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壮大辽宁规模以下工业 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7年8月21日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工业进步与升级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动力。随着国民经济工业化进程的提高,工业自身的资本输出与产业布局受土地配给、能耗、环保等刚性要求,逐步从城市向生产要素低位配置的农村县域转移是必然趋势。目前,辽宁县域以现有的基础设施、劳动力输出和土地容量等方面的优势,为工业化发展搭建了优良的区域载体。但就整体而言,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外部落后于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内部各县(区)间发展亦不平衡。究其原因是县域工业落后,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和所占份额相对不足。因此,加快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工业先行,努力形成以工业发展为牵引带动一产、促进三产,高速推进辽宁县域经济全面进步的战略态势,着力增强县域工业发展的推动力,完成县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大提速”。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搜集了2005年有关规模以下工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相关资料,就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差距,规下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如何壮大规下工业,推进辽宁县域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利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就上述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一、辽宁县域经济现状

   

  辽宁共有44个县(市)和33个涉农郊区。2005年,77个县(市、区)总人口占辽宁的77.5%,地区生产总值占辽宁的61.4%,财政收入占辽宁的22.6%,承担辽宁57%的财政供给人员和25.6%的财政支出任务,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26.7:41.6:31.7升级为16.8:50.0:33.2,确定了辽宁县域经济总体以工业为先导的发展框架。为清晰地反映当前辽宁县域社会经济状况,以下仅就44个县(市)展开分析。2005年,44个县(市)的人口数占辽宁总人口的57%,地区生产总值占辽宁的36.7%,增加额占辽宁增加额的38.4%。“十五”期间,44个县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4.7%,高于辽宁3.5个百分点,尤其是后两年的增幅分别比辽宁高7.8和6.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成为辽宁最具活力增长点,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县域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由681亿元增加到1365亿元,增长2倍,年均增速达到15%。

   

    二、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差距

   

  辽宁县域经济总体特点是南部好于北部,西部明显落后于东部,强县少、弱县多。大连、沈阳、鞍山的县域经济处于辽宁的领先地位,占县域经济总量的43%。根据掌握的全国资料对比,辽宁县域经济总体规模在全国处于上游偏后水平,落后于直辖市及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等省份。当前,辽宁县域经济实力及发展程度是内部发展不均衡,外部与沿海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

   

  (一)与发达省份对比的差异

   

  1、经济规模水平低。2005年辽宁县域平均生产总值为67.3亿元,相当于山东的42%,江苏的45%,浙江的50%。人均创造生产总值为1.24万元,仅相当于浙江的71%,江苏的73%,山东的56%。

   

  2、工业化程度低。2005年辽宁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1201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5%,低于浙江11个百分点,低于江苏10个百分点。

   

  3、县域发展速度低。“十五”期间,辽宁县域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7%,而同期山东年均增速达到18.3%,并在2002年以后的三年实现21.5%的年递增。

   

  (二)辽宁县域经济内部的相对差异

   

  1、强弱对比差异。对2005年县域GDP进行五等分组,第一组的县均GDP为161.4亿元,第五组的县均GDP仅为21.3亿元,二者强弱相差7.6倍;对2005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进行五等分组,第一组县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5.1亿元,第五组县均仅为0.7亿元,二者贫富相差7.3倍。

   

  2、发展水平差异。2005年辽宁县均生产总值为67.3亿元,有30个县未能达到平均值;县域人均创造GDP为1.24万元,有23个县低于平均水平。

   

  3、非农产业差异。2005年辽宁县域非农产值平均为51.5亿元,仅有13个县超过平均值;辽宁县域非农产值的比重为76.5%,64%的县未能达到平均水平。工业比重超过50%的县(市)仅有5个,而低于30%的县(市)却有16个。

   

  4、两极分化差异。通过对县域间经济数据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变异系数的计算,反映出辽宁五年间县域的发展差异依旧显著,尤其是县域居民的贫富差异呈扩大趋势。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例,2001年最高值为5950元(长海县),最低值为1207元(阜新县),变异系数为0.797。到2005年,最高值为12479元(长海县),最低值为2096元(义县),变异系数为0.832。五年时间,辽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异系数扩大了3.5个百分点。

   

  (三)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

   

