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重庆职工工资稳步增长 国有单位增幅稍逊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4月18日   来源:重庆市统计局

  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企业效益稳步提高及《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公布实施,为劳动者就业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宏观就业环境。2008年一季度,重庆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保持稳步增长,为今年工资水平的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一季度职工平均工资增幅为18.6%

   

  2008年一季度,重庆市城镇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29.17万人,同比增长4.2%,职工平均工资为5997元,增幅为18.6%,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2.6个百分点。与1996-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幅14.9%相比,今年一季度职工工资增幅高出3.7个百分点。在近年一季度增幅中最高(见图1)。

   

1 近年一季度平均工资增幅情况(单位:%

 

 

  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后,重庆市一季度职工平均工资实际增幅为7.9%,低于2007年一季度,高于2006年一季度。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分析,近年,政府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今年贯彻《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促使企业用工平均工资提高,对全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有积极作用。

   

    二、其他经济单位职工工资增幅超过国有和集体单位

   

  与2007年一季度相比,今年按经济类型分组的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发生了新变化,其他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幅超过国有和集体单位,达到28.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

   

  一季度,其他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5510元,增幅分别超过国有和集体单位12.8和13.2个百分点,成为推动重庆市工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从绝对值看,国有单位的平均工资仍然保持领先水平,达到6617元,分别比集体和其他经济单位高2585元和1107元。

   

2  2007年至2008年分经济类型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单位:%

 

 

  可以看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不同经济类型工资增幅情况发生了逆转,增幅由“国有高于集体高于其他”转变到“其他高于国有高于集体”。从变化曲线看,国有经济工资由于绝对水平较高,增幅逐步放缓,而其他经济的工资增幅则呈现不断上扬的趋势。

   

    三、企业与事业单位平均工资差距缩小

   

  一季度,由于部分区县机关单位职工补发津补贴陆续到位,机关单位的工资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企业效益的稳步提高,其工资增长速度加快,与事业单位的工资差距缩小。

   

  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看,今年一季度机关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7868元,同比增长20.4%,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5971元,同比增长13.6%,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5766元,同比增长20.4%。

   

  可见,由于事业单位一季度工资增幅相对较慢,导致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差距缩小。

   

3  企事业机关单位工资差距变化情况(单位:元)

 

 

    四、金融业工资水平位居各行业榜首

   

  一季度,金融业工资水平仍然位居各行业榜首,达到11236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239元,增幅达到2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不论从绝对值还是增长幅度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两个行业均位于十九大行业前列,平均工资分别为9437元和8855元,位列第二、三位,工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36.2%和23.2%,位列第一、四位,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7.6和4.6个百分点。而服务性行业职工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住宿餐饮业和农林牧渔业工资最低,分别为3601元和3785元,工资增幅为9.6%和12.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8.0和6.2个百分点。十九大行业中有9个行业工资绝对值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10个行业工资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增幅。

   

    五、“两翼”职工工资增幅快于“一圈”

   

  从一圈两翼看,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职工平均工资的绝对值达到6434元,比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分别高2166元和1560元,但从增长幅度看,“两翼”工资增速高于“一圈”和全市平均水平,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工资增速分别达到20.2%和20.4%,而“一圈”的增速为17.7%,低于全市0.9个百分点。

   

  一小时经济圈中,有19个区县的平均工资在5000元以上,特别是主城9区,除巴南区外其他各区平均工资均达到6000元以上。而“两翼”中仅梁平县、丰都县、黔江区、武隆县和石柱县5个区县工资在5000元以上。从增长幅度看,一小时经济圈中有14个区县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两翼”中有10个区县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但由于两翼中部分区县增幅明显,拉动了“两翼”职工工资增幅超过“一圈”。

   

    指标解释:

   

  1.城镇经济单位:指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不包括私营单位。

   

  2.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计件超额工资、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

   

  3.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职工平均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