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南通开放型经济在“紧环境”中凸现高增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6月23日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今年以来,南通开放型经济在总量率先融入苏南的高基数上、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的大背景下,主要指标数据继续沿着上升的轨迹稳健运行,呈现出逆市飘红,强势增长的发展趋势。那么,南通开放型经济年内能否保持这一基本格局和走势,我们认为仍需要今后高度关注。

   

    利用外资:高位开局 喜中有忧

   

  近几年来,南通市掀起新一轮吸引外资高潮,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快速攀高,助推了全市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去年南通注册外资实际到帐额由上世纪末(1999年)的全省第六位跃升为第二位,实现了历史上在省内的最好排位。今年前几个月受去年的惯性推动,南通实际利用外资在新起点上再现强劲增长的喜人态势。商务部确认数据显示,1-4月份累计,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帐达15.61亿美元,同比增长59.9%,增幅远远高于去年全年21.1%水平,总量已达到去年全年的二分之一。在全省十三个省辖市中,前4个月南通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总量和增幅均排第二位。其中各月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增幅分别为:1月份4.94亿美元、增长108.1%,2月份3.63亿美元、增长245.0%,3月份1.90亿美元、下降45.7%,4月份5.14亿美元、增长80.7%。

   

  今年前4个月南通实际利用外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9.9%,其中2月份当月同比增长了2.5倍,为今年实现新跨越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虽然发展趋势比较乐观,但有一些苗头和迹象却值得注意。

   

  从项目规模看,截止5月底,今年全市新增工商登记项目146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75个,同比下降54.5%;工商登记注册外资19.37亿美元,下降17.2%。1-5月份,全市新批项目平均单体规模达1327万美元,高出去年平均水平(1040万美元)287万美元。其中新批注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69个,虽比去年同期减少11个,但其仍占全市新批协议注册外资总量的六成多。前5个月全市外资项目出现向先进制造业集聚、向现代服务业拓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市新批项目数量大幅减少,合同外资出现较大降幅,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已经显现。

   

  从引资地区看, 1-4月份累计,南通六县(市)实际利用外资10.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3%,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七成。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县(市)区为如皋市(4.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4%,其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多。如皋市引资规模全市第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幅全市领先,一批大规模项目的落户、投产是拉动两地实际利用外资强劲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外资投向看,1-4月份累计,第二产业仍为外商投资的第一重点,外商实际投资10.53亿美元,其中投向制造业9.23亿美元,第二产业外商实际投资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7.5%。外商对第三产业实际投资4.72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30.2%。其中房地产业是外商投资的热点,投资额为3.48亿美元,占全市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额的73.80%。同期第一产业外商实际投资额仅有0.36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2.3%。可见,若第三产业外商实际投资剔除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外,服务业利用外资只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9%;农业利用外资占比仍然较低,相当薄弱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

   

  从外资来源地看,1―4月份,有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南通。其中来自香港地区的外商实际投资比重最大,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0.7%,香港实际投资达7.91亿美元,居各国和地区来通投资第一位。其次是日本、英属维尔京群岛实际投资额分别为3.74亿美元和1.03亿美元。此外,台湾和美国实际投资额为0.57亿美元和0.45亿美元。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发达国家地区如美国、欧洲等对通投资已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

   

    对外贸易:高位运行 增势见旺

   

  今年以来,南通对外贸易稳步较快增长,进出口走势比较理想。据海关统计,1―5月份,全市累计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6.23亿美元,同比增长45.0%,增幅比上年同期高23.1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出口45.21亿美元,增长41.8%,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3.2个百分点;累计进口21.02亿美元,增长52.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1.9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24.19亿美元。前5个月南通市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三大指标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3.7、18.2、34.1个百分点。其中各月出口走势分别为:1月份增长44.0%、2月份增长21.7%、3月份增长48.8%、4月份增长54.8%、5月份增长37.7%。可见,前5个月南通出口数据明显好于预期,大家普遍担心的人民币升值趋势加快,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南通出口贸易的冲击尚不显著。

   

  初步简单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四大因素支持出口贸易强劲增长:

   

