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目前,甘肃省已初步形成了中部高淀粉菜用型、河西食品加工型、陇南早熟菜用型及脱毒种薯繁育四大优势生产区域,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甘肃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尤其在中部干旱山区已将马铃薯生产作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主要途径。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
一、甘肃省马铃薯生产及加工情况
(一)生产现状
甘肃省粮食作物的主体是小麦、玉米和马铃薯,2007年三者合计占全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7%。其中马铃薯播种面积达986.74万亩,占甘肃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24.48%,比1990年提高14.26个百分点;马铃薯产量达206.64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5%。最近三年甘肃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平均增速达到6.2%,远高于玉米0.17%的增速及小麦的负增长。从种植业内部来看,2005年甘肃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占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2006年为15%,2007年达到17%。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马铃薯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7年,因解决温饱和调整食物结构需求,马铃薯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418.59万亩减少到1987年的 406.56万亩,下降 2.87%,总产量由47.05万吨减少到41.32万吨,下降 12.18%;第二阶段1988年至今,受经济效益和结构调整影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播种面积由 1988年的 435.40万亩提高到2007年的986.74万亩,增长1倍多,总产量由 56.87万吨提高到206.64万吨,增长2.63倍。
从区域布局来看,甘肃省马铃薯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定西市,其次分别是陇南、天水、白银、平凉等市。
甘肃省在马铃薯育种方面有明显优势。自主培育的马铃薯品种--陇薯三号不仅产量高,而且淀粉含量达到24%,是国内培育的淀粉含量最高的马铃薯品种之一。
(二)加工现状
截止今年11月底,甘肃省共有马铃薯加工企业104家,企业总资产14.02亿元,实现利润3771万元,从业人员4366人,其中技术人员279人,研究开发人员38人。马铃薯加工量达114万吨(鲜薯),精淀粉产量达11.88万吨,全粉产量达1.5万吨,变性淀粉产量0.32万吨。其中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37家,主要集中在定西市。
今年1-11月,甘肃省104家马铃薯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5.45亿元,占甘肃省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的7.4%,占轻工业产值的1.74%,占工业总产值的0.19%。
(三)对农业和农民收入的贡献
2006年,甘肃省马铃薯产值达51.2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12.95%,占农业总产值的9.12%。
据测算, 2006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出售马铃薯收入48.69元,占出售农产品收入的5.43%;人均薯类总收入107.88元,占农林牧渔业总收入的5.56%,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4.79%,占农户总收入的3.47%。
(四)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
1、地理优势得天独厚。马铃薯喜冷凉干燥,对土壤适应性强。而甘肃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合。从主产地定西市来看,干旱少雨,降雨多集中于夏秋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虽然极不利于各种禾本科秆状作物的生长,但却为喜凉喜光、耐寒耐旱、优质高效的马铃薯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空间。
2、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加入WTO,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具备竞争优势。马铃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成本低于国际市场,因而具有比较优势。而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来说,自然条件比较适宜马铃薯的生产,劳动力支出少,因而成本较低,更具有竞争优势。
3、有突出的商业优势。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甘肃马铃薯与众不同的品质优势。个匀形整、皮薄浑圆、粮菜兼用、口感醇厚,是各种工业淀粉和食品生产的上乘原料,具有其他几大作物所不具有的优势,素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美誉。据专家推算,将马铃薯加工成普通淀粉,可增值30%,加工成各种粉条、粉皮可增值80%,将马铃薯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最高可达30倍。
二、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定西是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定西处于甘肃中部地区,干旱少雨,年均不足
2007年,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65.97万亩,总产量为58.75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市粮食作物的61.2%和71.6%,占甘肃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的37%和28.4%。2006年全市马铃薯实现总产值15.55亿元。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之一。
定西市马铃薯种植已呈片带化、规模化发展,种植面积多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在全市形成了陇薯、渭薯、武薯、青海薯、甘农薯和外引专用薯等六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品种系列,成为国内最大的马铃薯良种和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形成了洮河、渭河、漳河流域川水区优质菜用薯和加工专用薯、南部高寒阴湿区优质菜用型和脱毒种薯、北部干旱半干旱区高淀粉型和外销商品薯三个特色鲜明的局域化布局基地。
