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新型消费热点的形成,哈尔滨市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节约能源已成为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全市“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万元GDP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对1990年以来全市能源供需消费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研究制定节能降耗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一、全市能源供需、消费基本现状
(一)能源供需基本平衡
1990年—2006年,全市能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各阶段差异较大。“七五”时期,能源供需较为紧张。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市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资源总量年均增长4.8%,而全市用于转换新能源和最终消费的能源总量年均增长8.8%。 “八五”时期,全市能源工作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以电力建设为中心,以热电联产的电站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发煤气和热力等二次能源,能源的基础地位逐步得到加强。1994年,全市发电装机达到44万千瓦,年发电量17.2亿千瓦时。管道煤气形成日供应160万立方米的能力,年供应量7179万立方米,节能率2.92%,开发与节约均呈现良性发展势头。“九五”时期,能源供需由供给引导转为需求引导,能源短缺现象已不存在,能源生产和供应基本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每吨原煤由“八五”末期的200元左右下降到180元左右。“十五”时期,全市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带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但能源供需转为稳定。在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电荒”、“煤荒”的情况下,全市能源供需平衡,个别能源品种,如电力、燃气还出现了供求量略大于需求量的状况。
(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幅度较大
1990年以来,全市能源消费规模不断提高,至2006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3006万吨标准煤,是1990年能源消费总量的4倍,年均增长8.9%左右。其中,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由1990年的12.7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13.3万吨,年均增长14.7%,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由1990年的441.8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313.8万吨,年均增长7.0%,占全市的比重下降1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由1990年的189.7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913.1万吨,年均增长10.3%,占全市的比重上升5.7个百分点。2006年,全市生活消费能源由1990年的125万吨上升到666万吨,年均增长11.0%,占全市的比重由1990年的16.3%上升到22.2%。从三次产业能源消费情况看:第一、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较快,都在10%以上,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二产业年均增长较慢,大约7%左右,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下降。。
(三)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1990年以来,全市以较低的能源增长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1990年-2006年全市GDP年均增长速度达12.2%,而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仅为8.9%。在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利用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据测算,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4.25吨标煤下降到2006年的1.44吨标煤,每万元GDP减少能耗2.81吨标煤,全市节约能源5884万吨标煤左右。
二、能源消费的主要特征
(一)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随经济的增长不断上升,但变化较为稳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能源消费需要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则本年单位不变价GDP能耗比上年降低;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则本年单位不变价GDP能耗比上年上升;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于1,则本年单位不变价GDP能耗与上年持平。因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味着经济增长利用能源效率越低,反之则越高。1990年以来,全市能源弹性系数都在1以下,且在0.5左右。近几年来,全市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有所上升,但变化较为稳定上,弹性系数大致在0.5-0.8之间。
(二)能源消费总量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扩大,但增速低于经济增长。1990年以来,全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1990-2006年,全市GDP增长了近12倍,年均增长12.2%;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4倍左右,年均增长8.9%。能源消费总量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扩大。从增量因素看: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带动能源消费量增长。二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提高。三是全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使能源需求总量增加。四是新型消费热点的形成,特别是住房、汽车、耗能较多的家用电器,也使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五是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然很低,导致能源总量不断增加。
(三)能源消费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第三产业发展为全市节能起到了促进作用。近年来,全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战略以来,在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全市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由1990年的22.0:37.0:41.0转变为2006年的14.9:36.8:48.3。与产业结构变化相对应,全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1990年的1.7:57.5:24.7变化为2006年的3.8:43.7:30.4。第一产业能源消费较为平稳,所占比重增加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变化较大,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了1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上升了5.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使全市能源消费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全市综合能耗水平的下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6年,全市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总量为913.1万吨标煤,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9吨标煤,仅为同期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的53%。从1990年到2006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达到了13.1%,而同时期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3%。
(四)较为宽松的能源供需支撑人民生活改善。“十五”中后期,全市和全国一样,逐步进入了能源消费的上升期。以住宅、汽车、家电等消费为主的消费升级,使能源消耗增大。据统计,至2005年末,全市城市每百户居民拥有空调器比2000年增长3.3倍,家用电脑增长4.8倍。
三、全市节能降耗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使节能降耗任务更加艰巨
全市属于能源输入型城市,每年需调入一、二能源量占能源需求总量的60%左右,能源调入量大,自给率低。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虽然全市没有出现能源紧张的状况,但对能源的需求增长也会越来越大。2006年,全市能源消费比2005年增长9.5%,低于生产总值增长4.0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断增高,表明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对能源更高的直接需求。
(二)关注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关系较密切。由于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能源消费增长应予以重视。2006年,全市第二产业比重为36.8%,比2000年上升了4.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为28.2%,比2000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为48.3%,比2000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由于工业单位产出能耗要远大于第三产业,工业比重上升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意味着整个能源消费上升。2003-2006年重工业增长持续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6年,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4.2%。重工业单位产出能耗要远大于轻工业,因此重工业比重上升必将使整个工业的能源消费增长加快。
(三)消费结构升级促进能源消费不断增长,节能性耐用品消费意识应加强
2006年全市人均能源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左右。2006年,全市生活消费能源666万吨标煤,是1990年的5.3倍,人均消耗能源0.68吨。
(四)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浪费能源和环境污染现象应高度重视
近年来,全市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仍然较高,特别是煤炭消费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大约占60%,且有70%多的原煤用于发电和供热等加工转换,加工转变效率较低,而且近年有增长的趋势。大量消耗煤炭,不仅降低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据统计,2006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1062.0亿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6.1万吨,烟尘排放6.5万吨,粉尘排放3.8万吨。全市大气环境春季主要是尘污染,冬季以煤烟污染为主。2003年全市煤烟型污染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51%,即全年有一半的天数受到煤烟的严重污染。
节约能源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全市经济向节能型发展已提到重要日程。针对全市能源现状,应提高对节能战略意义的认识,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节能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配置,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形成驱动用能单位以节能降耗,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的内部自主节能机制;二是以法规为依据,形成调整用能单位节能行为的外部强制机制;三是把节能指标纳入主要的考核体系;四是尽快制定节能项目和节能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节能基建、节能技改及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示范推广,刺激能源消耗高的部门提高节能技术进步的积极性。
(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