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就业工作已摆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近年来,全省就业态势趋向好转,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辽宁就业形势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要充分利用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人口红利的契机,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变经济增长优先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并重,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促进就业增长和结构优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新世纪以来,辽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和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全省就业态势趋向好转
近年来,全省就业形势保持着就业总量增长、失业率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份额上升、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公有制就业和服务业就业增长迅速的良好态势。
(一)就业总量增长就业弹性呈现波动性变化
2007年,全省就业人员①达到2180.7万人,比2000年增加128.7万人,年均增长0.9%。分时期看,“十五”时期就业增长相对缓慢,年均增长0.6%,“十一五”开局两年就业增长势头良好,特别是2007年,就业人员增长2.5%,是200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就业弹性是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变化决定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2002―2003年,由于辽宁经济转轨,大量下岗职工转为失业人员,就业弹性出现负数(见表1)。随着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辽宁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经济迅速增长,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相对资本投入减少,就业成本降低,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作用增强。与之同时,各项再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妥善解决了转轨遗留的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辽宁平稳渡过了失业高峰期,就业总体态势趋向好转。2007年就业弹性明显回升,达到0.17,分别比2005年和2006年提高0.08和0.14,经济每增长1%,就业增长0.17%,创造的工作岗位由2006年的6360个增至36177个。
表1 辽宁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增长情况
年 份 |
国内生产总值 比上年增长(%) |
就业人员 (万人) |
就业人员比 上年增长(%) |
就业 弹性 |
经济增长1%创造 就业岗位(个) |
2000年 |
8.9 |
2052.0 |
2.89 |
0.32 |
63821 |
2001年 |
9.0 |
2069.3 |
0.84 |
0.09 |
18468 |
2002年 |
10.2 |
2025.3 |
-2.13 |
-0.21 |
― |
2003年 |
11.5 |
2018.9 |
-0.32 |
-0.03 |
― |
2004年 |
12.8 |
2097.3 |
3.88 |
0.30 |
60567 |
2005年 |
12.3 |
2120.3 |
1.10 |
0.09 |
18875 |
2006年 |
13.8 |
2128.1 |
0.36 |
0.03 |
6360 |
2007年 |
14.5 |
2180.7 |
2.47 |
0.17 |
36177 |
(二)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登记失业率在起伏中得到有效控制
2007年,城镇实现新增就业达到122.4万人,比2000年增加53.8万人,七年累计实现就业824.4万人。
2001年,失业率由2000年的3.7%上升到4.8%,接近了失业预警②的黄灯区;2002―2006年,失业率(见表2)上升趋势加快,进入失业预警的黄灯区,特别是2002年失业率(6.8%)升至历史高峰期,劳动力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十分尖锐;2007年,失业率降至六年多来最低点,为4.4%,达到预期调控目标,处在失业预警的绿灯区,进入适度失业状态。
表2 辽宁城镇新增就业和失业情况
年 份 |
新增就业(万人) |
失业人员(万人) |
失业率(%) |
失业预警 |
2000年 |
68.6 |
40.8 |
3.7 |
△ |
2001年 |
82.8 |
55.5 |
4.8 |
△ |
2002年 |
102.8 |
75.5 |
6.8 |
▲ |
2003年 |
96.6 |
72.0 |
6.7 |
▲ |
2004年 |
111.0 |
68.2 |
6.3 |
▲ |
2005年 |
119.8 |
60.4 |
5.7 |
▲ |
2006年 |
120.4 |
53.9 |
5.1 |
▲ |
2007年 |
122.4 |
44.5 |
4.4 |
△ |
注:△为绿灯区,▲为黄灯区。
(三)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就业人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纳就业能力,是就业潜力的拓展方向。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到873.6万人,比2000年增加156.6万人,年均增长2.9%,所占比重为4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高于山东、江苏、河北、浙江、广东、福建、海南等八个东部沿海省份(见表3)。
表3 2007年东部省份就业人员产业构成情况
省 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全 国 |
40.8 |
26.8 |
32.4 |
山 东 |
37.2 |
32.7 |
30.1 |
江 苏 |
27.6 |
35.3 |
37.1 |
河 北 |
40.4 |
31.0 |
28.6 |
辽 宁 |
32.4 |
27.6 |
40.0 |
浙 江 |
21.5 |
46.2 |
32.3 |
广 东 |
29.4 |
39.0 |
31.6 |
福 建 |
32.7 |
35.1 |
32.2 |
海 南 |
55.3 |
10.8 |
33.9 |
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之比由2000年的33:32:35转变为32:28:40(见表4)。就业人员产业结构处于由传统就业结构向现代就业结构(现代就业模式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占15%,第二产业占35%,第三产业占50%)转化的过渡期,变化趋势基本符合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配第―克拉克定理”③。
表4 辽宁人均GDP及就业人员产业构成情况
年 份 |
人均GDP(元) |
就业人员构成比重(%)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2000年 |
