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江西:重新审视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问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7年11月1日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7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报告认为:目前我国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从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供给平衡乃至短缺转变,由此而带来的影响是,我国城乡将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现实中,2004年开始在沿海地区进入人们视野的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在劳动力主要输出省份也频频出现。江西作为全国农村劳动力主要输出省份之一,不少工业园区“招工难”现象也屡屡发生。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将为辖区内招商引资企业招工作为“安商、稳商”的一项政策措施。这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江西作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输出重要地区,是否已出现劳动力“库存”不足呢?全省农村到底还有多少劳动力可供向外转移?本文以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资料为主,结合典型调查,对江西农村劳动力的数量、特点和外出意向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江西农村劳动力供需实情。

   

    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特点

   

  1、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超过劳动力总数的40%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凭借与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省份接壤的区位优势,源源不断地向东部沿海省份输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2000年前后,由于农产品价格低迷,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外出务工可观的收益和日益改善的务工环境吸引着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乡外、县外、省外甚至国外。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测算,至2006年,全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为665.9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28%。其中:到省外务工人数达551.11万人,在省内务工人数为114.81万人。

   

  2.外出务工劳动力的素质较高

   

  据调查分析,外出劳动力的综合素质高于留守农村劳动力。在持续20多年的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过程中,由于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需求方对供给方有挑选的强势,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必然面临着许多限制条件,如被要求年青力壮、文化素质较高、劳动技能较好等。综合素质最好的最先转移,较弱的次之,转移过程基本上呈现以文化、技能、年龄等综合素质高低为标准的梯度结构。因此,农村外出劳动力群体的总体特点是年轻、文化程度较高、劳动技能好、接受能力强、思想活跃、见识广、创收和创业能力强,这一群体是农村劳动力中的精华。据农村住户调查,2006年,全省外出农民工中男性所占比重为60.2%, 30岁以下的占76%,初中文化程度的所占比重为6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6.5%。均明显高于全省同类指标的平均水平。

   

  3、外出务工劳动力举家外出增多

   

  八九十年代期间,农民进城务工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挣钱回家盖房、结婚、养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接受了城市文明的熏陶,不少人不仅挣了票子,也换了脑子,不知不觉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现在农民工特别是青年农民工更主要的是向往城市的生活方式,希望将自己角色定位为城市人,谋求立足城市,外出务工农民主动返乡务农的人员越来越少,举家外出的越来越多。有的年轻农民工甚至在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宁愿依靠农村家里的生活费生活,也要在城市居住等待机会。八九十年代的农民工大多在结婚后就不得不离城回乡安家立业,而新一代的农民工即使结婚生子后,也割舍不了城市对他们的吸引。能力强的,举家外出离乡进城,能力较弱的,要么将子女留守农村后继续外出,要么全家在城市租房安顿生活。据调查资料测算,至2006年末,全省举家外出务工人员达50.54万人。

   

  4、外出务工劳动力思维价值更多元化

   

  与老一代农民工单纯的务工挣钱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学习、增长见识、利用和寻找机会创业等。与老一代农民工省吃俭用相比,新一代农民工的收入不再局限于寄钱回家消费,他们已融入当地的消费环境,消费范围也从基本的吃穿住行扩大到娱乐和享受,他们在闲暇时间看电视、听广播,还会经常光顾网吧、迪厅、酒吧、溜冰场、卡拉OK等娱乐场所;他们的消费方式更现代和新潮。据有关调查,他们中62.59%的人常去或去过网吧。他们手机的拥有比例高达72.9%。

   

  5、外出务工人数增幅近年趋缓

   

  虽然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两旺,但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外出人数增幅趋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进城形成了一股“民工潮”。目前这股潮流巨大的能量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释放后有所减弱。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2005年期间,全省新增在乡以外从事劳务活动的农民184.58万人,年均增加50.22万人,年均增幅达11.8%,2006年全省外出务工农民比2005年增加16.3万人,增长2.51%,比2005年的增长速度下降4.8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外出人数增长比较平缓。

