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7月2日   来源:重庆市统计局

  当前,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重庆市深入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从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特殊市情出发,剖析现状及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力图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产业转移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前者指的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后者指的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理论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产业转移理论以不平衡发展规律为基础,承认区域间不平衡的现实,认为条件好的地方应较快地发展起来,并通过产业和要素从高梯度到低梯度的转移,带动条件差的地方发展。产业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一理论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转移是开放经济下国际分工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一般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向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渐次推进。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已经成为当代并且必将成为今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一)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大致经历了三轮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20世纪60、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良机,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变;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产业结构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结构调整期,出现了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特别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和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的趋势。通过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产业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结构提升阶段向要素优化阶段的转变,处于拥有现代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主导型要素的阶段,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进入了承接重化工业转移阶段。

   

  进入新世纪,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一是越来越向高新科技产业、服务业方向发展;二是国际产业分工向产品内分工延伸,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三是产业转移方式趋于多样化,国际产业结构突破原来单一的直接投资模式,跨国间的企业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过去10多年来平均占跨国投资总额2/3以上;四是产业转移规模迅速扩大,发达国家为了赢得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纷纷以国际产业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产业转移浪潮;五是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控制着50%以上的国际贸易额,90%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资,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专有权和70%的国际技术转让。它们依靠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实行全球投资,进行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推动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国大致承接了三次。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极大地促进了机电产业发展和出口。第三次是世纪之交,我国抓住加入WTO带来的新机遇,新一轮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向我国转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福建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础。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中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并通过日益扩大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规模,向世界“制造中心”迈进。

   

  (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轻纺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阶段,需要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加工工业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腾笼换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

   

  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目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加强。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也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四是产业转移既给中西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传统产业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以跨越方式,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这使得承接地机遇和挑战并存。

   

    二、重庆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重庆直辖以来,始终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紧抓住直辖效应、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等重大机遇,积极营造承接产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着力招商引资,国际国内产业向重庆转移产业规模逐年增长、层次逐步提升,并呈现出加速的态势。

   

  (一)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情况

   

  1.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直辖以来,重庆市累计新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246个,签定合同金额99.47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48.50亿美元。特别是2004年以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增长,2007年创下10.8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截止2007年末,世界500强企业有93家落户重庆。

   

  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据统计,制造业累计签订利用外资协定1155个,占全市44.3%;合同金额38.99亿美元,占全市32.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53亿美元,占全市42.3%,在全市外商投资中均居行业首位。从发展态势看,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呈现出高开―调整―逐步回升的态势,1998年达到2.47亿美元,随后持续回落,在经历2003年谷底以后开始稳定上升,2006年达到2.96亿美元,创直辖以来最好水平。今年以来,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井喷,前5个月达到3.74亿美元,超过2007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3.93倍。德国巴斯夫MDI项目协议利用外资45亿美元,是1997―2007年全市制造业外商协议投资额的1.15倍。经过直辖十年打基础、建平台,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进一步凸现,外资加快涌入的态势十分明显,标志着外商投资重庆制造业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表一:重庆市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

   单位:万美元

年份

签订项目(合同)数

外商协议投资额

实际利用外资额

1997年

128

13384

13161

1998年

121

24180

24696

1999年

105

25915

14633

2000年

91

10386

15232

2001年

104

22859

13708

2002年

77

32334

14899

2003年

97

23408

12305

2004年

145

39690

22379

2005年

89

25547

15377

2006年

114

48516

29642

2007年

84

123697

29297

累 计

1155

389916

205329

   

  2. 国内产业转移方面,2007年重庆市实际利用内资首次突破400亿元,是直辖前1996年的12.6倍,年均增长25.9%,直辖以来实际利用内资累计达1337.30亿元,与国内其他省市的经济联系合作进一步加强。从产业类别看,以第二产业为主,1997―2001年,全市第二产业利用内资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02年出现大的突破,比上年增长26.0%,且增势不减,2007达到历史高点223.26亿元,是1996年的21.2倍,年均增长32.0%,高于全市利用内资增幅6.1个百分点,海尔、格力、美的、长虹、康佳、中国普天、中集、云天化、如意、福耀等国内一大批知名企业(集团)相继落户重庆。

   

表二:重庆市实际利用内资金额

  单位:万元

年份

实际利用内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6年

341109

2831

105369

232909

1997年

378156

3139

116812

258205

1998年

395891

3286

122291

270314

1999年

406169

3371

125466

277332

2000年

430388

3572

132947

293869

2001年

463819

3857

143292

316670

2002年

515296

12748

180584

321964

2003年

572766

15593

260960

296213

2004年

868731

18667

471589

378475

2005年

2058990

38813

949952

1070225

2006年

2982509

30800

1262178

1689531

2007年

4300287

39961

2232621

2027705

累 计

13373002

173807

5998692

7200503

   

  (二)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特点

   

  1.国际产业转移

   

  ①从产业看,集中在房地产和制造业。直辖以来房地产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03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5.1%;制造业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53亿美元,占全市42.3%,房地产和制造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接近全市80%。嘉陵、建设、庆铃和长安等企业与外资合作较早,使得汽摩业成为重庆开放度最高的产业,占据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半壁河山。未来一段时间里,重庆市第二产业利用外资仍将保持主体地位,但随着国家逐步放宽金融、保险、商业等领域对外商投资的限制,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比例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表三: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

