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成本是衡量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企业必须以产品销售收入抵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才能确定盈利,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生产成本的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生产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用生产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只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当期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本文并不想从某个或某一类企业的微观数据来观察具体成本变化情况,只是期望通过更宏观的价格等指标走势来观察对企业经济的影响。
一、从历史的角度解读工业品价格成本走势的波段特征
纵观16年来江西省工业品价格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走势,大致经历了三个波动阶段。1992年-1995年,随着市场经济转型的速度加快,价格管制逐步放宽,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工业品价格的快速高涨阶段;1996年-2002年,针对快速过热发展的工业经济,国家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价格走势进入了滞涨阶段,工业发展速度放缓,一度出现需求疲软,通货紧缩的现象;2003年-2007年,全球经济复苏,国内工业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拉动了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快速增长,价格走势进入一个新的上涨阶段。
注:本表数据来自《2001-2006年江西统计年鉴》,2007年数据来自《2008年江西统计提要》,其中1992-2000年工业发展速度为全部工业总产值发展速度,因计算计算方法改变,2001-2007年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且1995年至2000年工业总产值按新规定计算。
第一阶段:快速高涨阶段(1992年─1995年)。
成因:1992年年初以来,国家加大了价格改革的力度,一系列价格改革的措施陆续出台,先后上调了钢材、煤炭、煤气、重油等一些产品的出厂价格和粮食收购价格,1993年国家又先后放开了钢铁产品及部分统配煤炭的出厂价格,对统配水泥以及货运的价格进行了调整,部分重油价格平转议,针对1992年出现的经济过热,1993年5月国家就开始进行宏观经济调控,1994年又对电力和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进行了提价,上游原材料的提价对下游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影响较大,加之当时人民币贬值引发国内工业生产资料供应趋紧,同时,第三次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改革,实行了职级工资制,改革后的高低工资差别为6.1倍,使居民收入不断增长,购买力不断扩大,社会需求不断膨胀,导致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上升。这一阶段由于实行财税、金融、外贸、国有企业以及工资等方面的改革,加上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拉动市场对工业产品的需求,江西省工业生产连年保持高速增长,美联储在1994-1995年的一年间,接连6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994年的3%提升到1995年2月的6%,为历史罕见,可见全球兴起强劲的经济过热风潮加重了通货膨胀的来临。受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暴涨影响,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工业发展速度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峰。
当时现状:1992-1995年,江西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6.2%、15.5%、24.5%和14.8%,累计上涨75.3%,每年平均以15.1个百分点速度向上攀升,到1994年达到顶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7.9%、29.7%、23.6%和14.7%,累计上涨98.4%,每年平均以18.7个百分点速度向上攀升,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上涨5.1%、5.4%、6.9%和18.1%,累计上涨39.9%,平均上涨8.7%,固定资产投资额平均上涨37.6%、48.0%、28.0%和19.7%,累计上涨212%,年均上涨32.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年均分别上涨16.9%、15.9%、38.2%和22.1%,累计上涨128.6%,年均增长23.0%,这期间GDP年均增长11.0%,低于工资增速12个百分点,其中以1994年最为明显,高达29.4个百分点,这与当年江西省工资全面改革有较大关系。同期江西省工业发展速度分别高达24.9%、38.8%、57.7%和35.6%,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8.8%。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对不变价工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为0.39,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对不变价工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为0.48。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对产品销售成本的弹性系数为0.7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对产品销售成本的弹性系数为0.89。此轮涨价的主导产品原材料价格中,涨幅较高的是燃料、动力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农副产品类和纺织原料类,年平均增长17.4%、19.1%、31.2%和22.1%;工业品出厂价格中涨幅较高的是冶金工业、煤炭及炼焦工业、石油工业、建筑材料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和其他工业,年平均增长16.4%、14.7%、26.0%、13.6%、27.6%、17.2和18.5%,受此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三年分别比上年上涨5.7%、14.6%、26.9%和16.9%。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价格、工资成本和投资的高速增长双轮驱动,“多米诺效应”逐年显现,江西省工业企业生产这一时期快速上涨,也是这一轮严峻通货膨胀的根源,从行业产值增幅也可“窥见一斑”,1993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同比上涨71.2%,1995年食品加工业上涨75.1%、纺织业上涨60.5%。这一时期成本上升较快,企业利润缩减,而需求旺盛和投资的高增长又给企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产量大增,利税增多,工业生产高速发展。
第二阶段:滞涨阶段(1996年─2002年)。
