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江苏“两个率先”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得益者。因此,农村人口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和成败。
一、农村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农村人口稳定减少,但减少幅度趋小
江苏农村人口在90年代初达到高峰,人口总量在5300万人左右,1994年起开始减少。2005年末全省农村常住人口为3699.88万人,比2000年减少586.55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17.31万人,减少2.90%,但低于“十五”期间的平均每年减少幅度(“十五”时期为3.56%)。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49.50%,比2000年下降9.0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80个百分点,也比“十五”期间低1.04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农村妇女生育水平大幅度下降,人口自然增长得到控制。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江苏全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执行生育政策,农村妇女生育水平大幅度下降,总和生育率下降至1.5左右。农村1980年以来的出生人口中,独生子女比重逐步提高,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20%,提高到本世纪初的75%,农村妇女生育水平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新生人口大量减少。
二是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不失时机地把城市化确定为推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提出了“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指导思想,并作出实施城市化战略的部署。及时调整了县乡两行政建制,满足城镇范围不断向外拓展的需要,城镇周边的农村,逐步为其发展所合并,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与此同时,农村中的大量人口流向城镇。一是2001年起,江苏连续几年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大量的农村青年学生离开农村。二是江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其中大部分转向城镇务工经商。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农村户籍人口中,离开本乡(镇)的占21.16%。2000年以来,全省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上升1.80个百分点,达到50.50%。城市化过程中,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促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二)人口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但高学历人口比重较低
学龄人口升学率稳步提高。农村学龄人口中,小学阶段的受教育比重稳定在99.5%以上,初中阶段的受教育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2005年调查为94.23%,比2000年上升8.3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6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受教育比重大幅度上升,2005年为43.20%,而2000年仅为22.19%。
初中及以上人口大幅度增加。2005年全省农村人口中,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人口分别为:小学34096人,初中38833人,高中7732人,大专及以上940人,与2000年相比,初中、高中及大专以上分别增加1531人、441人、399人,而小学则减少。说明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而且逐步向接受较高级教育发展,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但受教育人口的学历构成仍然是一高一低,即低学历的人口比重高,高学历的人口比重低。2005年调查显示,在各种受教育人口中,小学占41.78%,初中占47.59%,高中及以上仅占10.63%,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三)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老、妇、幼成“留守”人口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流动人口逐步增加,其根本特征是既有流入,也有流出,流出大于流入。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7.05%,农村户籍人口中外出半年以上的占21.16%。苏北、苏中地区外出人口比重较高,都在21%以上,个别市农村外出人口比重高达25.99%,苏南地区农村外出人口比重相对较低,均在20%以下。
江苏是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省际间的人口流动呈净流入,这就决定了江苏农村人口的流向。从全省看,主要是在省内,农村外出人口流向省内的占73.40%,流向省外的占26.60%。在省内流动的主要是跨省辖市流动,占农村外出人口的36.47%。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四市农村外出人口中,流向省内市外的均在41%以上;流向本县(市、区)范围内的占28.64%。苏锡常农村外出人口中,流向本县(市、区)的比重均在50%以上,南京、镇江农村外出人口中,流向本县(市、区)的比重在38%以上。苏中地区农村外出人口,主要是流向外省,扬州、南通流向外省的比重在43%以上。
农村外出人口主要是中青人口、男性人口。农村人口外出目的主要是务工经商。因此,外出人口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6-39岁,占外出人口总量的70%。16岁到20岁外出人口比重快速上升,20岁是外出人口比重峰值,20岁以后外出人口比重随年龄上升而下降。17岁到29岁人口中,外出半年以上的占40%,个别年龄在50%以上。
20岁前,男女外出的比重基本接近,但20岁到38岁,男女外出比重差距逐渐加大,男性高于女性,最高相差20个百分点(见图)。38岁以后,两者差距逐渐缩小,50岁以后两者基本接近,说明50岁以后男女外出机率较小。大量男性、中青年人口外出以后,留在农村的主要是少年儿童、妇女和老人,形成了一支"386199"部队,成为农村生产、生活的主要承担者。
(四)农村劳动力减少,一产比重仍然较高
随着农村人口减少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逐步转移,全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2005年全省农村就业人口为2408.51万人,比2000年2763.14万人,减少354.6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71万人,减少2.71%。
伴随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05年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39.75%,比2000年下降15.32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34.36%和25.89%,分别比2000年上升8.74和6.58个百分点。江苏无论是全省还是农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均高于浙江省,全省高7个百分点,农村高5.4个百分点。农村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比浙江低4.7和0.7个百分点。说明江苏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土地的劳动力负荷较重,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仍有一定潜力。
表1 2005年就业人口产业构成
单位:%
|
全 省 |
农 村 | ||||||
合计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合计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江苏 |
100 |
31.5 |
34.3 |
34.2 |
100 |
39.7 |
34.4 |
25.9 |
浙江 |
100 |
24.5 |
45.1 |
30.4 |
100 |
34.3 |
39.1 |
26.6 |
广东 |
100 |
32.1 |
38.2 |
29.8 |
100 |
49.6 |
28.6 |
21.8 |
二、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发展的依存关系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很多学者专家就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诸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经济、收入、社会等很多指标,其中也包括了人口本身的指标,如:受教育程度、就业率、就业人口中非农产业比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那么新农村建设与人口发展有怎样的依存关系呢?这里选择一些指标进行分析,把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指标作为因变量:包括人均社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文教娱乐支出、人均卫生保健支出等;将人口指标作为自变量:包括人口数、平均受教育年限、就业人数、就业人口中第二、三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老年人口比重、外出人口比重。通过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2。
表2 农村人均指标的相关系数
|
农村人均 社会总 产值(元) |
人口 数量 |
人均 受教育 年限 |
就业 人数 |
就业 人口中 二、三产 比重 |
城市化 水平 |
外出 人口比重 |
老年人 口比重 |
人均社会总产值 |
|
-0.4680 |
0.8590 |
-0.3638 |
0.8570 |
0.7710 |
-0.9400 |
-0.0090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0.9781 |
-0.5160 |
