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甘肃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分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5月22日   来源: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

  近年来,甘肃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城镇居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首次越过万元大关,达到10012.34元,比2006年增长12.24%,城镇居民收入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甘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后移,差距在逐年扩大,省内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

   

    一、现状

   

  1、甘肃居民收入一直在全国后位徘徊,且排位越来越靠后

   

  近年来,甘肃和全国经济一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显著,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甘肃居民收入一直在全国后位徘徊。特别是2002年以来甘肃收入在全国排位情况一路下滑,在31个省中的位次也由2002年的第25位下降到2007年的最后一位。 2002年排在全国后6位的是:甘肃、黑龙江、宁夏、内蒙古、安徽、贵州,甘肃排第25位,到2007年分别是陕西、贵州、新疆、青海、黑龙江、甘肃,甘肃在全国的位次后移到最末位。

   

  2 、甘肃与全国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态势

   

  甘肃城镇居民收入虽然取得了显著增长,但全国平均水平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带动增势更猛,甘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年拉大。这种差距不仅表现为绝对值的拉大,也表现在速度的差距上。

   

甘肃与全国可支配收入差距比较

   

 

全国

甘肃

全国-甘肃

绝对值(元)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元)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元)

比上年增长(%)

2002年

7702.8

13.85

6151.42

14.28

1551.38

-0.43

2003年

8475.2

9.99

6657.24

8.22

1814.96

1.77

2004年

9421.76

11.21

7376.74

10.81

2045.02

0.4

2005年

10493.03

11.37

8086.82

9.63

2406.21

1.74

2006年

11759.45

12.1

8920.59

10.31

2838.86

1.79

2007年

13785.79

17.23

10012.34

12.24

3773.45

4.99

   

  由上表看出,2002年,甘肃比全国平均低1551.38元,增速高于全国0.43个百分点,此后各年甘肃的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差距逐年增大,到2007年,甘肃比全国平均低3773.45元,增速比全国低4.99个百分点。2002年到2007年间甘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3%,同期全国平均年均增长12.35%。

   

  3、甘肃城镇居民工薪收入比重高于全国平均

   

  城镇居民的全部收入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项构成。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一直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非工资性收入为辅的格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居民收入渠道日益拓宽,形成工资性收入比重逐渐下降、非工资性收入比重逐步提高的新趋势。通过对甘肃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与全国的比较,可以发现,甘肃城镇居民的收入基数低,对工资性收入的依赖程度更高。

   

甘肃与全国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比重比较

  单位:%

年份

全国

甘肃

全国-甘肃

2002年

70.19

74.58

-4.39

2003年

70.74

73.87

-3.13

2004年

70.62

76.18

-5.56

2005年

68.88

74.24

-5.36

2006年

68.93

73.11

-4.18

2007年

68.65

74.96

-6.32

   

  从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分析,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8140元,经营净收入519元,财产性收入45元,转移性收入2153元,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95元、422元、304元和1232元。

   

2007年甘肃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单位:元、%

 

全国

甘肃

全国-甘肃

绝对额

比重

绝对额

比重

绝对额

比重

总收入

14909

100

10859

100

4051

--

工资性收入

10235

68.65

8140

74.96

2095

-6.32

经营性收入

941

6032

519

4.78

422

1.53

财产性收入

349

2.34

45

0.42

304

1.92

转移性收入

3385

22.70

2153

19.83

1232

2.87

   

  从比重看,这四项收入分别占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74.96%、4.78%、0.42%和19.83%,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这四项收入分别占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68.65%、6.31%、2.34%和22.7%。从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甘肃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要高于全国6.32个百分点,而经营性收入的比重比全国平均低1.53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低1.92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低2.87个百分点,进一步说明甘肃居民收入对工资性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

   

  4、与西部各省区比较

   

  2002年,甘肃城镇居民收入在西部11省区(缺西藏资料)中位第8位,比宁夏、内蒙古、贵州分别高84元、100.2元、207.36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省区居民收入变化较快,到2007年,甘肃已处于西部各省最后一位,从几年的年均收入变化情况看,甘肃仅比新疆高1.86个百分点,比云南高0.54个百分点,比增长最快的内蒙古低5.16个百分点。

   

2002-2007年西部各省区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地区

2002年(元)

2007年(元)

 年均增速(%)

 增长量(元)

重庆

7238.04

12590.78

11.71

5352.74

内蒙古

6051.24

12377.84

15.39

6326.6

广西

7315.32

12200.44

10.77

4885.12

云南

7240.44

11496.11

9.69

4255.67

四川

6610.8

11098.28

10.92

4487.48

宁夏

6067.44

10859.33

12.35

4791.89

陕西

6330.84

10763.34

11.2

4432.5

贵州

5944.08

10678.4

12.43

4734.32

新疆

6898.56

10313.44

8.37

3414.88

青海

6199.8

10276.06

10.63

4076.26

甘肃

6151.44

10012.34

10.23

3860.9

   

    二、成因

   

  甘肃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长期落后的原因从表面看,是甘肃省工资水平低、收入来源不广造成的,但经济落后、负担系数重、就业形势严峻等则是导致落后的深层原因。

