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土地承包责任状为突破口,掀起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大幕。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农业用占全世界约10%的耕地资源解决了占全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令世人赞叹。纵观我国近30年的农村改革,迈出了三大步伐:第一步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赋予农民土地经营自主权,促进了农民增收;第二步是农村税费改革,核心是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实现了农民减负;第三步是农村综合改革,核心是促进农村上层建筑的改革。安徽省作为农村三大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不仅为农村改革创造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同时,也为推进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近30年来,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取得了丰硕成就。农林牧渔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肉蛋奶等主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丰富多样,告别短缺,实现了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显著增强和农副产品供给的丰富多样,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迅速扩增。改革开放近30年来,全省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生产规模日趋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迅速扩增,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推动全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统计数据表明》:到2006年末,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达到1779.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4倍,年平均递增12.2%。1978-1987年,年均递增15.3%,1988-1997年,年均递增16.3%,1998-2006年,年均递增4.8%。近3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前20年,即1978-199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这表明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着快速、稳定、协调的发展态势。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逐步加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机化水平逐年提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541.5万千瓦增加到2006年的4239.9万千瓦,增长了6.8倍,年平均递增7.6%。期间分别跨越1000万千瓦、2000万千瓦、3000万千瓦和4000万千瓦四个台阶。特别是近10年间,农机总动力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8.3%。不仅如此,农业机械配套率大大提高,农作物机收、机播面积年年增加,农机化作业率显著提高。小麦、稻谷、大豆等大宗农作物机械作业面积大大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为解放农业劳动力提供了条件,使得安徽省农村外出务工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到2006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346.
――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1978-2006年,全省粮食产量由1483.0万吨增加到2860.5万吨,增长了92.9%,年平均递增2.0%。期间粮食产量增长呈阶梯式上升,分别跨越了1500万吨、2000万吨和2500万吨三大台阶。从粮食产量变动轨迹看,受政策、价格、市场、气候等多因素影响,粮食产量虽然年际间有波动,但自1996年以来,全省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在2600万吨的生产水平上。粮食增长最快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头10年,即1988-1997年,其间,粮食总产量年平均递增5.6%。其次是1997-1988年,年平均递增2.2%。自2003年以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包括粮食直接补贴、粮食综合直补、粮食作物的良种推广补贴、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政策等旨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促进粮农增收的政策措施,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各项粮食补贴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效果也较为显著,为全省粮食产量的增长带来新的机遇。全省粮食总产由2003年的2215.0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2860.7万吨,增加了645.4万吨,增幅为29.2%,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其间粮食的平均亩产也由
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油料、棉花总产量亦获得大幅度增长。到2006年,全省油料总产量达到261.7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7.0倍,年平均递增7.7%。从油料产量变动情况看,油料产量年平均增幅逐渐趋缓。1978-1987年,年平均递增18.6%,1988-1997年,年平均递增9.8%,1997-2006年,年平均递增3.1%。
2006年,全省棉花总产量达到40.80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2.6倍,年平均增长4.6%。从棉花产量变动情况看,棉花生产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的态势。1978-1987年,年平均递增5.5%,1988-1997年,年平均递增4.7%,1997-2006年,年平均递增3.5%。全省常年粮食、棉花、油料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5%、6.5%和9.0%左右。2006年,按户籍人口计算,全省人均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为
――林业生产和建设同步发展。近30年来,全省大兴植树造林运动,营林情况始终良好。到2006年,全省有林地面积已达到3601千公顷,林木绿化率达到30%左右,活林木蓄积量已经超过