成因:1996开始国家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缩减政府开支,压缩投资规模,房地产投资降温,投资需求减少,使当年通货膨胀率下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暴发,造成外部需求增长受挫,出口生产减少,我国经济一度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此后几年,我国相继增发国债,扩大投资;1998年,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同时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等地方灾害,工业生产出现滑波;1999年,针对内需不足,市场消费疲软,国家放松银根,提高公务员收入、扩大假日消费、开展消费信用等措施来刺激消费需求;2000年,国家继续采取支持投资的价格政策,适当提高天然气、石油、自来水等的价格,并通过改善外部宏观环境,改进融资体制,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集社会融资和海外融资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体制,为低迷的生产资料环境“打气助威”,同时也为“一厥不振”的工业生产“打了一针强身剂”;2001年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为扩大内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一年,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中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终于在年底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时,由于全球经济放缓,美国“9.11”事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境外市场低迷,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计划难免受阻,国际经济形势环境更趋严峻,影响我国出口的增长,这些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江西省部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9.11”之后,我国经济又面临美国、日本、欧洲三大经济体经济的同时衰退影响;2002年,我国继续坚持实施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同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里,中国严格履行了开放市场的承诺,为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从
当时现状:针对“八五”时期我国通货膨胀率仍然较高的形势,国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需求拉动的作用明显减弱,工业品价格涨势在高位上逐步回落。1996年,江西省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5.8%,涨幅低于上年8.9个百分点,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低于原材料购进价格1.9个百分点,涨幅低于上年10.9个百分点。1996年,伴随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江西省CPI涨幅回落明显,涨幅比上年回落8.5个百分点;在多管齐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这一年,江西省工业发展速度放缓,比上年上涨18.3%,涨幅较上年回落17.3个百分点,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较高的上涨态势,比上年上涨25.2%,投资对工业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较大。“九五”初期,国家实行“稳中求进”、“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受国民经济“软着陆”的影响,工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发展态势,1997年江西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7%,涨幅高于购进价格1.3个百分点。“九五”中期,由于自然灾害突发和内需不足,江西省经济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这期间虽然经历四次工资改革,居民收入提高幅度较大,1996年-2002年江西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年均分别上涨15.2%、4.9%、5.8%、25.4%、3.9%、14.4%和15.4%,累计上涨119.9%,年均增长12.9%,这期间GDP年均增长幅度降为9.4%,工业品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工业品价格稳中有降,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和利润总额锐减,特别是在“九五”前期表现明显,能源消费总量连续三年、利润总额连续四年呈下降态势,企业亏损面相对较大。1996年-1998年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下降7.6%;1996年-1999年利润总额分别亏损5.7亿元、0.7亿元、7.7亿元和0.8亿元。经济运行不景气、加工业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性投资减少等。这一时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的变化也是急转直下,由前几年的大幅度上升转变为低水平运行,甚至负增长。1996-2002年,江西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由1996年的上涨3.9%回落到2002年的下降1.5%,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由1996年上涨5.8%回落到2002年下降0.7%,二者年平均均下降0.4%,差不多处于同步状态。在这长达七年的时间中,工业品出厂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差距不是很大,出现了“高进低出”与“低进高出”交错出现的状况。国内国外因素相互交替影响,江西省工业生产增速在十六年中处于相对缓慢的发展时期,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幅度回落到12.5%。这一时期工业品价格下降面较大,原材料购进价格中年平均降幅较大的是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化工原料类、纺织原料类和钢材等,年平均分别下降5.3%、3.3%、2.4%和2.3%,工业品出厂价格年平均降幅较大的是纺织工业、文教艺术用品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年平均分别下降4.3%、4.3%、4.4%、3.0%和2.8%。
第三阶段:新一轮上涨周期(2003年─2007年)。
