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对甘肃经济影响研究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4月24日   来源: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

  受投资较快增长、工业生产需求旺盛及国际市场价格冲击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甘肃省生产领域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上涨运行态势,工业生产所需的中间投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也持续大幅上涨,一季度累计涨幅达8.75%。自去年12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水平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形成了生产领域的价格倒挂,这种现象对工业经济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应该引起各有关部门关注。

   

    一、原材料购进价格变动的主要特点

   

  1、原材料购进价格总水平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

   

  一季度,原材料购进价格呈现逐月上升走势,累计上涨8.75%,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0.45个百分点。分月看,1月份上涨7.1%,较去年同期上涨3.16个百分点;2月份上涨8.95%,较去年同期上涨4.63个百分点,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0.7个百分点;3月份涨幅达到10.21%,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1.88个百分点。

   

  2、原材料涨价面宽,涨幅为近年来最高

   

  一季度,工业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涨幅高于去年同期4.48个百分点。调查的九大类产品价格呈“六升三降”态势,涨价面达66%。从34个行业分组看,在调查的全部产品中,价格上涨的行业占70.6%,价格下降的行业占29.4%。

   

  3、燃料、动力类产品价格上涨是拉动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动力

   

  从行业分组看,燃料、动力类产品价格涨幅最大,一季度累计涨幅为15.01%;其次是农副产品类,累计涨幅为3.99%,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累计涨幅为3.65%;黑色金属材料类,累计上涨1.43%,这四类产品合力拉动原材料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7.17个百分点 。

   

    二、近期应关注的部分原材料购进价格变化趋势

   

  1、钢材购进价格持续攀升。一季度,甘肃省黑色金属材料类出厂价格累计上涨1.43%,其中钢材类上涨4.92%,其它类上涨0.57%。大部分调查产品呈上涨走势,涨幅较明显的有:无缝钢管上涨11.07%、中厚钢板上涨4.6%、优质型钢材上涨4.16%、线材上涨3.95%、普通中型钢材上涨2.42%、线材均上涨3.0%,普通钢坯上涨2.6%。上涨原因:一方面,国际铁矿石价格高涨,直接影响该类产品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市场对钢材的需求增长速度高于产量增长速度,加上3月份众多工程在春节后开工,使钢材价格出现反弹。

   

  2、煤炭价格继续上涨。一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购进价格累计上涨2.04%,高于去年同期涨幅0.5个百分点,且煤炭出厂价格从2006年11月份以来的连续16个月环比上涨,特别是受去年冬季和今年年初雨雪灾害,煤、电、运输的影响,煤炭购进价格上涨幅度逐月攀升,其中烟煤、洗块煤及其他用洗精煤涨幅较为强劲。

   

  3、石油产品价格上涨将诱发下游部分行业和产品价格上涨。受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影响,虽然我国近期并未出台相应提价措施,但国内原油及成品油价格仍出现逐步上涨走势。一季度,甘肃省天然原油购进价格累计上涨25.29%,其中:柴油购进价格上涨2.8%,汽油购进价格上涨1.52%。受其影响,国内塑料、有机化工原料价格也逐步走强,一季度,甘肃省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累计上涨1.29%,其中:酞箐染料上涨69.47%,有机合成化学品上涨18.97%,硅单晶片上涨13.33%,烟酰胺上涨13.81%。

   

  4、农副产品类购进价格逐月上升。2007年以来,受国际粮油储备减少、国内各项支农政策及我国今年年初雨雪灾害的影响,甘肃省农副产品类购进价格逐月上升,一季度累计上涨3.99%,其中:菜粕上涨23.86%、生猪上涨9.64%,家禽上涨1.56%。受其影响,农副产品加工业及食品制造业购进价格均上涨,涨幅分别为2.66%和0.36%。

   

    三、“高进低出”现象下的工业品出厂价格走势

   

  一季度,原材料购进价格累计指数高于出厂价格0.43个百分点。分月看,1―3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逐月攀升,上涨幅度分别为7.1%、8.95%和10.21%;而出厂价格在保持平稳增长走势基础上,涨幅呈微缩走势,1―3月份上涨幅度分别为8.37%、8.25%和8.33%,2、3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分别高于出厂价格涨幅0.58和1.88个百分点,“高进低出”现象有所显现,在此形势下,工业品出厂价格呈现三大特点。

   

  1、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涨幅高于轻工业产品。一季度,甘肃省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涨幅达8.98%,其中原材料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32%,加工工业产品同比上涨14.69%;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平均涨幅为4.25%,低于重工业产品价格4.73个百分点,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上涨3.46%,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上涨5.28%。

   

  2、生产资料产品出厂价格涨幅高于生活资料。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推动等因素的影响,甘肃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类产品的出厂价格呈现全面上涨态势。一季度,生活资料产品价格同比上涨4.36%,其中食品类上涨2.84%,衣着类上涨8.12%,一般日用品类上涨15.17%,耐用消费品类上涨0.47%。而同期生产资料产品价格同比上涨8.67%,其中采掘类上涨22.98%,原料类上涨5.34%。加工类上涨11.87%。

   

  3、出厂价格上涨行业占总数八成以上。一季度,在调查的38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32个行业产品价格上涨,占全部调查行业的81.6%,5个行业下降,两个行业持平。工业品价格结构性上涨特征依然很突出,涨幅居大类工业行业前列的依然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黑色、有色金属矿采选产品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价格分别上涨34.78%、42.93%、14.25%、19.86%。

