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各项“增资提补”和“惠农”政策的落实,鄂尔多斯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仍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缩小城乡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为进一步探讨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途径,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对近年来城乡居民收支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市城乡发展关系日益密切,科学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是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的必由之路。
一、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现状
(一)收入差距是城乡居民生活差距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城乡居民生活差距表现在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是由收入差距造成的,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水平决定供给水平,供给水平决定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年均15.4%的速度增长,至2006年达到13002元,较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增长了近47倍;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以年均13.7%的速度增长,2003年首次突破3000元大关,至2006年达到人均5308元,较1978年增长了27倍(参看鄂尔多斯城乡居民收入走势图)。2000-2006年,鄂尔多斯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发展速度高于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24:1扩大到2.45:1(参看表一),收入绝对数相差7694元,达到历史最高点。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平均每年增大774元,城乡收入比已经超出合理范围(国内外公认合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为1.5:1至2:1之间)。由此可见,鄂尔多斯农牧民收入增长滞后是城乡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表一 鄂尔多斯市城乡居民收入对比表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
城乡收入绝对差(元) |
城乡收入比率(农牧民=1) |
城乡收入比增长差距 |
2000年 |
5502 |
2453 |
3049 |
2.24 |
|
2001年 |
6058 |
2258 |
3800 |
2.68 |
0.44 |
2002年 |
6244 |
2407 |
3837 |
2.59 |
-0.09 |
2003年 |
7204 |
3090 |
4114 |
2.33 |
-0.26 |
2004年 |
8770 |
3908 |
4862 |
2.24 |
-0.09 |
2005年 |
11025 |
4601 |
6424 |
2.40 |
0.15 |
2006年 |
13002 |
5308 |
7694 |
2.45 |
0.05 |
(二)消费差距是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的具体体现
相对于收入差距的拉大,鄂尔多斯市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却是呈现逐步缩小趋势,这既是缘于社会产品的日益丰富和农牧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更是缘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带来的实惠。2000--2006年,鄂尔多斯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至2006年为79.6%;而农牧民生活消费支出占纯收入的比重却呈现上升趋势,至2006年达到85.1%。但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依然存在2.29:1的倍数上的差距(参看表二),农牧民的消费水平仅是城镇居民的43.6%,相当于2001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表二 鄂尔多斯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对比表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元) |
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
城乡消费绝对差(元) |
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农牧民=1) |
2000年 |
4499 |
2411 |
2088 |
1.87 |
2001年 |
4894 |
1449 |
3445 |
3.38 |
2002年 |
5163 |
1613 |
3550 |
3.20 |
2003年 |
5507 |
2097 |
3410 |
2.63 |
2004年 |
7032 |
2657 |
4375 |
2.65 |
2005年 |
8879 |
3589 |
5290 |
2.47 |
2006年 |
10356 |
4515 |
5841 |
2.29 |
同时农牧民与城镇居民消费在构成上也存在较大不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参看表三):一是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农牧民4.4个百分点,表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优于农牧民;二是在消费上城镇居民更加注重品质上的要求,吃讲营养,穿讲美观,用讲品牌,全面提升,而农牧民则是首先改善基本居住条件和生存环境,有钱先盖房仍然是农牧民传统生活模式。2006年末,鄂尔多斯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继续增长,住房价值较上年同期增长32.8%;三是旅游休闲度假成为城镇居民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而农牧民出行则是为了寻求和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这是城乡居民在出行消费方面本质上的差异。
表三 2006年鄂尔多斯市居民消费构成变化表
|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 |
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 | ||
2005年 |
2006年 |
2005年 |
2006年 | |
合计 |
10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食品 |
27.7 |
26.16 |
31.96 |
30.54 |
衣着 |
16.6 |
17.37 |
5.57 |
5.80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5.6 |
5.78 |
5.46 |
5.12 |
医疗保健 |
4.9 |
3.98 |
5.91 |
7.18 |
交通和通讯 |
14.2 |
17.92 |
14.71 |
17.39 |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
16.1 |
14.76 |
19.20 |
19.51 |
居住 |
9.4 |
8.50 |
15.38 |
12.91 |
杂项商品和服务 |
5.5 |
5.52 |
1.81 |
1.55 |
(三)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建设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生活差距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使城市建设越来越好,农村牧区发展进展缓慢。在农村牧区,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医疗设备不尽人意,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与城市相比质量低且配备较差,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健全,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而在城市,公路建设四通八达,城市建设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医疗卫生和教育设施与国际接轨日益密切,高精尖设备80%以上集中在城市,高学历人才也都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条件优越的城镇;城市的社会保障也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如果将城市居民所享受的社会公共用品进行量化,那么城乡居民生活差距将达到四至五倍。
二、城乡居民生活差距产生原因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历史原因
