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苏州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注重项目质量,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全市引进外资、对外资投资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外商投资稳步发展,外资结构继续优化
2007年,苏州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022个,新增注册外资183.63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保持第一。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8.0%,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仅次于上海,位居第2位,分别占到全省和全国的32.7%、 9.6%。至2007年末,全市累计注册外资1039.70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38.60亿美元,开业投产外资企业10218家。
1.独资企业的主体地位继续提升,中外合资企业比重下降。
2007年,外商独资、合资、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62.1亿美元、8.55亿美元、0.85亿美元和0.14亿美元,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分别为:86.7%、11.9%、1.2%、0.2%。与上年相比,外商独资企业的实际利用外资比重提高了4.2个百分点,中外合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则下降5.3个百分点。从总量上看,中外合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18.4%,独资、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增长23.4%、3.54倍和53倍。
2.利用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007年,第三产业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额42.83亿美元,增长96.2%,高出全市平均增幅80.9个百分点,占全市注册外资额的23.3%,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增长1.89倍,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7倍,卫生教育、科技服务分别增长71.8%与60.7%。全年新批分销服务领域项目185个,注册外资4.23亿美元;软件服务项目48个,注册外资6053万美元。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9.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倍,增速远快于利用外资总体水平。其中传输与计算机业增长2.35倍、房地产业增长1.82倍、科技服务业增长1.41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在三次产业间比例为:0.23:86.48:13.28,与上年的0.22:87.90:11.88相比,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比重明显提高。
3.第二产业增势减缓,先进制造业成为外资的主要投向。
2007年,苏州第二产业新签合同外资金额140.10亿美元,同比增长2.7%,占全市注册外资总额的76.3%,比上年下降9个百分点。新批制造业项目全部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其中机械类与电子通信类项目注册外资占总额的47.4%。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61.96亿美元,增长11.5%。电子通信、机械、化工、纺织服装是外资投向重点行业,比重分别是26.4%、15.6%、9.4%、4.7%;医药、电子通信、化工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41.7%、20.5%、17.9%。
4.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载体建设如火如荼。
国际服务外包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在全球迅速崛起。苏州国际资本高度集聚,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信息通讯日益完善。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为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外包需求潜力十分巨大。到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服务外包企业近500家。全年注册科研服务项目20个,注册外资8050万美元。苏州工业园区被评定为全国唯一首家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苏州市、昆山市、太仓市被列入省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吴中经济开发区、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先后成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当年新增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企业10家。目前,苏州已有新电科技、新宇软件等21家省级服务外包重点企业,CMMI认证企业达18家。苏州工业园区新宇软件与印度著名IT企业戴塔麦特计划合作设立首期1500人的ITO/BPO(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基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合作项目。
5.项目平均规模扩大,跨国公司投资力度加大。
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单项规模显著提高,平均单项投资额达908万美元,比上年增加210万美元。全年新批与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投资总额168.88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千万美元以上的新增注册外资占全市总额的92%,其中超亿美元项目24个,注册外资17.32亿美元,同比增长6.87倍,占全部外资的9.4%。2007年,又有美国国际纸业、联合技术、斯泰博,德国大陆、贺利氏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苏州,投资项目26个,注册外资11.3亿美元。截止2007年,共有122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苏州,投资项目375个,注册外资81.2亿美元。
6.增资扩股势头强劲,土地使用效率提高。
2007年,苏州共有1478家外商投资企业增资,增加注册外资59.8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占全市注册外资总额的32.6%。大部分增资项目不新增用地,而是依靠生产设施的调整和合理布局,达到扩大产能和营运规模的目的,主要集中在电子通信、机械装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2007年,苏州实际到帐外资继续较快增长,而相对应的建设用地仅1118.16公顷,比去年同期下降35.6%,若以2006年单位土地投资强度计算,共节约用地920.96公顷。利用外资呈现规模化与集约化,有效地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了苏州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主要引资来源地的投资均呈增长态势。
2007年,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苏州投资,其中来自香港地区的注册外资居首位。注册外资额78.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倍,占全市比重42.7%,维尔京群岛、台湾、萨摩亚分别占7.8%、7.7%和6.8%;实际到帐外资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依次为英属维尔京群岛、香港、东盟、日本、欧盟、萨摩亚、美国、新加坡、毛里求斯、韩国。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香港的实际到帐外资各占总额的20.7%、18.7%,来自欧洲各国的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8.继续引进研发机构,“引智”步伐明显加快。
