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10月27日   来源: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为反映广东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广东调查总队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下发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及相关监测方法,对2007年广东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行了监测。

   

    一、2007年广东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监测结果

   

  根据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07年广东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64.8%,比上年提升6.5个百分点。农村全面小康六个方面的实现程度如下:

   

  (一)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78.3%,比上年提升7.8个百分点。在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三项指标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9元(按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实际增长9.0%,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根据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收入标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4.7%,提高10.9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由上年的30.4%下降为29.0%,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自2004年开始已实现100%。农村小城镇建设持续发展,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29.1%,提高0.3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8.9%,提高1.6个百分点。

   

  (二)农村社会发展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67.3%,比上年提升13.1个百分点。在反映农村社会发展的四项指标中,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3.8%,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2.3%,提高28.0个百分点。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12.8%,全面小康实现程度18.9%,提高4.6个百分点。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2.0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33.3%,提高5.3个百分点。反映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仍处在相对合理区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00%。

   

  (三)农村人口素质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42.5%,比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在反映农村人口素质的二项指标中,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98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36.3%,提高了1.9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时的73.2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67.3%。

   

  (四)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53.9%,比上年提升2.0个百分点。在反映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四项指标中,居住质量指数54.3%,全面小康实现程度63.7%,提高5.8个百分点。农民信息化程度指数61.6%,全面小康实现程度100%,提高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3.1%,全面小康实现程度13.3%,下降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9.0%,全面小康实现程度0%,下降4.4个百分点。

   

  (五)农村民主法制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80.3%,比上年提升8.5个百分点。在反映农村民主法制的二项指标中,农村居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78.0%,全面小康实现程度76.7%,提高6.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社会安全满意度81.0%,全面小康实现程度84.0%,提高10.4个百分点。

   

  (六)农村资源环境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71.4%,比上年提升5.3个百分点。在反映农村资源环境的三项指标中,农村常用耕地面积变动幅度-0.2%,全面小康实现程度33.3%,与上年持平。森林覆盖率采用2002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47.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100%。万元农业GDP用水量由上年的1705立方/万元下降为1325立方/万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100%,提高18.6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2007年广东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农村经济、社会和民主法制方面的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加快;农村资源环境的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减缓;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全面小康进程相对缓慢。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18项指标看,农村养老覆盖率、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平均受教育年限、恩格尔系数、文化娱乐支出比重和常用耕地面积变动幅度等指标的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较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和文化娱乐支出比重的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比上年有所下降。

   

    二、2007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评价

   

  根据测算,2007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64.8%,比上年提升6.5个百分点,高于2000-2006年平均每年提升4.9个百分点的速度。

   

  从农村全面小康评价的六个部分的实现程度看:2007年实现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民主法制80.3%、经济发展78.3%、资源环境71.4%、社会发展67.3%、生活质量53.9%和人口素质42.5%。从六个部分实现程度的提升速度看:社会发展提升13.1个百分点、民主法制提升8.5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提升7.8个百分点、资源环境提升5.3个百分点、生活质量提升2.0个百分点、人口素质提升1.5个百分点。这表明,加快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人口素质。与此同时,要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

   

  从各省情况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2007年全国及各省(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的测算结果,广东在各省(区)中仍排在第三位,但与第一、二位浙江和江苏的差距由上年的9.8和2.5个百分点分别扩大到16.4和3.9个百分点,而与第四位山东的差距由上年的1.1个百分点缩小到0.1个百分点。2007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排位前四名的省区依此是:浙江(81.2%)、江苏(68.7%)、广东(64.8%)和山东(64.7%)。

   

  按照国家标准和计分方法,2000—2006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平均每年提升4.9个百分点。2007年提升的实现程度比2000—2006年平均加快了1.6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升较快、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创近十一年来新高和农民社会安全满意度提高。

   

    三、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走完五分之三路程,但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要达到的目标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是:

   

  (一)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比较低。目前广东农村养老覆盖率与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相差较远,农民养老仍以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为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水平低、差异大”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一是水平仍较低,以大病统筹为主。2007年广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例只有34%,个人支付仍然占了较大比重,门诊费用基本上是个人承担。多数地区补偿封顶线仅为1万元。二是地区差别较大。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最高筹资水平已经达到每人每年250元,补偿封顶线可达6万元,部分县市已经开展门诊补偿。但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等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参差不齐,只能勉强达到全国基本的筹资标准。

   

  (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被誉为“农业政策宣传员、农业技术服务员、结构调整设计员、农业信息传播员、产品市场营销员”,在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发展农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存在农业科技推广管理体制不顺,乡镇农技站“空壳”现象严重;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待遇低、人心不稳;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低,致使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陈旧,技术推广需求与供给脱节等因素,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影响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

   

  (三)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由于农村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和农村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提升的难度非常大。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推算,2007年广东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98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文化程度仍明显偏低。