成因:2003年,全球范围的经济复苏及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如赣粤高速公路、井冈山机场、沪瑞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等工程的施工,带动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就突出了供求矛盾。尤其是建筑材料,水泥、钢材下半年的涨势明显能反映这种矛盾的加剧,国家加大煤矿安全整治力度,打击关闭非法煤矿,煤炭出口增加,国内煤炭价格稳步上涨,美伊战争的爆发,全球经济受到巨大的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供应趋紧,国内市场原油价格随之升温,与此同时,世界粮食需求连年大于当年产量,使库存逐年下降。导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居不下,造成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价格上涨,通过产品链的作用将价格上涨辐射到整个工业品。2004年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煤电油运格局紧张,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迅速攀升,受国际市场行情影响,油价一路飚升,引起全球性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我国也先后数次调升了成品油价格,2005年,针对上年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现象,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汽车、钢铁、水泥、电解铝、纺织等行业的宏观调控措施,冶金、建材行业涨幅回落,由于全球经济从2003年开始回暖,2004年以来增长强劲,导致能源和金属类国际价格继续上升,国际原油与进口铁矿石价格更是屡创新高,电力、煤炭等行业价格的大幅上涨是阻碍工业品价格进一步回落的重要因素。2006年,国家加大了对工业生产的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力度,关停了一批企业,特别是钢材、煤炭、水泥、造纸等行业,盲目投资得到遏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伴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拓宽了产业发展的空间,逐步增强了市场活力,市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居民在住、行等方面购买活动的旺盛,拉动了住宅、汽车等产业加快发展,进而对产业链条发生了辐射面十分广泛的拉动,带动了产业结构变化和升级。2007年,尽管世界部分地区政局不稳,部分区域受到不同程度自然灾害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因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和次贷危机而产生震荡,但世界经济整体上依然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工业生产的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力度,坚决关停了一批“五小”企业,并对部分行业实行限产保价,使一些企业迅速扭转了供过于求的局面。2003年江西省人均生产总值(GDP)6678元,折合806.8美元①,从此,江西省已迈入工业化中级发展阶段,近几年,江西省着力加强“工业强省、富民兴赣”的发展战略,工业发展迈进了一个新的轨道。
现状:这一时期,除2006年出厂价格涨幅略高于原材料购进价格外,其余四年均呈“高进低出”格局,“剪刀差”最为明显的是2004年,达4.8个百分点,其次是2003年为2.5个百分点,2007年为1.7个百分占,2005年为1.2个百分点。2003年-2007年,江西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4.0%、9.7%、8.8%、9.7%和6.2%,累计上涨44.6%,每年平均以8.0个百分点速度向上攀升。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6.5%、14.5%、11.0%、8.6%和7.9%,累计上涨57.1%,每年平均以9.0个百分点速度向上攀升,固定资产投资额平均上涨49.3%、31.9%、26.0%、23.8%和23.0%,累计上涨277.8%,年均上涨30.5%;近几年江西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不断上升,带动全省经济的增长,拉动企业工资增长。2003年开始,连续4年全省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增长幅度超过全省工资总额增长,且高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工资增长快带动全省工资增长。江西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年均分别上涨13.6%、12.7%、15.4%、13.9%和18.0%,累计上涨98.6%,年均增长14.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总资产贡献率逐年攀升,呈现历年以来最好时期,其中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分别为111.96%、128.84%、146.33%、174.67%和202.97%(1-11月数据),总资产贡献率分别为8.31%、9.07%、10.43%、12.81%和14.29%(1-11月数据),这期间GDP年均增长12.9%,低于工资增速不到2个百分点,同期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分别高达18.2%、28.0%、29.3%、33.1%和24.6%,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5%。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对不变价工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为0.3,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对不变价工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为0.34。应该说,石油、煤炭、钢材等能源基础产品供应紧张,将导致许多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这是出现“成本推进型”通胀的一个具有全面性影响的因素;政府劳动管理的规范化和严格化,企业对员工的工资、福利、劳保、社会保障将继续提升;使用农民工的企业拖欠工资的情况大为减少,这种工资“刚性”也会推进成本的增加。人民币小幅升值也会影响中国产品对海外市场的占领,我国许多产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在“通胀”和“通缩”压力并存的情况下,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小型工业企业发展速度更是节节攀高,2003年-2007年,年平均上涨39.8%,其中2006年和2007年涨幅高达50%以上。这一时期,影响工业品价格波动的主要是冶金工业、煤炭及炼焦工业和石油工业“三驾马车”,年平均分别上涨18.7%、13.5%和14.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涨幅也是屡创新高,分别上涨42.6%、32.5%、35.2%、51.5%和42.6%(1-11月数据)。高生产必定消耗高能源,2003年—2006年,江西省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均二位数增长,分别上涨15.3%、22.4%、24.2%、和11.1%,平均上涨18.1%,由此,江西工业经济迈入又好又快的发展新阶段。
二、生产成本上涨对小工业企业的影响
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与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息息相关的,这一轮原材料燃料价格的上涨,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更大,许多企业甚至直面生存危机。通过典型调查和有关历史数据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生产成本上涨对小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生产成本上涨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2007年江西省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0.7个百分点,2004年为4.8个百分点。我们以2004年的资料来估算全省小型工业企业分行业承担成本压力比2007年更为明显。利用2004年经普资料计算的江西省工业品价格波动对小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影响情况见下表。