   

  (一)直接原因

   

  1、工资水平低造成甘肃城镇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甘肃省的工资水平不高

   

  从城镇居民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占主要部分,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95%以上。工资及补贴收入的高低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起着决定的作用。从近年来甘肃与全国工资及补贴收入变化比较,工资水平低,占收入的比重大是甘肃城镇居民收入低的一个直接原因。2007年,甘肃城镇居民人均工资及补贴收入为7948.65元,比全国平均低2031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79.39%,比全国平均高7个百分点。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国有经济单位、集体经济单位、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26620元、15595元和24058元,甘肃为22314元、12979元和17948元,分别低4306元、2616元和6110元。

   

  2、个体私营经济对居民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微弱

   

  2007年甘肃个体私营者人数占城镇居民家庭人口的比重为4.24%,人均经营净收入只有494.06元,从全国的调查数据看,2007人均经营净收入达到941元,高于甘肃446.94元。甘肃个体私营从业人员,主要属于谋生型,非创业型,尤其是“4050”人员,受观念、技能和市场环境的限制,重新谋生确实面临诸多困难。近几年来,甘肃个体私营从业人员的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城镇居民从中获得的收入却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提高,以至于其占居民总收入的比重极小,提升不快。

   

  3、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值能力不强

   

  居民通过对手中资产的合理运作,使其增值,也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2007年甘肃城镇居民人均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仅有71.3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7.64元。甘肃城镇居民通过资产运作获利进而提高收入水平的空间较小。主要原因:一是在预期收入不稳、预期支出不减的情况下,储蓄仍是居民家庭的主要理财方式之一。2007年甘肃城镇居民人均利息收入仅有6.17元;二是在财产性收入构成中,出租房屋收入所占比重较大,但由于甘肃城镇居民的房屋拥有量远远低于全国,在自身安居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更谈不上房屋的出租。2007年甘肃城镇居民人均房屋建筑面积只有27.04平方米,出租房屋的收入仅达到25.52元。

   

  (二)深层原因

   

  1、经济发展滞后

   

  造成甘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的深层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处于落后地位。虽然甘肃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由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在全国处于落后的地位。2006年与2002年相比,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0.0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比重下降0.03个百分点,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扩大了2286元。

   

  2、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省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收入差距拉大。2007年,甘肃14个市(州)中有5个市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八千到九千元之间的有6个市,八千元以下的有3个市(州)。

   

2007年甘肃14个市国内生产总值及可支配收入情况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比上年增长(%)

 可支配收入(元)

比上年增长(%)

嘉峪关

120.18

17.76

13442.43

13.77

金昌

213.22

16.2

13260.36

17.8

酒泉

203.25

12.8

11269.11

11.27

白银

200.52

12.69

10860.24

20.09

兰州

732.76

12.5

10271.18

 9.06

平凉

147.82

12.5

8788.20

11.95

张掖

146.5

11.5

8595.12

7.5

武威

187.65

12.03

8546.89

 14.49

庆阳

200.82

13.3

8395.98

 10.61

定西

100.10

10.0

8342.53

 14.41

天水

196.2

11.8

8319.12

 9.67

陇南

111.81

12.7

7653.11

 8.2

甘南

35.37

12.1

7019.28

 17.55

临夏

72.97

11.4

5873.06

 9.06

   

  居民收入超过万元的5个市都是甘肃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嘉峪关、金昌两市居民收入依托酒钢公司、金川公司这两家效益良好的大型企业一直是甘肃城镇居民收入的领头羊。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限制了甘肃城镇居民收入整体水平的提高。

   

  3、负担系数大,就业形势严峻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甘肃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就业面为53.35%,平均每一就业者的负担系数为1.87人。而且从不同收入分组看,就业面差距也很大,2007年最高10%收入组的就业面达到58.85%,最低10%收入组的就业面只有42.77%,高低相差16.08个百分点;最高10%收入组的就业负担系数为1.7人,最低10%收入组的就业负担系数为2.34人,高低相差0.64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在带动局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就业压力。据统计,甘肃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已由2002年的8.66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9.69万人。

   

    三、建议

   

  (一)扩大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鼓励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发展,帮助企业下岗人员和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兴办服务业,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

   

  2、发展非国有经济

   

  非国有经济在吸纳从业人员,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继续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构造更大的空间和环境,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服务,促进就业。

   

  (二)健全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工薪收入水平 工薪收入是影响甘肃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2007年甘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全国平均低3945元,比西北五省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宁夏低5223元,其中企业、事业、机关人员工资分别低6117元、3275元、6094元。甘肃应该抓住此次工资调整的机遇,下大力气提高工资水平。同时借助工资补贴的有利契机,将一切明补、暗补即在实际上属于个人收入的项目逐步纳入工资管理,如住房、车辆、通讯、奖金、旅差、职务职业补贴等,提高补贴标准,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三)鼓励创业,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投资渠道的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提升将是一个大趋势。要把鼓励投资创业,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作为重点途径。鼓励城乡居民投资创业,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成为投资者,增加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