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是驱动一个国家和地区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此国家和各省都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列为各级政府宏观战略。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创新型河南”的战略部署,各级积极推出各项促进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全社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和增强。2006年,反映河南自主创新水平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投入结构不断完善,投入强度不断增强。R&D投入强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0.62%。
一、自主创新经费投入基本情况
1、全社会自主创新经费投入达到79.84亿元,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6年,全省R&D经费投入快速增长,全年达到79.84亿元,比上年增加24.23亿元,增长43.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位居全国第二位。
2、自主创新经费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重进一步扩大
2006年,全省R&D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的比重达到41.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2个百分点,显示出近年来全省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正在提高。
3、自主创新投入幅度加大,明显高于全社会科技投入的增长水平
自2003年全省R&D投入增幅首次超过全社会科技投入以来,全省R&D投入的增幅每年均高于全社会科技投入。2006年,全省R&D投入的增幅为43.6%,高出全社会科技投入0.4个百分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
4、自主创新投入强度逐年提高,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R&D投入强度(即R&D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2006年全省R&D投入强度达到0.6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摆脱多年徘徊局面,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二、自主创新经费投入结构
1、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继续提高,科研机构R&D投入增幅提高
从R&D经费投入的部门分类来看,2006年,全省用于R&D活动的经费投入企业达到65.31亿元,比上年增长48.9%,占全省R&D经费投入的76.8%,比重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科研机构R&D经费投入达到13.89亿元,增长22.9%,占17.4%;高等院校R&D经费投入达到3.99亿元,增长58.9%,占5.0%;其他单位R&D经费投入为0.65亿元,占0.8%。企业在全省R&D活动中主体地位继续提高。
2、企业资金仍是R&D经费主要资金来源,政府资金和国外资金增幅提高
从R&D经费投入来源分类来看,企业资金仍是R&D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2006年,在全省R&D经费投入中,来自企业的资金为60.12亿元,比上年增长50.6%,占全省R&D经费投入的75.3%;来自政府的资金为14.77亿元,增长11.9%,占18.5%;来自国外资金为143.1万元,减少34.0%,占0.02%;其他渠道的资金为4.94亿元,增长101.6%,占6.2%。
3、全省R&D活动以试验发展活动为主,基础研究投入增幅提高较快
从R&D经费投入活动类型分类来看,全省R&D活动主要以试验发展活动为主。2006年,全省R&D活动中,用于试验发展活动的经费投入为61.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占全部投入的83.8%;应用研究经费投入为10.2亿元,增长78.9%,占全部投入14.1%;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1.7亿元,增长43.3%,增幅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入的2.1%。
三、全省创新(R&D)优势分析
1、全省企业经济效益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为自主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71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8.2%。企业利润总额突破1000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145.31亿元。增长75.0%;全省财政收入达到679亿元,增长26.4%;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全省自主创新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自主创新经费投入规模和增幅居全国前列
2006年全省R&D经费投入79.84亿元的规模,居全国第12位;增长43.65%,超出全国增幅21.2个百分店。河南R&D经费增幅提高,发展加速,为加快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打下了基础。
3、自主创新人才队伍素质提高
2006年全省专业人员达到204.1万人。科技人员17.7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0.9万人,分别居全国9位和第10位。人才储量较大,为自主创新奠定了人才基础。
4、R&D投入多数指标位于中部省份前列
中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为河南发展注入了活力。做为中部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强省,全省科技水平日益增强,许多科技资源总量位居前列,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确立了基础(见表一)。
表一:中部六省创新主要指标
|