同时,主要林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板栗的产量由1978年的0.2万吨增加到1997年的2.8万吨,到2006年末,达到8.4万吨。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近41倍,年平均递增14.3%。特别是1997年以后,板栗生产步伐加快,2006年与1997年比,板栗产量翻了近一番,年平均递增14.5%。其他林产品诸如油茶籽、竹笋片等产品产量与1978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2006年,全省猪、牛、羊等肉类总产量达到393.8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6.9倍,年平均递增7.7%。其中,肉类产量增幅最快的时期是1988-1997年的10年间,年平均递增12.7%。肉类总产量于1988年突破100万吨,1996年突破200万吨,2000年突破300万吨。禽蛋总产量为123.6万吨,比1982年增长了7.9倍,比1987年增长了3.4倍,比1997年增长了41.7%;牛奶产量由1978年的0.5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2.8万吨,近30年增长了24.6倍,年平均递增12.3%。从产量递增速度看,1997-2006年的近10年来,牛奶产量快速增长,年平均递增20.8%。
――渔业生产有较大提高。2006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6.4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34.3倍多,年平均递增13.6%。淡水养殖面积近922.03万亩,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部分农产品产量变化情况(见附表)。
――土地产出率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是衡量一国或一地区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保持总量迅速扩增的同时,在依靠科技,品种改良引进、生产技术、病虫灾害防治技术的提高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土地产出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2006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平均亩产由
安徽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1978年 |
1987年 |
1997年 |
2006年 |
(一)种植业 |
|
|
|
|
|
粮食 |
万吨 |
1483.00 |
2428.70 |
2802.70 |
2860.70 |
油料 |
万吨 |
32.60 |
151.10 |
205.00 |
261.65 |
棉花 |
万吨 |
11.50 |
18.63 |
31.10 |
40.80 |
糖料 |
万吨 |
1.90 |
11.54 |
19.93 |
24.27 |
茶叶 |
万吨 |
3.00 |
5.15 |
4.58 |
6.39 |
(二)林业 |
|
|
|
|
|
木材采伐量 |
万立方米 |
68.80 |
140.70 |
219.90 |
396.75 |
竹采伐量 |
万立方米 |
1025.50 |
1904.10 |
3894.00 |
6316.14 |
油茶籽 |
万吨 |
0.60 |
0.51 |
0.84 |
0.82 |
板栗 |
万吨 |
0.20 |
0.73 |
2.83 |
8.35 |
竹笋片 |
万吨 |
0.02 |
0.18 |
0.56 |
1.41 |
(三)畜牧业 |
|
|
|
|
|
肉类产量 |
万吨 |
49.76 |
94.84 |
255.57 |
393.80 |
禽蛋产量 |
万吨 |
|
27.93 |
87.20 |
123.56 |
牛奶产量 |
万吨 |
0.50 |
2.36 |
2.83 |
12.80 |
(四)渔业 |
|
|
|
|
|
水产品产量 |
万吨 |
5.28 |
24.07 |
135.21 |
186.41 |
(五)耕地面积 |
千公顷 |
4469.16 |
4396.91 |
4261.10 |
4116.94 |
(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 |
亿元 |
71.07 |
255.34 |
1226.54 |
1779.93 |
(七)乡村总人口 |
万人 |
4194.40 |
4535.20 |
4999.35 |
5254.05 |
(八)农机总动力 |
万千瓦 |
541.50 |
1036.40 |
2239.62 |
4239.93 |
(资料来源:安徽省有关年度统计年鉴)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产优质高效作物比重不断增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徽省农业生产出现超常规增长,以此为契机,全省各地从发挥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单一的农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随着政策、市场、价格等不断调整变化。首先是种植业结构随着市场需求和价格导向进行调整,当粮食价格相对低迷时期,经济作物面积就会增加,当经济作物价格下跌时,粮食作物面积就会增加。同时,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品种结构都向着多样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其次,在大农业内部由过去只重视种植业生产转变为农、林、牧、渔四业俱兴,特别是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同时,农业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农业产值比重由1980年的81.1%下降到2006年的50.9%,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则增加了30.2个百分点。尤其是畜牧业生产发展更为突出,其产值由1980年的39.7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增加到2006年的570.2亿元,增长了13.4倍,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15.6%提高到2006年的30.3%,提高了14.7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8亿元。同时,名特优水产养殖呈快速发展势头。养殖业已成为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再次,调整了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结构,农村二、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农村经济成份呈现多元化。1985-1995年,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由69.3%下降为24.8%,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从24.5%、6.1%上升到59.7%和15.5%,提高了35.1和9.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并将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科研优势、地域优势、市场优势和行业优势。从科研优势看,安徽省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众多,合肥是全国四所科技城之一。