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安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农业强省建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7年12月27日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产业基础。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不仅是加快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科技进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然而,目前安徽省农业的发展在有些方面还相对滞后,也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如资源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强等等,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安徽省农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推动由农业资源大省向农业产业强省跨越的关键。

   

    一、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五”期间,安徽省对“三农”投入大幅增加,安徽省财政投入逐年递增,从2002年的110亿元逐年提高到2006年的283.2亿元,5年累计投入905.2亿元。在国家、地方财政的支持下,安徽省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从生产性基础设施看,安徽省现有水库4816座,农业排灌动力由2000年的523万千瓦增加到2006年的592万千瓦,增加69万千瓦,年均增长2.1%;有效灌溉面积由2000年的3197.4千公顷增加到2006年的3347.3千公顷,增加149.7千公顷。2006年,安徽省共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34.3亿元,其中治淮工程完成投资29.3亿元。全年新增除涝面积1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0平方公里。从生活性基础设施看,截止2006年末,安徽省通车行政村20339个,行政村通车率达98.6%,比2000年提高3.5个百分点;自来水受益村6425个,受益率31.1%,比2000年提高29.3个百分点;电话入村率也大幅提高,2006年末安徽省通电话的行政村达20613个,行政村通话率接近100%。

   

  2、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基本形成。近年来,安徽省注重农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畜牧业和渔业比重稳步提高,三者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由1980年的81.1:15.5:0.8优化为2006年的50.9:30.4:10.7,养殖业的比重提高24.8个百分点。在肉类总产量中,牛羊禽肉的比重已达到40.1%,比1990年末提高了11.4个百分点。此外,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安徽省注重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提升农产品的优质化水平,农业新品种和适用技术推广步伐加快,2006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粮食作物优质率达56%,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安徽省还积极强化农业区域布局、实施品牌整合,特色农业和“一村一品”发展势头明显加快。目前,安徽省初步形成了以麦、稻、棉、油菜、花生、蔬菜、优质牛羊肉、优质河蟹等10大优势农产品为主的21个优势农产品区域规模化产业带。2006年,安徽省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比重3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3、农业科技水平稳步上升,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增强。近年来,安徽省不断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农业科技支撑力进一步增强,据有关部门测算,至“十五”末,科技进步对安徽省农业的贡献率达47%。为促进粮食优质高产、农民增收,自2005年起,安徽省先后启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安徽省小麦、稻谷单产和总产水平大幅提高,粮食总产已连续四年丰收,粮油棉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安徽省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006年,安徽省农机总动力达4239.9万千瓦,农机总动力位居全国第四位,各类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数量居全国第二位,联合收割机总量居全国第五位,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机收面积分别达到3875.2千公顷、2518.8千公顷和3699.7千公顷,占安徽省耕地面积比重分别达到94.1%、61.2%和89.9%,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此外,从2004年4月起安徽省全面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至2006年末,安徽省累计培训技能型学员76.12万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明显增强。

   

  4、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安徽省以“121强龙工程”为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安徽省先后吸引了蒙牛乳业、伊利乳业、雨润集团、广东新锦丰集团、上海中博投资集团公司等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进驻安徽省。

   

  同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推进,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化的发展。2006年,安徽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4588个,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家,省级龙头企业313家,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利税50亿元,建立生产基地4600万亩,带动农户600万户,户均增收1050元。其中,年营销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8家,较上年增加2家。

   

  5、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农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2006年末,安徽省已建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近300家,其中产地批发市场160多家。安徽省农资连锁经营发展迅速,农资连锁经营已覆盖50多个县(市、区),连锁经营网点发展到2000多家。

   

  在安徽省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健全的同时,安徽省农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产品安全水平也明显提高,安徽省蔬菜生产基地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7%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安徽省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出口能力大大增强。五年间,安徽省进入上海农产品市场的农业企业,由原来的10多家增加到800多家,产品由几十个增加到100多个。农产品出口也出现大幅增长趋势,2006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和民营企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和民营企业分别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5.2%和64.8%。

   