2004年江西小型工业企业分行业价格对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影响一览表
行业名称 |
2004年 | |||||
出厂 指数 (%) |
出厂 影响 (万元) |
购进 指数 (%) |
购进 影响 (万元) |
净增 减(万元) |
购进指 数-出 厂指数 |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129.84 |
151073 |
110.53 |
38321 |
112752 |
-19.3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121.34 |
23420 |
119.17 |
16705 |
6715 |
-2.2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33.52 |
69981 |
114.09 |
25531 |
44450 |
-19.4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00.87 |
3939 |
108.26 |
27349 |
-23410 |
7.4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15.61 |
175754 |
116.25 |
160451 |
15303 |
0.6 |
食品制造业 |
101.02 |
2274 |
109.70 |
17266 |
-14992 |
8.7 |
饮料制造业 |
100.48 |
959 |
108.55 |
11989 |
-11030 |
8.1 |
烟草制品业 |
101.35 |
13 |
105.12 |
37 |
-24 |
3.8 |
纺织业 |
106.89 |
42763 |
108.83 |
47756 |
-4993 |
1.9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101.12 |
6490 |
103.72 |
19411 |
-12920 |
2.6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107.40 |
12287 |
105.29 |
7927 |
4360 |
-2.1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02.41 |
12553 |
107.25 |
38912 |
-26359 |
4.8 |
家具制造业 |
99.49 |
-634 |
98.99 |
-985 |
351 |
-0.5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00.33 |
979 |
109.51 |
24783 |
-23804 |
9.2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98.61 |
-2424 |
101.94 |
2710 |
-5134 |
3.3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98.98 |
-808 |
108.61 |
5755 |
-6563 |
9.6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115.74 |
11027 |
109.03 |
5730 |
5298 |
-6.7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05.82 |
63227 |
110.19 |
90649 |
-27422 |
4.4 |
医药制造业 |
97.87 |
-6208 |
106.26 |
13070 |
-19278 |
8.4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108.53 |
2780 |
115.05 |
4462 |
-1681 |
6.5 |
橡胶制品业 |
102.13 |
1737 |
107.14 |
4881 |
-3144 |
5.0 |
塑料制品业 |
107.72 |
14479 |
117.88 |
27839 |
-13359 |
10.2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07.85 |
122226 |
110.26 |
131146 |
-8920 |
2.4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20.79 |
46077 |
127.55 |
56782 |
-10705 |
6.8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36.93 |
388877 |
127.34 |
275152 |
113724 |
-9.6 |
金属制品业 |
116.18 |
41256 |
114.55 |
30502 |
10754 |
-1.6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06.14 |
23439 |
118.41 |
57722 |
-34283 |
12.3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02.34 |
4206 |
114.74 |
20796 |
-16590 |
12.4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98.05 |
-5423 |
113.59 |
30599 |
-36022 |
15.5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07.77 |
42021 |
114.88 |
73353 |
-31332 |
7.1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
97.64 |
-4339 |
104.66 |
7177 |
-11516 |
7.0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101.89 |
1240 |
110.91 |
6131 |
-4891 |
9.0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99.49 |
-635 |
108.59 |
8992 |
-9627 |
9.1 |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
124.38 |
6051 |
114.50 |
3201 |
2850 |
-9.9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99.67 |
-1174 |
103.10 |
8703 |
-9876 |
3.4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00.61 |
84 |
111.72 |
1253 |
-1170 |
11.1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06.03 |
3608 |
102.70 |
1195 |
2413 |
-3.3 |
合计 |
|
1253176 |
|
1303249 |
-50073 |
|
注:以上有个别原材料缺价格指数的行业用当年全部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替代,推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时,凡遇缺行业价格指数均以当年全部价格指数替代。
