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辽宁GDP超万亿元的数量分析与总体思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7年10月26日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决策。从辽宁省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省主要领导提出了2007年GDP超万亿元的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期发展目标。本文拟从实证分析和数量分析的角度,对这一超常规、跨跃式发展目标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一些研究和探索,测算实现目标的必需投入,提出中央对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化基地转变的若干建议,细化实现目标所带来的即期效益。不尽成熟,仅供参考。

   

    一、提出2007年辽宁GDP超万亿元的超常规目标,是力图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积极进取的选择

   

  (一)加快辽宁发展步伐是促进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国家整体实力的必然要求

   

  振兴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对确保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积极作用。党的十六大确定20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其中“翻一番”可能不成问题,但“翻两番”,单靠东南沿海地区不行,西部又处于开发性建设阶段,因而应该靠启动东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来实现。

   

  振兴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保持全国经济均衡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一方面,辽宁可以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中与北京、天津并行发展的三个经济发展中心,共同构筑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带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腾飞,促进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加速发展(2002年辽宁GDP占环渤海经济区的20%,这里的环渤海经济地区指辽宁、山东和京津冀)。另一方面,辽宁是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对接的黄金地带,是东北经济发展的龙头,将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之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发动机。2002年辽宁GDP占东北三省的47%。因而,辽宁的振兴将使整个东北焕发生机,并且无论对解决全国经济发展的东西问题还是南北问题都具有战略性意义。

   

  振兴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利于在我国北方形成新的对外开放的“窗口”。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前沿,与朝鲜、蒙古、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接壤或邻近,是我国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构筑我国面向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2002年辽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5%,其中出口占全国的3.8%,占东北三省的76.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7.4%,占东北三省的86.7%。

   

  振兴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分工,提升我国工业的总体水平。目前全国60%以上技术含量高的投资类设备依赖进口,每年进口的工艺装备达数百亿美元,限制了中国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限制了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而,国家“十五”计划把进行进口替代作为新工业化战略中的重要要求。改革开放以来,轻型化的消费品替代基本上是由东南沿海完成的。以广东和上海的发展情况看,广东利用廉价劳动成本迅速形成了大规模的出口加工型制造业和一批以家电、食品等日用消费品为主的轻工企业,构成了广东工业体系的基本框架。2002年广东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为49.0:51.0。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和知识经济兴起,用上升的生产成本来支撑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致使以日用品为主导的广东工业竞争力减弱。而机械装备工业也主要集中在广州,其规模占广东的一半,难以挑起振兴机械装备工业的重担。上海充分发挥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作用,使得金融、贸易、商业、运输、通信和各类要素市场大力发展,但上海是一个缺乏能源和原材料的特大城市,也不应向工业基地方向发展。从全国经济布局的合理性出发,重型化的非消费品替代应该由东北老工业基地来完成。辽宁与广东和上海为代表的南方相比,其产业特点、发展方向和区域布局上具有独特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作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辽宁具备进行重型化装备制造产品进口替代的基础和条件,2002年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为19.0:81.0,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5.4%。2001年辽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4%。而且,我国加入WTO以后,从经济全球化的分工格局看,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投资和研发机构向具有优势的地区大规模地转移,比较中国各地区的情况,辽宁完全可以以雄厚的加工制造基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来接纳这种转移,朝着加工制造业基地的方向发展,承担加快全国工业化进程的重任。

   

  振兴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增强军事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基础。先进的国防军事装备能力是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从而对全球事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支柱之一。辽宁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军事装备制造业具有全国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雄厚基础,在军工行业经济总量排名中长期位居中国的排头兵。建国50多年的发展史证明,辽宁凭借在国际军事装备方面的能力,确保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不断加强,对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国家的重大经济利益不受外部不利因素的干扰和损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从辽宁自身的比较优势看2007年实现GDP超万亿元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

   

  1、基础雄厚,潜力巨大。辽宁的石化、冶金以及机床、航空、汽车、造船、发电设备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及零部件工业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1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石化、冶金、机床、汽车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1%、9.0%、8.3%、3.4%。同时,作为老工业基地在人才储备、技术积累、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对国际发达国家正在把制造业向其他国家、地区转移和国内新一轮重化工业浪潮的机遇,正好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中显示身手,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国民经济具有装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体系。