11777 |
33.4 |
31.7 |
34.9 |
2001年 |
12015 |
33.2 |
30.2 |
36.6 |
2002年 |
13000 |
34.4 |
28.7 |
36.9 |
2003年 |
14270 |
34.7 |
28.2 |
37.1 |
2004年 |
15835 |
34.4 |
28.0 |
37.6 |
2005年 |
18983 |
34.1 |
28.1 |
37.8 |
2006年 |
21788 |
33.7 |
27.7 |
38.6 |
2007年 |
25725 |
32.4 |
27.6 |
40.0 |
(四)就业人员行业结构出现新变化服务业就业人员增长最快
随着辽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以及新旧产业调整步伐加快,按行业划分就业人员产业结构有所变化。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是就业发展的重点行业,相对于工业、建筑业来说,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投入少,就业贡献大的特点。2001―2007年,全省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2.9%(比全省就业人员增长水平高出0.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上升5.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0.9%,房地产、金融、贸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业的其他行业就业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建筑业是吸纳就业特别是农民工的重要行业,2001―2007年,就业人员年均增长2.8%,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1%上升到2007年的6.9%,上升0.9个百分点。
(五)城镇就业人员比重提高城乡就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由于辽宁经济转轨时期,城镇就业人员减少较多(2002-2003年仅两年时间减少近90万人),导致城镇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缓慢下降。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城镇就业人员增长随之加快,2007年达到1027.0万人,比2006年增长3.2%。与之同时,城镇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开始回升,2007年达到47.1%,比2006年上升0.3个百分点;乡村就业人员比重为52.9%(见表5)。
表5 辽宁城乡就业人员及构成情况
年 份 |
就业人员(万人) |
比重(%) | ||
城镇 |
乡村 |
城镇 |
乡村 | |
2000年 |
1086.0 |
966.0 |
52.9 |
47.1 |
2001年 |
1091.8 |
977.5 |
52.8 |
47.2 |
2002年 |
1031.9 |
993.4 |
50.9 |
49.1 |
2003年 |
1002.6 |
1016.3 |
49.7 |
50.3 |
2004年 |
1013.5 |
1083.8 |
48.3 |
51.7 |
2005年 |
1006.8 |
1113.5 |
47.5 |
52.5 |
2006年 |
995.2 |
1132.9 |
46.8 |
53.2 |
2007年 |
1027.0 |
1153.7 |
47.1 |
52.9 |
(六)城镇化进程加快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2007年,全省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9.2%,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43.9%)高出14.3个百分点,排在上海、北京、天津、广东之后,列全国第五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2007年,全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半年以上农村劳动力)119万人,比2000年增加47.2万人。
(七)就业环境良好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比重上升
新世纪以来,辽宁就业环境良好,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势头强劲。2001―2007年,城镇各种经济形式就业人员中,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不断增长(见表6),特别是外商、港澳台投资经济(年均增长7.8%)、私营经济(年均增长13.6%)、个体经济(年均增长4.5%)的就业人员增长较为迅速。2001―2007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均有较大幅度提高(见表7)。
表6 辽宁城镇各种经济形式就业人员增长情况
单位:万人
年 份 |
国有 |
集体 |
其他 |
私营 企业 |
个体 经济 | |
|
外商、港澳台 | |||||
2000年 |
546.5 |
184.3 |
110.9 |
32.8 |
83.3 |
161.0 |
2007年 |
336.8 |
90.5 |
177.6 |
55.6 |
202.9 |
219.2 |
年均增长(%) |
-6.7 |
-9.7 |
7.0 |
7.8 |
13.6 |
4.5 |
表7 辽宁城镇各种经济形式就业人员构成情况
单位:%
年 份 |
合计
|
国有
|
集体
|
其他 |
私营 企业 |
个体 经济 | |
|
外商、港澳台 | ||||||
2000年 |
100 |
50.3 |
17.0 |
10.2 |
3.0 |
7.7 |
14.8 |
2005年 |
100 |
35.0 |
10.6 |
17.0 |
5.0 |
18.8 |
18.6 |
2006年 |
100 |
34.7 |
9.9 |
17.5 |
5.3 |
18.5 |
19.4 |
2007年 |
100 |
32.8 |
8.8 |
17.3 |
5.4 |
19.8 |
21.3 |
二、对就业形势的基本判断
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辽宁就业形势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促进就业仍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从就业机遇看有两方面优势:
(一)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促进就业增长和结构优化
党的十七大将“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作为加快改善民生的六大任务之一。近日,辽宁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发[2008]16号),从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到政策支持,从就业培训服务到困难群体④就业援助等全方位促进就业工作。《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以扩大就业为着力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预见,抢抓机遇,把就业优先⑤的政策用足、用好,将极大地促进辽宁就业增长和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人口红利期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契机就业机会增加