在忽略税金和费用的情况下,通过推算,2004年,江西省小型工业企业因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导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江西省当年小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加约130亿元。同期江西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呈上涨态势,与最近几年情况相同,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推动下游产品通过提高出厂价格转移涨价压力,从而弥补企业因生产成本上升而带来的“包袱”,企业因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获取收益约125亿元,在扣除这部分涨价收益之后,当年江西省小型工业企业净损失约5亿元。因2007年江西省小型工业企业分行资料无法统计,我们以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指标从侧面说明问题。2004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因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增加生产成本约265亿元,因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获取收益约为245亿元,当年规模以上工业因成本上升带来的净损失约为20亿元,是小型工业企业的4倍。至2005年,因“剪刀差”差距缩小了3.6个百分点,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生成成本约252亿元,因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获取收益约为248亿元,当年净损失约为4亿元,仅为2004年净损失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剪刀差”越大,企业生产因此背负的成本越多,价格转嫁压力越大。2004年,因成本上升,江西省小型工业企业受影响较大的前十个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
同时,在高成本压力下,价格传导机制发挥作用尤为明显,工业企业行业成本上升面迅速提高。从江西省的37个工业行业来看,2004年全省原材料购进价格高于出厂价格的有27个行业,占73%,小型工业企业因行业价格上升导致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的有29个,除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减少外,其它36个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均有所增加,成本上升面达97%。因此,2004年,江西省工业企业肩上背负的成本压力包袱还是比较沉重的。在经历了长达5年多的扩张性调控政策之后,我国宏观经济终于在2003年下半年摆脱经济紧缩的阴影,进入增长周期上升阶段,这是2003年以来江西省企业生产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价格、工资、能耗上涨对企业成本压力有很大影响的占19.49%,较大影响的占58.97%。24.1%的企业认为本企业的能源需求紧张,74.87%的企业认为企业购进能源价格上涨,86.67%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总水平上涨,这些对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⑵生产成本上涨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的运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工业品价格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上游产品源头价格上涨必将导致成本上升,推动下游产品制造企业提升出厂价格来消化部分涨价成本,价格传导机制发挥作用较为明显。而且江西省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已连续上涨多年,工业企业的生产利润本来已经受到压缩,多数企业只得通过产品涨价来转移成本上涨的压力,对下游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由于国内消费市场整体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直接面对消费群体的下游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上涨空间有限,价格转嫁可能性较小,虽然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但产品售价却难以同步跟进,其利润空间必然受压。从上表也可看出,调查的37个工业行业中,除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厂价格下降外,主营业务成本上升的36个行业有29个行业是通过提高出厂价格来尽可能减少亏损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增加成本1—5%的占20%,增加成本5%以上的占50.26%,认为生产成本上涨使本企业减少利润1-5%的占25.64%,减少利润在5%以上的占46.67%。
⑶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企业技术改进受到一定程度限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生产快速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量进一步提高,特别江西省能源和基础性原材料相对贫泛,大部分原材料都要从外地引入。近几年,江西省能源和基础性原材料价格一直保持较快上扬态势,一定程度地给下游制造企业造成购买等量的产品将要支付更多的资金,由于生产资料中固定成本的增大,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短缺,从而给生产企业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生产瓶颈的制约作用愈越显露出来,而上游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却能更多释放资金潜能,扩大生产,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差距加大,有的下游制造企业甚至要变卖部分资产才获得流动资金,使企业起始回生。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使用的主要设备的技术水平3.08%是八十年代以前的,19.49%是八十年代的,65.64%是九十年代的。48.21%的企业认为本企业目前资金状况紧张,同时由于小企业信誉度较低,金融部门对小企业的贷款门槛较高,92.31%的企业反应目前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41.54%的企业资金来源于亲友筹集,仅为34.36%的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家都表示,面对生产成本压力,企业首选应对措施中,43.59%的人认同选择更新设备提高生产率来节约生产成本。由于从银行贷不到款,无法获取更新设备所需的资金,技改投入基本上只能维持现状,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江西省小企业要脱离劳动密集型的局面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况且企业补充流动资金的重要来源是税后利润,利润减少使企业自身无力补充流动资金,导致流动资金紧缺加剧。
