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南京市全面落实新一轮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建立以市场就业为主体,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导向,政府促进完善就业再就业的工作机制,狠抓配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激励自主创业,援助困难人员再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保证了南京市就业局势的平稳发展。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
据部门统计,2006年末,全市创建充分就业保障社区117家,66个街道(镇)为充分就业保障街道(镇),有3个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区的考核验收活动。实现再就业7.53万人,其中援助1.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根据南京市统计局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06年末,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85.43万人。各级政府加大对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共安排专项资金3.83亿元。全市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79万本,共有12.68万人参加各类就业再就业培训。在推动再就业工作中,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商业、饮食业、旅游业、家庭和社区居民服务业等,特别是把社区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大力开发社区幼儿保育、养老服务、社区保洁、保绿、保安、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就业岗位。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01万人,比上年减少0.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3%,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
二、从业规模继续扩大,从业结构随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变化
1、从业规模继续扩大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力度,全市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据统计表明,从业人数继续稳定增长,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06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339.11万人, 比上年增长7.1%。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力。包括:(1)全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3)个体劳动者;(4)社会劳动者;(5)其他社会劳动者)。
2、从业结构随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变化
分一二三产业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稳定发展,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更趋合理。在全市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41.78万人,比上年下降2.0%;第二产业141.25万人,比上年增长7.4%;第三产业156. 08万人,比上年增长9.5%。从三次产业构成看,所占比重分别由2005年的13.52:40.59:45.89:变为2006年的12.32:41.65:46.03,从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继续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分行业看,一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工业从业人员增长6.4%,净增5.89万人。其中,作为吸纳就业主体的制造业从业人员93.62万人,同比增加6.01万人,增长6.7%;二是投资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增多,带动建筑等行业的从业人数明显增长。全市建筑业从业人员43.63万人,增长9.5%;三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扩大了对该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2006年末房地产从业人员达5.97万人, 同比增长7.2%;四是 随着“生态南京”的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部份采矿企业由于环境污染因素,逐步采取“关、停、并、转”,采矿业从业人员比上年下降5.2%;五是随着“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大力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强劲,带动了从业人员的迅猛增加。2006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从业人数达12.28万人,增长27%,增长速度仅次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列第二位;六是随着南京创建全国“软件名城”战略的推进,吸引了全国科技软件人才落户南京,2006年末,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从业人员达3.64万人,比上年增长32.4%,成为国民经济十九个行业中从业人数增长最快的一个行业;七是南京商贸业作为全国和华东地区商品流通交易中心,继续做强做大,规模不断提档升级,以“苏宁、五星、国美、苏果”为代表的批发和零售企业,纷纷在全市各处扩大营业网点,招兵买马。商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需求较大,从业人员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长速度均名列全市各行业“前茅”,从业人数达49.74万人, 增长12.7%,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14.7%。
3、城镇单位从业人数继续稳定增长
2006年末在全市从业人员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96.44万人,比上年增长3.9%,继续呈现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其中,在岗职工91.85万人,比上年末的88.32万人增加3.53万人,增长4.0%(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即在岗职工+其他从业人员, 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其中:(1)在岗职工是指在城镇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2)其他从业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等)。
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减势趋缓,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业队伍不断壮大。国有单位45.25万人,比上年减少1.28万人;城镇集体单位4.48万人、比上年增加0.01万人;其他所有制46.7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其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97万人,比上年增加0.58万人;外商投资企业10.71万人, 比上年增加2.39万人。
从单位类别看,全市企业单位从业人员67.34万人、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2.14万人。企事业单位主要是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政策的实行,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而机关人员的增加主要是去年省市区(县)招录公务员和转业军人分配安置。
从行业的分组看,从业人员增加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和教育业,分别比上年增加3.67万人、0.25万人、0.34万人、0.4万人和0.32万人;从业人员减少主要集中在农业、采矿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分别比上年减少0.44万人、0.97万人、0.07万人和0.09万人。
4、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内部结构变化明显
(1)女性从业人员有所增加。2006年末,全市从业人员中,女性达37.48万人,比上年增加2.24万人,女性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38%上升到2006年的38.9%,提高了0.9个百分点。
(2)广泛使用农村劳动力。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由于吃苦耐劳,相当一部分从事苦、脏、累而工资相对较低的工作,相比原城镇单位的在岗人员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这部分从业人员的数量继续增加。企业从经济效益出发,也愿意采用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使用用工成本较低的农村劳动力。2006年末,在全市的从业人员中,仅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就达10.36万人,比上年增加3.45万人。
(3)专业技术人员明显增加。2006年末,在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达28.87万人,比上年增加0.83万人。其中,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42%上升到2006年的42.7%,提高了0.7个百分点。