  单位:万美元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40508

51575

69595

108534

第一产业

67

175

456

624

第二产业

22424

15698

31043

33581

其中:制造业

22379

12822

29642

29297

第三产业

18017

35702

38096

74329

其中:房地产

14591

31298

23262

63358

   

  ②从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承接份额较大。近几年重庆利用外资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分布极不均衡,具有高度的聚集特征。“一小时经济圈”仍旧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实收外资占全市比重接近90%,尤其以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为主。

   

  ③从国别和地区看,主要来源于我国香港和日本、美国。近年来,来自欧洲的投资逐渐增多,其中来自英国的投资1.12亿美元,占全市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5.2%。随着茂德“811芯片”项目落地,台湾在渝投资呈现出后来居上的态势。一般地说,来自香港的资金偏好房地产投资,而欧美、日本资金主要投向制造业。

   

  2.国内产业转移

   

  ①从区域看,“一圈”占全市常住人口60%、GDP总量7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1%,是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该区域实际利用内资约占全市78%,“一圈”与渝东北、渝东南承接产业转移为78.0:14.4:7.6,“两翼”明显较弱。

   

  ②从来源地看,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且近年来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1996年来自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占重庆实际利用内资的67.1%,为22.9亿元。2007年这一份额提高到76.4%,而来自于中、西部地区的内资只占23.6%。

   

1 按来源分组的的重庆内资利用结构

   

 

  ③从产业看,以第三产业为主,但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直辖以来第三产业累计利用内资占全市53.8%,占内资总量比重由1996年68.3%降至2007年47.2%,而第二产业比重由30.9%提高到51.9%。

   

2 按产业分组的重庆内资利用结构

   

 

    三、重庆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少、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与西部省区相比也不具优势

   

  一是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少。2006年重庆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360家,仅占全国0.5%,在各省市中排第23位、西部第5位。西部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最多的四川有4491家,重庆不足四川的1/3。

   

  二是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小。2007年重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仅占全国1.5%,比GDP占全国比重低0.1个百分点。重庆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排在全国第22位、西部第4位,与直辖前1996年没有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世界500家最大企业已有400多家来我国投资,但来渝投资企业却仅有93家,不到1/5。

   

  三是外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弱。2007年重庆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4%,低于全国水平1.4个百分点,工业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2.2%。2007年四川省引进国内外资金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38%,比重庆高22个百分点。

   

  第二,外资区域分布不平衡,产业投向不尽合理

   

  由于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使得外资的区域性扩张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一小时经济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到近90%,内资也占到近80%,而“两翼”欠发达地区,受各种条件制约,吸引外资十分薄弱,这种失衡局面对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显然不利。

   

  从产业投向看,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低于1%,实际利用内资也仅1%左右。投向工业所占比重最大,投向第三产业次之,而且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2007年,房地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市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的85.2%,利用内资占75.8%,而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中介等服务行业投资明显不足。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近些年巨额的政府性资本投入对外资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外资投向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表明重庆市通过利用外资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实现,相反却加大了地区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重庆市物流业规模小、形式单一,且局限于整个流程某一段,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没有形成社会化供应链,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发挥不充分,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滞后,高速公路里程占全区域公路总里程比重,东部地区高达20%,中部地区0.9%,西部地区0.6%,重庆为1%,重庆物流业发展的硬件“瓶颈”明显存在。由于远离沿海港口,公路、铁路出海路程较远,物流成本明显较东部地区高,加上港口和铁路搬运、装卸等服务收费较高,更增加了外商投资的成本,使很多外商望而却步。据调查,重庆高速公路收费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中一类车路桥费大约2300元/年,是成都同类车型的6倍,也高于上海、珠海等城市。从港口综合费用看,重庆港装卸费644元/TEU,比上海港高38%,比武汉港高143%,比四川泸州港高1倍;堆存费为上海的1.5倍,泸州港的2倍。

   

  (四)产业基础虽好但未形成综合配套能力优势

   

  重庆是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已基本形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建筑建材及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着力培育的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软件、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更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强、配套企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许多外商反映,转移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一些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又常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这必然增加企业负担,抵消在渝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劳动力也缺乏专门培训和专业素质,需要提高,特别是高端的技术、管理、金融、经贸人才十分匮乏,制约了高端产业的发展。

   

  (五)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改善不够

   

  从政策方面看,与沿海及周边比较,在一些政策上不具优势,如与上海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方面的政策,与四川在产业承接方面的政策;政策落实不够,一些市里出台的优惠政策没有落实,惠普、大正等企业反映市里的出国劳务助业贷款备用金、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的奖励补贴政策等没有落实;政策针对性不强,缺乏对大项目、大投资和先进要素具有吸引力的政策,需要出台那种有分量、一目了然的政策性文件;政策执行不灵活,过分讲程序,强调照章办事。

   

