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改革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长春市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的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十年来,长春市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总体上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2年,恢复性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开了长期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发展,恢复了农村的集市贸易,初步搞活了农产品的贸易流通,调动了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此阶段,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272.3万吨,增加到304.2万吨,增长11.7%;肉类总产量增长29.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3.1%。同时,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1978年以前的几乎全部为集体统一经营所得,变为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46.71%。此外,国家在1979年和1981年两次分别以30.6%和21.3%的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农民从产品提价中也得到了实惠。
第二阶段:1983-1984年,跨越式发展阶段。1983年全面实行了以公有土地为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经营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彻底改变了农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广大农民由过去单纯的生产者变为生产经营者。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1983年、1984年粮食生产跨上了新台阶,粮食产量一跃增加到451.6万吨和468.4万吨,分别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的1982年增加147.4万吨和164.2万吨,增长48.4%和54%。在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多种经常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元,比1982年增加146元,增长52.1%;1984年达452元,比1982年增加172元,61.4增长%。农业总产值也从1982年的16.1亿元,提高到1983年的21亿元、1984年的24亿元,分别比1982年增长30.4%和49.1%。
第三阶段:1985-1989年,波动发展阶段。此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在1983年的水平上下徘徊。由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我国经济发展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调,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致使农业发展速度放慢。
第四阶段:1990-2003年,平稳发展阶段。这期间,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把人均
第五阶段:2004-2007年,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这四年,中央连续下发了指导“三农”工作的四个1号文件。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做好“三农”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2005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保持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06年的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方面工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解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难度最大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2007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化农业放在首位,这不仅明确了现代化农业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也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上述这些政策力度之大,连续性和指导性之强,给农民的实惠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在2005年10月,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得到了全党、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2004年,国家首先在吉林、黑龙江等农业大省进行试点,实行“一免三补”政策,即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购买良种补贴,三项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测土施肥、农田鼠害防治)补贴,同时对粮食收购采取最低保护价措施。
在此阶段,农村的乡镇机构改革、村委会选举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以及扶贫事业、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措施相继实施。“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工程、有线电话工程、新型合作医疗事业、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全市农村相继铺开。农村各项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经济空前发展。
一、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农产品供应极大丰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长春市委、市政府把粮食生产放在发展经济的基础地位,用粮食的稳步增长带动畜牧业和粮食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长春市粮食产量连续跨上了6个台阶,1982年突破300万吨,达到304.2万吨;1983年突破400万吨,达到451.6万吨;1988年突破500万吨,达到522.5万吨;1990年突破600万吨,达到624.7万吨;1996年突破700万吨,达到750.3万吨;1998年突破800万吨,达到826.6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虽然遭受严重旱灾的影响,粮食产量仍达到了750万吨的历史较高水平,与1978年的272.3万吨相比,增长1.75倍。这是在耕地面积相差无几的条件下,创造的奇迹。
分析长春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原因,除政策性因素之外,与不断优化的种植业结构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长春市充分发挥了地处全球“黄金玉米带”的区位优势,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科学种植,玉米产量不断提高。由1978年的145.1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539.5万吨,增长2.72倍。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53.3%提高到2007年的71.9%,增加18.6个百分点。二是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的水稻生产。组织引导农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昔日泛滥成灾的涝洼地上“以稻治涝、以稻治碱”,发展小井种稻等,使水稻生产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益,也改变了粮食结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2007年,全市水稻产量达159.2万吨,比1978年的12.5万吨增加146.7万吨,增长11.8倍。
三十年来,长春市的蔬菜产量同样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大棚、温室种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产量,也彻底改变了北方冬季少菜的局面。再加上近几年蔬菜新品不断出现,以及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求。2007年,全市蔬菜产量286.9万吨,比1979年(1978年无此项数据)的87.7万吨增长2.27倍。