2007年,新增项目美国梅思安设备研发公司与荷兰奇梦达存储产品研发中心,共投资2640万美元。截止2007年末,苏州全市已有市级以上科技部门和外经贸部门认定的外商投资研发中心129家,其中独立外资研发机构15家,投资总额达2.12亿美元。全市共聘用外国专家575人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856人。
二、“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投资势头良好
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就提出“走出去”战略,对外开放从单纯的以“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走出去”并重的新阶段转变。在国际资本纷纷投向苏州的同时,苏州的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竞争。
1.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活跃,承包工程不断拓展。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金额3.45亿美元,实现营业额3.0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倍和1.23倍,年末在外人员2148人,业务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承包工程业务不断拓展,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荣诚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相继获得了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使全市拥有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经营权企业达到27家。水泥厂、火电厂建造,通讯光缆、园林、环保工程逐渐成为苏州的强势工程项目。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承接的水泥厂建造总承包项目,合同金额达1.5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了向以电子装配、机械加工、焊接、园艺等多工种,直至高端技工输出的转变,外派技术型劳务人数已占到外派总人数的84.2%。
2.境外投资走势良好,民营企业成绩显著。
2007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50个,中方投资额达到 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占全省总额27.7%,在全省居首位。在投资规模上,改变了以往小而散的发展模式,逐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平均单个项目中方投资额26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53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以上项目9家,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家。投资范围遍及港澳、东南亚、非洲、南美等100多个国家与地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进一步升温。在投资方式上,涉及资源开发、高科技项目研发、风险投资、境外加工贸易、生产型项目和贸易窗口等多种形式。苏州胜利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在波兰投资建立的为液晶电视配套的精密冲压件项目,中方投资额达2290万美元,是目前苏州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生产型对外投资项目。苏州金海木业有限公司投资赞比亚的木材资源开发项目,总投资达1160万美元。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上,张家港其元集团和永钢集团联合投资的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项目,在国家商务部第二批境外经济合作区招标中成功中标,成为中埃两国国家级合作区项目。苏州市境外投资涌现出境外加工贸易、境外资源开发、境外参股和收购、境外创业投资、境外投资型离岸公司、境外高科技项目研发、境外招商引资、境外服务业等多种形式;投资主体有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投资主体中80%为民营企业,反映出了苏州民营经济的实力和活力。
三、“引进来”和“走出去”存在问题及思考
1.利用外资产业升级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外资结构“偏重”,服务业和农业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带来了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和消耗过大,且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总体上看,2007年苏州利用外资已逐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新增注册外资占全市的比重首次突破二成,增速迅猛,但与庞大的制造业外资相比仍然偏低。苏州外资大量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外资项目大多还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还不高。随着国家产业、税收等政策的调整,应鼓励外商更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环节和基础设施以及附加值较高的物流、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研发等现代服务业。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充分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走出去”的能力总体还偏弱,缺乏竞争优势。2007年,苏州境外投资已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总量偏小。“走出去”业务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还有待继续提高。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土地、能源、环境和人口等要素瓶颈制约,承受着多重压力。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推动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循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大力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更深程度、更广范围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和循环,在更广阔的空间获取资源、市场和技术,是推动苏州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对外投资业务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低端、利润率较低的领域。为此,应鼓励企业转变增长方式,以技术和管理优势扩大市场规模,推动企业投资、设计、施工和营运联合一体化发展。必须积极推动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上,要加快推动设立境外集聚区,为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搭建平台。继续鼓励和支持苏州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收购兼并、合资合作、风险投资、高科技研发、资源开发等多种方式开展境外投资,实现配套生产国际化,促进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抓紧建立境外国别、地区环境评估体系,有步骤、分类别、按行业推出适合境外投资的国际和地区推荐名单,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帮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