  从政务环境看,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还较为突出,“事难办”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在一些外资项目的推进中,不少职能部门习惯被动办事,不积极主动为外商协调解决问题,存在应付、讲形式的情况;政府部门权力意识偏重、服务意识较差,审批项目复杂且环节多。在招商引进上,缺乏专门机构和专业化招商队伍;缺乏创新的招商手段和措施,专业性招商知识很少,项目库建设不规范且滞后,无法满足客商咨询需要等。此外、法制环境、经营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六)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不到位,对招商引资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动力和压力

   

  我们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但与沿海比,我们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缺乏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凡是书上没写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没讲的,就不敢大胆闯、大胆试。沿海地区,国家没有规定不能搞的,政府就允许搞;在重庆许多地方,国家没有规定可以搞的,政府就不让搞。在为什么开放、如何开放的问题上,仍有不少同志思路不清、办法不多、作风不实,只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具体有效的措施。一些招商活动“雷声大、雨点小”,协议签了一大堆,但许多资金和项目却迟迟难以落地。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区县对招商引资的热情不高,准备不足、力度不大、措施不力。不少贫困区县仍习惯于把精力放在向市里争资金、争项目上,不愿主动走出夔门,大气魄承接国际国内和市内产业转移。

   

    四、推动重庆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当前,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燎原之势,外资西进、内资西移,外资看好西部,也看好重庆,重庆市正面临着通过吸纳国际国内生产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这一机遇具有较强的时限性和空间选择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次性洗牌”的性质,持续时间并不会很长,机遇稍纵即逝,失不再来。如果坐失良机,重庆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就可能长期处于被动地位。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进而促进“314”总体部署的全面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提高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一、思想观念要“新”

   

  网络时代的竞争是思想的竞争,思路决定出路。重庆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可以说,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扩大开放、改革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只有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才能承接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直辖以来纵向看重庆发展很快,横向比差距越来越大,按照“314”总体部署,重庆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要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重庆“加快”“率先”必须创新突破,走一条超常规发展道路。只有在改革创新上“率先”,才能在加快发展上“率先”。要勇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桎梏和条条框框的束缚,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对待改革创新不争论、少争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多干少说,干了再说,把解放思想动力真正转化到具体实践中,体现到扎实的效果上。创新需要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设施产业中国家法律政策没有明确禁止的,地方国有金融企业在国家限制政策之内的,一律对外开放,努力把重庆建设成内陆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进重庆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环境要“优”

   

  要从“率先”和“加快”的战略高度,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倡导环境竞争力决定着发展的竞争力,抓环境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当前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已从硬环境逐步转向软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必须高度关注政府在改善投资环境过程中的作用。从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态势看,我国不但存在产业由东向西进行梯度转移的问题,在观念和政府行为模式上也存在梯次传播和学习的过程。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审批事项改革,减少政府审批项目,优化办事流程。深化投融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和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创造条件,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政策,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对已出台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整合,使之产生叠加效应,同时加强督查,确保已出台的各项政策逐一落实到位。针对新形势新要求,认真研究重庆市产业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和国际国内大企业的投资动向,出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新政策,特别是围绕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投资,强化政策支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重庆市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政策洼地”。

   

  三、招商引资要“专”

   

  依托园区实行专业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积极构建设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网络。着眼于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改造、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发展,按照大产业链策划一批大项目,以大项目吸引大资金、配置大资源、发展大产业、打造大集团。对重大项目实行分级跟踪负责,对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成功率,实行绩效评价。建立与中外500强“一对一”、“点到点”的联系机制,强化产业链招商,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效果。建立招商引资网络信息平台,将一些重要国家、地区的知名企业名单、市场信息、投资项目、投资意向面向社会发布,促进双方合作交流。设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组建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专业招商队伍,推广专业小分队招商方式,实行专业化招商,并在一些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充分发挥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招商引资作用,帮助提供招商引资信息,为投资合作牵线搭桥。在财政预算中列出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组织招商活动、搭建招商信息平台、建立项目库、扩大对外宣传等方面。

   

  四、承接产业转移要突出“特”

   

  承接产业转移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引导外资流向,促使产业项目布局、园区发展与各地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地区间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围绕重庆市五大支柱产业、九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完善城市功能定位,打造千亿级产业链和百亿级企业集团,列出产业配套“清单”,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强调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细分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为主攻方向,通过内联外引促进形成一批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集约化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促使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提升重庆产业的综合实力。

   

    五、园区招商要体现“集”

   

  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思路,以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园、长寿化工园和各级开发区为载体,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和投资强度,促进优质资源、先进要素向功能区聚集。鼓励园区承接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发挥以商招商作用,以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产业链的转移,引进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和关联机构,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对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和明显集聚效应的开发园区,优先纳入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在重大项目推荐和配套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对推动形成产业链的关键企业或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土地按规定公开出让,根据外资到位额或注册资本大小给予优惠或补助。鼓励区县兴办特色开发园区,在基础设施及功能配套设施工程项目上给予支持,培育支柱产业,形成特色经济板块。积极探索新的办法,创造新的优势,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各类投资主体来渝兴办产业园区,建立“飞地经济”。通过政策扶持和生产要素倾斜配置,努力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