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06年,广东能源供应保持稳定,能源消费不断增加,单位GDP能耗下降2.93%。本文通过分析广东能源供应和消费特征,针对节能降耗的严峻形势,提出强化节能降耗工作,尽快发挥节能降耗政策和措施的效能,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2006年,面临能源消费不断增加,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矛盾,广东通过采取广开能源调进渠道等措施,能源供求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能源生产能力有限,对外依存度高
2006年,广东能源供应量[注1]为19616.0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0%。其中,本省一次能源生产量4160.37万吨标准煤,从外省净调入11471.22万吨标准煤,从国外净进口3984.48万吨标准煤。广东一次能源生产量仅占能源供应量的21.2%,能源供应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
(一)煤炭行业整体退出,能源生产总量减少
广东能源资源储量不大,相对集中的能源资源主要是分布在粤北山区的煤炭、南海海域的石油和珠江流域的水电资源。2006年,广东煤炭行业整体退出,已无煤炭生产,一次能源的生产只有原油、电力和天然气,生产总量为4160.3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8.1%(见表1)。从能源生产总量的构成来看,2006年,原油、电力和天然气的生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5.9%、38.4%和15.7%,原油和电力两者合计比重高达84.3%,是能源生产的主要品种。能源生产总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煤炭生产行业的整体退出和原油产量的下降。
表1 2006年广东一次能源生产情况
单位:万吨标准煤
|
生产量 |
比重(%) |
增速(%) |
一次能源生产量 |
4160.37 |
100.0 |
-8.1 |
原 油 |
1911.15 |
45.9 |
-9.0 |
电 力 |
1598.18 |
38.4 |
7.3 |
天然气 |
651.04 |
15.7 |
9.4 |
(二)能源调进总量快速增长
2006年,广东继续加强同省外的联系和合作,扩大能源调进,能源调进总量17950.1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1.5%。其中,从外省调入12904.80万吨标准煤,从国外进口5045.30万吨标准煤(含广东轮、机在外国加油量),比上年分别增长27.3%和9.0%。能源调进以外省调入为主,外省能源调入量占能源调进总量的71.9%,从国外进口的能源占28.1%。
分能源品种来看,从省外调进的能源以原煤、电力、原油和燃料油为主。2006年,100.0%的原煤、20.9%的电力、52.6%的原油和89.5%的燃料油需要调进,这四种能源的调进量占全部能源调进总量的比重高达77.6%(见表2)。
表2 2006年广东主要能源品种调进量
单位:万吨标准煤
|
调进总量 |
外省调入 |
国外进口 | |||
绝对量 |
比重(%) |
绝对量 |
比重(%) |
绝对量 |
比重(%) | |
全部能源 |
17950.10 |
100.0 |
12904.80 |
100.0 |
5045.30 |
100.0 |
原 煤 |
7651.64 |
42.6 |
6754.97 |
52.3 |
896.67 |
17.8 |
电 力 |
2159.66 |
12.0 |
2010.36 |
15.6 |
149.30 |
3.0 |
原 油 |
2110.09 |
11.8 |
444.17 |
3.5 |
1665.92 |
33.0 |
燃料油 |
2011.68 |
11.2 |
767.46 |
5.9 |
1244.22 |
24.7 |
从外省调入的能源主要是原煤和电力,原煤主要从北方几个产煤省份调入,电力以引进西部电为主。2006年,原煤调入量6754.97万吨标准煤,电力调入量2010.36万吨标准煤,同比分别增长8.6%和25.6%,占外省调入量的52.3%和15.6%。
从国外进口的能源主要是原油和燃料油。2006年,原油和燃料油的进口量分别为1665.92万吨标准煤和1244.2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1%和下降16.2%,占进口量的33.0%和24.7%。
二、能源消费平稳增长
2006年,广东能源消费总量19765.2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2%,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山东、河北),其中,能源终端消费量19058.60万吨标准煤,增长10.3%。
(一)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较大,电力是能源消费的主要品种
2006年,电力终端消费量9240.9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0%,占能源终端消费量的比重为48.5%,虽然比重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但仍然是能源消费最大的品种,其次是石油和煤炭。石油和煤炭分别消费6493.30万吨标准煤和2405.96万吨标准煤,占能源终端消费量的34.1%和12.6%,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优质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高达82.9%,占能源终端消费的绝大部分。
(二)工业是能源消费的主要行业
1、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增长较快,比重有所上升。2006年,一、二、三产业的终端能源消费量分别为436.03万吨标准煤、12698.08万吨标准煤和3697.18万吨标准煤,增速分别为-5.4%、13.2%和6.1%;从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的结构来看,一、二、三产业占能源终端消费的比重分别为2.3%、66.6%和19.4%,其中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所占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源终端消费的比重分别减少0.4和0.8个百分点。
2、工业能源消费增长较快。2006年,广东工业能源消费13195.5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4%,增幅比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由于工业能源消费加快,工业能源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了66.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工业能源消费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高耗能工业生产加速。2006年,全省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主要高耗能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398.5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2.4%;增长20.4%,增幅比全部工业高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上述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7474.17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高达56.6%,增长15.6%,比全部工业能源消费增幅高1.2个百分点。