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 (人年) |
|
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 |
专利申请数 (件) |
科技机构数 (个) |
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 | |||||
山西省 |
38766.8 |
26816.6 |
363388.2 |
898 |
598 |
安徽省 |
29875.0 |
23753.2 |
593365.2 |
2221 |
981 |
江西省 |
25796.6 |
20054.1 |
377619.4 |
837 |
679 |
河南省 |
59692.1 |
46604.3 |
798418.8 |
3761 |
1436 |
湖北省 |
62099.9 |
54475.5 |
944296.7 |
3768 |
1356 |
湖南省 |
39751.7 |
33689.4 |
536173.6 |
3392 |
1015 |
四、全省创新(R&D)中的差距
1、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严重不足
2006年,虽然全省R&D经费投入总量达到近80亿水平,R&D投入强度达到0.62%的历史最高水平,但仍远低于1.42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处于倒数第9位,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比较大,落后于北京(5.5)、上海(2.5)、天津(2.18)、江苏(1.6)、山东(1.06)等(见表二)。经测算,要达到“十一”末全省1.5%的计划目标,每年R&D经费投入要保持36%的高增长速度,困难较大。
表二:2006年全国及分省R&D经费支出及强度
|
R&D经费内部 支出(万元) |
GDP(亿元) |
R&D投入强度(%) |
全 国 |
30030965.8 |
210871.0 |
1.42 |
北京市 |
4329877.1 |
7870.3 |
5.50 |
天津市 |
952370.2 |
4359.2 |
2.18 |
河北省 |
766639.7 |
11660.4 |
0.66 |
山西省 |
363388.2 |
4752.5 |
0.76 |
内蒙古自治区 |
164859.7 |
4791.5 |
0.34 |
辽宁省 |
1357857.1 |
9251.2 |
1.47 |
吉林省 |
409212.0 |
4275.1 |
0.96 |
黑龙江省 |
570294.3 |
6188.9 |
0.92 |
上海市 |
2588386.2 |
10366.4 |
2.50 |
江苏省 |
3460695.3 |
21645.1 |
1.60 |
浙江省 |
2240314.9 |
15742.5 |
1.42 |
安徽省 |
593365.2 |
6148.7 |
0.97 |
福建省 |
674333.1 |
7614.5 |
0.89 |
江西省 |
377619.4 |
4670.5 |
0.81 |
山东省 |
2341298.9 |
22077.4 |
1.06 |
河南省 |
798418.8 |
12496.0 |
0.64 |
湖北省 |
944296.7 |
7581.3 |
1.25 |
湖南省 |
536173.6 |
7568.9 |
0.71 |
广东省 |
3130432.7 |
26204.5 |
1.19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182402.7 |
4828.5 |
0.38 |
海南省 |
21043.8 |
1052.9 |
0.20 |
重庆市 |
369139.7 |
3491.6 |
1.06 |
四川省 |
1078404.5 |
8637.8 |
1.25 |
贵州省 |
145112.7 |
2282.0 |
0.64 |
云南省 |
209186.9 |
4006.7 |
0.52 |
西藏自治区 |
4832.0 |
291.0 |
0.17 |
陕西省 |
1013558.4 |
4523.7 |
2.24 |
甘肃省 |
239529.7 |
2276.7 |
1.05 |
青海省 |
33412.3 |
641.6 |
0.52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49749.3 |
710.8 |
0.70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84760.1 |
3045.3 |
0.28 |
全省经费投入强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从企业的层面看,由于R&D投入风险大、周期长,缺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投入进行R&D研究的积极性不高,而更愿意采取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或进行技术引进活动。2006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仅占10.1%。有科技机构的企业仅占7.3%。有九成的企业没有科技活动,部分科技创新意识落后,科技投入水平低等原因影响到河南的竞争实力。
按照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标准,R&D投入强度达到2.5%,地区才具有科技竞争能力,2004研发总量居世界第一的美国,其研发强度为2.68%,日本为3.13%,瑞士和芬兰超过3%。参照这一标准,全省在加大科技投入方面任重道远。
2、自主创新投入地区分布不均衡
R&D从科技人员、科技经费投入、科技机构数、科技产出方面,全省科技资源重要集中在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平顶山、南阳等市;黄淮四市因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科技发展相对比较落后,造成全省区域科技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对全省提升科技发展能力,提高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利。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资源聚集优势比较集中,各种资源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以郑州为首的中原城市群,人口占全省40%,却拥有占全省80%左右的科技资源。人口占全省35.9%的黄淮四市科技资源不到全省的7%,特别是创新经费投入仅占全省总量的4.1%。科技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直接影响到全省整体的科技进步水平和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见表三)。
表三:全省科技资源区域分布情况
单位:%
|
R&D人员 占全省比重 |
R&D经费 占全省比重 |
