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辽宁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明显进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10月23日   来源:辽宁省统计局

  内容提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1年以来辽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国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改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资源与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形成了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明显进展。辽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继续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加大力度,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反映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和监测方法,以2000年为基期,2020年全面小康值为目标,我们对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在原有基础上,辽宁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迈进了近五分之四的路程。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结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6个方面,23项指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明显加快

   

  2007年,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78.3%,比2000年的62.5%提高了15.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据测算,2007年距离2020年完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差21.7%,今后13年平均每年需提高1.7个百分点。如果按照2001-2007年平均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的发展态势,到2017年辽宁即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6个子系统实现程度均达到65%以上

   

  6个子系统中民主法制的实现进程最快已达88.6%,然后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均实现80.9%,其他依次为生活质量实现79.7%,文化教育实现69.9%,资源环境实现66.6%。

   

  3、23个单项指标实现程度差别明显

   

  23个单项指标中,到2007年已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指标有8个,分别为失业率(城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恩格尔系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耕地面积指数;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指标有一个,为城镇人口比重;实现程度不足50%的指标有1个,为单位GDP能耗;其他13个指标其实现程度在50-90%之间(详见附表)。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评价

   

  2001年以来,辽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进程明显加快。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80.9%

   

  进入“十五”以来,辽宁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人均GDP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6.7%,比2000年提高了41.1个百分点,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7309元。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07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5%,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1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0%,比2000年提高了2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2007年辽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6%,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13.4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3.2%,比200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9.2%,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0.8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8.7%,比2000年提高了7.2个百分点。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也促进了充分就业,2007年辽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00%。

   

  2、社会更加和谐,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80.9%

   

  进入“十五”以来,辽宁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7年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为49.9%,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00%。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2007年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为56.3%,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33.7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2.6%,比2000年提高了39.3个百分点。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2007年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为90.9%,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9.1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9.4%,比2000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2001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基尼系数两项指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一直保持在100%。

   

  3、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79.7%

   

  进入“十五”以来,辽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54.8%,比2000年提高了28.1个百分点,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6773.9元。生活更加富裕,2007年恩格尔系数为38.5%,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00%。居民住房条件有所改善,2007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8平方米,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6.2平方米;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7.1%,比2000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医疗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1.4‰,平均预期寿命为75.4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为100%。

   

  4、民主法制建设日益加强,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88.6%

   

  进入“十五”以来,辽宁通过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公民民主权利满意度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更加安全稳定。2007年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达到78.3%,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11.7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7%,比2000年提高了20.3个百分点。2007年社会安全指数为89.9%,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10.1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9.9%,比2000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5、文化教育稳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69.9%

   

  进入“十五”以来,辽宁加快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2007年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为11%,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5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8.8%,比2000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2007年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年,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1.2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8.1%,比2000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

   

  6、资源环境保护初见成效,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66.6%

   

  进入“十五”以来,辽宁大力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生态文明。2007年单位GDP能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49.9%,比2000年提高了13.1个百分点。2007年耕地面积指数为98.1%,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00%。2007年环境质量指数为66.5%,与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为33.5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6.5%,比2000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的6个方面23项指标来看,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突出体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

   

  1、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是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辽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指标仍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007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0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特别是2005年以来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3.2%,比200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2007年,在经济发展方面5个指标中,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最低,比经济发展总体实现程度低20.9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几年来实现程度出现下滑的趋势,由2004年的64.1%回落到2007年的60%。三是节约能源任重道远。2007年,在全部23个指标中,单位GDP能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最低,是唯一没有达到50%的指标。四是环境保护有待加强。2007年,环境质量指数比上年下降了4.2个百分点,有下滑的苗头,在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的压力尤为突出。

   

  2、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难点是继续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着力点,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群众最关注的是收入差距拉大,最害怕的是自身利益受损,最担心的是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辽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反映社会和谐的几个指标值得关注: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比2000年扩大了0.3个百分点。二是贫富差距有所扩大。2007年基尼系数比2000年扩大了0.04,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三是社会保障工作任务艰巨。2007年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比2000年提高了35.3个百分点,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2.6%,在社会和谐子系统中实现程度最低,在全部23个指标中实现程度居倒数第五位。四是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消费增加减缓。2007年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比2000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在文化教育娱乐方面支出的减缓,将影响到居民科学文化水平的继续提高,影响到劳动者素质的持续改善,使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缺少精神与智力支持。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着力点

   

  1、加快经济发展,转变增长方式,夯实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各方面得以发展的根本。从2007年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结果看,经济发展指数中,权重最大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6.7%,距2020年的100%还差23.3%,平均每年要提高1.8个百分点。因此,继续提升经济总量,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辽宁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2、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2007年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结果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在23个指标中居倒数第三位,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基尼系数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辽宁要贯彻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方针,把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统一起来,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通过支持创业、劳务输出、提高工资和保障救助等措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扩大保障覆盖,完善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保障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从2007年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结果看,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在23个指标中居倒数第五位,建立覆盖城乡,体系完善,保障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任重道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高劳动者收入,改善人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及农村居民的生活;可以在确保中低收入水平群体的生活同时,极大地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通过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不同阶层的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可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不断进步,通过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的实施,弥补个人与集体承担风险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社会保障的缴费与再分配机制,树立社会成员正当的权益观念,确保权利与义务对等。

   

  4、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辽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提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但辽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未来十三年辽宁经济将会继续加快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会大大加快,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同时还要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这意味着环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07年辽宁单位GDP能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在23个指标中最低,节能压力很大。要保持辽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将继续加大,给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有限的资源和生态约束,在未来发展中,环境保护应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促进污染排放总量的减少,改善环境质量,使辽宁的工业化真正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建设方面,环境保护应积极参与科学规划,推动小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