(三)居民生活用能比重微降
2006年,广东城乡居民生活用能2227.3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0%,比生产耗能的增幅低5.9个百分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私人汽车和家用电器的增加,居民生活用能结构正在变化。2006年,城乡居民生活用能以电力为主,共用电1207.38万吨标准煤,增长8.1%,占居民生活用能的54.2%。居民生活用能增长最快的是汽油,共消费257.6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1.3%。居民生活用煤和液化石油气下降,其中,生活用煤下降19.2%。
三、能耗水平下降较慢,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2006年,广东节能降耗取得初步成效,单位GDP能耗0.7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3%,基本完成年初提出降低3%的计划目标。但要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目标,即年均要下降3.43%,广东节能降耗的压力不小。
(一)能源单耗水平较低,降耗空间有限
2005年,广东单位GDP能耗0.79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单位GDP能耗低35.2%。由于能源单耗水平低,下降的空间就相对有限,节能降耗的难度较大。
2006年,广东单位GDP能耗为0.7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了2.93%,下降幅度排在全国各省、市、区第19位。单位GDP能耗的下降率只能说基本完成年初提出降低3%的计划目标,离年均下降3.43%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重化工业适度发展,工业能耗水平下降压力增大
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在工业。广东正在适度发展重化工业,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给节能降耗带来较大的压力。
2006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3%,比生产总值增幅高3.7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18.9%,比轻工业的增速快1.5个百分点。经济适度重型化伴随而来的高耗能,使工业能源消费增长较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压力增大。2006年,工业能源消费13195.5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4%,比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4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2.96%,下降幅度排在全国各省、市、区第26位。工业能耗水平下降缓慢直接钳制单位GDP能耗的下降水平。
(三)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生活用能难以下降
2006年,广东常住人口数为9304万人,比上年增长1.2%,城乡居民生活用能
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减少生活用能的浪费,提倡生活节能是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从人们的生活习惯来看,居民的生活用能有一个惯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的生活用能总量会逐步增加。正因为如此,居民生活用能下降难度较大。
四、强化节能降耗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一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使产业结构向低能耗、高技术方向发展。二要大力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提高高新技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清理和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行业,严格执行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能耗产业的准入制度,不断促进工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二)推广应用新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走技术节能的路子。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大对先进节能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鼓励科研单位、企业和个人研发先进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设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强化节能降耗目标管理,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控
加强节能法规、标准的建设和监管。尽快建立健全节能法规,增强节能法规的可操作性。对钢铁、石化、建材、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制订强制性的能耗限额标准。建立和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建立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和再利用标识制度,加强节能产品认证。加大节能执法力度,依法开展资源节约执法和监督检查。认真贯彻GDP能耗公报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向社会公布各地单位GDP能耗指标,把节能降耗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干部政绩的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工作的指导和监控。对广东开展“双千行动”的重点耗能企业,特别是列入国家千家企业名单的26家企业进行跟踪管理,督促企业按照要求提交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指导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投入,建立节能激励机制,确保完成各项节能目标。
(四)加大节能降耗的宣传,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
节能降耗的宣传要面向社会,深入基层,贴近百姓。要将节能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扩大节能宣传。各地每年要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使节能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