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湖南湘西州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 发展又好又快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8年1月17日   来源:湖南省统计局

  2007年湖南湘西州委、州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兴州"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转变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了全州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全州工业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州呈现出工业生产、效益双丰收的良好局面,全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7.73亿元,同比增长29.8%,实现利税20.3亿元,同比增长148.3%,其中实现利润10.5亿元,是上年的4.7倍。

   

    一、工业经济运行表现出六大亮点

   

  一是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好

   

  今年以来,全州各县市认真落实贯彻全州推进新兴工业化会议精神,纷纷出台加快新兴工业化发展的措施和配套政策,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抓现有项目达产增效,抓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抓工业强乡强镇建设,抓工业园区建设,抓好协调服务,使得工业生产出现了良性发展的好局面。从今年一月份起,全州工业就出现了好的开局达到31.8%,除2月受春节长假的影响外,其余月份均在20%以上的高位运行,全年速度高达到29.8%,比去年速度高出12.3个百分点,达到近十年来的历史最高点,增速一直名列全省前茅。

   

  各县市工业也出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全年,规模工业发展速度超全州平均水平的县市有泸溪、龙山两县,分别达到51.4%和31.3%,其余的除凤凰县增速低于20%外,均以20%以上的速度高位运行,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是支柱产业效果好

   

  全年湘西州支柱产业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32亿元,同比增长30.9%,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7.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9.7个百分点。五大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的情况为: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68亿元,增长29.3%,其中:黑色金属及压延业14.03亿元,增长78.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12.8亿元,下降7.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7亿元,增长33.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8.35亿元,增长28.6%;黑色金属矿采选0.89亿元,增长217%。电力生产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82亿元,增长47%;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8亿元,增长12.1%,其中:饮料制造业2.21亿元,增长16.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38.7%;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8.1%。

   

  三是产品销售衔接好

   

  今年来,随着产品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湘西州工业出现了生产销售两旺的良好局面。全年,全州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69.1亿元,同比增长56.5%,产销率达99.6%,与去年基本持平。

   

  主要产品产量较上年有大幅度增长。青蒿素12.96吨,增长64.5%;发电量12.87亿千瓦时,增长61.3%;水泥117.45万吨,增长36.1%;饮料酒3510千升,增长23%;电解锌14.7万吨,增长20.3%;电解金属锰26.28万吨,增长20%;硫酸32.12万吨,增长16.8%。

   

  四是企业出口形势好

   

  伴随着产品市场价格的一路飙升,企业纷纷抓住有利时间以适应市场需求,企业出口创汇能力增强。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6.23亿元,同比增长40.1%,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出口交货值0.34亿元,增长69.1%,股份制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52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他经济类型出口交货值0.38亿元,是上年同期的7.6倍,仅集体经济下降100%。

   

  五是县市工业发展来势好

   

  今年,全州8个县市工业生产较上年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泸溪县增长最快,同比增长达到51.4%;其次为龙山县、保靖县、吉首市、花垣县、永顺县、古丈县和凤凰县,分别增长31.3%、29.3%、27.4%、27.3%、25.2%、22.9%和18.8%。泸溪县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得益于该县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一是抓工业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全年实现工业招商引资2.3亿元,同比增长143.5%。二是抓工业园区建设,搭建企业发展平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成功打造出武溪工业园。三是抓体制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对县内的国有企业进行破产改制,加强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同时,强化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全年完成技改投资3.06亿元,占全州工业技改投入的20.8%,同比增长137.2%。

   

  六是企业经济效益好

   

  1、主营业务收入及利税总额快速增长。全年全州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1亿元,增长61.9%;实现利税总额20.3亿元,增长148.3%;其中利润总额为10.5亿元,是上年的4.7倍。分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1.8亿元,增长19.9%;利税为1.9亿元,而上年为负187万元;利润为1.2亿元,而上年为负1.1亿元。重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及利润分别为139.3亿元、18.4亿元和9.3亿元,分别增长66.8%、124%和213%。轻重工业经济效益同步提高,且重工业提高幅度明显高于轻工业,为湘西州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全州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3家,比上年增加1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96亿元,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58.2%,比上年所占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特别是湖南三立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3.2亿元,成为湘西州唯一一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大关的企业。