高速发展的畜牧业。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和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现代化科学配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1985年以后,改革农产品统购统派制度,把市场机制引入农村经济,对猪、牛、羊、禽等取消派购,放开价格,开放市场,改变了过去只能维持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涌现出一大批畜禽养殖专业户。1995年后,长春市实施了“粮转肉”工程,在政策上对畜牧业养殖大户进行扶持,建设现代化牧业小区,鼓励、引导“公司加农户”的饲养方式,促进了长春市畜牧业的高速发展,一跃成为全国的畜牧业大市。2007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1.7%,比1978年提高了40.1个百分点;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5.2%,成为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2007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74.9万吨,比1979年(1978年无此数据)增加168.2万吨,增长25.1倍。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位。畜牧业的发展壮大,使畜产品不仅满足了长春市的城乡需求,而且销往全国各地。特别是长春皓月清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牛肉和吉林德大有限公司的鸡肉已经远销海外,打入国际市场。
稳步发展的林业。改革开放后,国家放宽了林业政策,实行“谁造谁有,允许继承,长期不变”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政策,推行林业承包责任制;特别是1978年以后的“三北”防护林建设,把长春市的林业发展推向了新阶段,形成了布局合理的综合防护林体系;1998年后的退耕还林工作,把原来开垦的林地和适宜植树的山地重新种植林木,对还林的农民进行补贴,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使长春市的林地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市林地面积达328.7万亩,比1978年的251.3万亩增长30.8%;有林地面积发展到242.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4.28%,比1978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
快速发展的渔业。改革开放后,长春市把发展渔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承包责任制,挖掘增产潜力,充分利用可开发的水面,增加配套设施,提高精养技术。大力发展养殖、垂钓、餐饮、娱乐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设施,渔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鱼产量22259吨,比1978年的1172.5吨提高18倍。养殖水面发展到30.9万亩,增长20.6%。
现在长春市不仅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的畜牧业大市,还培育出了以粮食为原料的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长春皓月清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德大有限公司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形成了农业、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相互促进,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保障了农产品的供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需求。改革开放前凭票供应的配给制,缺少“细粮”和副食品匮乏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开放搞活农村经济、制订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加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扎实稳步的推进。
一是通过财政补贴建设的“村村通”工程,实现了全市各行政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乡村公交班车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农村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有线电话、手机和有线电视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彻底改变了通信不畅、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的局面。
二是国家投资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使全市四百多万农村居民受益。
三是新型合作医疗惠及全市农村居民。通过个人出一点,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双倍补贴的办法,解决了过去小病不治,大病治不起的困难局面,初步改善了农民的医疗状况。
四是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全部免除学杂费工作已经实行,并对部分困难家庭子女提供免费教科书。这对提高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素质,将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五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正在开展,广大农村居民正逐步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三、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提前跨向小康社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年,长春市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反映在人民生活水平上,更是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
一是居民收入成倍增长,收入结构明显改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多,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特别是免除农业税和多项补贴措施的相继落实,都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2007年,长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80元,比1978年的145元增长了32倍。在农民收入成倍增长的同时,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1978年以前单一的以种植业收入为主,向多元化、多渠道发展。2007年,长春市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219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96 %;牧业收入696.4元,占纯收入的14.6%;工资性收入1018.7元,占纯收入的21.3%,改变了过去收入单一的局面。
二是住房面积不断增加,住房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
三是家用电器基本普及。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长春市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0台、洗衣机78台、电冰箱24台。在三十年前,这些家用电器在长春市的城区也是凤毛麟角。
四是交通、通信空前发展。三十年前的农村是雨天“泥水”路,现在的农村是水泥路;三十年前,很少有客车通往乡镇,现在公路客车和乡村班车四通八达;三十年前,农村仅个别家庭拥有自行车,现在摩托车非常普遍,部分家庭已经拥有汽车;三十年前,每个行政村只有一部手摇电话,现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彻底告别了“交通靠走,通信靠吼”的时代。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长春市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46台、生活用汽车2辆、固定电话54部、移动电话97部。
五是恩格尔系数显示,长春市农村已经跨入小康社会。2007年,长春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6%,比1980年下降了26.6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粮食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虽然这一数据存在着地域和生活习惯等差异,也仅为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之一,但这一数据近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反映了长春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已经由贫困到温饱并逐步迈向小康社会。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