2007年,全省人口负担系数⑥由2000年的34.3%下降到30.4%(见表8),下降3.9个百分点。预测2008―2010年,人口负担系数继续降低,辽宁仍处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⑦,表现出劳动力和就业机会增加,储蓄和投资增长等特征。但是到2011年,人口负担系数开始回升,全省劳动力供求关系将出现由劳动力过剩逐渐转变为短缺的“刘易斯拐点⑧”,预示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抓住并利用人口红利的最后契机,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人口财富,将会促进全省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增加。
表8 辽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人口负担系数
年 份 |
总负担系数(%) |
负担少儿系数(%) |
负担老年系数(%) |
2000年 |
34.34 |
23.75 |
10.59 |
2005年 |
31.44 |
18.64 |
12.80 |
2006年 |
30.13 |
16.41 |
13.72 |
2007年 |
30.40 |
16.54 |
13.86 |
从就业存在的困难看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
(三)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就业压力持续存在
据预测,2008―2010年,三个年度的劳动力供给量(劳动力资源扣除非经济活动人口)将分别达到2489万人、2476万人和2460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在辽宁经济增长速度为12%、13%和14%,就业弹性为0.17、0.19和0.21的假设下,对劳动力需求进行预测(见表9)。最理想的假设是经济增长14%,就业弹性为0.21,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差额在244―81万人之间;较差的估计是经济增长12%,就业弹性为0.17,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差额在264―143万人之间。
表9 辽宁2008―2010年期间劳动力需求预测
GDP |
就业弹性 |
2007年(万人)* |
2008年(万人) |
2009年(万人) |
2010年(万人) |
12% |
0.17 |
2181 |
2225 |
2271 |
2317 |
0.19 |
2181 |
2231 |
2282 |
2334 | |
0.21 |
2181 |
2236 |
2292 |
2350 | |
13% |
0.17 |
2181 |
2229 |
2278 |
2329 |
0.19 |
2181 |
2235 |
2290 |
2347 | |
0.21 |
2181 |
2241 |
2302 |
2365 | |
14% |
0.17 |
2181 |
2233 |
2286 |
2340 |
0.19 |
2181 |
2239 |
2299 |
2360 | |
0.21 |
2181 |
2245 |
2311 |
2379 |
注:2007年为全省就业人员数。
(四)就业人员在各产业间配置尚不均衡结构性失业人员有增加趋势
1.长期以来,辽宁第一产业高就业、低产出(2007年就业人员比重32.4%、GDP比重仅为10.7%)的特征显著;第二产业呈现低就业、高增长(2007年就业人员比重27.6%、GDP比重52.9%)的格局;第三产业总体水平偏低(2007年辽宁就业人员比重、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0%和36.4%,国际平均水平分别为50%和68%)。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偏低,使全省劳动力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就业弹性。
2.随着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相应数量资本吸纳就业减少,造成知识技能与岗位不匹配的劳动者结构性失业⑨。此外,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整顿关闭,分流的一部分人员将成为结构性失业人员。
3.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错位,人才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与需求产生结构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难、起薪低等问题已开始显现。
(五)受多方因素影响周期性失业人员有增加趋势
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使劳动力需求减少,将会带来劳动者的周期性失业⑩。
此外,受CPI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加大、新劳动合同法及农民工保障条例的实施等因素影响,劳动者工资水平提高,企业劳动力成本出现快速上涨趋势。从劳动经济学角度分析,劳动需求与工资率成反向联系,当劳动者工资标准提高时,企业用工谨慎,将以减少劳动力来平衡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六)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在辽宁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增长方式粗放、产品附加值偏低,在国际乃至国内分工中处于较低端的位置,表明劳动力供大于求体现在低素质简单劳动力的过剩,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
2.全省智力型就业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比重(2005年为27%)远低于体力型(包括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他人员)就业人员比重(2005年为73%)。
3.根据OECD(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完成高等教育或取得被认可的学徒资格证书是成功进入劳动力市场和继续就业的最低门槛,而辽宁适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2005年为9.6年),难以适应未来劳动力质量竞争加剧的就业需求。
综上所述,辽宁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七)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较多带来就业压力
辽宁城镇化水平虽然较高,但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分割,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较大。随着全省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以及保护农民工就业相关政策的出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加快,就业岗位竞争较为激烈。
三、实现辽宁经济与就业均衡发展的对策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辽宁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保持良好就业态势,实现经济与就业均衡发展,对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一)重视宏观政策的就业效果制定就业增长的总体战略