  一是一般贸易有力支撑出口较快增长。从贸易运作方式看, 1―5月份,全市累计一般贸易出口2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0%,增速比去年同期快18.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贸易总值的63.4%,对全市出口总值的贡献率达63.7%,拉动全市出口总值增长26.6个百分点。多年来,南通的出口基本结构是一般贸易占有绝对优势,这也是南通市出口贸易的一大特色。

   

  二是机电产品助推出口快速增长。从出口产品构成看,1―5月份,全市累计机电产品出口16.9亿美元,同比增长57.9%,增速快于全市出口总值12.7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贸易总值比重为37.4%,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40亿美元,增长180.0%,增速比同期全市出口总值快138.2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贸易总值的16.4%,比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另外,前5个月南通传统纺织服装业出口仍继续保持了优势,出口同比增长22.2%,这一走势表明南通出口商品结构日趋合理。

   

  三是新兴市场拉动作用逐步显现。从贸易伙伴看,今年以来,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使南通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长压力加大,但新兴市场拉动作用日趋显现。1―5月份,对东盟、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分别增长37.8%、37.6%、36.1%和93.5%,拉动全市出口总值增长7.5个百分点。但欧、美、日仍是南通出口市场的主体。由于受欧盟取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数量限制利好政策影响,1―5月份,南通对欧洲出口11.87亿美元,增长89.9%,其中5月份当月增长87.2%;而同期南通对美国出口6.70亿美元,增长42.3%,其中5月份当月增长56.0%;对日本出口延续去年以来的低迷走势,对日本出口9.50亿美元,下降0.2%。

   

  四是外资企业出口贡献突出。从经营主体看,1―5月份,南通各类型企业出口全面增长,其中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累计出口30.15亿美元,同比增长39.2%,增速比去年同期快22.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6.7%,是出口的绝对主力军。外商投资企业对全市出口总额的贡献率达到63.7%,拉动出口增长26.3个百分点。这一走势主要得益于近几年南通利用外资的跨越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兴的外贸出口企业,如林洋新能源、熔盛重工等出口大户。一批新企业的投产开业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家出口政策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

   

    形势与建议:日益趋紧 扬长补短

   

  虽仍目前南通开放型经济走势比较理想,但我们不可能脱离当前国内外复杂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短期内影响引资、出口增长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因素还可能会增多,开放型经济增长的压力还可能会加大。

   

  从国外看,虽然今年世界经济将保持增长势头,但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持续扩大的影响,增速放缓已基本成为定局,特别是国际金融市场将持续动荡,加上部分国家通胀压力加大并由此引发利率上升,全球资本流动将受到不利影响。据权威部门预计,2008年全球FDI将有所下降,特别是发达国家的FDI流入与流出均会明显减少。同时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不断上升,贸易摩擦增多,并向多领域拓展;一些政治因素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等也会对出口增长形成一定的压力。

   

  从国内看,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用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环保压力增大,以及国家连续出台的外经贸政策的综合影响,这些都会对南通出口能力的增长形成一定的制约。目前外资进入面临的最大政策调整是企业所得税法的修改和引资目录的调整,短期内二项政策的调整似乎对外资进入都形成利空。

   

  从市情看,一方面,外贸传统竞争优势相对弱化。目前南通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占较大份额,特别是纺织服装业是南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之一,出口增长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二方面,主体出口市场前景不乐观。南通出口60%多集中在欧美日三大市场,出口将可能面临较大的回落风险。

   

  南通市已经确立了开放型经济在全省的领先优势,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对南通扩大就业、增加税收、调整产业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务之急是要客观地判断当前开放型经济运行情况,慎重权衡重大政策调整的得失利弊,有效化解各种压力,建议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抓住大桥、大港发展机遇,按照本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南通资源特色优势,合理优化引资结构,力争在服务业和农业利用外资上有大的突破,特别是争取在农业利用外资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二是进一步优化综合环境,形成环境优势,不但要提高招商引资的组织程度,完善外商投资协调机制,还要加强对引入外资企业的服务和管理,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三是大力促进出口企业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开拓中东、拉美、非洲等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四是及时制定应变预案,针对国内外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外贸出口可能面临的压力,要有两手准备,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五是积极做好贸易摩擦的应对工作,引导和组织出口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