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山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均衡性分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7年12月27日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内容提要: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给山西省劳动就业造成一定压力。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求我们只争朝夕。本文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予以客观描述,运用就业弹性系数、结构偏离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均衡性进行科学考量,供有关部门参考。

   

  山西省委、省政府根据十七大确定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提出了抓好创业就业工程,有效增加就业岗位,创造条件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实现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一、山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过程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解释,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通常指各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就业结构则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所占用的劳动力数量和比例关系。从1978~2006年间山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表1)。1978年山西省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0.7%,58.5% 和20.8%,到了2006年,三者比重分别为5.8 %、57.8%和36.4%。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就业结构的转变,期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别由1978年的65.07%、19.57%和15.35%,演变为2006年的40.97%、 26.63%和 32.40%。

   

  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规律表明,三次产业之间比重的变化曲线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山西省三次产业演变特征,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与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规律是吻合的,但是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幅度上却产生了明显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一直呈“二三一”格局,1978年就业人数占三次产业的比重是“一二三”格局,至1998年以来调整为“一三二”格局,与产业结构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偏高,二产比重偏低,三产相对比较均衡。

   

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比较

  单位:%

年份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一产

二产

三产

一产

二产

三产

1978

20.3

58.5

20.8

65.1

19.6

15.4

1980

19

58.4

22.6

61

24.9

14.1

1985

19.3

54.8

25.9

49.9

29.3

20.8

1990

18.8

48.9

32.3

48.5

29.3

22.1

1995

15.7

46

38.3

44.7

30.6

24.7

2000

9.7

46.5

43.8

47.6

25.4

27

2005

6.3

56.3

37.4

42.8

25.7

31.5

2006

5.8

57.8

36.4

41

26.6

32.4

   

  世界上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及一般趋势是,第一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均处于不断地下降之中,并且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总体趋势是上升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所有国家(地区)都呈上升趋势。山西省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幅度远远低于产值比重下降幅度,且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14,相对偏低;第二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产值比重是劳动力比重的一倍以上;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也低于产值比重。总体上看山西省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错位的特征比较突出。

   

    二、山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山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我们引入就业弹性系数、结构偏离度、相对劳动生产率进行考量。

   

  就业弹性系数是研究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是判断一定时期内就业形势严峻与否的重要依据。就业弹性系数的经济含义是:经济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越高 ,同样的经济增长率能带动更多的就业人数;反之 ,就业弹性系数越低 ,同样的经济增长率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越少。如果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 ,即表明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就业人数的增加 ,反而是减少。

   

2  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比较

   

年份

GDP

一产

二产

三产

2000

0.908

0.909

0.955

0.851

2001

0.913

1.037

0.885

0.922

2002

0.888

0.881

0.871

0.905

2003

0.911

0.918

0.889

1.010

2004

0.871

0.949

0.886

0.855

2005

0.904

1.052

0.885

0.935

2006

0.931

0.948

0.934

0.994

   

  表2显示,2000年以来山西省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上都小于1,说明经济体系吸收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慢于其产值增长速度。进一步观察的结果是,山西省的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更接近1,经济体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趋强。从变动趋势看,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总体上呈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逐年加大。2006年GDP就业弹性系数为0.931,说明GDP每增长1%,能拉动就业人数增长0.931,即拉动14.53万人就业。2006年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分别是0.948、0.934、0.994,说明一、二、三产业经济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0.948%、0.934%、0.994%,拉动三次产业就业增加人数分别是6.06万人、3.88万人和5.03万人。因山西省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较强;近年来山西省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幅度逐年加大,农村劳动力增长呈下降趋势,从内涵上看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略低;国企改革步子较大,单位职工人数逐年减少,第二产业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较弱,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减员增效的结果。

   

  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用公式表示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结构偏离度是直接反映产业结构效益的量化指标,它是指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值GDP比重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程度。运用这一指标可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也可以判断劳动力就业状况是否协调。它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对称。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等于零则表明二者均衡。

   

3 结构偏离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比较

   

年份

 结构偏离度

 相对劳动生产率

一产

二产

三产

一产

二产

三产

2000

-0.796

0.832

0.621

0.204

1.832

1.621

2001

-0.823

0.902

0.595

0.177

1.902

1.595

2002

-0.820

0.972

0.524

0.180

1.972

1.524

2003

-0.831

1.093

0.320

0.169

2.093

1.320

2004

-0.824

1.116

0.249

0.176

2.116

1.249

2005

-0.853

1.190

0.187

0.147

2.190

1.187

2006

-0.858

1.171

0.124

0.142

2.171

1.124

   