⑷使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具有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以及那些能迅速调整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企业,原材料涨价也许是其产业升级的动力和做大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绝佳机会。而那些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制造企业利润将会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并最终被兼并或被挤出市场,从而使其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当前,江西省中小企业主要产品的销售市场基本停留在国内,受外省或本省同类市场的冲击,小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将经受时间的考验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调查显示:认为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影响较大的占54.36%,对未来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持乐观态度的仅占28.72%。如纺织行业,很多企业反应约60%的纺织行业产品趋于饱和,提价对他们来说已不太可能,若是停产,机器设备又无法变现,因此,只有通过硬扛来抢占40%的纺织行业市场。
⑸生产成本上升给下游行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带来隐患。企业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企业在同类产品市场博奕的重要标志,只有质量过硬,扩大产品产量才有可能。生产成本上升,江西省一些生产规模小,产品技术落后的制造企业受影响最深,由于其缺乏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这些小企业难以从市场上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成本难以控制,企业利润将会大幅下滑甚至亏损。也有一些企业迫于经营压力,通过用劣质材料顶替原来材料的办法,降低产品的质量,虽然可以缓解短期的压力,但是最终会陷入恶性循环,使企业缺失了竞争力,面临停产与被淘汰的境地。如目前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医药和食品等消费品行业,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在药品持续降价、食品禁止提价的背景下,企业唯一的出路是进行内部成本挖潜,企业没有利润积累去提高生产工艺,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企业成本内部挖潜已经接近极限,给药品和食品质量带来隐患。
⑹企业员工收入下降,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宏观择业环境或政策的改变,人才流动观念的更新,社会就业模式转变,新兴职业的出现使人们有更多的择业范围和择业自由,还有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都对人才的流动起了鼓动和促进的作用,大大增加了人才流失的可能性。通过调研发现,部分企业片面追求降低成本,不惜拿员工的福利开刀,取消一些劳保费用,甚至变相向员工收取各类费用、克扣工资、降低工作环境或者延长员工生产工时。员工工作量和压力加重,收入日渐减少,支出日益增多,企业效益差,使员工对企业丧失信心,怨声哀道。一些有本事的熟练工纷纷跳槽甚至辞职另寻出路,剩下的一些员工也是择机行事,这样必然损害了企业的根本利益和目的。调查显示:9.74%的企业认为招聘员工非常难,41.03%的企业认为招聘员工较难,82.05%的企业认为生产成本上升会导致企业收入下降,87.69%的企业员工工资近五年来都有不同程度上涨,78.36%的企业员工工资涨幅在5%以上,因此,高薪对小企业留住人才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但工资涨幅较高对企业成本影响又较大,调查显示,9.36%的企业认为工资上涨对企业成本影响很大,52.05%的企业认为工资上涨对企业成本影响较大。
三、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扶持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
当前,生产成本高居不下使中下游工业企业内部积聚的成本压力逐渐增大,企业利润增长空间被压缩,一些处境困难的企业甚至不得不退出该行业。江西省面临着基础原材料价格向下游产品传导,造成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趋利避害,完善企业融资体系和切实减轻企业税负负担,扶持中小工业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1、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资金紧张”格局。“融资难”始终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个制约瓶颈,中小企业要树立新的融资理念,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逐步降低对间接融资的依赖,通过股份合作、产权交易,股权融资,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拓宽融资渠道。同时,政府应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基本信用制度,建立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中小企业规范、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的省、市、县三级担保体系,鼓励社会团体、同业公会、行业协会、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为主要内容的互相担保机构或商业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体系,使其成为沟通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法律、市场、技术、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改进信贷工作方式,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信贷操作环节,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鼓励和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发挥网点、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等方面优势,进一步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并在现有融资框架内,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鼓励和支持政策性银行在现有业务范围内,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2、完善中小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扩大中小企业税前列支范围,减轻企业税负水平。我国有关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单一,局限于减免和优惠税率两种方式,与发达国家的加速折旧、税收抵免、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优惠手段相比,政策手段缺乏灵活性。企业税费负担过重,分的“蛋糕”过少、这种现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影响了职工的收入增长。近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保持职工工资增长与GDP增长同步。这种要求的正当性无可置疑,但应当看到,对于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税费负担本已过重,发展步履本已艰难,再要他们给职工涨工资、增福利,有些企业即使“心有余”也往往倍感“力不足”。另外,一些企业往往利用目前的“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政策,开办两三年,享受优惠之后便“蒸发”,不利于企业长期投资立足。因此,“两免三减半”等税收优惠可考虑改为提高起征点或免征额。还可考虑全面免除中小企业主投资进入和退出的各项资本税,鼓励其扩大资本投资。最好能制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法规,将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重视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减税方案真正落到实处。