首先,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和优先发展城市的经济政策,使农村牧区始终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无私的供给者,“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各种倾向,造成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农牧业流向工业,从农村牧区流向城市,城乡“剪刀差”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工业的发展,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二,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分治”使城乡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两个经济单元和两种发展水平,农牧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城镇居民主要从事二、三产业,以手工、半手工等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牧区劳动生产率显著低于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城市劳动生产率,加上农村牧区劳动力的低素质积累效应,也导致城市劳动力价值远高于农村牧区劳动力价值。鄂尔多斯市人均耕地仅有4.2亩,水利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不高,农畜产品科技含量少且价格低。第三,城乡劳动力就业待遇差异也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城市劳动力就业受国家保护政策影响相对稳定,有固定的工资和补贴,退休后还有社会统筹的离退休金保障生活;而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则处于松散和放任状态,多数进城务工经商的农牧民“移而不迁”,基本上是在“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中寻求“城市剩余工作”,多从事劳动强度大、工资效益低的体力劳动,离岗后就不再有收入来源。
(二)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和社会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供应倾斜,是城乡生活差距拉大的现实因素
例如在收入方面,同样是国家财政补贴政策,2006年鄂尔多斯城镇居民家庭离退休养老金人均达973元,而同年农牧民得到的政策性补贴(包括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种植综合补贴、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报销医疗费、无偿扶贫款等)人均仅为209元。在消费方面,城市人享有的文化教育、劳动保护、就业帮助、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福利补贴、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以及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等,对绝大部分农牧民来说可望不可及。在国家投资方面,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使大量的财政资金集中投资于城市,用于经营性投资和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建设,城市先进设备设施日新月异,而农村牧区随处可见的是破损的木制电线杆支撑着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在金融政策支持方面,“嫌贫爱富”的金融政策给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并不平等,农牧民贷款无门,极大地限制了农牧民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最终导致“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三)工资性收入能力是当前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
鄂尔多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牧民纯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收入来源虽基本相同,但结构却大相径庭。城镇居民以工薪收入为主,工薪收入占到可支配收入的78.9%,是居民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农牧民则以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两项为主,其中经营纯收入占58.9%,工资性收入占33.82%。2000--2006年间,城镇居民家庭工薪收入年均增长14.5%,农牧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22.5%,增长速度虽然大于城镇居民增长速度,但由于农牧民家庭获得工资性收入的能力及份额较少,故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拉近且成扩大趋势。而作为农牧民家庭纯收入主要来源的经营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不到10%,导致农牧民增收滞后形成必然。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根本途径
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扩大是工业化建设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西方经济学专家库茨涅兹的倒U曲线理论所揭示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首先会呈现一个扩大的趋势。近年来,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增长,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二元经济特征也非常明显,在一定时期出现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难以避免的。然而,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生活差距长期存在,必将伤害作为弱势群体而存在于社会边缘的农牧民的经济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牧区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支持日益削弱,既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更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出路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必然使得社会经济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总量的增长,造成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牧区、农牧民与市民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从现阶段经济发展需求看,鄂尔多斯城乡经济发展关系日益密切,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向乡村拓展,需要农村牧区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的支持,而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也急需工业现代化的支持,农村牧区和农牧民更是需要消除不公平社会待遇,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成果。鄂尔多斯人均GDP已达到53166元,超过人均66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鄂尔多斯经济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时期,工业已有能力反哺农业。因此,为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快速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从而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首先,科学统筹发展,突破影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体制障碍,将城乡发展纳入统一规划,明确定位城市建设和农村牧区建设的相互补充作用,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城乡配套改革以及城市加快发展和农村牧区跨跃式发展的总体部署。第二,从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入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大工业生产对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相关的生产和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第三,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大财政扶农支农力度,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具备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硬环境。第四,加快农村牧区的城市化建设和农牧民的非农化、现代化转变,取消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转机制,积极实现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乡镇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牧民居住向城镇集中。通过农村牧区人口有序流入城市和城市建设向农村牧区拓展,彻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使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第五,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务工,既不误农时,解决农牧民的后顾之忧,又可以消除因农牧民从业的不稳定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损失。
(二)提高农牧民收入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捷径