   

  (四)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它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与结构的主要指标。一般情况下,随着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从恩格尔系数看,广东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长期处在温饱阶段,离全面小康标准相差甚远。2001年至2007年,广东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9.9%、47.6%、47.9%、48.8%、48.3%、48.6%和49.0%,平均每年下降0.15个百分点,按这个速度计算,要达到全面小康标准难度非常大。

   

  (五)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不明显。目前,农村居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存在一些欠缺,他们大多数人的文化生活方式是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偶尔打打扑克,搓搓麻将或下象棋,只有极少数人会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比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更为贫乏。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1-2007年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2.3%、2.7%、3.1%、3.1%、3.4%、3.2%和3.1%,平均每年只上升0.12个百分点。

   

  (六)资源和环境保护压力大。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是广东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加大,耕地占补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可开发资源日益减少,保证耕地面积动态平衡的任务相当艰巨,事实也证明,近年来广东常用耕地变动幅度年年负增长;二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化肥、农药、农膜的不合理使用、农村卫生设施落后、污水灌溉以及工业不断向农村转移,加剧了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污染,一些农村仍存在饮用不清洁水源,既损害农民的健康,又威胁农产品安全。资源和环境状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

   

    四、对推进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建议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在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下,农业和农村发展已与城市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如果经济建设得不到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得不到较快的增长,农村的其它各项事业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和财力的支持,这不仅将延缓经济发展,而且也势必影响到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等。因此,要从全局的高度,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解决新的发展阶段下的“三农”问题。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大支持“三农”力度,倾斜“三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有更高层次改变。

   

  (二)促进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渠道,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不断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加快区域人力资源交流平台、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远程招聘系统的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医疗设施、人员技术上等方面实实在在地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和服务,确保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协调农村养老保险与其它社会保障的关系,为农民生活改善提供新保障。

   

  (三)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推进农业科技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大力培养基层农村科技实用人才,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待遇;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和培育农村流通主体,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的主体是农民,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难以加快全面小康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偏低,农村教育事业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在进一步高质量巩固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突出抓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新型农民。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五)调整消费结构,拓宽消费领域,合理引导消费。虽然目前广东农村居民生活已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消费结构仍不够合理,住房、教育、文教娱乐等消费水平还相对落后,与全面小康标准不相称。因此,要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不断拓宽消费领域,使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达到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要把握农民消费的阶段性特征,注意引导消费,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点,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在各个阶段的热点和重点,将对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民消费产生积极的作用。

   

  (六)节约资源,增强环保意识,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从现在到202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这一时期的节约资源和环保工作,对于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严格控制破坏地表植被的开发建设活动;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加大防治环境污染的资金投入;集中搞好垃圾、污水等处理,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严格控制主要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基地的污灌,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对粮食、蔬菜的污染;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维护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附表:

   

2007年广东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测评结果

   

指  标

单位

总体

小康值

全面

小康值

2007年实际值

2007年

实现程度(%)

权数

2007年

综合分值

A、经济发展

-

-

-

-

78.3

29

22.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人

2200

6000

5039

74.7

20

14.9

 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

%

50

35

29.0

100.0

5

5.0

 小城镇人口比重

%

16

35

29.1

68.9

4

2.8

B、社会发展

-

-

-

-

67.3

20

13.5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

10

90

83.8

92.3

8

7.4

 农村养老覆盖率

%

1.8

60

12.8

18.9

4

0.8

 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1

4

2.0

33.3

4

1.3

 农村居民基尼系数

0.35

0.3-0.4

0.329

100.0

4

4.0

C、人口素质

-

-

-

-

42.5

15

6.4

 平均受教育年限

7.4

9

7.98

36.3

12

4.4

 平均预期寿命

69.5

75

73.2

67.3

3

2.0

D、生活质量

-

-

-

-

53.9

23

12.4

 恩格尔系数

%

49

40

49.0

0.0

4

0.0

 居住质量指数

%

18

75

54.3

63.7

11

7.0

 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

%

2.5

7

3.1

13.3

3

0.4

 农民信息化程度

%

28

60

61.6

100.0

5

5.0

E、民主法制

-

-

-

-

80.3

6

4.8

 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

%

55

85

78.0

76.7

3

2.3

 农民社会安全满意度

%

60

85

81.0

84.0

3

2.5

F、资源环境

-

-

-

-

71.4

7

5.0

 常用耕地面积变动幅度

%

-0.3

0

-0.2

33.3

3

1.0

 森林覆盖率

%

16.5

23

47.4

100.0

2

2.0

 万元农业GDP用水量

立方/万元

2600

1500

1325

100.0

2

2.0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合计

%

-

-

-

64.8

100

64.8

   

  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按2000年不变价折算;平均预期寿命为2000年人口普查数;森林覆盖率为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和“农民社会安全满意度”是通过问卷调查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