(4)长期职工已成为各单位用工的主要形式。各单位从稳定人才队伍,调动职工积极性出发,纷纷转向采取长期用工形式,逐步减少临时用工。2006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中的长期职工已达84.12万人,比上年增加3.61万人。
(5)聘用的离退休人员和港澳台外籍人员有所增加。一方面由于南京市已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部分已退休人员身体健康,又富有专业经验,被企事业单位返聘,继续发挥“余热”。2006年末,全市共有被聘用的离退休人员0.69万人,比上年增加400人;另一方面,随着南京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三资企业”聘请了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作为企业的管理人才或技术专家,全市企事业单位中,共聘用港澳台和外籍人员1062人,比上年增加232人。
(6)离岗职工减少,企业负担逐步减轻。2006年底,全市城镇单位中共有离岗职工16.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81万人,下降18.4个百分点。其中,内部退养职工9.44万人,减少8839人,下降8.6百分点。在全部离岗职工中,企业占绝大多数,为16.21万人,比上年末下降19.1%。由于离岗职工逐步减少,企业负担逐渐减轻(离岗职工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主要包括离开劳动岗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内部退养职工、长期病休假职工等)。
三、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稳步增长,人均劳动报酬水平有所提高
1、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继续稳步增长
2006年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08.61亿元,(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计件超额工资、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其他工资)等)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9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和41.14亿元,增长15.8%和15.9%。全年共发放离岗职工生活费12.72亿元,保证了离岗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
2、人均劳动报酬水平有所提高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其他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31849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国有单位年人均劳动报酬36065元,比上年增长15%;集体单位18021元,增长2.3%;其他所有制单位29086元,增长6.9%。分企业、事业、机关看,企业单位年人均劳动报酬29591元,比上年增长7.1%;事业单位33276元,增长22.9%;机关单位49470元,增长7.5%。
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稳步增长。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32459元,比上年增长10.6%。(1)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单位年人均在岗工资36853元,比上年增长15%;集体单位18270元,增长1.8%;其他所有制单位29519元,增长7.2%;(2)分行业看,服务业劳动报酬显著增长,但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拉大。(3)从城镇单位的三次产业分组看,第三产业人均在岗工资在三大产业中继续保持最高水平,特别是新兴服务行业增长显著。在人均在岗工资超过全市城镇单位平均水平的九个行业中,服务行业就占了八个。(4)从分行业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水平看,人均工资水平最高的前6位,并且超过40000元的六大行业分别是金融业71350元(月均5946元)、信息业56460元(月均4705元),、公共管理49380元(月均4115元)、文化娱乐46042元(月均3837元)、电煤水45395元(月均3783元)、科研44289元(月均3691元)。人均工资水平最低的后3位分别是:农业12894元(月均1075元),采矿业20124元(月均1677元),住宿和餐饮业20182元(月均1682元)。
职工平均工资和离岗职工人均生活费显著增加。全市城镇单位职工(在岗职工+离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439元,比上年的25215元增加3224元,增长12.8%;离岗职工人均生活费7265元,比上年的6697元增加568元,增长8.5%。职工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是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富民强市”战略,有效落实“富民政策”的结果,是广大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体现,这为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3、劳动报酬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1)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劳动报酬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2006年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势头,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4亿元,增长15.1%;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6.44亿元,增长16.8%,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创造了物质基础。
(2)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是劳动报酬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南京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就业结构性矛盾,技能型岗位和新型职业发生空缺,部分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劳动力供求关系影响着劳动力价格,出现招工难的企业随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员工的薪酬。另一方面,随着职工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其薪酬也在提高。
(3)企业最低职工工资标准的提升,拉动了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006年南京市企业最低职工工资市区由690元调高到750元,全市企业在岗职工人均工资达到30097元,同比增长7.3%。
(4)离岗职工生活费筹措力度加大,离岗职工生活费持续增加。为确保国有、改制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各级政府部门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和政策,加大了离岗职工生活费的筹措力度,全市离岗职工生活费已连续三年保持8%以上的增长幅度。2006年,南京市城镇单位发放的离岗职工月平均生活费由上年的558元提高到605元,同比增长8.4 %,离岗职工生活费的平均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离岗职工的生活保障得到提高。
四、影响就业增长的原因
1、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劳动力素质难以满足需求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
随着南京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行业不断出现富余人员,将大批转为隐性失业人员,而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虽然能带动就业增长,却面临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新矛盾。用人单位与劳动力主要存在两大矛盾,即:一是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和劳动力素质难以满足需求的矛盾;二是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劳动力择业观念的矛盾。南京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使企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技术技能、业务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作为生产主力军的劳动者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就业的决定性条件。而部分失业者因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工作技能单一,年龄偏大等原因,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发展要求,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也使得劳动力难以找到工作。
2、劳动者择业观念的改变,降低了就业岗位资源的有效利用
伴随着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新的变化,择业时更加注重付出与所得的效益之比,因而不愿意选择那些工作重、脏、累而收入又不高的行业,造成这些行业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仍然存在宁可失业也不愿在这些岗位就业的现象,使就业岗位资源一段时间还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某些行业劳动供求结构失衡,致使结构性失业矛盾日趋突出。
