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长沙市GDP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190.25亿元,比2001年增长134%,年均增长15.2%。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状况逐步好转,2007年末全市社会就业人员预计达到368.83万人,比2001年增加31.62万人。其中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达112.21万人和141.2万人,比2001年分别增加33.64人和57.36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115.43万人,比2001年减少59.38万人。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看,全市二、三产业发展对社会就业的拉动能力日益增强,但产业发展和就业压力的矛盾仍然不容忽视。
一、世界各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通常指各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就业结构则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所占用的劳动力数量和比例关系。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规律表明,三次产业之间比重的变化曲线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同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是:第一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均处于不断地下降之中;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总体趋势是快速上升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所有国家(地区)都呈上升趋势。
二、长沙市三次产业发展与就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从2001-2007年长沙市产业发展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全市三次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结构均得到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沙市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9.7:38.7:51.6调整为2007年的6.3:45.0:48.7;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就业结构的转变,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2001年的46.2:23.3:30.5调整为2007年的31.3:30.4:38.3。
长沙市GDP三次产业与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三次产业构成变化趋势是:2001年以来,长沙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一直稳定地呈“三二一”格局,但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就业人数的三次产业分布的比重由“一三二”格局调整为“三一二”格局。很明显,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稳步上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与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趋势是基本吻合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长沙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压力仍然很大,特别是第一产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很大压力,城乡总体就业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二、三产业发展对社会就业的拉动能力日益增强
为了进一步分析长沙市经济发展对社会就业的拉动情况,我们引入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弹性系数是研究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经济含义是: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经济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越高 ,同样的经济增长率能带动更多的就业人数;反之,就业弹性系数越低 ,同样的经济增长率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越少。如果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 ,即表明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就业人数的增加,反而是减少。
2007年长沙市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分别是0.859、0.892、0.922,分别比2001年提高-0.113、0.124和0.153。
2001年以来长沙市二、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均呈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逐年加大,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呈现下降态势,表明农业随科学的发展其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逐年减弱。分产业看,长沙市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提高最快,这主要是由于长沙市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较强。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提高次之,表明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有所减弱,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随着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步被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的结果。长沙市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值在三次产业中最低并处于逐年下降态势,其新增的劳动力主要转移到二、三产业之中,从内涵上看,第一产业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较低。
(三)二、三产业的社会就业仍有潜力
为了进一步分析长沙市产业结构效益情况,我们引入产业结构偏离度这一概念。结构偏离度是指GDP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用公式表示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运用这一指标可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也可以判断劳动力就业状况是否协调。它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对称。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该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该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等于零则表明二者均衡。
2001年至2007年长沙市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呈现负数且绝对值较大,表明其增加值占比与就业占比极不对称。一般来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偏离度应逐步降低,而长沙市却在逐年提高,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且有加剧趋势;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产值比重远远高于就业比重,说明长沙市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速度减慢,但仍然有继续接纳社会劳动力的潜力;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绝对值较小,并有逐年下降趋势,表明第三产业未来仍有继续接纳劳动力的潜力。
三、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就业空间的几点建议
从总体上看,长沙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虽然不断改善,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和能力相对有限,并且在第一产业内部还存在着大量的富裕劳动力,对社会就业形成新的巨大的压力。无论从就业弹性,还是产业与就业的相关度分析可以看出,长沙市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潜力十分广阔。因此要充分利用好长沙市人力资源优势,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就业能力;要在立足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和提升第三产业,使其成为解决长沙市就业问题的主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加快发展和提升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要千方百计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在税收、金融等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发挥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要合理开发利用长沙市丰富的教育、文化、自然旅游和特色餐饮业等资源,重点培育信息、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业,使第三产业不仅成为长沙市支柱产业,也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阵地。
(二)着力发展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长沙市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建筑企业中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主要的工作岗位。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大力开展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规范农民工用工制度,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督促有关单位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业发展方面,在继续做大做强长沙市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要立足长沙市技术和资源优势,重视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产业,提高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
(三)积极培育新型农民,着力增强农民就业能力。目前长沙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3%,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达到30%以上,还有下降的空间,短期内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较大的就业格局还难以根本改变。为了最大限度地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应当在产业政策、公共服务、科技、资金、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新型农民,鼓励他们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其在第一产业就业,帮助另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尽可能多地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四)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完善劳动就业网络建设、创建合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以人为本,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规范就业市场,加强劳动监察机制,确立公平竞争原则,保障劳动者有平等的就业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平等的劳动合同,保障劳动者有平等的劳动技能培训机会。
(来源:湖南省统计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