   

  2、投资效益比较高,投资环境比较好。我们通过对“九五”以来辽宁与东南沿海、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的实证分析表明,辽宁的投资拉动作用较强,投资效益要高于西部地区,接近东南沿海地区。1996-2002年,辽宁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即一定时期生产总值增加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为0.2857,即每亿元投资将带动GDP增加2857万元,比西部12省(重庆、四川、广西、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整体水平高558万元(西部12省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为0.2299),比东部7省(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整体水平相当(东部7省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为0.2832),比全国高733万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为0.2124)。经深入分析,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如果从工业产业、产品结构的角度考虑,辽宁的投资效益其实要好于东南沿海7省的整体水平。从投资环境看,西部由于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总体发展相对落后,即使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个历史性机遇,还需要经历一段基础设施建设期和各种要素的配套完善期。因此辽宁的投资环境要优于西部,已有的先发优势比较明显。同时,国际和国内资本在中国投入北上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辽宁凭借其各种比较优势有望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的“洼地”,必将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3、人力资源丰富,现代化大生产科学管理经验丰富。长期以来,聚集、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管理人才、科技人才。2002年,辽宁省各类科研机构近千个,科技活动人员15.8万人。产业工人队伍精,劳动力素质高,形成了一整套同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办法,具有良好的管理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三)从粤、苏、鲁GDP超万亿元的时间历程看2007年辽宁省实现GDP超万亿元目标的可能性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与凭借改革开放先发效应已成为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极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相比有差距,与有后发优势的西部地区相比有压力,如果我们按常规发展,实行“跟随战略”,结果只能是越跟差距越大。根据2000年辽宁投入产出表,我们对辽宁经济发展进行模拟测算,结果表明,按照年均9%的计划速度增长,到2007年辽宁GDP将达到8398亿元,在全国的位次有可能保持第7位不变,但与前6位的省份差距将越来越大。因而,只有抓住国家扶持老工业基地的大好机会,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把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基地,才能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从其他省份看,2001年和2002年广东、江苏和山东成为全国首批GDP超万亿元的省份,三省GDP从五千亿元到超万亿元分别用了6―7年时间,其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保持在10.2%、11.1%和10.9%,而辽宁省同期的平均增长速度为8.9%,低了2个百分点左右。因而,要实现辽宁省超常规、跨跃式发展的战略意图,我们以2002年的10.2%增长速度为基期,预计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到13%,经测算五年后即2007年辽宁省可实现GDP超万亿元的目标。尽管难度很大,但基本符合粤苏鲁GDP超万亿元的发展周期。

   

    二、对GDP超万亿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投资支持测算

   

  前以论及,从“九五”以来辽宁与东南沿海、西部地区发展及投资效果比较看,辽宁的投资效果总体上要好于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平均水平相当。从1996年~2002年累计投资系数(投资总额/增加值增加额)看,辽宁(3.50)低于全国(4.7)和西部(4.34),与东南沿海(3.53)水平相当,表明辽宁单位投资额带来的增加值要多于西部地区。辽宁五年平均的投资效果系数(增加值增加额/投资总额)为0.28,好于全国平均(0.21)和西部(0.23),与东南沿海(0.28)相当。但从产业结构角度考虑,应该说是好于东南沿海。

   

  对2003―2007年辽宁GDP总量及产业发展目标测算。按照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构想,若达到2007年GDP超万亿元的目标,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年均13%。若此,到2007年,辽宁GDP将达10042亿元。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大体可分别达到823亿元、5162亿元和405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16.7%和11.5%。三次产业构成将由2002年的10.8:47.8:41.4调整为2007年的8.2:51.4:40.4。从工业看,全省工业增加值将达4512亿元,其中,石化工业增加值将达1503亿元,钢铁工业增加值将达575亿元,装备工业增加值将达903亿元,电子工业增加值将达233亿元,分别占工业增加值的33.3%、12.7%、20.0%和5.2%。