   

    二、农村留守劳动力外出意向和供给数量分析

   

  由于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吸引,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更愿意选择向城市转移,但转移的条件限制和其他因素也使一部分人宁愿留守农村。2006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为1653.1万人,扣除在外务工人数,全省农村在本乡内就业的劳动力有987.15万,可作为进一步外出的劳动力基本存量计算。

   

  在农村劳动力存量中,存在四种情况,一是部分劳动力偏向选择在乡内从业;二是部分劳动力受客观条件限制(如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技能素质低、照顾家庭等)缺乏外出务工机会;三是部分收入较高的本地就业人员不愿外出;四是一部分劳动力有积极的外出意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向分析如下:

   

  1、乡内从事种植业劳动力外出务工限制因素较多。从年龄结构看,目前种植业从业劳动力中,40岁以上的占67.8%,其中50岁以上的占36.51%。户主与配偶留守的比例为1:1.08,可以理解为农村女性劳动力留守的比例高于男性劳动力。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受限制因素更多,主要有文化程度较低,技能水平较低,从业习惯和家庭结构分工原因等。据农村住户调查,乡内40岁以上种植业从业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65.7%,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8.5%,初中文化的占25.8%,其中妇女小学文化程度占58.4%,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20.9%。从受培训角度看,整个乡内种植业从业劳动力中受专业培训的比例仅为9.1%,而且集中在16-30岁以内的人员,其他人员在家务农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耕作习惯。这一部分劳动力,一是要种植家里口粮田,防止外出务工出现意外时能够保证有饭吃;二是要保持农村家庭的稳定,因为当前外出务工主要还是以“候鸟式”短暂性的转移为主,只有少部分外出务工者有能力将全家向城里转移,2006年,全省举家外出户只占全部外出务工家庭的7.6%,大多数外出务工者的家庭仍然在农村;三是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使他们扎根在农村;四是有一部分人曾经外出过,但大部分是要么找不到工作重新回到农村,要么就是从事累苦脏和工资报酬极低的工作,甚至不如种田效益高。所以目前在乡内从事种植业、40岁以上的劳动力外出的意向低。

   

  2、从事养殖业、林业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缩小

   

  目前全省只有30%以下的农户家庭中还饲养生猪,农村生猪散养户大大减少,从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有的从事其他产业,更多的是直接外出务工,因此从生猪养殖产业中进一步释放劳动力的空间较小。由于林权改革,林农积极性得到提高,留守在农村从事林业的农民大多是专业户或者有志于林业发展的人,外出务工转移意向较低。

   

  3、乡内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外出务工意向较低

   

  一般来说,在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效益高于第一产业,这些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比较小。据农村住户调查,在本乡内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平均年纯收入分别为4548元和5197元,分别比本乡内一产从业人员多931元和1580元,虽然比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收入略低,但扣除在外高消费等因素,仍然高于外出务工实际所得。如果再加上在本乡内交通成本低、可以照顾家庭和发展前景较好等其他因素,在本乡内从事二、三产业的吸引力总体上大于外出务工。据对农村在本乡内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调查,其外出务工意向程度均低于2%。

   

  4、返乡劳动力再次外出务工的意向较低。外出返回的劳动力中大部分再次外出的意向较低。2006年,全省约有3.51%(即23.4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这些人员返乡的主要原因有:找不到工作、家中缺乏劳动力、回家结婚生育、回乡创业等。其中回家结婚生育的占22%,家中缺乏劳动力的占20.7%,回乡创业、找不到工作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占59.3%。除了回家结婚生育的劳动力中有一部分会重新外出务工外,其他原因返乡的劳动力再次外出务工的意向均很低。

   

  综上分析,在848.95万农村乡内一产从业劳动力中,具备转移的主要是那些年龄在16-35岁阶段的劳动力,他们外出的意向程度在60%以上,其他的年龄阶段外出意向均在30%以下。从事一产业劳动力中,约有188.57万劳动力具有转移潜力。加上二、三产业中一部分不稳定的转移人员及返乡后再次外出人员,全省将近有200万农村劳动力可供转移。