专利申请数 占全省比重 |
拥有发明专利数 占全省比重 |
科技机构 占全省比重 |
全 省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中原城市群 |
72.6 |
80.8 |
80.4 |
81.0 |
64.7 |
黄淮四市 |
5.8 |
4.1 |
6.5 |
6.8 |
11.7 |
郑 州 市 |
28.8 |
25.6 |
38.7 |
43.9 |
27.9 |
开 封 市 |
1.0 |
0.7 |
1.3 |
2.1 |
3.5 |
洛 阳 市 |
12.7 |
15.7 |
16.0 |
15.5 |
7.5 |
平顶山市 |
9.0 |
7.8 |
1.1 |
1.6 |
2.7 |
安 阳 市 |
4.8 |
3.7 |
4.4 |
2.9 |
4.6 |
鹤 壁 市 |
2.8 |
1.5 |
0.6 |
0.9 |
1.0 |
新 乡 市 |
6.0 |
8.5 |
9.0 |
8.9 |
8.2 |
焦 作 市 |
5.9 |
8.5 |
6.2 |
5.9 |
6.8 |
濮 阳 市 |
3.9 |
2.3 |
2.4 |
0.8 |
4.4 |
许 昌 市 |
5.5 |
6.6 |
5.5 |
1.3 |
3.7 |
漯 河 市 |
2.4 |
5.6 |
2.0 |
1.3 |
2.9 |
三门峡市 |
0.9 |
1.3 |
0.5 |
0.9 |
2.7 |
南 阳 市 |
9.3 |
6.3 |
5.2 |
6.9 |
11.0 |
商 丘 市 |
2.5 |
2.3 |
2.1 |
2.7 |
2.7 |
信 阳 市 |
0.7 |
0.3 |
0.7 |
0.2 |
3.5 |
周 口 市 |
2.2 |
1.3 |
1.9 |
2.7 |
2.2 |
驻马店市 |
0.4 |
0.2 |
1.9 |
1.2 |
3.3 |
济 源 市 |
1.3 |
1.9 |
0.7 |
0.4 |
1.5 |
3、基础研究比较薄弱。
研发活动按活动类型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其中基础研究是新知识、新发明的产生和创造的源泉,是保障国家科技长期发展和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在美国,2004年用于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全部研发费用的18.7%;在日本,2003年用于基础研究的投入占13.3%;瑞士、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更是占到了20%以上。2006年我国“十五”期4.5%,而全省仅为2.1%。基础研究的投入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全省用于原创性和具有长远意义的研发活动的投入明显不足,对科技储备和长远竞争极其不利。
4、拥有发明专利落后于发达省份。
发明专利是反映一个地区自主创新在产出上的一个重要指标,代表着技术的潜在商业化机会。2006年全省拥有发明专利数1969件,仅占全国总量的1.8%,列全国17位。比重较多的有北京15.3%、江苏省10.4%、广东省10.0%、浙江省8.7%、上海市8.4%、山东省6.7%、湖北省5.3%、辽宁省5.0%。拥有比较少的发明专利,影响着全省区域竞争中的实力和发展后劲。
五、发挥优势,加快创新型河南建设
作为能源、原材料大省,全省在新的时期,需要以自主创新作为战略基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和谐发展。做好今天研发和知识产权等技术储备,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创造后发优势,加快发展。
1、提高全省科技开发意识。加大创新投入
企业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应该在5%以上,全省企业目前离这个标准相距甚远。这既有客观环境因素,更有企业自身自主创新意识的因素,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加快自主创,强化做大做强意识,促使依靠创新提高技术实力,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如对上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3%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项目支持等政策优惠,引导企业加快研发工作。
2、建立和完善引进人才的有效机制
科技人才是自主创新活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目前需要不断完善引进人才的机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多渠道大量吸纳高素质人才,有效地扩大科技队伍和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引进人才的同时,应积极培育适应产学研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激励措施来改变目前人才分布不均衡的现状,鼓励企业按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探索技术参股和入股机制。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等等,促进人才在产业内、区域内、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发挥他们的领军作用,做好创新人才工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3、加大政府科技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科技经费是科技活动的根本保障。企业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也是科技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加快创新投入强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经费投入。
4、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开放型的创新体系
首先要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核心作用,使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形成相互开放、合理分工的结构布局。其次要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大中型企业创新机构和能力建设,发展以企业为主导的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提高河南原始创新能力。
(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