   

    四、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1、投资需求强劲是拉动钢材价格回升的重要因素

   

  今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加大了对钢材、水泥等投资品的需求,刺激了价格上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起步较快,一季度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1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48%,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75亿元,增长46.0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5%。

   

  2、成本推动明显

   

  钢铁行业消耗的原料、燃料价格的上升,增大了工业品生产成本,致使部分工业品价格上涨较快。一是企业消耗能源类产品的价格涨势迅猛,企业消耗较多的石油产品如洗精煤、煤矸石等购进价格快速上涨,首季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15.0%和22.4%。二是炼钢所需原料价格涨幅较大,一季度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42.93%,调查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炼钢主要原料产品价格涨幅更为迅猛,其中炼钢用的铁矿石块矿出厂价格上涨15.94%,铁精矿上涨63.22%,炼铁用的铁矿石块矿上涨23.68%,在钢铁产品销路较好的情况下,原材料购进价格出现“水涨船高”。三是运输成本增加,推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近两年,甘肃省大力严治运输超载,加上国家多次调高国内成品油价格等因素,运输成本明显加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

   

  3、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推波助澜

   

  我国对原材料和能源等进口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的上扬,国际市场上原油、有色金属、铁矿石、原煤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受国际间价格传导效应影响,又推动我国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可能面临一场金融风暴,通货膨胀危机四伏,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突破百元大关。同时,目前国际货币市场处于波动较大的时期,汇率变化大,对战略资源及工业金属价格的影响也有所提升,推动甘肃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大幅上涨。

   

  4、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大了对工业生产的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力度,坚决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并对部分行业实行限产保价,使一些企业迅速扭转了供过于求的局面,随着供求关系改变,市场价格开始上扬。此外,国家对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以及近期政府出台的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措施,客观上推动了水、石油制品、天然气、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受其影响,2008年一季度甘肃省粮、油、食品价格持续走高,原油、成品油、煤炭等能源价格振荡上扬,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进一步推动了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扬。

   

    五、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工业企业产成品的制造成本,而制造成本的变化,又对产成品出厂价格的变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进低出”使不同行业的企业苦乐不均,利润大量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上游行业集中,却不利于大量消耗原材料加工、制造等中下游行业企业的发展。

   

  1、有利于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企业效益增加

   

  虽然一季度甘肃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低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但在全省所调查的38个大类行业工业品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常高于其购进价格指数,即"低进高出"。甘肃作为能源和基础性原材料的供给大省,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重要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全省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企业利润的增加。如一季度,甘肃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40.71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起主要拉动作用的行业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制造等17个行业,这17个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8.26亿元,平均增速达到23.15%,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18倍。

   

  2、不利于大量消耗原材料的加工、制造等行业企业的发展

   

  “高进低出”对大量消耗原材料的加工、制造等行业的企业发展不利。今年以来由于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持续倒挂,全省炼油业政策性亏损进一步加剧。1-2月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53.87%,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65.8倍。特别是进入2月份,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每吨原油平均进厂价格达4940元,同比净增1465元/吨,而成品油(以90#汽油为例)出厂价格为4420元/吨,同比仅净增了296元/吨,在扣除成品油消费税等因素后,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近900元/吨,致使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前两个月由上年同期盈利0.85亿元转为亏损15.75亿元。

   

  3、原材料购进价格的上涨,拉动了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生活水平

   

  2007年以来,粮食、肉蛋、燃料、水、电等基本生存资料价格上涨增加了低收入群体居民的生活压力;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导致建房及房屋销售成本增加,加大了城镇广大中低收入户居民购买商品住房的负担。随着价格成本压力的不断增大,企业内部消化吸收能力逐渐达到极限,价格传导迹象有所显现,对下游消费品市场价格上涨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0.2%。

   

  4、影响产品国际竞争力

   

  如果能源、原材料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不仅会对我国加工企业造成伤害,导致大量企业亏损和银行不良资产增多,也会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价格的过快上涨还可能会引发一些能源、原材料项目盲目上马,引发资源消耗的进一步增加和环境资源的恶化。

   

    六、几点建议

   

  1、应密切关注能源原材料产品价格的变化趋势,建立主要原材料应急储备制度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大于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使企业增加了成本支出,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压力。应特别关注能源原材料产品价格的变化趋势,重新审视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原材料产品的战略地位,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石油、钢材等主要原材料建立应急储备制度。建立健全这些商品的价格监控制度,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

   

  2、对价格上涨的国际市场因素予以关注

   

  去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导致了国内市场商品价格尤其是初级产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在调控甘肃省价格时,要及时跟踪全球经济变化,以及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波动,以规避价格风险。

   

  3、发展期货交易,推行联合采购,减缓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参与境外能源、原材料期货交易,逐步开发国内能源、原材料期货交易上市的品种,以规避价格风险。积极支持商会、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在政府指导下加强企业自律,规范境外采购行为,逐步做到联合采购,以应对跨国公司的炒作、操纵,减缓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影响。

   

  4、加强价格监测,做好价格形成和矛盾疏导工作

   

  建立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对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的监测,引导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稳定消费者心理预期。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行业的单一定价地位;加大对粮、油、煤等重要商品调控力度,增加有效储备。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必要时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严格控制服务价格过快上涨,缓解通货膨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