3、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由能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当前,小型工业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为主,集粗放化、高耗能化经营的传统行业产业,当中有许多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仍十分严重,与新型工业道路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因此,切实转变工业增长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江西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政府应多管齐下,对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综合治理,引导好企业投资行为,淘汰一批设备简单、工艺落后、管理不严,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扶植一批生产设备先进、工艺超前、管理严格,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企业,对高耗能行业进行监督控制,必要时进行关停或对企业进行改制。政府还应从税收、信贷、差别用能定价、鼓励技术进步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高新技术和中小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尽快培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建立有效的利益引导机制。同时企业必需着力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提高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4、加快市场机制建设,强化价格宏观监控,完善预警机制。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价格管理是一种服务型管理。要做好服务型管理,一是要建立起完善规范价格的各种法规和行为。政府管理部门应在规范现有的市场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市场交易行为法规,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符合各地实际的、可操作的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制止经营者人为造成的各种价格的不规范行为,避免价格的大幅波动,为经营者提供规则和充当裁判,避免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如尽快构筑以《价格法》为核心,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价格法律法规体系。二是要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价格监控。对市场上出现的价格垄断,价格倾销、价格欺诈等不规范的价格行为要运用建立起来的市场价格机制进行处罚。对当前价格上涨过快的原材料建立预警机制,使企业预先采购储备一定量的原材料,降低原材料涨价影响。并且要加大调控力度,除采用经济手段调整外,还要配以必须行政手段进行调控,使大多数企业能够承受这种价格上涨的压力,同时有利于指导生产企业及时进行生产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平稳、快速、协调发展。
5、适当提高人才薪酬待遇,防止人才流失。本次调研发现,很多中小企业普遍反应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由于中小企业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的工作年限相对缩短,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普遍的主要障碍。高工资加快了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步伐,并有利于留住人才。印度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此。很多小企业重要骨干人才本身就较少,也有些同类行业竞争对手采用高薪挖人的方法从别的企业“攫取人才”从而使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中小企业要激发和利用人才还要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实施人性化管理,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如实行多元报酬结构的年薪制、风险抵押、人才持股、期股激励等多种形式分配形式,做到人才报酬与企业的资产增值相联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的能动性,使员工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利益相联系,使人才体会到企业对其工作业绩的认可,并在待遇上得到有效的体现。同时,企业还需制订科学的考核方案,以使每一个人的工作付出与其所得到的回报尽可能平衡,并按《新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给员工办理养老及其他各类相关保险,也可增加住房津贴或住房公积金项目,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6、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寻求替代原材料或改变原材料供应途径来转嫁生产成本高压。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江西省中下游工业企业应向内部挖潜,通过降低管理成本和会计成本来控制总成本水平。一是在基本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企业尽可能采用一些价格比较低的材料来替代价格较贵的材料,对于能源消耗方面,可以寻求原油、煤炭等能源的替代品。二是在人力成本、能源成本、原料成本和运输成本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产品开发能力,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推陈出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出厂价格来转嫁生产成本压力,弥补因生产成本上升给企业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三是通过定单加工、以销定产缓解产品库存积压,尽可能以现货现款交易方式来降低应收帐款的资金占用量,提高了资金周转率,从而减轻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格局。四是疏理产业链之间的联系,增强对上游产业供应商之间的诚信,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投资办原材料生产车间,自产自用,改进原料供应渠道,将成本压力消化在企业内部。
注:①引自彭道宾《探索和开辟又好又快的崛起途径——新世纪以来江西在统筹兼顾中加速工业化进程的轨迹研究》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