  1、外部绝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依据2005年三次产业构成辽宁44个县(市)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业主导型,共11个县(市)(详见附表1),比2001年减少6个;二是工业主导型,共27个县(市)(详见附表2),比2001年增加10个;三是服务先导型,共6个县(市)(详见附表3),比2001年减少4个。为分析辽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工业所处的状态及与农业的影响关系,将44个县为整体,对县域工业和农业产值的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详见下表)

   

工业和农业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区  域

工业不是农业

的原因的概率

工业是否为

农业的原因

农业不是工业

的原因的概率

单项结论-

农业是否为

工业的原因

总结论

辽宁44个县

0.11945

0.13522

互为原因

江苏66个县

0.12

0.99

不是

单向原因

   

  结果反映辽宁县域的工业与农业互为原因属于共生依存关系,县域经济总体水平属于低级阶段,而江苏省县域工业与农业为单向原因,工业已经摆脱了农业独立发展并影响着农业进程,总体水平属于中级阶段。由此得出,尽管辽宁与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均以工业为主体,但因为辽宁县域工业尚未达到独立发展阶段,导致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2、县域经济内部的相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县域工业贡献不足。为分析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及各地区三次产业发展对县域生产总值的贡献价值差异,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的分县数据(第二产业增加值中近90%是工业增加值,因而可用其作为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替代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LnYI =LnK+aLnCI +βLnDi+λLnEi。其中,Y=生产总值,C=一产业增加值,D=工业增加值,E=三产业增加值,函数结果详见下表。

   

C-D生产函数结果

   

区域名称

函数结果

贡献系数

一产

工业

三产

辽宁县域

LnYI=0.8+0.373LnCI +0.272LnDi+0.368LnEi

0.373

0.272

0.368

辽南区域

LnYI=0.774+0.226LnCI+0.542LnDi+0.259LnEi

0.226

0.542

0.259

辽中区域

LnYi=-0.313+0.318LnCi+0.698LnDi+0.097LnEi

0.318

0.698

0.097

辽东区域

LnYi=-0.863+0.378LnCi+0.338LnDi+0.462LnEi

0.378

0.338

0.462

西北区域

LnYi=1.723+0.384LnCi +0.195LnDi+0.374LnEi

0.384

0.195

0.374

   

  根据计算,此模型辽宁县域和分区域的判定系数均大于0.977。因为具备极高的拟合优度,所以能够充分地反映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状况。该经济表达式具体的解释为:就辽宁而言,县域GDP增长主要依赖一产和三产的的贡献,工业的贡献系数相比最小,仅为0.272,致使辽宁县域总体发展程度不高。分区域看,辽宁中部8县和南部7县的工业对县域GDP的贡献系数高达0.698和0.542,而辽宁西北部21个县工业的贡献系数仅为0.195。西北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工业的贡献能力相对低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牵引作用不足,是导致地区经济严重落后于其他区域的主要原因。

   

    三、规下工业对县域经济的独特作用

   

  壮大规下工业,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辽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单位62%分布在农村,其生产总量占辽宁规模以下工业的51%。依此计算,2006年辽宁县域拥有13万户规下工业单位,从业人员达到84万人。规模以下工业已成为辽宁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规下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为清晰地反映规下工业与生产总值的关系,采用怀特检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由于缺乏县域规下工业基础资料,则将县域工业增加值减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作为替代数据,对2005年的分县数据以县域规下工业增加值为自变量,以县域GDP为因变量建立模型,结果详见下表。

   

辽宁44个县生产总值和规下工业增加值模型表

   

地区

模型及有关参数结果

规下工业增加值

每增加1个单位,GDP增加单位数

 

辽宁县域

Y=26.3503+2.698x  R2=0.92

t (5.07) (0.27)

2.698

   

  函数结果表明,辽宁县域规下工业对辽宁县域GDP具有较高的诱导性,可以对GDP产生强劲的拉动作用,当其增加值增加1个单位将使县域GDP增加2.7个单位。另据此模型对固定资产投资测算的结果为Y=57.18+0.252x,反映出县域规下工业的诱导作用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

   

