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浙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铸造大企业集团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6月16日   来源: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全省上下必须努力实施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培育世界级大企业集团,以提高浙江经济竞争力,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本文在客观分析浙江企业集团现状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为推进浙江企业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浙江企业集团规模小层次低

   

  近年来,浙江企业集团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对浙江经济发展的贡献日趋提高。2007年浙江达到“双5亿”标准的大企业集团384家。2002-2007年6年间,浙江企业集团户均资产规模从13.76亿元扩大到34.06亿元,年均增长19.9%,户均营业收入年增长20.5%,户均创利年增长23.9%。全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中浙江企业集团所占席位逐年增加。2002―2006年,全国按营业收入排位的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中,浙江企业集团所占席位分别为91家、99家、103家、107家和137家,呈逐年增加之势。

   

  但从浙江企业集团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总体上还存在着企业集团规模偏小、科技投入不足、传统产业居多等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集团规模偏小。近几年浙江大企业集团虽然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但还明显偏小。2002-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内地各有12家、14家、15家、19家和22家企业上榜,但浙江企业无一入围,这与浙江经济大省地位不相称。如2006年浙江省营业收入最大的浙江物产集团仅为486.33亿元,只相当于世界500强最后一位的四成多,2007年浙江省营业收入列第一位的仍是浙江物产集团,全年营业收入为732.1亿元,虽比上年增长50.5%,但与世界500强仍相距甚远;2006年浙江全部列入统计的390家企业集团营业总收入为12757.38亿元,只相当于2006年列全国第一位的中石化集团营业收入的1.2倍;2007年浙江全部列入统计的423家企业集团营业总收入为15749.87亿元,也只是中石化集团全年营业收入的1.3倍。

   

  二是科技投入不足。2002-2007年,全省全部列入统计的企业集团投入研究开发费用分别为27.65亿元、46.80亿元、49.93亿元、74.52亿元、110.43亿元和137.98亿元,户均分别为1035.52万元、1665.51万元、1703.95万元、2224.53万元、2831.58万元和3261.96万元,尽管户均年增长速度达25.8%,但是企业集团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占企业集团创造的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只为0.7%、0.9%、0.7%、0.8%、 0.9%和0.9%,仍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准。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究开发经费占营业收入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企业集团研究开发费用的严重不足,已成为浙江企业集团技术创新水平差、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核心竞争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企业集团以传统产业居多。浙江企业集团中,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企业,2002-2007年,从事这些传统产业企业集团的比例分别占到91.8%、92.5%、90.4%、91.0%、92.6%和92.9%,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一家也没有。名牌产品不多,更缺少有世界影响的知名品牌。说明浙江企业集团的产业结构传统,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缺乏,是浙江企业集团的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够强的又一重要原因。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进入以高科技为核心的大公司、大集团竞争时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应当具有雄厚的实力,主要生产经营指标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强,具有持续的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应当具有一流的管理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优秀人才队伍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应当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我国“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今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分析世界大企业集团、跨国大公司发展历程,从事第二产业,在IT业和其它制造业中,大企业集团壮大发展都与科技自主创新分不开,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能在某产业某领域站立世界科技创新前列,如微软、英特尔、杜邦、松下、波音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等,从事第三产业则主要是制度创新,包括管理制度、营销制度等,如联邦快递公司、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沃尔马公司、麦当劳公司、迪斯尼公司等。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才能提高企业集团效益和竞争力,培育世界级大企业集团。

   

    二、关键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要大力提倡科技自主创新,这是形成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

   

  现在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要做强做大企业集团,首先必须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努力实现从高消耗粗放型向高效益节约型方向转变,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发展,铸造竞争新优势。美国微软公司从1975年创建以来,以平均每年31%的速度在发展,凭借WINDOWS办公软件及MSN等网络交互技术稳稳占据着IT业的头把交椅,创造了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发展的神话,彻底打破了在工业经济社会依赖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投入来获得经济增长的定律,充分说明了在当今经济社会中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007年5月4日,《商业周刊》公布的本年度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其中位列前十的依次是:苹果、谷歌、丰田、通用电气、微软、宝洁、3M、迪斯尼、IBM和索尼。在十大创新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到一半,这说明研发与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所在。按照国际标准,高科技企业的科技投入应占销售收入的10%,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企业新产品开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还不到1%,这必然导致我国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专利与专有技术少。再加上企业对于新产品的研发更注重短期项目,对长期性的、具有市场前瞻性的基础性研究投入欠缺,使得我国很多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因缺少核心技术而只能赚取很少的利润。2004年,我国的发明专利有13万件,其中有一半来自跨国公司。另外,从专利构成来看,中国人申请的100件专利中只有18件是发明专利,其余都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而国外企业申请的100件专利中有86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一个重要特征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这与我国产业结构、技术有机构成有关,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不发达,产业科技含量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在60%以上,而我国在30%以下。

   

  推进技术创新是整个自主创新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投入主要依靠企业,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对市场的了解牵引技术创新的方向。我国企业财力不够,从公共财政中支出一部分给有开发能力的骨干高技术企业用于关键技术攻关,促使这些骨干企业尽快形成国际竞争力。2007年度浙江省获科学技术奖的273项成果中有61.9%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 我国应强调科研成果的辐射面,而不是一般的成果转化,除了重视以自主技术为基础的高技术产业外,还要高度重视对外引进与开放技术的消化、吸收与改进。应大力加强在消化改进引进技术方面的投入,不能甘心长期当外国产品的倾销地和试验场,也不能天真地等待外资企业的所谓“溢出”效益。