与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有关的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机电学院等高等院校,有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安徽省化工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队伍,且每年培养出千名以上的专业人才进入社会。从地域优势看,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东临江苏、浙江、上海等发达省份,西连广大中西部地区,交通发达,312国道横贯全省,京九铁路、京汾铁路穿肠而过,合肥至西安铁路已经建成浦东,是连接东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拥有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安徽可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信息、资金,接受辐射,又可面向全国,推广自己的优势产品。从市场优势看,安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省份,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市场。安徽常住人口6100多万,食品、饮料、棉纺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外向型经济,与国外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柠檬酸、棉纺等产品在国外已有一定知名度。安徽农副产品加工业已有古井、金牛、丰原等五家上市企业,社会融资能力强,企业经营状况好,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经验,并开始向其他行业延伸,进行资本扩张,取得了一定的效益。而且拥有一些著名企业家,能驾驭企业的发展。这些条件都为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在看到近30年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的因素还依然存在,与一些农业强省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虽然安徽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还不稳定,农业生产的抗灾、防灾能力相对不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资料表明:安徽省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留下来的,标准低,年久失修,设施不配套,到2005年底,全省共有水库4872座,其中病险水库占到三分之一,现有水利设施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1.4%,机电灌溉面积仅占69.5%,节水灌溉面积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五分之一,粮食生产受制于自然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同时,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带,年际间气候变化大,加上长江、淮河流域地势低洼、生态恶化,造成自然灾害发生频度高、地域广、危害大。“三年一旱,四年一涝,旱多于涝,涝重于旱”是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旱涝灾害的真实写照。安徽省自然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洪涝、干旱、干热风、高温热害、低温冷(冻)害、冰雹、龙卷风、暴发性病虫害等。灾害严重时,连续几年或同一年内几种自然灾害同时或交替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破坏性极大。如1998年,先后出现春季低温冻害,夏季持续暴雨成灾,秋后水稻暴发白叶枯病和稻飞虱,大豆暴发甜菜夜蛾,致使全省大部分县市不同程度受灾,全年粮食减产过3成,受灾人口达1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16.8亿元。2003年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之年,先后发生了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流行;夏季暴雨、风雹成灾,淮河、滁河流域洪涝严重;大面积水稻受高温热害,结实率不到50%;秋季水稻、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全省受灾人口2805.57万人,受灾面积3623.74万亩,全年粮食减产20%,直接经济损失170亿元以上。从历史上看,每次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后,都使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倒退,对安徽省经济建设、粮食安全和社会治安构成巨大威胁。
――农副产品加工能力不高,带动能力相对薄弱。安徽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农产品加工能力不高。与先进和发达地区相比,资源优势、地域优势、科研优势以及市场优势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无论是规模档次,还是经济和效益指标,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依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计算,安徽省平均每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就业人员47.2人,每个企业拥有资产为713.5万元,主营业务收入674.2万元,创造利润25.3万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单位就业人员(全国平均为66.8人)少29.4%,单位资产(全国平均为1002.6万元)只及全国的71.2%,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全国平均为1075.2万元)为全国的62.7%,创造的利润(全国平均为48.9万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虽然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人均占有资产15.1万元,和全国人均水平(15.0万元)基本持平,但人均获取的主营业务收入(14.3万元)却比全国人均水平(16.1万元)低11.2%,人均创造的利润(5361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7322元)的73.2%,规模和效益大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江苏、浙江等周边省份差距非常明显。安徽、浙江、江苏等六省比较分析显示,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平均资产总额位列第四,但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则下滑至第五和最末位,这表明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业不仅规模偏小,而且存在着效益相对偏低的突出矛盾。
(来源: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