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吉林省工业生产增速放缓 实现预期难度加大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7月24日   来源:吉林省统计局

  今年上半年,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表现出生产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工业结构调整效果显现的良好态势。但是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性物价上涨和国家继续实行双紧缩的宏观政策的大背景下,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速回落的局面,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要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将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与效益实现同步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48.2亿元,同比增长22.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在全国列第10位,工业增加值已经完成全年目标的55.0%。实现利润241.93亿元,同比增长47.3%,完成全年目标的58.3%,工业生产和效益均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规模以上工业提速增效目标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

实现利润

目标

1―6月份完成

进度(%)

目标

1―6月份完成

进度(%)

目标

1―6月份完成

进度(%)

全省

2270

1248

55.0

8000

4188

52.4

415

241.9

58.3

长春

885

462

52.2

3550

1825

51.4

175

115.8

66.2

吉林

385

214

55.5

1500

763

50.9

40

26.1

65.2

四平

160

83

51.9

480

255

53.1

15

5.7

37.7

辽源

70

51

72.2

290

158

54.4

8

3.0

37.8

通化

180

103

57.0

550

326

59.3

28

16.5

58.9

白山

115

58

50.7

300

164

54.5

13

8.1

62.2

松原

380

199

52.4

700

405

57.8

110

80.7

73.4

白城

35

17

48.6

135

63

46.9

6

3.3

55.4

延边

116

59

51.1

320

151

47.3

20

8.2

40.9

   

  (二)支柱、优势及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上半年,全省支柱、优势及特色产业保持了较强的发展势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022.72亿元,占全省工业的81.9%,拉动全省工业增长16.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209.97亿元,占全省工业的86.8%,九大重点产业仍然是吉林省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但是在九大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食品、冶金行业发展迅猛,而汽车、石化行业则呈贡献下降之势,请见下表:

   

16月份支柱、优势及特色产业主要指标对比

  单位:%

分组名称

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

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比重

实现利润占全省比重

本期累计

上年同期

本期累计

上年同期

本期累计

上年同期

 支柱、优势及特色产业合计

81.9

83.4

82.9

83.9

86.8

93.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6.1

28.5

32.5

32.3

36.9

22.5

  石化工业

19.4

20.8

16.4

20.1

20.2

40.5

  食品工业

15.5

13.5

14.9

13.1

11.3

9.5

医药制造业

5.3

5.3

3.0

3.0

5.8

7.0

电子

0.5

0.5

0.7

0.4

0.6

0.1

  冶金

7.4

6.0

8.2

7.1

7.2

6.4

  能源(电力生产业)

2.6

2.7

1.8

2.4

3.1

3.6

  纺织

1.5

2.4

1.7

2.3

-0.6

0.5

  建材(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6

3.7

3.7

3.2

2.3

3.0

   

  (三)工业结构调整效果显现

   

  1.轻工业发展好于重工业

   

  上半年全省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13.28亿元,同比增长31.8%,增速快于重工业12.8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产出比由上年同期的1:3.2缩小为现在的1:3.0。轻工业实现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54.8%,增幅也比重工业快9个百分点。

   

  2.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回落

   

  上半年6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从2月份的27.4%下降到6月份的 8.5%;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月份的28.7%下降为6月份的10.5%。

   

2008年高耗能行业对全省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

27.4

25.6

20.9

9.9

8.5

高耗能行业贡献率(%)

28.7

22.6

21.5

10.8

10.5

   

  3.民营工业发展迅猛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展现了新的发展活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8.76亿元,同比增长75.2%,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7.5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实现利润51.74亿元,同比增长76.4%,比全省利润增速快29.1个百分点。

   

    二、当前工业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

   

  (一)工业利润增速回落,大企业亏损加重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利润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增长幅度逐月降低,1―6月份全省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7.3%,比1―5月份回落了5.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增长幅度提高,上半年全省亏损额75.83亿元,同比增长了2.7倍。其中,亏损最多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上半年亏损26.07亿元,同比减盈增亏46个亿。全省前30户亏损大企业共亏损67.68亿元,同比增亏74.31亿元。

   

  (二)工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

   

  今年以来,吉林省工业增速保持高位运行,但是从4月份开始,工业生产增速开始逐月放缓,请见下图:

 

 

  在各月增速缓慢回落的带动之下,上半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22.0%,比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上年同期的第5位回落到第10位。

   

  (三)产销衔接持续低位运行

   

  今年以来,吉林省工业产销衔接水平持续走低,工业产品销售率除2月份适逢春节,企业大量销售库存,产销率突破100%以外,从3月份开始逐月走低,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仅列28位。

   

  (四)高技术产业发展落后

   

  上半年吉林省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12亿元,同比增长40.4%,虽然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但是高技术产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2007年全年水平降低了0.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仍较缓慢。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利润16.37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三、实现全省预期目标难度加大

   

  虽然吉林省工业上半年呈现出生产效益同步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国家“两防止,一从紧”的宏观决策的影响下,今年国内经济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增多,对吉林省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一定冲击。

   

  (一)原油价格上涨对吉林省工业发展弊多利少

   

  1.石油开采不足错过了盈利机会。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高,这给原油开采企业带来了获利良机,上半年吉林省石油开采业实现利润91.95亿元,同比增长97.1%。但是吉林省最大的石油开采企业――吉林油田分公司,在中国石油总公司的统一规划下,控制石油开采量,上半年仅开采原油257.87万吨,同比下降1.8%,生产呈现萎缩势头。同时在我国成品油价格倒挂的特殊背景下,原油价格上涨加重了炼化企业的亏损局面,上半年吉林省炼油和化工两大行业共亏损43亿元,比同期增亏61.17亿元,巨额亏损冲减了石油开采业的利润增量,使得石化产业整体实现利润同比减少了24.5%。

   

  2.油价上涨的传导效应使吉林省汽车工业发展面临挑战。随着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油价开始向下游产品逐渐传导。今年6月份,发改委上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1000元,拉开了成品油涨价的序幕,受此影响,国内汽车消费需求急剧减弱,汽车销售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吉林省共生产汽车50.90万辆,产销率为101.2%,比1季度下降了16.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2.5升以上排量轿车0.69万辆,产销率为112.2%,比1季度下降了34.6个百分点,在各种排量轿车中下降幅度最大。下半年成品油涨价对市场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吉林省汽车工业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持续从紧的货币政策给吉林省企业流动资金增加压力

   

  上半年,央行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年初的14.5%上调为17.5%,提高幅度达20.7%,企业贷款利率也水涨船高,这一方面给贷款额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增加了还款压力,另一方面也给资金相对紧张的小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上半年全省工业企业利息支出40.96亿元,同比增长46.1%,利息支出占企业财务费用的比重达111.2%,比上年同期高出1.3个百分点,直接减少了企业利润的增加,间或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一定影响。

   

  根据上述不利因素的分析我们判断,今年下半年,国家宏观政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能源、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加之吉林省2007年下半年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基数较大对今年下半年数据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实现全年提速增效目标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