0.8870 |
-0.3894 |
0.9100 |
0.8520 |
-0.9300 |
0.0800 |
人均住房面积 |
0.9176 |
-0.4561 |
0.8217 |
-0.2996 |
0.8981 |
0.7686 |
-0.8459 |
0.2746 |
居民恩格尔系数 |
-0.8817 |
0.2847 |
-0.8840 |
0.1412 |
-0.8269 |
-0.7723 |
0.8424 |
-0.2074 |
人均卫生保健支出 |
0.9513 |
-0.3559 |
0.8723 |
-0.2388 |
0.8259 |
0.6675 |
-0.8879 |
0.0535 |
人均文教娱乐支出 |
0.8048 |
-0.1539 |
0.5947 |
-0.071 |
0.6781 |
0.6116 |
-0.6068 |
0.0960 |
结果显示,人口数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卫生保健支出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人口数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是越多越好,在目前情况下,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恩格尔系数呈正相关关系,人口越多恩格尔系数越高,但相关关系微弱。
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卫生保健支出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而且与前四项指标呈高度相关。但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就业人口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卫生保健支出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低度负相关关系;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呈低度正相关关系。劳动者虽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产出社会产品和财富。当前农村劳动力富余,与生产资料不能有效结合,无法产生经济效益。
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卫生保健支出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而且与前四项指标呈高度相关,与人均纯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关系非常密切。但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纯收入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卫生保健支出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中度正相关关系。但与居民恩格尔系数呈中度负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对周边的辐射能力越强,带动周边的经济社会发展。
外出人口比重与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卫生保健支出呈高度负相关关系;与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中度负相关关系;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人口流出地区一般情况下,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均较低,所以人们要外出打工。虽然外出打工能增加家庭收入,但这种收入的增加与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民收入的增加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外出打工农民较多,而苏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外出人口较少,而且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就业。苏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大大高于苏北,并不与外出人口相一致。
老年人口比重与人均社会总产值、居民恩格尔系数呈低度负相关关系,与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卫生保健支出和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低度或微弱的正相关关系。
以上分析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地区城市化水平,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面貌的改变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而人口数量、就业人数、外出人口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制约农村的发展。
三、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人口因素
(一)人口众多与资源短缺
尽管江苏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但农村每年仍有一定规模的新生人口,人口数量依然庞大。庞大的人口虽是潜在的人力资源,但只有与生产要素有机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江苏的自然资源稀少,水域、耕地较少,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05年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为
(二)劳动者素质低与转移困难
尽管江苏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工程,但由于人口流动以及劳动力转移,农村中年轻、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的人都外出务工经商,而年龄大、低文化、无特长的人,只能留在农村种地或经营林牧副业,农村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依然较低。与2000年相比,农村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变化较小(见表3)。依然是以接受低文化教育的为主,只接受初中及以下教育的占90%以上,而接受高中教育的十人中不足一人,可见,农村劳动力素质之低。
表3 农村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
单位:%
|
小学及以下 |
初中 |
高中 |
大学及以上 |
2005年 |
43.23 |
47.70 |
8.10 |
0.97 |
2000年 |
42.90 |
47.51 |
8.90 |
0.69 |
农村劳动力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绝大多数不具有职业技术资格。2006年劳动力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就业人口中,不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占98.06%,具有职业资格的占0.08%,具有职称的只占1.8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正在推动技术创新并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有体力是不够的,必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在近几年的劳动力需求中,对有职业资格或职称的要求比例逐步上升,2003-2005年分别为29.8%、30.9%、31.2%。
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者无法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者也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甚至在劳动力富余的苏北地区也出现了部分企业招不到工人的问题,说明劳动力供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供给短缺。尽管市场对劳动力需求较大,但需要的则是有技能的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的现状无法满足需求,也使得农村劳动力无法向非农产业转移。
(三)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与社会保障水平低
2005年全省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666万人,比2000年增加8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6.2万人,平均每年增长2.63%。高于上世纪90年代平均增长幅度(1.28%)。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为18.01%,比2000年上升4.1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83个百分点,比上世纪90年代平均上升幅度高0.34个百分点。无论是老年人口数量,还是老年人口比重,都是增长最快的时期,被称为是“跑步进入老龄化”。
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老年人口抚养比快速上升。2005年全省农村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7.69%,比2000年上升6.27个百分点。
老龄化程度快速提高,而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目前平均达到2万美元左右。江苏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突破3000美元,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更低,人口老龄化是“未富先老”。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老年人口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家庭其他成员供给。2005年调查资料显示,农村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中,由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48.27%,依靠劳动收入的占40.09%,离退休金、养老金占8.13%,最低生活保障金占1.94%,其他占1.57%。老年人口随着年龄的上升,劳动能力逐渐的丧失,生活来源依靠劳动收入的比例逐步下降,而由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例逐步上升。70岁是农村老年人口经济来源转折期,70岁以前多数靠自身劳动,70岁以后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
