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常州城市居民家庭非消费性支出快速增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3月10日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常州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包括消费性支出、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购建房支出在内的城市居民家庭各项支出全面增长。据市统计局城调队对市区300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2007年常州城市居民人均家庭总支出19218元,比2002年增长80.6%,五年来的年均增长速度达12.6%,其中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11.6%,非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15.3%。

   

  ——从消费性支出看

   

  消费性支出是城市居民家庭支出的主体内容,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超过70%。2007年,常州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3789元,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为71.7%,比2002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

   

  1、八大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尽管近年来消费性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八大类消费支出仍呈现全面上升的态势,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八大类消费项目中,交通通信类消费支出增长强劲,人均消费支出由2002年的661元上升到2586元,年均增长速度达31.4%;衣着类、食品类、医疗保健类、居住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速度也分别达15.2%、10.5%、9.3%和8.0%。衡量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为35.0%,比2002年下降1.8个百分点。

   

2002年-2007年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单位:元

 

2007年

2002年

增幅(%)

消费性支出

13789

7973

72.9

  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

3691

2261

63.2

 ⒈食品

4824

2933

64.5

 ⒉衣着

1193

587

103.2

 ⒊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750

553

35.6

 ⒋医疗保健

1005

644

56.1

 ⒌交通和通信

2586

661

291.2

 ⒍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1657

1394

18.9

 ⒎居住

1289

876

47.1

 ⒏杂项商品和服务

486

326

49.1

   

  2、服务性消费支出稳步上升。近年来,随着常州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家庭服务社会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居民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包括交通通讯、参观游览、家庭服务、健身娱乐、物业管理以及在外饮食等在内的服务性消费支出明显增加,成为居民新的消费亮点。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常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达3691元,比2002年增长63.2%,年均增长10.3%,在居民消费性支出中所占比重达26.8%。

   

  3、居民消费倾向有所下降。受就业、收入、住房、医疗、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常州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居民家庭支出进一步向供房、养车、社会保障等非消费性支出分流,消费行为逐步趋于谨慎。2002年以来的五年,常州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的年均增速比可支配收入增速低2.4个百分点,2007年,居民消费倾向(当期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为72.2%,比2002年下降8个百分点;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增加额与收入增加额之比)为52.7%,比2002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

   

  ——从非消费性支出看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得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居民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突出表现在以投资型、保障型为主的非消费性支出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2007年,常州城市居民人均非消费性支出(包括购房与建房支出、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为5429元,比2002年增长103.4%,年均增速较消费性支出高出3.7个百分点。

   

  1、购房供房支出大幅增长。购房置业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常州城市居民最重要的非消费性支出。虽然近年来市区商品房、二手房价格不断攀升,但并没有影响居民旧房换新房、小房换大房的热情,购买一套套型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雅、舒适方便的住房已成为龙城居民的流行选择,许多家庭都发生了数量不菲的购房、供房支出。2007年,常州城市居民人均购房与建房支出达2198元,比2002年增长2.9倍,占全部非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40.5%,比2002年提高19.5个百分点;人均归还住房贷款支出447元,比2002年增长184.7%,年均增长速度达23.3%。

   

  2、社会保障支出增势明显。近年来,常州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趋于完善,城市居民参与社会保障的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日益扩大,使得城市居民各类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2007年,常州城市居民人均交纳各种社会保障支出1357元,与2002年相比年均增长10.4%,其中个人交纳养老金基金547元,年均增长10.6%;个人交纳住房公积金598元,年均增长8.8%;个人交纳医疗基金178元,年均增长21.9%;个人交纳失业基金31元,年均增长3.6%。

   

2002年-2007年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

  单位:元

 

2007年

2002年

增幅(%)

社会保障支出

1357

826

64.3

⒈个人交纳的养老基金

547

331

65.3

⒉个人交纳的住房公积金

598

393

52.2

⒊个人交纳的医疗基金

178

66

169.7

⒋个人交纳的失业基金

31

26

19.2

   

  3、非储蓄性保险支出增势强劲。2007年常州城市居民人均转移性支出(包括捐赠、赡养以及交纳的各种税金等)为1766元,比2002年增长37.8%,年均增长6.6%,其中各种非储蓄性保险支出的增长最为显著,人均支出由2002年的19元上升到135元,五年间上涨了6.1倍,年均增长幅度达48.0%。分析其原因,一是近年来私家车快速步入普通居民家庭,居民用于汽车方面的相关费用明显上升,2007年常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用于车辆保险方面的支出达98元,而2002年仅为1元;二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纳税意识的增强以及税收体制的完善,义务纳税逐步成为城市居民的自觉行为。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常州城市居民人均纳税额达200元,相当于2002年的4.7倍,年均增长速度达36.0%。

   

2002年-2007年居民人均转移性支出

  单位:元

 

2007年

2002年

增幅(%)

转移性支出

1766

1282

37.8

⒈交纳的个人收入税

200

43

365.1

⒉捐赠支出

1056

895

18.0

⒊购买彩票

13

11

18.2

⒋赡养支出

324

291

11.3

其中:在外就学子女费用

240

187

28.3

⒌各种非储蓄性保险支出

135

19

610.5

其中:车辆保险支出

98

1

9700.0

⒍其他转移性支出

38

23

65.2

   

  4、财产性支出迅速上升。财产性支出主要包括居民家庭购买或维护财产所支付利息等费用。近年来,受住房、汽车消费持续升温的影响,常州城市居民家庭用于家庭固定资产投资的支出日益增加,拉动了以贷款利息、各种税费和房屋维修基金等为主的财产性支出的快速增长。2007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支出达108元,而2002年此项支出则为零。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