    二、安徽省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1、农业资源短缺。安徽省是多山、多丘陵的内陆省份,二者占到安徽省总面积的58.5%,人口多,耕地少,是安徽省的基本省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尤其是近几年更为明显。据统计,2000年初安徽省常用耕地面积6360万亩,2006年末减少到6175.4万亩,几年来累计减少184.6万亩。目前,安徽省乡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1.2亩,户均耕地面积仅4.6亩,只及全国的75.9%,在中部六省中仅高于湖南和江西两省。另外,在土地承包中根据耕地的优劣、远近等因素人为切割划分严重,地块划分的过多。农作物种植种类的繁杂,经营规模的偏小,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也不利于区域化优势的形成,由此影响农田基本建设与农业支撑服务体系的健全,造成安徽省农业比较效益长期偏低。2006年,安徽省谷物单产只有340公斤/亩,在中部地区仅高于山西,仅及湖南的85.4%;从事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只有5908元,仅及从事二产人均劳动生产率的18.6%、三产的27.8%。此外,从水资源看,不仅存在严重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缺水问题,而且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农村能源短缺,农业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2、农业投入不足。2006年,安徽省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支出仅为33.9亿元,在中部地区仅高于山西,与江西相当,远低于湖南、河南,仅占安徽省财政总支出的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农业投资为104.2亿元,仅占2.9%,比重比河南低0.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处于末位。投入不足,造成农业发展支撑体系仍然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靠天吃饭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2006年,安徽省因灾损失粮食40亿斤左右。特别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后,一些粮食大县县级财政可支配资金减少,国家转移支付不足,难以有效调动地方政府保护耕地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

   

  3、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薄弱。目前安徽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其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与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需求相比,大部分地区尚存在较大差距。从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看,目前,安徽省农村电话、彩色电视机和计算机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79.2部、91.8台和1.2台,与浙江和江苏等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在中部地区,计算机每百户拥有量与江西、河南相当,但与山西、湖北相比,分别少0.8和1.1台。因此,对于安徽相当多的农民来说,互联网、计算机还是“用不起”或“用不了”,电视、广播等媒体仍然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4、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率低下的暂时性问题,使在广大农村地区“上学无用论”的观念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大量小学毕业生大量流向社会,逐步转化为素质低下的农业劳动者。据2006年农业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安徽省农民家庭劳动力中11.8%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5.3%,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仅占10.7%,农民受过专业专业培训的人数仅占全部劳动力的21.3%。农业劳动者文化知识的贫乏,对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实施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已不适应,农民素质的不高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再加当前青壮年和有知识劳动力过度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形成矛盾。

   

  5、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产业支撑方面,安徽省部分地区主导产业地位不够突出,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缺少规模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竞争能力不强。2006年安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企业为749个,销售收入393.8亿元,产值405.6亿元,只占农业总产值的22%,与全国相比,低19.7个百分点。因此,安徽省农产品加工总量依然不足,原始农产品以及经过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进入市场比重较大,以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程度低,存在着产品品牌价值含量低和产业链条短等问题,而且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标准化程度低,缺乏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

   

  6、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不健全。近年来,安徽省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广大农民销售农产品的重要渠道,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差距。2006年末,安徽省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只有40个,成交额170亿元,分别只占全国4.9%和3.9%,这与安徽省农业资源大省极不相符。与此同时,各种专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队伍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不畅现象依然存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滞后,难以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在服务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思考

   

  1、着力确立新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土地流转体系。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将农业增长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为此,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以农田水利和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强和完善农业机械化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努力改善安徽省农业基础设施,巩固安徽省粮食主产区地位,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应该看到,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单户生产已不适应大物流、大发展、区域化的生产需要,而规模化、大户型生产效益凸显,我们在做好节约耕地、保护耕地的同时,要按照新的《土地管理法》要求,创造条件,逐步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可以采取土地入股、反租倒包、土地置换、对外招租等多种形式,使部分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培育种养殖大户,促进规模经营。

   

  2、着力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科技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为此要把提高科技兴农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突出位置,增强广大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安徽人口多,耕地不足,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农业,构建农业技术创新、转移、应用与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科技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此,要广辟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农村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尤其要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适应劳务市场需求,加大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收入水平。

   

  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还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依靠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各地区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特色农业,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3、着力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要突破农业就是农产品生产的传统观念束缚,树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大产业观念,推进农业产业向产加销、农工商一体化发展,形成与农业生态链和价值链相一致的产业链。一要适应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快发展健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二是要抓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速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扩大加工范围,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加工档次和科技含量,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效益。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一批企业档次高、产品质量优、运行机制活、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等多种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农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安徽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三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重点是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

   

  (来源:安徽省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