   

  支持GDP超万亿投资需求测算。我们依据GDP的增长目标,根据对历史数据以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和判断,确定了投资拉动系数的合理取值,按照投资需求量=GDP增加额×投资拉动系数的公式,推算出这一时期的投资需求量。我们设计了三种可能方案:一是理想状态,即投资效率提高,要达到2007年GDP超万亿元的目标,则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至少应达到13081亿元;二是自然状态,即投资效率不变,要达到2007年GDP超万亿元的目标,则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至少应达到14760亿元;三是保守估计,即投资效率不变,投资按年均增长9%的正常增长速度扩大,则五年固定资产投资仅为10470亿元,将拉动GDP增加到8700亿元,那么GDP超万亿元目标就要被推迟两年在2009年实现。据此,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五年内GDP要实现超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须加速增长,并且至少要比正常增长追加2600―4300亿元投资。

   

  从投资结构看,石化、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将是工业投资的主体。在投资效率提高的状态下,五年总投资为13081亿元,未来五年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至少要分别达到523亿元、6933亿元和5625亿元,三次产业累计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大体为4%、53%和43%。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电子等主要行业的投资额分别达到1357亿元、1144亿元、1279亿元、81亿元,分别占到工业投资(6425亿元)的21.1%、17.8%、19.9%和1.3%。若与“九五”相比投资效果系数不变,五年总投资为14760亿元,未来五年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至少要分别达到590亿元、7823亿元和6347亿元。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电子等主要行业的投资额分别达到1288亿元、1198亿元、1358亿元、69亿元,分别占到工业投资(6963亿元)的18.5%、17.2%、19.5%和1.0%。

   

  辽宁实施万亿元GDP目标的投资需求缺口测算。我们运用比例法预测主要资金来源情况,从1998年以来的历史数据看,国家预算内投资、国内贷款、债券、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其他投资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7%、17.4%、0.2%、4.5%、57.8%、13.4%。按此计算,若五年总投资为13081亿元,需要国家预算内投资876亿元;若五年总投资为14760亿元,需要国家预算内投资989亿元。

   

    三、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中央的政策支持

   

  辽宁振兴是涉及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企业结构、资源城市转型、社会保障、再就业等全方位的战略问题,是个系统工程。相对于沿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基地,其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都是很突出的,其艰巨性也是其他地区不能比拟的。但多年来老工业基地地方可控财力逐步减少,而在经济中占有高比例的重化工业多数具有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客观上融合各类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门槛很高,资金筹措难度大,急需有效的国家政策支持,帮助辽宁完成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首先是加大财政、税收支持。一是中央适当增加对辽宁省转移支付的额度。可参照1988年给上海的政策或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辽宁财政实行基数包干,一定五年不变。根据二○○二年地方财政收入预计数及需要照顾和调整的情况确定包干基数,从二○○三年起,对辽宁地区财政收入按超收数额对辽宁实行有优惠的分成。二是在税收方面给予辽宁优惠政策,例如中央降低增值税税率,实施增值税返还政策。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鼓励发展的产业,在一定期限内减征企业所得税。三是建立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基金,以中央、地方为主、企业和社会共同分担对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的投入。如,国家投放低息技术改造专项贷款;像实施西部大开发一样,在分配国债资金上单独拿出一块,专项用于老工业基改造。四是对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工程所需的粮食、种苗补助资金及现金补助,主要由中央财政支付。对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而受影响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适当给予补助。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在5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其次是加强对老工业基地重点产业的政策扶持、倾斜。国家掌握的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优先向辽宁老工业基地倾斜。优先考虑和安排有关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方面的重大项目,钢铁、造船、数控机床、汽车等骨干产业项目,电子信息、生物制品、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把辽宁作为全国承接国外制造业转移的基地,对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有重大作用的产业、企业、产品或项目,给予债转股、发行债券、财政贴息、注入资本金等支持。对购买国产重大设备,给予优惠贷款、贴息买方或卖方信贷;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减少盲目进口,国内能制造但未达到国际水平的,给予一定时期的适当保护。