3、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影响了企业吸纳员工的能力
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造成企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下降。根据劳动经济学理论,在外部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增长会使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下降,从而减弱社会对劳动力资源吸纳能力。2006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7.72元,增长16.9%,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由于居民增加的收入中有相当部分是依靠工资的增长带来的,其中居民工薪收入12505.05元占71.3%。从《2005南京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可看出,2005年全市企业人工成本平均为37400元,比2004年的27900元增加9500元,增长34.1%。其中,属于南京市劳动力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两大行业,制造业企业人工成本平均为27400元,比2004年20900元增加6500元,增长31.1%;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人工成本平均为44800元,比2004年36400元增加8400元,增长23.1%。南京市的企业人工成本增长较快,将使企业的运作成本上升,进而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从发展眼光看,由于工资增长的刚性特点,向下调整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企业人工成本不断上升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长远看,同时也会造成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
五、扩大就业、提高收入的对策思考
1、坚持民生为本,全面实行“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战略
怎样考虑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们习惯地认为只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的增长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保障。经济增长固然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促使经济和就业的协调发展,必须改变“高资金投入、高技术产业、低质量经济增长,低就业含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南京就业形势将持续严峻。由于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造成对就业形成强大的压力,在这个客观事实面前,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选择合适的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合适的增长点和技术及资本有机构成,全面实行“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战略。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就业的效果不同。现阶段,南京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扩大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契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在1951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二版)中提出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 这表明,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二产业将吸收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日前指出,目前我国经济的总体就业弹性为0.1,其中,第一产业为0.06,这意味着农业不再具有吸纳就业的潜力;第二产业为0.34,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已开始趋于下降;第三产业为0.57,呈现较高的吸收就业能力。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容量极大,在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潜力优势。南京第三产业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尚有差距,2006年全市从业人员在整个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为46%,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为47.5 %,而发达国家地区这两项指标分别为60%-75%和70%-80%。可见,南京第三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是增加就业岗位的最好途径。今后几年是南京就业人口产业结构从发展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工业部门还要释放大量劳动力。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从工业部门中排斥出的劳动力主要被第三产业吸收。因此,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必定要上升。南京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进一步充分利用,要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更加积极地发展旅游业,扩大就业。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社区服务业蕴藏着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由于社区服务投资小,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不大,是企业大龄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合适途径。进一步充分挖掘好社区服务岗位,不但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同时也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3、积极推行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缓解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
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在全社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或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形式工作也是就业的观念,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灵活就业人数在发达国家呈上升趋势。1997年,荷兰非全日制就业比例为37.9%,澳大利亚为26.3%,美国为13.2%。2006年末,南京全市社区公益岗位及灵活就业人员为10.27万人,仅占全社全从业人员总数的3%。由于广大劳动者还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正常的就业形式看待,因而实际上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大多仍以隐性就业形式出现。要适应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和完善就业登记、劳动关系处理、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切实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以形成有利于灵活就业形式的体制环境和社会氛围。
4、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有效吸纳富余劳动力
从各国的经验看,世界上最大多数国家中小企业都提供了半数以上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已成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据资料显示,美国目前有大约250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以上,它们雇佣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创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GDP。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比较低,还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存在,中小企业的地位就越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出于扩大就业、增强经济活力、反对大企业垄断等多方面的考虑,应通过有力的财政和金融手段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加大提供扶持中小企业的专项信贷资金、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的力度。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不仅可以解决就业的表层问题,而且是发展社会专业化、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