   

  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幅度提高。全年全州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9.7,比去年同期(下同)提高71个百分点。从计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来看,资产负债率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其余六项指标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或改善,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8.9%,提高10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10.96%,提高1.7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73%,提高5.7个百分点,说明湘西州工业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7.76%,提高227.25个百分点,高于全州平均37.96个百分点,其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力地拉动了湘西州总体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

   

    二、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工业能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举措得力,另一方面是得益于重点行业的强力拉动、新建企业增添了发展后劲、产业结构适应了新型工业化特征。

   

  一是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

   

  伴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强力推进,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工业发展,不断强化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核心地位,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使发展工业的基础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诚信环境等得到不断优化,全州上下形成了领导重点抓工业,工作重心向工业倾斜,以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工业的良好局面。

   

  二是主导产品市场价格有力拉动

   

  近年来,随着矿产业市场价格的迅速攀升,矿产加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为全州矿产品企业带来了迅猛发展的良机,电解金属锰的市场价格由上年的10000元/吨,上涨到今年的均价20000元/吨,电解锌的均价依然维持在26000元/吨,价格的高位运行为矿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电解锌的年生产能力为25万吨、电解锰的年生产能力为44万吨,生产能力的大为提高,使得重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全年矿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68亿元,同比增长29.3%,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9%,拉动工业增长18.2个百分点,成为了拉动湘西州工业增长的首要力量。

   

  三是新建企业迅猛增长

   

  今年湘西州新进规模企业达86家,这些新进规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22亿元,对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27.9%,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3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4.71亿元,同比增长59%,新建企业为工业发展增添后劲。

   

    三、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园区工业所占比重小,工业发展平台建设缓慢

   

  园区建设缓慢,园区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小。全年,全州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4.25亿元,同比增长1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增加值总量占全州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4%。而从全省来看,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在32%以上,总量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28%以上,湘西州园区工业不论是速度和总量上与全省的水平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全州八县市成型的工业园区(包括3个省级开发区)仅有5个左右,工业发展平台建设缓慢。

   

  二是企业资金紧张,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楼市、股市较热,人民银行采取提高银行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紧缩政策,国有商业银行相应提高了贷款条件,这无疑增加了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特别是今年来,央行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企业信贷资金供给进一步趋紧,加息后贷款利率增加,加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直接造成企业利润减少,竞争力下降。企业资金紧张,造成部分企业面对较好的市场形势只能错失良机。

   

    四、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力度,在全州上下形成工业兴州的良好氛围。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快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发展转变、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工业经济好中求快、优中求进。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创工业发展新优势。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在高起点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四是坚持集约发展节约发展,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进一步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促进园区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继续优化工业园区规划,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完善园区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布局的集约化,使工业园区成为加快企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落实园区优惠政策,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实行规范化管理,为园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发展扫除障碍,降低民营企业的注册门坎,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发展空间,以激活民营企业发展的巨大潜能。抓大扶强,培育一批发展前景良好、经济效益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优势企业,为实现全州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3.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的集聚效应,优化产业地区布局,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产业集群,是构筑招商平台,提高企业集约化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往往随着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而走向繁荣。湘西州要按照产业集群的理念,根据产业的经济特性,专业化分工要求,积极推动培育集群发展机制和集聚机制的形成,促进地区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

   

  4、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确保节能降耗目标实现。随着国家加强对能源节约的考核力度,湘西州一些高耗能行业和耗能大户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要加大企业技改投资力度,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产业和产品,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清洁生产。通过多管齐下,切实优化工业经济结构,降低工业能源消耗水平,真正做到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