占比重上升了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经营单位发展到11.5万户。

   

  (三)行业集中度上升,一批大企业集团异军突起

   

  2007年,全省有大型工业集团55户,大中型工业企业481户,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像龙煤集团、中石油大庆分公司、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完达山乳业、一重、哈电站集团、哈飞、齐数集团、双鸭山建龙钢铁公司、牡丹江恒丰纸业、鸡西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在全国同行业占居重要位置,市场认知度不断提升,其集聚和辐射效应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高技术产业从弱到强,外需导向型经济高幅增长

   

  2007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67.3亿元,涉及18个工业行业,年度出口交货值160亿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近1/3。年度研制、生产新产品达到300亿元的规模,像哈飞、东安、东轻等企业为神舟5号、6号、7号载人航天器提供的重要部件,哈工大集团研制的工业机器人、机械手,哈药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制剂、冲剂,牡丹江、伊春、大兴安岭、农垦系统依托北药资源开发的北芪神、鹿胎膏、熊胆粉、大豆卵磷脂等新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每年向国家申请的工业知名品牌30余种,横跨20多个行业门类。

   

  (五)经济效益水平实现倍增,成为地方财政来源的主要支柱

   

  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518.4亿元,比1979年增长32.7倍,年均递增13.4%,实现利润1277亿元,比1978年增长22.6倍,年均增长11.5%,实现利税1776亿元,比1978年增长26.3倍,年均递增12%,每年不仅以上百亿的利税充实国库,而且壮大了地方财力,增加了社会积累,改善了居民生活,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40%以上。

   

  (六)下岗再就业稳步推进,全员劳动效率提高

   

  黑龙江国有企业比重大、冗员多、负担重,这是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省情。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积极疏导了社会有效劳动力资源,合理安置下岗失业工人,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再就业,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实施再就业工程以来,全省共安置工业下岗失业人员260多万人,实现再就业80多万人,使企业轻装上阵。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达到20.6万元/人。2004年以来,工业领域开始摆脱困难局面,劳动就业人数呈逐年增加之势,现在从事工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达到400多万人。

   

  (七)结构调整实现重大进展,生产体系日趋完善

   

  纺织机械行业的自动化技术有较显著提高,落后棉纺锭和毛纺锭得到大规模压缩,基本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能源生产方面广泛采用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并采用程控自动化新技术;钢铁工业淘汰了平炉冶炼工艺,大型高炉、转炉、现代化连轧机组投入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石化行业已形成45万吨合成氨、60万吨乙烯、72万吨尿素和1000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食品和医药行业广泛采用ISO2002生产技术标准,已能生产奶类、豆制品类30多种产品,黑龙江绿色食品的产量和加工量居于全国首位,制造业在全省规模工业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目前,黑龙江省按照行业分工和区域合作的市场规则,已能生产横跨38个大类、172个中类、363个小类的404种工业产品,上万个规格品,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的现代工业体系。

   

  (八)对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黑龙江作为最早建立、最晚退出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省份,改革开放初、中期,每年以接近200亿元的价差流失(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5倍)支援了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黑龙江省仍然承担着占地区生产总值近1/5的指令性产品的调出任务。据不完全统计,1979―2007年,黑龙江省共为国家生产原油15.8亿吨、木材3.3亿立方米、煤炭20.2亿吨,分别占全国同一时期生产总量的1/3、1/4和1/10,近百套大型重型机械装备和电站设备为宝钢、鞍钢、首钢、葛洲坝和三峡等工程配套,有力地提升了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水平。1998―2007年,为国家上缴净利润达6400亿元,利税8000多亿元。平均每年净上缴利润500亿元,利税800亿元以上,是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2―3倍。

   

    三、有益的启示

   

  改革开放三十年,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发展的这段历史,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史,是工业生产力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史,是积蓄发展潜能、形成发展共识、积极应对挑战的二次创业史,它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和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基本省情的认识,制订切合实际的工业发展战略。首先,要准确把握黑龙江省工业合理的发展速度、基本的产业布局和稳态的经济结构。其次,要准确地把握市场规则,尊重价值规律,在工业化推进期抢抓发展机遇,调控经济运行,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必须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有效激活比较优势和内生能量,努力拓展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活跃面。在特殊的体制机制下,首先,必须赢得国家的政策支持,加大跑部进京力度,做好宏观层面的协调争取工作。其次,要善于挖掘、整合地方工业的发展潜力,提高自身行业、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做大规模经济、特色经济。

   

  (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工业的外向度和成长性。首先,充分利用地缘、资源、人才强项,加快对俄经济技术合作步伐,以资源换技术、以资源引资金、尽快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规模。其次,要按照“三高二低”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力求以最低限度的物化投入获取最大能量地经济增长,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以实现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四)必须牢固树立互动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要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为一、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积累和技术支持,利用国家宏观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资建设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努力形成三大产业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其次,建立银企之间、政企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和诚信机制,有效激发经济增长的现实能量。再次,要把人的发展和全面进步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取向,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