   

全省乡内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及外出务工意向情况表

   

年龄阶段

全省不同年龄的乡内一产劳动力比例(%)

全省不同年龄乡内一产劳动力人数(万人)

外出意向(%)

外出意向劳动力(万人)

1.16-20岁

2.82

23.93

97.30

23.28

2.21-25岁

5.66

48.04

94.30

45.30

3.26-30岁

5.51

46.75

84.50

39.51

4.31-35岁

6.79

57.62

63.20

36.41

5.36-40岁

11.43

97.01

23.70

22.99

6.41-45岁

15.13

128.48

11.90

15.29

7.46-50岁

16.15

137.14

2.20

3.02

8.50岁以上

36.51

309.98

0.89

2.76

   

    三、农村劳动力供需平衡问题分析

   

  1、全省农村劳动力至少可保证10年持续向外转移

   

  目前,江西省有200万农村劳动力具备向外转移的条件,如果按每年增长3%的速度转移,那么,劳动力还可以保持10年左右的供应(2006年全省外出务工的农民比2005年增长2.51%,比2005年的增幅下降近5个百分点,据推算预测,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将呈现稳定平缓的增长势头)。另外,这10年间农村新增劳动力将进一步补充存量总数。同时,农业科技发展还将会释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新时期下,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产生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可以说,江西作为全国劳动力重点输出大省,仍将对全国劳动力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2、“招工难”、“民工荒”并非劳动力短缺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劳动力需求旺盛。农村劳动力储量丰富,但随着可转移劳动力素质的下降,外出找工作的难度增大,近年来向外转移的步伐放慢。供需的一慢一快现状加剧了 “招工难”现象的发生。但是单纯认为“招工难”就是劳动力的不足则掩盖了农村劳动力存量较多的本质,“招工难”并非农村没有劳动力,而只是反映能适应岗位需要的劳动力相对较少。“招工难”、“民工荒”现象是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的矛盾。

   

  在劳动力市场中,一方面,数量众多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过程中存在上百人甚至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现象,考研、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扎堆”,大中专毕业生总体上供给大于需求;另一方面,农村还有数量众多的有外出意向的富余劳动力感受不到劳动力短缺的吸引,外出转移步伐缓慢。这就说明:适应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没有大量闲置,能适应综合素质较低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岗位也没有大量闲置。据调查,不管是沿海还是内陆省份,出现“招工难”的企业大多是一些产业层次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制衣厂、玩具厂、电子厂等。这些企业员工工资较低,配套待遇较差,员工个人成长环境不尽完善,虽然有许多岗位存在,但却成为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和有工作经验员工就业的“鸡肋”,而农村第一次外出劳动力条件又达不到。因此“招工难”、“民工荒”更多的是体现在行业性和结构性劳动力短缺。

   

  解决“招工难”一是相应企业要转变过去以劳动力低成本为主的经营方式,提高待遇,改善环境;二是必须提高农村当前富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使之在农村能走得出,在城市能留得住,找得到工作,赚得到钱。

   

  3、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不会引起省内劳动力短缺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向外转移和江西省省内劳动力需求的日趋旺盛,省内劳动力需求是否会出现短缺呢?目前虽然省内务工的工资低于沿海省份,据农村住户调查,2006年农民工省内年人均工资为7140元,而在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福建务工年收入分别为9869.1元、8643.5元、8452.4元、7806.4元和7694.2元。但是省内务工有其优势,一是工资不断上涨,2006年总体上涨18%,有的行业上涨35%甚至50%;二是务工成本低,交通费比出省平均低59%,生活消费平均低25%;三是路途近,往返方便,便于照顾农村家庭,有的甚至可以半工半耕;四是部分企业对劳动力综合素质要求较低,就业方便。因此目前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虽然还是以在省外务工为主,但近1-2年,省内务工人员数量和获得的收入增长幅度均高于省外。2006年外出到省内的务工劳动力增长幅度比到省外务工的劳动力增长幅度高3.3个百分点,省外、内务工的人数比由2005年的人5:1变为4.8:1。2006年农民从省内务工人均得到的收入比上年增长16.8%,比省外务工收入增幅高8.9个百分点。劳动力的流向既说明省内用工需求提高,也充分说明省内就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从而能有效地保障省内劳动力的供给。