  (二)规下工业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重要手段。从2000-2005年辽宁劳动力资源增加了68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减少79万人,农村劳动力增加147万人,农村劳动力年均增长速度2.4%,高于辽宁劳动力0.545%的增速,远超出总人口0.216%的增幅。当前辽宁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34%,按照辽宁省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比重应降到10%以下,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500万人。然而,根据目前辽宁农村企业最低就业成本(2万元)测算,新增就业岗位累计需要投资1000亿元,同时鉴于辽宁农村劳动力89%是初中以下文化的构成,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只能采取低成本和低技能的配给。为分析影响辽宁县域乡村从业人员数量变动的构成因子所起作用情况,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两年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函数最终结果为:

   

  △Y=0.17627△A1-0.28153△A2+0.08561△A3+1.2457△G1

   

  +1.8695△G2+0.0205△X1+1.6518△X2-0.32409△X3。

   

  其中:△Y-乡村从业人员;△A1-粮食产量;△A2-肉类产量;△A3-蔬菜产量;△G1-规上工业产值;△G2-规下工业增加值;△X1:三产业增加值;△X2-出口总额;△X3-固定投资额

   

  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动状态而言,数学模型反映出不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低效益的畜牧业产出有抑制作用;缓慢发展的第三产业与临界高峰的种植业对就业的贡献作用微弱;而工业和出口却能产生强大拉动作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代表---规模以下工业的弹性系数最高。在其它因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规下工业增加值每增长1%,所吸纳的劳动力将增长1.87%。

   

  (三)规下工业是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2005年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90元,与浙江省和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分别少2970元、1586元,导致收入差距原因主要是工资性收入低,分别比浙、江两省少2027元、1574元;其次是家庭经营收入中的二、三产业收入低,“十五”期间辽宁农民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仅增加2元,而同期浙、江两省分别增加549元和209元。辽宁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32.8%,家庭经营收入占58.6%。这种主要依赖家庭经营的农业收入的增长方式,基本决定了辽宁农民收入难以实现高速持续发展,表现的形式为增幅有限、稳定性差。而浙、江两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已占50%,增长方式由农转工,依靠本地企业的强势发展拉动农民纯收入完成良性快速增长,表现形式为增幅高、稳定性强。十五”时期,浙、江两省从本地企业得到收入人均增加1221元和571元,是辽宁的10.6倍和5。倍。本地企业得到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0.7%和34%,比辽宁高42.1和25.4个百分点。

   

    四、壮大规下工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规下工业的现状及特点

   

  2006年辽宁规模以下工业生产单位(企业和个体)达到20.9万户,资产总计达到1058亿元,拥有从业人员135万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17.57亿元。从业人员数量占全部工业的比例在1/3以上,企业单位数量占全部工业比重保持75%以上的水平。辽宁规下工业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门类齐全,相对集中。规下工业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2006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单位数量占36%,生产份额占21%;装备工业单位数量占25%,生产份额占28%;原材料工业单位数量占16%,生产份额占30%。

   

  2、构成多样,私营、个体为主。规下工业囊括各种经济类型,但以私营、个体为主。经济普查数据显示私营、个体单位数量的比重达到90%,增加值占68%,从业人员占67.9%。

   

  3、主体多元,投资小见效快。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规下工业企业投资主体构成中个人、法人、港澳台及外商投资比重分别为42.8%、25.9%、19.3%。2006年,新增的个体工业户均资产仅为20.7万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户均53.8万元;新增工业企业户均固定资产为154.1万元,当年户均实现利税31.1万元。

   

  (二)辽宁规下工业的发展优势

   

  1、良好的成长性,为大工业输送新生力量。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3年---2006年辽宁四年累计有4640户企业发展壮大为规模以上工业,所创造的产值约占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产值的17%。抽样数据显示:2006年所调查的688个样本企业中产值在400万元以上的有146家,占21.2%;在所调查的6082个个体工业户中有4%营业收入在400万元以上,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总计为20多亿元。2006年,辽宁规模以下工业最大的企业创造产值达到1.2亿元,最大的个体工业户实现营业收入3200万元。

   