   

  建议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扶持政策,在东北资源性地区或产业实行资源分享政策。建立衰退产业退出机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建立资源产业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可以从资源产品的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或者国家财政对资源衰退的地区转移支付,对其替代产业的培育给予税收、信贷、引资方面的政策支持。

   

  有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争取国家提前放开外商对金融、电讯、商业零售企业、外贸企业投资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逐步经营人民币业务,允许外商依照有关规定投资电信、保险、旅游业,兴办中外合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工程设计公司、铁路和公路货运企业、市政公用企业和其他已承诺开放领域的企业。

   

    四、辽宁实现GDP超万亿目标所产生的效益分析

   

  2007年辽宁实现GDP超万亿目标,不仅将对全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将使辽宁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面貌焕然一新。

   

  ――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将使辽宁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使全国经济总量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我们测算,如果全国GDP增长按年均7%计算,到2007年辽宁GDP占全国的比重将由2002年的5.2%上升到7.0%。

   

  ――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将使辽宁成为全国财政收入和税收的重要支柱,将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测算,到2007年辽宁地区财政收入将由2002年的823.0亿元达到2007年的1520亿元左右,占全国的比重将由4.4%上升到5.4%;地方财政收入将由2002年的399.7亿元达到2007年的740亿元左右,占全国的比重将由2.1%上升到2.6%;各项税收将由2002年的655亿元达到2007年的1210亿元左右,占全国的比重将由3.9%上升到4.8%。

   

  ――老工业基地经过调整改造,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冶金、石化、军工对全国的贡献突出。据测算,到2007年辽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将由2002年的5.0%上升到6.9%。辽宁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国民经 济具有装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体系,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承接发达国家技术与产业转移的出口加工基地。

   

  ――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据测算,实现GDP超万亿元的五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将极大地刺激对劳动力的需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到2007年,预计可累计新增从业人员21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减少从业人员63万人,第二产业新增从业人员80万人,第三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93万人,平均每年可安排就业42万人左右,每年可减少城镇失业保险投入资金12.3亿元。

   

  ――GDP超万亿元,将使辽宁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综合经济实力大增。到2007年全省人均GDP将达23000元,相当于2778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7年全省地区财政收入可达1530亿元,占全省GDP的15.3%;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可达750亿元,相当于目前上海的水平。未来五年内,地区财政收入累计可达68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可达3320亿元,比照GDP按年均增长速度9%的发展目标下财政收入的情况,将分别多创收720亿元和340亿元。

   

    五、建议

   

  辽宁振兴是涉及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企业结构、资源城市转型、社会保障、再就业等全方位的战略问题,是个系统工程。相对于沿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基地,其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都是很突出的,其艰巨性也是其他地区不能比拟的。近来,中共辽宁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完成四大任务”的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战略重点。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构筑辽宁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的优势,这既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措施,也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建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立足于市场需求,而不仅是单纯的扩大供给,要用需求市场来培育、发展和提升我们的两大基地和三大产业。

   

  二是要根据老工业基地面临问题的严重性和地方财政能力,区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推进。对单一资源型基地和原材料老工业基地,要重点解决资源枯竭和接续产业的发展问题,逐步实现产业多元化。对以装备制造业为中心的老工业基地,应把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上。加快发展三大产业,尤其要优先发展那些增长潜力较大、对解决就业有重要贡献的行业。

   

  三是要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中真正起到龙头作用。我们的兄弟省吉林提出要在8年内建设国内最大最强的汽车产业基地、国内重要的综合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独具特色的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基地、国际知名的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接续产业示范基地这六大基地。黑龙江省也提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建设项目的七个重点,即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医药工业、高技术产业等。可见,在某种程度上,东北三省的某些产业趋同,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抓住兄弟省在发展经济中为辽宁某些产业提供的可贵机遇,又要立足自身,发挥比较优势,在趋同产业的竞争中争取优势地位,更应积极促进和加强东北三省的区域合作,促成产业集聚,形成良性互动。

   

  (来源:辽宁省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