目前,全市有年加工能力千吨以上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36家,其中万吨以上精淀粉加工企业23家。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能力达到49万吨,加工产品由原来的粗(土)淀粉、粉条(丝)等发展到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薯条、膨化食品等10多个品种。2007年全市已加工马铃薯62.2万吨,生产淀粉11.04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08亿元,增加值1.05亿元,占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36%。
全市共发展马铃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0多个,主要从事良种、种植、加工、贮藏、外销和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中介服务。已初步形成了以六大专业市场为主体,中、小型市场和相关农贸市场为补充,以购销贩运大户为依托,以收购网点为基础的马铃薯交易批发和购销服务网络,目前全市马铃薯外销量达100.07万吨。
据测算,2007年定西市全部乡村人口从马铃薯产业得到纯收入1.57亿元,人均收入587元,分别占人均种植业纯收入的73%和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55.2%,占整个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5%。
如今,马铃薯已经与定西老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定西富民强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第一,加工专用型品种发展相对缓慢。马铃薯品种相对单一,主要是以鲜食为主,缺乏优良的加工品种,特别是适合生产马铃薯全粉及炸薯片、炸薯条的品种。马铃薯普遍存在干物质含量低、薯形不规则、芽眼较深、表皮不够光滑等缺陷,难以适应加工企业需要。
第二,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不够。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2000年,马铃薯的每亩平均产量为:荷兰2.99吨、美国2.85吨、欧盟15国平均2.34吨、中国1.09吨,甘肃省2004年才达到1.04吨。可见,马铃薯平均单产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同时,也孕育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保鲜贮藏技术不过关。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10-15%的马铃薯因不良储运管理及病理和生理等因素腐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甘肃省在保鲜贮藏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基本上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贮藏。设施简陋、贮藏量小、技术水平低、损耗大,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第四,精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缺乏人才、资金和技术创新能力,基本上从事的是一种简单的粗加工,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第五,龙头企业弱小带动能力不强。一是数量少,二是规模小,三是技术含量低,四是管理水平差、产品还比较单一。因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二)对策建议
1、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在产业政策上高度重视马铃薯生产加工,从育种、技术储备、种薯生产、加工原料生产、加工企业、营销全过程进行产业设计与扶持。一是要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争取国家的扶持,各级政府也应增加投入改善马铃薯种植区的交通条件、水利设施、市场网络等外部环境条件建设,强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工作,鼓励和吸引社会的企业、公司及资金投入参与产业开发。三是设立马铃薯发展专项基金,从资金层面对马铃薯的整体发展给予保证。
2、提高科技含量,实行标准化生产
第一,完善种薯繁殖体系,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种薯质量。加大优质种薯的生产,推广脱毒种薯。健全种薯质量控制体系和监测机构,定期对脱毒种薯进行常规检测,建立完整的种薯档案,确保种薯质量,种薯的生产和销售应实行统一合格证制度。
第二,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大力推广抗旱保苗播种技术和先进的轮作、施肥技术,重点示范推广地膜覆盖、整薯坑种、作物生育期补充灌溉、冬灌等抗旱节水技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第三,适应市场需要,积极发展专用型马铃薯生产。当前重点应抓好以下三点:
一是品种专用化,在马铃薯的育种目标上要转向专用型育种,为生产上提供优质专用品种;种植上立足于专用化生产,不断扩大油炸型、淀粉加工型、鲜食和出口型专用品种的面积。
二是种植区域化,要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合理规划各种专用马铃薯种植区域。
三是技术标准化 马铃薯市场对商品薯的外观和内在品质都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在选定品种后应加强栽培技术推广,制定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提高马铃薯的产量、质量和商品率。
第四,促进马铃薯储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各级政府要作好调控和组织协调工作,促使现有的企业和小作坊在组建集团的基础上逐步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形成龙头,带动整个马铃薯产业链共同发展。
4、大力开拓马铃薯市场
首先,要抓好马铃薯市场体系建设,通过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在交通便捷的地区建设1-2家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努力形成以大型马铃薯批发市场为核心,以中小型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产销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零售市场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市场体系。其次,创造条件引导龙头企业积极"走出去",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建立省外、国外营销网络,开拓各类马铃薯市场。另外,大力扶持发展农村马铃薯流通合作组织,大力支持农民个体或合伙创办马铃薯营销公司,逐渐形成以企业、集体、个体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搞好服务的流通格局。
(来源:甘肃省统计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