2006年鄂尔多斯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5308元,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01年水平,农牧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城镇居民5年以上。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拉大,不是因为城镇居民收入过高,而是因为农牧民收入太低。农村牧区经济的滞后发展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鄂尔多斯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村牧区落实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农牧民发放各种政策性补贴的同时,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财政支农比重不断上升。农村牧区基本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但是,农村牧区和农牧业经济不发展,农牧民收入不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缩小只能是一纸空谈。鄂尔多斯是传统农牧业大市,农牧业收入是农牧民纯收入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以农牧为主”的经营性收入始终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收入。虽然近年来农牧民经营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已由2000年的74.8%下降到2006年的58.9%,但是在农牧民家庭的收入来源中仍占有半壁江山,因此提高农牧民收入必须从发展农牧业入手,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转变进程,以农牧业生产和农畜产品加工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科技附加值,使农畜产品价格的提升不再是承继农牧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而是农畜产品市场价值的真实体现,使农牧民能够依托农产品在二、三产业中获得利润,增加效益,促进增收。除去经营性收入,农牧民外出务工收入(即工资性收入)是近年来农牧民增收的亮点。2006年鄂尔多斯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707元,其中务工收入增长430元,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务工收入的增长对家庭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较上年提升6.3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农牧民务工收入越来越成为农牧民增收的关键性因素。然而,农牧民工就业不稳定,缺乏技术,低工资,轻保障,使农牧民工收入始终处于低水平徘徊。因此,建立必要的农牧民工用工长效管理机制和劳动保障制度,实现工农平权,使农牧民工能进城、能留下、能稳定,既是对城市化建设劳动力需求的补充,更是对用工技术的有效保证,也是社会稳定的要求。另外,稳定农产品价格也是保证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条件。2007年以来,小麦、玉米、棉花、瓜果及畜产品出售价格上涨,使农牧民增收看到希望,但是价格不稳定,让农牧民扩大生产规模顾虑重重,对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造成一定影响。
(三)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增加农村牧区有效供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最有效措施
为农村牧区提供与城市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和消费水平,对提高农牧民生产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对农牧业总产值的贡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出弹性系数为0.64,即每增加1元的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农业总产值将增加0.64元。同时,生产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具有长期性发挥作用的功能,其对农牧业生产的贡献不仅有短期边际收入效应,更具有长期边际收入效应。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偏重于投资一些短期公共项目,对农牧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产品提供不足,对涉及农村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公共项目供给严重短缺,对农牧业科技推广、农牧业发展的综合规划和信息系统投入欠缺,造成农村牧区公共产品供需失调,致使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始终维持一种简单而传统的低效率生产模式。另外,从农牧民生产生活发展趋势来看,农牧民消费欲望将继续持续一个向上不断攀升的趋势。2006年,鄂尔多斯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比率)为79.6%,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农牧民平均消费倾向(农牧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与纯收入比率)为85.1%,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增加农村牧区有效供给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关系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否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实现突破,关系着以消费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增长良性循环的目标实现。
(四)提高农村牧区教育质量,加强对农牧民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加快对农牧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促其转变观点,提高农村牧区人口质量,使农村牧区人口向城市转移具备相当于城市居民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素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文化素质差距是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本因素之一,农牧民文化素养底子薄,专业技能缺乏,决定了农牧民在进城务工时只能从事简单、繁重、生产效益低、劳动力价值低的体力劳动,因而使农牧民在向城市转移时,多数成为生活在城市的贫困人口。另一方面,农牧民在从事农、畜牧业生产时,由于缺乏一定的自有技术,在遇到虫害、瘟疫等天灾时,只能束手等待救援而不能自救。这些都是城乡教育差距和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结果。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农村牧区人口向城市转移日趋加快,农牧民不只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农业生产专业技术,更是在城市化建设中需要与城市居民共有的工业、建筑业生产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服务于城市化建设需要。因此,提高农村牧区教育质量,加强对农牧民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其享有与城市居民等同的社会服务资源,具备与城市居民等同的生产生活技能,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缩小城乡差距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基础条件。
(五)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以城促乡,带动消费,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以城市居民消费带动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不可忽视的因素。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但是由于社会的收入分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政府结合市场机制运用宏观调控成为调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增收新政策是城镇居民家庭中就业人口和离退休人员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新的增资政策出台和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对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致力于缩小城镇居民高低收入户可支配收入差距,也需要靠政府政策的扶持才有可能实现。2006年,占全市城镇家庭20%的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331元,是占全市城镇家庭20%的低收入户的3.2倍,较上年同期增加40个百分点。居民收入要更快的增长,要理顺分配关系,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新的增资政策和有关调整收入的政策出台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政府必须制定合理的分配关系和宏观调控手段,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调节分配结构,规范分配秩序,建立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有计划、有目标的保证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以收入增长促进消费提升,以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只有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以城促乡,带动消费,为农畜产品及服务创立市场,才能使城乡发展互相促进,协调共荣,才能使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来源: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