节约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就业挤出效应,降低就业弹性。世界许多国家曾出现过分倚重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增长却未带来就业增加。根据联合国倡导的各国要实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增长模式”,借鉴国际社会经验,审视辽宁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选择,充分发挥人口红利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制定经济增长速度、信贷规模、外贸平衡、财政投入投向等方面政策时,充分考虑降低失业率的要求,变经济增长优先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并重,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与之同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注重产业升级,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注重就业增长,使劳动者通过就业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必要时,效率、效益及结构转换等目标可适度让位于扩大就业减少失业的目标,资本利益适度让位于劳动要素利益。
(二)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促进就业增长和结构优化
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调整时,考虑对就业的影响,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和利用人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生产领域,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优化结构,切实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
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加快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同时,努力带动全省就业增长。对阜新、朝阳等困难地区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资源枯竭城市的区域发展定位,确立接续产业的竞争优势,设立产业转移储备金,为职工转岗奠定基础。
(三)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就业新格局
实施“创业行动”计划,广开创业之路,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建立辽宁就业新格局、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机制。到2010年,实现《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预期在5%左右的目标。
与之同时,在全省大力弘扬劳动者的创业精神,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创造生产型就业。依靠劳动者自筹资金、自主创业、自主经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真正使工作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生存的依靠,成为其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
(四)贯彻落实各项就业政策较好地解决各类人员的就业问题
重点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大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稳定就业和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当前CPI持续上涨,对困难群体有效地实施就业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农民工在就业等方面与城市其他人群享受同等待遇,妥善解决失地失业农民的就业问题。建立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区域劳务合作,推广培训与转移就业相结合的运作方式,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
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志愿服务西部,鼓励引导毕业生形成多元化的择业观,挖掘科教文卫、公共管理和高端服务业的就业潜力。关注各类民办高校和成人教育毕业生、城镇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历年累积下来的各类学校往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五)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推动扩大就业
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体系,促进劳动者教育培训水平的提高。改变目前教育供给主导型的劳动力供给体制,建立需求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与之同时,建立多梯度人力资源结构,适应辽宁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需要,实现素质就业,使扩大就业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相辅相成。
就业人员:包括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个体私营就业人数(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和乡村就业人数。
失业预警:根据城镇失业状况设定。蓝灯区登记失业率在3%以下,劳动力市场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绿灯区在3%和5%之间,处于失业适度状态,劳动力市场就业比较充分;黄灯区在5%和7%之间,失业增长趋快,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红灯区在7%以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困难群体:指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这些难以实现就业,或者连续失业一定的时间还未能就业的人员。
就业优先:是指政府和各级领导在开展工作时,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优先地位,集中精力加以解决。
人口负担系数:人口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
人口红利:在人口变动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就是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在一个时期内都比较低的局面,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了。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的变动而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繁荣与萧条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