  2、较强的吸纳力,为消化就业压力作贡献。2006年辽宁规模以下工业吸纳从业人员达到135万人,新增就业岗位6.1万个。其中,企业增加2.06万人,个体工业增加4.04万人。规模以下工业新增就业的比重为4.5%。2006年规模以下开工企业平均拥有从业人员27.7人,比上年增长8.3%,开工个体工业平均拥有5.8人,比上年增加1.9人。抽样调查显示辽宁农村富余劳动力正逐步向个体工业转移,在辽宁个体工业中农村个体工业户占到79.2%,其从业人员数量占到73.2%,在新增就业劳动力中农村劳力占新增就业总量的70.8%,部分个体工业户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已超百人。

   

  3、向集群产业化迈进,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在辽宁个体工业中有570余个专业加工村(社区),村均产值约170万元,辽宁年产值超亿元的专业加工村(社区)有16个,亿元专业村比例约为3%。2006年抽样数据显示:所调查的389个村中有10.3%是专业加工村,村均实现营业收入4727万元,亿元专业村占专业加工村的比例高达11.4%。专业加工村的壮大及集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例如灯塔市烟台街道的童装制造村、海城市西柳镇的服装加工村、东港市前阳镇的水产品加工村年产值均超过亿元,2006年上交税费分别占所在乡镇全部企业上交税金总额的11.9%、10.1%和9.7%,并推动其乡镇的农民纯收入位居所属市(县)的前列。

   

  (三)壮大规下工业的主要途径

   

  规下工业是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培育和发展规模以下工业,充分利用规模以下工业投资额度小、技术要求低、见效周期短、具有较强活力和成长性的优势;充分发挥规模以下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农业附加值及延伸产业链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加强规下工业以点带面的刺激功能,对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从宏观上重点把握。一是缓和限制,在坚持“就业优先”原则下,参考法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适时减缓对小型工业企业市场经营和生产活动中的“准入”核定,并以温和的行政措施保护民间工业的发展与成长;二是鼓励创业,在坚持“活力第一”原则下,借鉴美国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正确面对规下工业企业频繁的消亡新增,始终坚持扶持与引导,对成长性强、潜质好的规下工业企业及时发现加以培养;三是科技领衔,在坚持“科技至上”原则下,吸收六十年代日本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经验,积极倡导高科技向中小型工业企业的“下嫁”,由下至上的培育工业的活力和成长体系,逐步构建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发展框架,最终实现科技引领下的弹射式发展模式。

   

  2、从县域经济构成上寻求途径。一是依托大企业,实现工业结构升级。辽宁27个县(市)属于工业先导型,其中1/3在沈阳、大连、鞍山三市的辖区内,1/2在超大城市的辐射半径里。此类县(市)可以借鉴京津沪、苏南、闽东的县域发展模式,在大城市经济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以后,配合资本外溢逐渐增强的需求,发挥成本配置要素的“洼地效应”,依托大企业进行配套产品生产开发,做强规下工业从而实现县域经济由工业先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升级;二是依托农产品,实现农业工业化。辽宁以农业为主导的县(市)有11个,各自拥有粮、蔬、牧、渔的比较优势。此类县(市)应大力引导并扶持规下工业中农牧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提高农业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降低农业波动对县域经济及农民增收的影响。

   

  3、根据区域分布特点,重点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加强技术改造,逐步向外向型发展。当前规下工业中72%的企业使用九十年代以前的设备,54%的企业主营产品的生产年限已超过8年,65%的企业技术创新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足1%。产品销售中,本市销售比例占50%;省内销售占23%;销往外省仅占19%。作为规下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南部7县与中部8县应加强对本地区规下工业的技术改造,加快产品的换代升级,扩大外销能力和销售半径,突破本省区域内市场容量及需求的局限性抑制,从而改善省内市场竞争环境,并为落后区域的规下工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二是加强信贷支持,尽快培育工业的活力。数据显示辽宁规下工业中92.9%的企业生产资金不充足,其中31.8%的企业资金存在缺口。个体工业中91.5%的个体户生产资金紧张,其中27.2%的个体户资金有缺口。辽宁西北部21个县县域发展程度最低,规下工业发展水平最差,受资金困扰也最为严重。对此区域规下工业加强政策性扶持和信贷上的支持,鼓励农民合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创业,最大限度地培育及保护当地的工业活力,依照早期的温州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模式,培育县域规模以下工业。在增加城乡居民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同时,为产业集聚和龙头企业诞生及支柱行业的形成奠定基础,以期通过发展小型工业实现县域经济长期发展。

   

  (来源: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