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梧州百年商业发展
广西省梧州商业百年发展经历了两度兴衰。我们按时间发展顺序,把梧州商业百年兴衰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梧州近代1897年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起到解放前;第二个阶段,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第三个阶段,1978年起改革开放至今。
第一阶段,1897年~1949年
梧州近代商业经历了第一轮兴衰历程。
1897~1908年,梧州近代对外贸易兴起。1897年,梧州口岸开辟为广西第一个通商口岸,依托西江水运,云集国内外客商,商贸兴起,以梧州为中心形成了西南与华南对外贸易的商业中心。湘桂铁路开通前,广西境内进出口物资有80%途经梧州,故梧州又被称为广西的“水上门户”。先后有英、葡、法、美4国商人,在梧州开设“渣甸”、“天和”、“人和”等商行,主要经营生丝、矿产、桐油、山货、火柴、鸦片等商品。贸易区主要以港澳为主。1897年当年出口货值39.83万两(关平银),进口货值136.90万两。进出口贸易量位居北海、龙州关之首。清末,由香港进入梧州的英、美、日、德、法等国的货物年贸易达白银747万两。
1909~1938年,梧州商业鼎盛时期。
出口方面:1938年,梧州海关最低年收入白银32万两,最高达74万两,其出口总值占广西80%。
内贸方面:银钱业、盐业、鸦片业、百货业、牲口家禽出口业、饮食业、旅宿业等较兴旺。1927年~1936年,梧州经营鸦片的批发和零售商有40家。1934年,五金、交电、染料3个行业所经营的商品,除少数国货外,多为舶来品。在糖烟酒行业中,全市商号1323家,其中经营副食土产杂货的商号412家,占比达30%。
1939~1948年梧州商业衰落时期
经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后,梧州商业走向衰落,很多商店毁于战争中。
1939年二战,西江封航,导致梧州商业长期停滞发展。商品入超严重。1946年,梧州光复,商业市场恢复。1947年,民国政府滥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市场又趋冷落。
民国期间,梧州商业几度出现萧条,但仍然是梧州市的经济支柱。商业营业额达278.23万元(毫币),比工业产值大17倍。广西财政收入30%来自梧州商业税收。
综观近代梧州商业发展的50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依托西江航运,梧州成为外国商品倾销地;二是商贸业带动近代梧州工业发展;三是商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1949年~1977年
1950~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50年,国家实行外贸统制。梧州口岸重点发展苏联和东欧国家贸易。同年,梧州口岸出口创汇370万美元。1955年后,外国的封锁开禁,梧州出口贸易开拓国外市场,1956年出口创汇926万美元。
1957~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受自然灾害及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梧州口岸对外贸易一度下降。1960年,落入低谷。
1966年~1976年,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文革”的冲击,市场供应紧张,贸易量继续下降。
第二阶段梧州商贸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一度走低。尤其在文革10年,商业萎靡不振。
第三阶段,1978年~2007年,梧州商业出现新一轮兴衰。
外贸方面:1978~1987年间高速增长,1987年比1978年增长了1倍。之后,1988~1992年出现徘徊,每年出口约1.5亿美元。但是,随着区内其他口岸的开通,梧州口岸在全区的地位发生改变,梧州近5年出口占全区比重不足10%。
内贸方面:改革开放后梧州商贸易业呈现崭新局面。首先,经营方式向多元化发展,商业网点激增。80年代起,地方产品由国营商业部门收购包销改为工厂,以销定产。商业个体户开始在市中心布摊设点,尔后逐步向外扩展。1980年,全市商业网点由1979年的250个发展到527个。1981年以后,商业网点平均每年以80~300个的速度递增,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次,市场向综合化、专业化方向发展。1979年,梧州市开始恢复和发展农副产品市场,开放日用工业品集市贸易市场及个体工商市场,共有街道市场5个。集市贸易品种由50多种扩大到24大类上万种。集市商品结构由单一的农副产品向农副土产、小商品、工业品、机动车辆等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转变。第三,商业流通体制改革。1984~2007年,梧州市商业流通体制进行了五项体制改革:商品购销流通体制、国营商业批发体制、商业企业经营体制、分配制度、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由此,梧州市商业流通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促进商品流通的活跃和市场的繁荣,加速梧州市商业流通的发展步伐。2007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达115.59亿元。比1984年增长56倍。
综观改革开放30年,梧州商业发展呈现了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业转型阶段的明显特征,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并初具规模,零售市场与批发市场互为补充;商品生产以满足本地消费为主向区域性转变;经营方式、贸易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
通过对梧州商贸业发展百年历程的回顾,我们试图找出隐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如果说第一轮梧州商业的衰落是由历史的原因引起的,那么到了今天,从历史的启示中,梧州要如何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重振“百年商埠”的雄风,将梧州打造成区域性商贸基地,是我们所要思考的。
二、梧州商业衰落原因分析
解放后,广东、广西经济同时起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东经历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洗礼,经济迅速腾飞,与毗连的广西拉开了较大的差距。梧州是广西的东大门,与广东省相隔只有十公里,梧州与广东语言相近、习俗相似。1978年至1988年十年间,梧州商业一直处于广西的领先地位。之后出现了四年徘徊,逐步呈现萎靡不振的状态。主要受以下原因影响:
1、交通条件制约