   

  加强科研合作。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是其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我国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新技术开发投入不足而且成功率偏低的问题。为了提高新产品的研发效率和成功率,企业可以采取两种有效途径:一是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二是向国外购买专利与专有技术,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目前存在一种不良现象:一方面是国内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冒风险投入太多的人力和财力搞研究,另一方面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里大量的科研成果被闲置。如果双方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现合作互利,就能将这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生产力。

   

    三、坚持制度创新 增强创业活力

   

  通过制度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优化企业集团产业结构,提升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做强做大浙江企业集团。

   

  1.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包括产权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用改革与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通过企业产品产业优势的发挥,扩大生产以及国内外市场开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兼并、控股、融资等策略扩张和发展企业集团;通过对企业各生产要素改造重组,使物尽其力,人尽其才,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增强构造国际竞争力大企业集团的活力和动力。

   

  2.要坚决改变产品市场定位同一,区域内同类产品之间过度竞争现象。区域内同类产品存在争夺客户、供应商及其他资源的关系,过度竞争使得企业之间不能形成畅通的技术、管理交流机制,区域集群企业创新核心无法形成,阻碍集群企业升级。浙江省区域集群内企业之间产品的市场细分程度不高,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市场定位往往较为相似。以宁波的服装产业集群为例,集群内罗蒙、雅戈尔与培罗成等企业生产的男西服套装在品牌风格上还未形成鲜明特色,产品市场定位比较同一。温州皮鞋产业集群内奥康、康奈、红蜻蜓、蜘蛛王与吉尔达等企业生产的皮鞋产品也没有实现有效的市场细分。这就造成几个品牌之间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甚至在名牌企业之间出现降价竞争现象,各名牌企业之间的技术与管理交流难以有效进行,削弱集群整体创新功能,影响集群凝聚力的形成,阻碍集群升级。我们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合并、兼并、控股、重组等措施,在同区域同一产业逐步扶持和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一个优势企业、一个优势产品、一个优势品牌。

   

  3.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品牌战略是浙江“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综合平台。浙江名牌战略取得巨大成果。从2001年开始评比的中国名牌产品代表中国制造业的最先进水平,是区域制造业实力的象征。2007年浙江新增中国名牌95个,居全国第一,至此,浙江共获中国名牌289个,占中国名牌总数1957件的14.9%。浙江省的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数量虽然仅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0.5%,可对全省经济发展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却不容忽视,在全省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浙江名牌产品发展与升级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二是品牌产品影响力不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低端;三是产品市场定位雷同,集群内同类产品之间的过度竞争阻碍集群升级;四是商标侵权与名牌仿冒问题影响名牌战略顺利实施。

   

  科技创新铸名牌。自主创新是名牌产品的核心,要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目前浙江很多企业的实力还比较弱,品牌资产价值也比较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比较小,上市的增值空间不大。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拥有含金量较高的核心技术,就可以陆续在国内、香港、东南亚乃至欧美发达国家上市,而伴随其股价的飙升,企业的品牌资产价值也会不断提高。同时,融资获得的大量资金又可为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提供资金保障,进而为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07年5月4日,《商业周刊》公布的本年度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其中位列前十的创新企业又是世界品牌资产价值排名前20位的企业,中国企业无一入选全球品牌资产价值排名前100位,这充分说明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越强,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强,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高,品牌的资产价值也就越高。我们要以科技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品质量为基础,强化管理,用先进营销策略开拓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培育名牌产品,增强品牌资产价值。

   

  注重品牌文化内涵建设与品牌保护。品牌资产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是企业一贯的承诺,也是品牌建设的首要内容。品牌资产价值需要品牌经营者不断地去维系,以便赢得消费者,实现其增加品牌资产价值的目的。微软、英特尔、IBM等品牌稳居世界前列的关键在于多年来始终坚持恪守品牌核心价值,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吸引了众多的品牌忠诚者,使得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相辅相承,确保了企业品牌资产的增值,而品牌价值的增值又促使企业股票市值的攀升,形成了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强有力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优秀的品牌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仅选择产品的功效和质量,同时也选择产品的文化品位。这就要求企业在建设品牌时将文化内涵渗透和充盈其中,把品牌蕴涵的文化精致而充分地展示出来,形成企业赖以长期发展的资本--品牌资产。由于品牌的构成要素非常复杂,除了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和商标外,还有一些要素对于品牌形象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品牌的定位主题语、品牌代言人甚至品牌的标准色等已经成为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应合理利用现有的法律资源,对品牌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浙江企业集团一定要树雄心、立壮志,确立铸造世界级大企业集团的奋斗目标。要登高望远,面向全球,强化全球意识,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不断增强国际化的理念,抢占国际市场,引进国际化的技术、管理和人才,打造国际化品牌,切实增强国际竞争力;要研究发展战略,正确定位,多作前瞻性思考,多谋战略性举措,研究专业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确定企业发展中的产品定位、产业定位、技术定位;要创新思路,跨越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形成主体产业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本运作,加速裂变扩张,培育一业为主、多业经营的大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