  从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动趋势看(表3),2000年至2006年山西省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呈现负偏离且绝对值较大,表明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对称。一般来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偏离度应逐步降低,而山西省却在逐年提高,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且有加剧趋势;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呈正偏离且有逐年提高趋势,产值比重远远高于就业比重,说明山西省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速度较慢;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绝对值较小,总体上更趋向零值,并有逐年下降趋势,表明第三产业未来仍有继续接纳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而言,山西省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更趋于均衡。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用公式表示为:相对劳动生产率= 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相对劳动生产率是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分析,表明每1%的劳动人口对应能创造百分之几的产值。数值越大,表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力就会流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

   

  从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看(表3),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最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增长潜力释放殆尽,未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第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并呈逐年提高态势,是山西省经济增长的生力军;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略低于第二产业,并呈逐年下降趋势,需要在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上给予推动。

   

  结论:山西省劳动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错位的矛盾比较突出。第一产业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略低,劳动力过剩且有加剧趋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增长潜力释放殆尽;第二产业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较弱,吸纳劳动力容量较小,但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并呈逐年提高态势;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较强,未来仍有继续接纳劳动力的能力,但相对劳动生产率略低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山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均衡发展的思考

   

  基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均衡的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1、以加快第一产业的升级步伐提高劳动力就业转移的速度

   

  山西农业属于资源制约型产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作为农业主要生产要素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生产资源短缺压力较大。2005年山西省耕地面积3793.19千公倾,比2000年减少了12.6%,人均耕地面积在全国排位第22,在中部居后。必须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加强从政策、科技、装备和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强力支撑,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序流动和转移,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山西省工业化的需求相结合,为山西省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

   

  2、以加快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

   

  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技术装备程度低,手工劳动比重大,需要占用的劳动力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战略调整。山西省第二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重工业占到工业总产值的94.31%。在山西省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人均占有资金在40万元以上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主要集中在冶金、炼焦、有色金属开采、烟草、电力、仪表仪器等6个行业,使用了占全部工业47.12%的资金,创造了占全部工业49.42%的增加值;人均占有资金在20万元以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集中在食品纺织服装皮革家具、造纸印刷和工艺品制造、化学纤维和橡胶、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采选业、通用、通信、交通设备制造等19个行业,使用了占全部工业8.7%的资金,创造了占全部工业8.1%的增加值。比较而言,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单位经济效益差距并不算大,但山西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规模远远低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山西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山西省的短缺产品。根据投入产出表数学模型计算显示,山西省使用的交通运输设备、家用电器、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80%-90%从省外调入,文化用品88%由省外调入,加工食品35%由省外调入,其中制糖业产品89%由省外调入,肉类和饮料44%由省外调入,纺织服装54%由省外调入,玩具体育娱乐用品有41%由省外调入。这些领域的进入难度并不是很高,然而广阔的发展空间被外省份占领。劳动密集型企业不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更不是落后与传统企业的同义词。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与资金和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劳动密集型企业,既可以实现产业开发的持续和高效,也可以为劳动力就业提供大量新的岗位。

   

  3、以加快第三产业的现代化步伐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山西省目前和未来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但在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2006年山西省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占到GDP的22.46%和7.81%,居中部第1,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房地产在中部位于最后,其他服务业居中部第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山西省资产位居中部第3,销售额居第5。限额以上餐饮业中,山西省资产位居中部第4,营业额居第5。星级住宿业中,山西省营业额均居中部第4。传统服务业比重高,经营水平较低,无论对资金还是劳动力都有着极大的需求空间。旅游业作为山西省的四大新支柱产业之一,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不可小靓。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直接消费系数结果显示,旅游业对相关行业拉动最强的前九位都集中在第三产业,每增加1万元旅游收入直接消耗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批零业、保险业、商业服务业814元、695元、605元、374元、358元和347元。扩大传统产业规模,提升传统产业现代化水平,既可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可安置大量劳动力就业,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加快通信、计算机应用服务、房地产、旅游、中介服务、传媒与文化业、社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吸纳以大学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劳动资源,提高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对缓解就业压力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从目前山西省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看,无论是受教育程度、专业技能和转岗能力,还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都难以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2006年山西省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占到职工人数的26.53%,在全国居第21位,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将更为突出。山西省目前面临的最大就业问题之一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结构性失业,技能人才短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我们提高劳动者报酬的长久之计。以提高全社会就业率为重点,从总量上扩大就业规模,以提高劳动者技能为前提,从质量上提高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探索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改善社会就业环境,进一步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就业结构优化提供内在支持,创造有利条件。

   

  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求我们只争朝夕。面临总量压力大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现状,努力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创业增收的迫切愿望,将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致力研究的重大课题。

   

  (来源:山西省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