近年来,江苏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推进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老年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逐步上升,2005年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占85.14%,未参加的仍占14.86%。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覆盖率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2005年调查资料显示,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口只占13.08%,而未参加者的高达86.92%。但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苏州、无锡两市参加养老保险的比重较高,分别达到84.98%和41.42%。
农村老年人口由于其经济水平较低,是经济上的最弱势群体之一,社会保障的缺乏更具有脆弱性。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前景下,农村老年人口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大量农民的生活,也会影响整个农村的和谐稳定。
四、促进农村人口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对策
(一)稳定生育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稳定低生育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是解决小康社会"水平比较低"问题的前提。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条件下,人口减少一半,就意味着人均收入提高一倍。人口继续增加,也会减慢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速度和人口结构的改善步伐。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并将逐步进入婚育年龄,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符合江苏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使得生育两个孩子成为可能,促使总人口增幅上升。因此,全省农村人口计划生育不能放松,仍然要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因此。必须坚持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变,进行广泛地宣传教育,促进人们切实转变生育观念,从注重生育数量转向注重生育质量。坚决依法治理违法生育行为,杜绝计划生育工作的漏洞。加强服务,让执行计划生育的政策家庭真正获得实惠,将农村家庭的致富奔小康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对执行政策的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致富的途径,解决农村夫妇执行生育政策的后顾之忧。只有保持农村妇女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有效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全面实现“两个率先”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整合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的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培养新型农民就是要造就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劳动者。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村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整合各种资源,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稳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和精神,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家庭致富。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农民走近知识、走向市场、走向富裕、走向文明,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提高转岗的专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为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直接动力。让留在农村的农民掌握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养成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人;让走出农村的农民,适应现代城市的文明要求和生活节奏,最终融入市民行列。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
江苏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目前正处于加速上升阶段。将大中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建设统筹规划,立足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使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促进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和新农村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步推进。通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形成人口集聚效应,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进城就业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努力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保障农民有能力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四)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如果没有人,社会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更无从谈起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也是消费者。没有人也就无法形成消费,不可能形成市场,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劳动向外转移的同时,也流失了大量的人才,本地培养的人才为他人所用,这对本已人才非常短缺的农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总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能促进流出地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水平。因此,江苏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要立足于劳动力资源是财富,充分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其转变为人才资源,并与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相结合,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地创造社会财富,促进江苏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确保“两个率先”的实现。 在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中,逐步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转变,不失时机地发展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要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
(五)发挥多方面力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在由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200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276元,比2004年增长11.0%,储蓄存款不断增加,表明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日趋具备。江苏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初步建立了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但医疗保险覆盖面有待于进一步稳定和提高,要真正做到确保农村人口老有所医,不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重点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养老金的支付能力。本着“财政补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交一点”的原则筹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在政策上向农村倾斜,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保险基金。根据农村人口的现状特征,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险交费方法和支付方法,以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积极实现养老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家庭养老转变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举,到最终实现社会养老。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