造成梧州商贸业衰落的客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诸多因素中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是主因。依托西江航道,梧州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把广西及大西南物资输往广东、港澳及海外的集散地。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梧州以航运为主形成的商品集散地逐渐被周边地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瓦解,西江航道走向衰落。
上述图表中可见,自1986年起,梧州水运货运占广西的比重曲线呈下降趋势。说明在广西公路运输尚未十分发达时,水运是商品流通的最主要运输方式。然而随着周边城市交通的改善,公路运输能力提高,广西逐渐形成了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南昆铁路为主干线,公路、铁路、航运和民航相互配套的综合运输体系。由此,梧州商贸业地位发生改变。
2、口岸地位发生变化
梧州曾是广西重要出口口岸,所有广西出口货物在此中转。以梧州出口总值变化为例说明。解放初期梧州出口总值占广西的99%,至1990年下降到26.3%。1995年,梧州出口总值仅占广西的10.3%。2007年,梧州出口值占广西的6.3%。(见图)
上图中1961年、1970年出现两个波峰段,1983年为最高,之后占比开始下降,1995年起至今在低谷徘徊。
3、经济发展中心转移影响
梧州历史上主要是依托西江的航运条件和本地区较为发达的轻工业生产,从而成为辐射两广的商品集散地和较早的工商业中心。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条件下,梧州市依托自身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现代轻工业基础,保持了城市经济的综合实力。然而随着经济中心的沿海转移,梧州市经济中心地位下降,传统优势弱化。
4、广东工业发展造成的冲击
伴随着商贸业发展高潮的到来,潜在的威胁悄然来临。广东商品生产对梧州传统产业的冲击。随着广东在国内、国际市场中的经济地位的增强,产业集聚以专业村形式出现,物美价廉的商品赢得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力,如顺德的家具市场、佛山陶瓷市场、虎门的服装市场等,对梧州市轻工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梧州灯泡厂、梧州火柴厂等一些传统轻工业生产出现衰退。
5、长期缺乏投入
梧州是国家和自治区的非重点投资地区,自治区在重大项目布局上忽视了梧州。近五年来,梧州获得的国家投资仅占全区的3.3%。多年来仅有长洲水利枢纽项目落户梧州,与区内大多数城市相比,差距明显,梧州产业长期靠自身积累发展。由于缺乏重大项目的支撑,产业发展缓慢,对商贸业的支撑力度逐步弱化。
三、梧州商贸业百年发展的历史启示
梧州商贸业发展走过了百年历程,历史启迪我们思考: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只有在变化中求生存、谋发展,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同样的道理,区域性商贸基地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工程,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变迁在保留其精华的同时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启示之一,思想观念的更新
在变化的环境中,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立足于梧州现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寻求新的突破。
启示之二,传承商业文化精髓
“百年商埠”是梧州的一个历史品牌,积淀了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梧州人与粤港澳工商界交往历史十分悠久,与粤商的交往十分密切和频繁;梧州口岸是国家沿边内河水运一类口岸,口岸设施齐全,基础较好,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每年一度的“梧州国际宝石节”打开了梧州人了望世界的窗口,搭建了梧州与世界沟通的商贸平台。
启示之三,夯实商贸发展基础
打造立体交通网络。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路通财通”。在交通不发达年代,依托西江“黄金水道”,梧州成为了沟通西南、华南的商品集散地。然而,条件发生了变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必须依赖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靠单一运输方式支撑的商贸业中心让位于交通便利的枢纽城市。经测算,珠三角城市与香港的距离每减少1%,制造业外资企业单位数便增加0.58%至0.61%,制造业外资投入金额增加0.4%至0.6%,服务业外资企业单位数增加0.34%至0.37%;服务业外资投入的金额增加0.2%至0.7%。以香港为例,香港的厂家及经理都倾向投资于距港仅三小时行程的厂房,三小时不能到达的地点,就会被认为距离太远,难以管理。香港正在力推“制造业在珠三角,营商安居在香港”的大珠三角模式。同理可推,我们可凭借相对珠三角而言较低的商业地产价格,营造“制造业在广西,营商安居在梧州”的商业发展模式,加快融入珠三角经济圈,聚集商业资本,重现“百年商埠”的辉煌。
发展产业为商贸业提供支撑。单纯靠便利的交通条件支撑的商贸基地缺乏扎实的根基。工业和农业是商贸业发展的前提,没有发达的工业和农业,商贸基地就会失去应有的、必要的发展基础。只有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增长,才能向市场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提高居民购买力,增强市场需求,激活居民消费。
随着广西新一轮生产力布局,梧州产业发展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向东拓展珠三角互补性产业空间,壮大自身优势产业;向西打造走向东盟市场的产业平台,在多区域合作中谋求共赢。
完善商贸业配套设施。传统的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型过程中,需要构建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除了构造立体交通网络之外,还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金融、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夯实基础设施。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