   

  4、不会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和影响农业的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认为,今后江西省农业劳动力仍然不会短缺。理由是,转移是有条件的。40岁以上农民转移率很低。在当前耕作水平,其务农能力较40岁以下劳动力更强。目前全省这部分从业劳动力有660万左右,据专家推算,江西省有500万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即可保证农业生产。因此,虽然由于劳动力中的高文化部分转移,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农村经济、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会受到动摇。同时,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机械化的推广,劳动效率必然会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力不会出现短缺。

   

    四、积极有效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建议

   

  当前,外出务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06年农民务工性(包括外出务工和在本乡内企业务工收入)收入人均1359.4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92%,务工性收入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0.7%。2006年农村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370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多116元,没有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的人均纯收入为315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少434元。在低收入农户中,有61.6%的家庭没有外出务工。在贫困农户中,有64.6%的农户家中没有外出务工人员。可以说当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快慢的主要因素已从土地资源转为劳动力资源。江西还有近200万具备向外转移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储量,对农民增收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潜力,要将潜力化为实力,重在恰当地引导和促进。

   

  1、解决农村劳动力培训难题。 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主要障碍是自身素质较低,当务之急是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力度。当前政府实施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对有接受培训要求的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但据调查,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中接受培训的人数占13.7%。主要原因,一是培训过程中,大多是初级培训免费,提高性的再培训需自费,但初级培训只能学到一些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程度不高,导致接受免费培训的农民工处于一个两难境地,要么耗费了初级培训的时间,要么自己出钱再培训。对于出钱再培训,农民工认为当前大中专生就业尚且艰难,培训就业预期不高,不如直接打工划算。二是对培训对象的要求较高,很多技能培训需要有初中毕业或者更高学历要求,一部分农村留守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愿望得不到实现,而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已外出,他们放弃稳定的工作重新接受培训的愿望较弱。

   

  因此,农村劳动力培训一是要与企业联合,对已就业的农民工进行再培训,二是要针对培训对象文化程度较低的特点采取新的培训举措,扩大受训面,三是要强化培训内容的适用性等,以有效地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2、优化农民工务工环境。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宣传、督促农民工,甚至出台相关法制法规强制企业主签订合法的劳动用工合同。当前农民工中签订劳动力合同的比例仅为20.6%,多数农民工认识不到合法用工合同的重要性,只从自身方便着眼,认为签订了合同不自由,或者以前被“霸王合同”所束缚过而不敢再签,导致农民工利益受损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凭据而得不到保障。二是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全国各地均出台了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少用工单位对此却视而不见,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尽量压低农民工工资。三是建立健全能及时维护农工民权益的平台和机制。不少农民工利益受损后走投无路,要么不知找什么部门帮助,要么找到了却解决不了问题,有的往往做出极端的举动,加重了农民工的受损程度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四是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工作。目前江西省农民工参加了劳动保险的人数仅有11%,据调查,农民工有较强的参保意识,但由于身处异地或流动频繁等原因,影响了他们的参保率。五是解决好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近年来农民工子女留守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农民工子女异地借读的门槛,如不准收借读费等。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落实,不仅有利于农民工安心工作,也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3、尽量满足新阶段农民工的需求。新一代农民工的思想比老一代农民工的思想更为现代和活跃,他们向往在城市生活,希望在城市落户。因此应该逐步放宽在城市落户的标准,简化农民进城落户的审批手续,为农民工进城生活建立有效的制度保证,促进农村居民城市市民化,将有利于农民增收,也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来源: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